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做了4,4′-二乙炔二苯甲烷的本体热均聚和催化均聚,并用(Ph_3P)_2PdCl_2为催化剂做了4,4′-二乙炔二苯甲烷与苯乙炔的共聚,对均聚和共聚物中的不溶不熔组分测定了密度、溶胀度、Huggins参数以及交联点间的平均分子量(?)_c。实验表明,该交联聚合物的最良溶剂是四氢呋喃,溶度参数为9.9ca1~0.5。cm~(-1.5),当用四氢呋喃为溶剂时的Huggins参数为0.34,并且在单体摩尔比中4,4′-二乙炔二苯甲烷用量越多,溶胀度越小,交联度越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有均聚及共聚物都为反式结构。  相似文献   

2.
对碳酸二甲酯(DMC)与4,4′-二苯甲烷二胺(MDA)合成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质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反应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了分离、组成结构分析和确认。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经过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主产物为MDC,中间产物结构为4-(4′-氨苯基)苯甲烷氨基甲酸甲酯。  相似文献   

3.
对碳酸二甲酯(DMC)与4,4'-二苯甲烷二胺(MDA)合成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质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反应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了分离、组成结构分析和确认.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经过中间产物的串联反应,主产物为MDC,中间产物结构为4-(4'-氨苯基)苯甲烷氨基甲酸甲酯.  相似文献   

4.
 本文做了4,4′-二乙炔二苯甲烷的本体热均聚和催化均聚,并用(Ph3P)2PdCl2为催化剂做了4,4′-二乙炔二苯甲烷与苯乙炔的共聚,对均聚和共聚物中的不溶不熔组分测定了密度、溶胀度、Huggins参数以及交联点间的平均分子量Mc。实验表明,该交联聚合物的最良溶剂是四氢呋喃,溶度参数为9.9ca10.5。cm-1.5,当用四氢呋喃为溶剂时的Huggins参数为0.34,并且在单体摩尔比中4,4′-二乙炔二苯甲烷用量越多,溶胀度越小,交联度越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有均聚及共聚物都为反式结构。  相似文献   

5.
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甲醇做衍牛试剂,把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衍生成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MDC的含量来计算MDI的含量.该方法可以将MDI与合成反应中其他化合物完全分离.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与准确度高.方法既保护了MDI中活泼的异氰酸根,也不需使用运输和储存困难的MDI标准品,能很好地用于化学合成中该产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道新的镉试剂衍生物——4,4′-二偶氮苯重氮氨基苯(结构式为: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及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三种长链多芳环多胺基客体,它们分别由三种醛基吡啶异构体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形成的Schiff碱还原而成,并得到1H NMR以及质谱分析方法表征证实.以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以及滴定1H NMR方法为研究手段,对瓜环(cucurbit[n]urils,n=6~8)分别与三种4,4'-二[N-(吡啶甲基)氨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六元瓜环与三种4,4'-二[N-(吡啶甲基)氨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均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哑铃型包结配合物;八元瓜环与三种N,N'-二(N-(吡啶甲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形成以类轮烷结构为主的包结配合物;七元瓜环与三种N,N'-二(N-(吡啶甲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存在多种模式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用热分析方法得出,由芳香酸甲酯或乙酯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制备的铵盐的酰胺化,酰亚胺化反应,较芳香酸的铵盐更易进行,反应温度和表观活化能均比四酸铵盐时低。由铵盐生成的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热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三种长链多芳环多胺基客体, 它们分别由三种醛基吡啶异构体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形成的Schiff碱还原而成, 并得到1H NMR以及质谱分析方法表征证实. 以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以及滴定1H NMR方法为研究手段, 对瓜环(cucurbit[n]urils, n=6~8)分别与三种4,4'-二[N-(吡啶甲基)氨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 实验结果表明, 六元瓜环与三种4,4'-二[N-(吡啶甲基)氨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均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哑铃型包结配合物; 八元瓜环与三种N,N'-二(N-(吡啶甲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形成以类轮烷结构为主的包结配合物; 七元瓜环与三种N,N'-二(N-(吡啶甲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相互作用存在多种模式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和溴代正辛烷为原料,合成了功能性二胺单体N-辛基-4(3,5-二氨基苯甲酰基)-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D8).用此单体与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MDA)、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共缩聚,采用低温缩聚-化学亚胺化方法,通过调节共聚物组成制备了5种聚酰亚胺(PI).利用FTIR、NMR、UV-Vis与DSC等手段对合成的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了其摩擦取向性能、透光性能、溶解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5种聚酰亚胺均可溶于常见极性溶剂,如NMP、THF等;随着D8含量的增加,PI膜对液晶分子取向时的预倾角逐渐增大至垂直,当D8含量大于20%,且经过5次摩擦后,预倾角仍能保持在89°以上.此外实验所得PI透过率大于80%,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4,4′-二氨基二苯硫醚与氯乙酸在pH8的水溶液中,温度96—99°作用四小时后,冷至0°,用鹽酸液中和得4,4′-二氨基二苯硫醚四乙酸,产量为79.5%。  相似文献   

