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跨世纪人类的主旋律,安全减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从全球减灾的发展规律看,各国科学家日益关注灾害规律及致灾因素研究,并认为要想自觉并有计划地防灾必须关注灾害基础科学研究,从而把握致灾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本文在研究全球灾害及致灾基础科学的同时,着重以灾害力学为例予以说明,相信对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金鑫 《工科物理》1999,9(5):37-40
本文从介绍1999年7月日内瓦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开始,结合199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防灾的收益,系统地了中减灾的态势,从而就国内外倍受关注的高技术灾害及事故从灾因及工程物理技术对策上提出了看法,旨在唤起更多的物理专业师生及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介绍 1999年 7月日内瓦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开始 ,结合 199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防灾的收益 ,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减灾的态势 ,从而就国内外倍受关注的高技术灾害及事故从灾因及工程物理技术对策上提出了看法 ,旨在唤起更多的物理专业师生及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金磊 《工科物理》1998,8(2):33-34
本文从减灾科学的战略观出发,阐明灾害物理学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减灾科学的战略观出发,阐明灾害物理学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金磊 《工科物理》2000,10(1):56-58
本文基于对20世纪中外灾害事故规律的认识及对新世纪灾害态势的分析,从科学与文化交叉的新视角,研究了以管理、科技、文化、学科建设等为主题的新世纪方略,作为一种探索,本文还研究了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20世纪中外灾害事故规律的认识及对新世纪灾害态势的分析,从科学与文化交叉的新视角,研究了以管理、科技、文化、学科建设等为主题的新世纪方略.作为一种探索,本文还研究了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磊 《物理与工程》2001,11(2):52-55
让21世纪成为一个安全少灾的世界,是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的主题词,对于重灾大国的中国切不可停滞,还需开展一系列艰苦的工作,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及国家总体减灾应急能力.在即将挥别20世纪,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竭其所能,将科学研究导入正确的方向,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时空.畅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十五规划建议”及中国西部发展战略,我有些焦虑,特别感到需要从科学视角上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作一点建言:“十五”规划及西部大开发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避灾避害的防灾减灾主…  相似文献   

9.
声环境是环绕人们的并对其生存产生很大影响的重要条件,但以往人类只注意发展声环境的正向方面,而对于由此产生的隐伏的声危害却关注不够,从而致使声环境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环境压力,危及人类健康.本文重点介绍突出的灾害噪声问题及其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金磊 《工科物理》1999,9(1):29-32
声环境是环绕人们的并对其生存产生很大影响的重要条件,但以往人类只注意发展声环境的正向方面,而对于由此产生的隐伏的声危害却关注不够,从而致命声环境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环境压力,主人类健康,本文重点介绍突出的灾害噪声问题及其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复杂网络上灾害蔓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关键生命线系统,如电网、供水网、供气网、交通网、通信网等的一些共性特征,建立一个普适性的灾害蔓延动力学模型. 这个模型考虑网络结点的自修复功能、灾害蔓延机制和内部随机噪声,并研究自修复因子、延迟时间因子和噪声强度三个重要特征参数对三种网络(随机网络、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结点修复率和崩溃结点数的影响. 模拟结果与这些实际生命线系统的特征一致,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生命线系统的灾害演化动力学.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生命线系统 灾害蔓延  相似文献   

12.
安全减灾作为联合国自 1 990年以来倡导的全球统一行动 ,在新千年形成了新共识 ,它要求各国政府将防灾减灾纳入正常化管理、科技开发、教育及社会救援 .因此 ,人类安全与生存在新世纪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但是 ,安全减灾作为保护公众的政府行为 ,是完全靠政府投入巨资建设 ,还是也应走上市场化之路 ,成为安全减灾科技界及所有管理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笔者作为减灾科技的实际工作者认为如下问题极待给出明确答案 :安全减灾该不该像环保一样成为产业 ?中国安全减灾科技与企业发展是不是已经具备了产业化基础及能力 ?中国安全减灾产业化的形…  相似文献   

