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个调整双棱镜同轴等高的简易方法.该法采用先调节狭缝和目镜至基本等高,可使各光学部件快速调至同轴等高.通过随意移动棱镜和目镜在轨道上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采用位移法测试,可从实验方法中加深理解光线直线传播和干涉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小欣 《物理实验》1990,10(2):89-90
在光学实验中,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是实验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透镜同轴等高的调节通常应用透镜成像的轭原理进行,即采用“大像追小像”的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比较复杂。现介绍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调节方法,供大家参考。实验光路如图1,物AB经凸透镜前表面折射、后表面反射以及前表而再次折射后,在物屏上成像于A′B′。当透镜翻转180°,后表面面向物AB时。此时沿光具座导轨方向前后平移透镜,同样在  相似文献   

3.
带棱镜的斜筒生物显微镜,如果不精确校正物镜光轴与目镜光轴的同轴度,则在转动物镜转换器,改变物镜放大倍数后,像面中心易越出视场。本文具体分析了两光轴同轴度误差对像面中心位置的影响,提出用带分划的物镜校正两光轴的同轴度,可以彻底解决像面中心越出视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用棱镜色散产生莫尔等高线条纹假彩色编码的方法.研究了单棱镜和互补双棱镜两种典型系统.给出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镜外辅助调节法及其在光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分光计等带有助视目镜的光学仪器调节上的困难,提出了镜外辅助调节法;具体介绍该方法在光学实验中的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6.
石恒志 《光子学报》1986,15(3):16-19
在某些对物空间进行扫描的光学系统中,如果扫描平面与光学系统的纵轴相垂直,并且目镜是固定的,那么将带来象旋转这一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消旋转棱镜,并把它与扫描机构连在一起,用这种方法可消除像的旋转。别汉棱镜就是这样一种棱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角锥棱镜阵列“准”位相共轭特性的原理;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验证了角锥棱镜阵列对低频波前畸变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其单元数的优化,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和有效应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畸变激光束的焦斑能量集中度,对于抑制双程同轴激光系统的大幅动态低频波前畸变具有现实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万应发 《物理实验》1995,15(1):30-31
JJY型1’分光计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万应发(湖北黄石教育学院435000)一、阿贝自准直望远镜1.绿色亮“+”像亮度不均匀引起此故障的原因是光源与小棱镜错位.检修方法如下:将整个目镜组从移动套上旋出.旋松三只固定螺钉,照明灯组拉出目镜组.调整分划板组...  相似文献   

9.
本文理论推导出了两相干平行光束在交叉区域的干涉条纹计算公式,测量两相干平行光束的夹角和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得到入射光波波长的结论.利用多光束光纤激光器作为光源,在分光计上放置双棱镜获得两相干平行光束进行实验.结合电荷耦合器件(CCD)和液晶显示器,用望远镜的自准直目镜测量两相干平行光束的夹角,用测微目镜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提高了实验数据的精确度,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实现了对传统双棱镜干涉实验的拓展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分光计构造精密,它的调节技术是光学实验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应用分光计测定棱镜折射率时,仪器的调节存在两个难点。在此介绍借助圆水准泡,应用"三位水平法"快速解决这两个难点,方法简单、易操作,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光计的激光辅助调节装置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分光计所采用的阿贝目镜式望远镜给分光计的调节带来的困难,设计了用半导体激光器制作的辅助调节装置来代替望远镜中的阿贝式目镜进行调节,可直观、迅速地调节分光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双棱镜干涉实验中传统调节方法存在的缺陷,改进了调节方法,使调节方法、步骤清晰,消除了传统调节方法中存在的某些盲目性,使学生能很快调节出干涉条纹,提高了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分光计新的粗调方法——双极限调节法,即把望远镜目镜端和载物台台面都调到极限位置.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调节难度,提高调节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标定扫描式棱镜太阳光谱仪的棱镜不同转动角度对应的中心波长和光谱带宽,利用了一种棱镜扫描方法对太阳光谱仪的光谱响应函数进行测量。该方法使用固定的单色光波长,控制棱镜转动实现单色光的像在探测器位置扫描,并通过坐标映射得到响应位置的光谱响应函数。文中根据光谱响应函数的定义,推导出棱镜扫描法与单色仪波长扫描方法波长定标原理上的等效性。之后分别以532 nm固体激光器和632.8 nm氦氖激光器为光源,使用棱镜扫描法测量太阳光谱仪对应波长位置的光谱响应函数,并以单色仪波长扫描法实验作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扫描式棱镜太阳光谱仪,棱镜扫描法测量的中心波长分别为531.86和632.67 nm,其准确度优于单色仪波长扫描法测得的531.39和631.97 nm。由于不受单色仪性能的限制,前者测量的光谱带宽值也优于后者。最后以汞灯为光源使用棱镜扫描法对太阳光谱仪进行了光谱定标实验,实现了特征光谱定标法结合棱镜扫描法对中心波长及光谱带宽的标定。该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扫描式光栅光谱仪以及单色仪的光谱定标。  相似文献   