12.
以三聚氯氰、二乙胺、香草醛、邻苯二胺、对苯二胺、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原料,经取代、成环反应得到了一类新型的含三嗪环的大环席夫碱化合物,并通过IR,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紫外研究结果显示,席夫碱大环3b对Cu2+,3a,3c对Fe3+有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4,4'-二硝基-2,2'-联吡啶-6,6'-二亚甲基双三氟乙酸酯作为起始原料, 经水解、 溴化、 酯化和对氨基苯乙炔取代4步反应合成了4,4'-二(对氨基苯乙炔基)-6,6'-二[N,N-二(乙氧基羰甲基)氨甲基]-2,2'-联吡啶. 通过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 高分辨质谱等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该化合物经水解后与铕离子形成稀土荧光螯合物, 在紫外光激发下, 发射出具有铕离子特征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4.
(一)以4,4′-二-[二甲氨基]-二苯甲烷(Ⅰ)、硫酸亞碘酰(Ⅱ)及碘化鉀制成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圜碘化物二氫碘酸鹽(Ⅲ_a·2HI),产率77%。 (二)碘化物二氫碘酸鹽(Ⅲ_a·2HI)以稀氫氧化鈉与三氯甲烷处理,得到碘化物(Ⅲ_a)。Ⅲ_a在其熔点温度热解,得到已知化合物——2,2′-二碘代-4,4′-二-[二甲氨基]-二苯甲烷(Ⅳ);并制备Ⅳ的苦味酸衍生物。 (三)碘化物(Ⅲ_a)的甲酸溶液以氧化銀处理,濾液經减压濃縮后,得到甲酸鹽(Ⅲ_d)。 (四)甲酸鹽(Ⅲ_d)的饱和乙醇溶液分别与若干种無机酸、鹽、有机酸及酚类化合物等作用,均得到相应的置換产物(Ⅲ)。所得到的有机酸鹽与酚鹽在温和的条件下,容易解离,而收回原用的有机酸或酚类化合物。甲酸鹽对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 (五)氯化物(Ⅲ_c)的紫外吸收光譜(如圖1曲綫1),显示有兩个吸收峰。与4,4′-二-[二甲氨基]-二苯甲烷(Ⅰ)者相近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在四硼酸钠体系中和Triton X-100存在下,锌与新显色剂4,4′-二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有灵敏的显色反应。红色络合物在525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63×10~5L·mol~(-1)·cm~(-1),并研究了测定锌的各种条件和40余种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文玲  潘仙华  朱耘玑  侯自杰 《化学学报》2004,62(9):869-874,M003
研究了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1a)与一些伯胺及仲胺的反应,其主要产物6(2-溴-2′-烷氨基-4,4′-二硝基联苯)与次要产物7(2-溴-3′-烷氨基-4,4′-二硝基联苯)互为位置异构体,这一结果支持一个以苯炔类化合物(4)为中间体的反应机理.进而用蒽成功地捕获了一系列3,7-二硝基二苯并环状卤鎓盐(1a~1c)在碱性条件下形成的苯炔类中间体,为上述机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铱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较低。就显色反应来看,到目前为止,铂族元素中有关铱的显色反应研究最少,其中高灵敏度的显色反应更少。我们发现在一定条件和光线照射下,4,4′-二(二乙氨基)一二苯硫酮(BDPTK)与铱(Ⅳ)可以产生灵敏度极高的显色反应,其摩尔吸光系数高达2.3×10~8(?)·mol~(-1)·cm~(-1),乃文献中所罕见。本文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选择性也较好,有可能用于测定铂和铑中的痕量铱。  相似文献   

18.
以4,4′-二氨基苯甲酰替苯胺、2-萘酚和乙酰酪氨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4,4′-二氨基苯甲酰替苯胺偶氮试剂2-萘酚乙酰酪氨酸二氨基苯甲酰替胺(2-NATDAB),研究了该试剂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存在下,pH=6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2-NATDAB能与铜(Ⅱ)发生显色反应,铜(Ⅱ)与其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配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90 nm.建立了一种测定铜(Ⅱ)的光度分析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25~1.25×10~(-5) mol/L,该方法可用于水质中铜(Ⅱ)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9.
在三乙胺催化下,4-溴苯甲酰氯与4,4′-二氨基二苯醚反应制得[4,4 ′-(4,4′-二溴)-二苯甲酰胺基]二苯醚(1);1与苯胺在Pd2 (dba) 3/BINAP催化下合成了新化合物——[4,4′-(4,4′-二苯亚胺基)二苯甲酰胺基]二苯醚,其结构经1 H NMR和FT-IR表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单体中引入三氟甲基合成了一种新型二胺单体2-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3FODA),该单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高的反应活性,使用3FODA替代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制备了PMR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树脂溶液高浓度低粘度,具有室温下良好的储存稳定性;树脂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成型后的模压件显示了优异的热性能和耐热氧化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36~379℃之间;此外树脂具有较好的电性能和较低的吸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