13.
李士 《物理》1998,27(12):730-733
文章介绍了核物理学与基础科学、高技术、国家安全和基础教育的关系,特别是在促进高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方面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必须重视对基础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不能忽视更不能简单地以当时基础科学是否有用来衡量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学物理与现代防雷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昊  江小明 《大学物理》1999,18(4):35-37
介绍当今雷灾特点、现代防雷科技和遇到的疑难问题,指出大学物理对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7):1879-1886
为了探明瓦斯/煤尘耦合爆炸灾害强化的产生机制,采用20 L球、高速纹影和PIV对瓦斯/煤尘爆炸初期复合火焰加速特性、压力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爆炸瞬间的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甲烷/空气爆炸,同一甲烷浓度下,瓦斯/煤尘爆炸初期火焰传播速度稍有降低,焰胞状结构减少,火焰上浮现象几乎消失;马克斯坦长度随甲烷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均为正值,表明爆炸初期复合火焰发展趋于稳定,有利于煤尘粒子参与燃烧反应。甲烷浓度接近最佳当量浓度、煤尘粒径越小或煤尘质量浓度增加接近最佳浓度时能诱发复合火焰加速,导致爆炸威力增强。低浓度瓦斯/煤尘复合体系对煤尘质量浓度的提高更敏感,而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大,甲烷浓度对瓦斯/煤尘复合体系的影响逐渐降低。初始爆炸强度对瓦斯/煤尘复合体系有重要影响。9%瓦斯/煤尘爆炸体系由于初始爆炸强度高,复合火焰中心负压使多数煤尘粒子做向心运动,火焰前锋周围聚集了大量煤尘粒子,同时在火焰前锋周围形成的大量方向相反的大涡量旋涡,促进了煤尘表面与氧气的快速接触,加剧了燃烧反应。研究结果将为瓦斯/煤尘耦合爆炸灾害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漫谈雷电     
 自古以来,人类就熟悉雷电现象。大多数人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感受到了雷电的光和声,也有人经历过一些相关的灾难。古代的人们还用雷公电母称之,以示敬畏。
人们知道雷电可以致人畜伤亡,电力和电子设施损坏,飞机毁损,矿山引爆,建筑物焚毁,甚至引起像若干年前国内黄岛油库、大兴安岭森林大火那样的极端灾害事件。全球每年大约有千余人遭雷击死亡,还有至少上百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几百年来,人们对于防雷的探索没有中断过,但迄今也没能消灭雷害。“国际减灾十年”仍然把雷害列为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金磊 《物理与工程》2000,10(6):60-61
今天,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全国人民热烈关注和瞩目的焦点,说到西部,不少人会想到西安的兵马俑、新疆的天池、云南的西双版纳、四川的乐山大佛、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等.可今天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号角,可以说,人们尚未足够关注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更对生态环境及灾害是怎样制约西部的开发与建设,过去建设中有哪些教训应记取不甚明了.2000年8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编写的《西部开发的警示》一书,从一个崭新侧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思路.书中用大量的灾害事实及数据提醒人们,在关注西部的时…  相似文献   

18.
陆明富  夏蒙棼 《物理》2011,40(5):281-288
固体灾变性破坏现象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其复杂性,固体灾变性破坏问题一直是力学中的典型难题之一.文章结合岩石类介质的实验观测,讨论了非均匀脆性介质灾变性破坏现象的复杂性,介绍了发展有关统计理论的初步尝试和所面临的难题,并探讨了预测灾变性破坏的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微重力科学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重力科学是研究微重力环境中流体介质运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微重力流体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生物技术三个主委部分.在微重力环境中,浮力驱动的对流极大地减弱,沉淀几乎消失,流体内部的静压梯度接近于零,由此而发展了无容器过程.理解和利用这些过程就可以充分开发微重力资源,可以进行地面实验室难于进行的基础科学研究以及生产昂贵的药物和材料.空间站和空间平台的建立为微重力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18年是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创立20周年。基础科学班最初是物理系、数学系和高等研究中心于1997年底向学校提议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本科生培养项目,旨在探索一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1998年首次招生。基础科学班的主要特点是:(1)同时强化数学、物理基础,数学课与物理课地位等同;(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学科与导师做科研训练;(3)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今后发展方向。本文回顾了基础科学班20年的探索与发展,总结了它的办学理念、指导方针、培养模式,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