15.
O435 2006064847同轴单棱镜整形研究=Study on beam shaping of collinear single prism[刊,中]/勾志勇(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王江…//光学仪器.-2006,28(2).- 42-45介绍一种新的半导体激光整形系统一同轴单棱镜整形系统,详细地叙述了单棱镜的设计原理,与其它整形系统比较,该棱镜最大的优点是能保证光束同轴。最后以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高精度大口径平行光管波前检测,评价平行光管出射波前质量,提出了采用差分五棱镜扫描波前检测方法检测平行光管.该方法为五棱镜扫描法的优化方法,通过测量波前斜率的改变得到波前曲率的信息来重构波前,从而消除由于五棱镜扫描法波前检测中质心标定不准确而引入的倾斜和离焦的误差量.通过搭建差分五棱镜扫描法波前检测系统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差分五棱镜扫描法误差分析说明此方法可靠性.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检测精度可以达到10.54 n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五棱镜扫描法分别在波面峰谷值(PV)和均方根值(RMS)的重复性精度上提高了74.41%和125.81%.该方法基本满足平行光管波前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好的要求,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平行光管出射波前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国英  徐克耀 《物理实验》1997,17(5):203-205
一、引言在文献[1]中用“双棱镜位移法”测光波波长的方法,移动双棱镜于两个不同的位置d1与d2(固定D),分别测量相应两组干涉条纹的间距δ1与δ2。如图1.(D固定,θ给定)中不易测准的量d转化为易测准的相对差值Δd来测量,但式中的θ角需事先给定.若双棱镜的折射率n,棱角α均未知,还需用一定的实验方法测出并根据θ=2(n-1)α方能计算出θ角的值.棱角α很小(一般约30’左右),要测准也不太容易,因此,θ角的测量实际上对光波波长的测量同样引入了误差.本文在“双棱镜位移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棱镜等位移法”解决了上述问…  相似文献   

18.
大学普通物理运用分光计进行测量的实验中,分光计调整方法的指导得当与否对整个实验效果的影响很大。实验教科书[1]和仪器使用说明书上指出,进行估测后,利用自准式阿贝目镜采用半调法可以调整分光计的转轴与望远镜的光轴垂直。然而,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进...  相似文献   

19.
孙平  刘斌  王晓凤  韩青 《光子学报》2014,40(3):393-396
在剪切电子散斑干涉中,由于错位的二物光束同向传播,很难将二物光分开引入附加相位的方法来实现相移.平移棱镜相移法可以在二束物光不分开的情况下实现相移.本文对平移棱镜相移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平移棱镜可以引入稳定、线性的附加相位,给出了附加位移与附加相位之间的关系式.利用周边固定、中心加载的圆盘进行实验,给出了实验结果,证明平移棱镜相移法可以有效地从干涉条纹中定量提取位移导数信息.  相似文献   

20.
折/衍混合单透镜在目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以传统凯涅尔目镜为基础,采用ZEMAX软件,设计了衍射面位于目镜系统中不同位置时的折/衍混合目镜系统,所有系统均仅采用最普遍的K9玻璃,设计结果与传统凯涅尔目镜的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折/衍混合目镜系统在校正目镜的像差,例如像散,垂轴色差、垂轴像差,轴向像差和轴向色差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凯涅尔目镜,选择合适的衍射面位置,可以同时获得符合要求的畸变,衍射面的引入,极大地减小了系统的重量和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