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同意如下命题:学生是通过“解题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你也会同意下面的推论:(学生)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尤其在课改所引发教材、教法、学法的深刻变革中,深刻反省我们传统的解题教学,使之更加符合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并防止因课改动摇我们在国际范围内的“双基”优势,就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现谨提供两道解法风格迥异的习题,并进行教学评析,以期引发同行更深刻地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当他们获得某种基本解法后,通过改变题目条件、探究题目的结论、改变情景等多种途径,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变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使他们的思维不局限于固定的理解和某一固定的模式,能提出新的问题,或获得同一问题的多种解法或多种结论,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几何第二册P.92有这样一道习题:“两圆相交于点A和B,经过交点B的任一直线和两圆分别相交于点C和D,求证AC:AD等于定值”。初三学生刚接触这类定值问题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即使是按教材提示完成了,却也不知所以然。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学生对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变量与常量之问的相依性缺乏认识。如果我们抓住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揭示变动元素在“变”的过程中有“不变”的规律,把握住从运动的特殊状态去窥测一般,即“以动求静,以静窥动”的方法去思考,那么对解除学生求解这类定值问题的难点是有所启发的。现在让我们利用这种思考方法来探求这道习题的定值及其证明。  相似文献   

4.
课本例习题素以典型而著称,而其中隐含的信息和潜在的功能却有待教师在使用中进一步挖掘.有时,看似其貌不扬的一个习题,如果我们能适当借题发挥“小题大作”,在知识的“连接点”、问题的“发散点”、和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解决的策略,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和思维品质的养成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其中,问题串这样的提问方式更能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一般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往往是通过对话与提问来实现的.“问题串”能进一步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持久地思考.如果问题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参与、能推动他们的思维,那么就能成为活跃教学气氛、推动课堂生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基于此,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基本学情设置“问题串”,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使他们保持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因为许多学生感到解应用题时经常找不到思路,考试时它是丢分的“大户”,平时教学时常常是学生听得懂却不会做.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我们课题组尝试运用“样例学习法”,结合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样例学习法是指利用解答好的习题(worked exampls)来帮助学生形成图式的方法.运用“样例学习法”特别要注意:第一,该方式主要用于复杂的习题;第二,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并注意自己的思考方式,然后再看解答好的习题,并对照自己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第三,要进行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正确的解法上,很难注意到学生的错解,而学生在发现了自己的答案错误后,也较少会深入研究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只是草草接受了正确解法,对自己思维的误区不了了之,这就为日后再次走入同样的思维误区埋下了“祸根”. 其实,在学生的众多错解中,不乏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错解”,如果能把它们当做一种教学资源,抓住契机,巧妙利用“对”与“错”的矛盾冲突,进行深入的讨论、争论、辨析、寻根、纠正,那么这种“错解”就成了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这对犯错的学生是一次良好的纠错机会,对做对的学生而言,也是一次优化思维品质的良机.教师如果能对学生错误的解法纠根问底,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困惑,还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并借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促进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最惬意的莫过于学生能认真安静地听讲,能异口同声地回答出准确的答案.当前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正悄悄地发生变化.在课堂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有时也会出现“有点过”或极端的现象,引起关注和思考.因此,怎样寻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平衡,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学生教学相长的地方,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笔者以最近教学的八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一课,论述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平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普通、常见的习题,它能紧扣教材,基础性很强,但解法单一,灵活性较小.如果对这类题只局限于常规的解法,不作深入研究,不挖掘它的新意,很容易形成一种固定思维,这样往往不能发挥常见习题的作用与优势,不利于学习的开展与深入.本文就一道常见的习题,探讨其变式与新意.  相似文献   

10.
习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而在时下,看好并喜欢讲难题、多讲题的教师却不在少数,课中充斥着难题、大题,似乎题目越难、越综合就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殊不知这种好“大”喜“难”式的习题教学,往往因为题目难度大、综合性强而脱离学生实际,不仅学生学习吃力,难有作为,教师也只好“一言堂”,苦不堪言,课堂效率低下.长期以往,不仅学生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还会造成学生害怕数学,丧失兴趣.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对“简单”题目的教学意义认识不足等有关.笔者想通过对一道较为“简单”的课本习题的教学记录与思考,与大家共享其中“不简单”的教学作为,望能对各位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解题教学关键在于如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这种探索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原有习题的条件、结论和解法上 ,应当适时地、有机地对原有习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挖掘出更深刻的结论。因为每一道数学题 ,即使是很简单的 ,其中都可能包含有一些更一般、更普遍的结论 ,只要我们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思考 ,就能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引深 ,一般化 ,达到“做一题 ,解一类”的目的。在解析几何直线部分一节习题课上 ,我选了一道例题 :若直线l被直线l1 :x + 3 y + 6=0和l2 :2x -y-6=0截得的线段恰…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之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也不仅是一般地提高他们的能力,而更应着重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为此,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面对其中的种种错误,我们当教师的不应只是在简单的否定之后,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解法拿出来,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正确的做法是:仔细分析其解答过程,顺着他们的思路去思考,肯定其正确的想法和无误的“段落”,找出其失误的原因,并努力为之补正.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弄清自己的失误所在,增强思维的严谨性.由于他们的解题思路往往与常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习题教学是师生围绕习题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总和,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学思考指人们面临各种现实问题情境时,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在数学习题教学中如果离开了数学思考,那只能是无效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价值.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与其穷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和推理能力.”因而,科学地借助习题教学这一载体,可以有效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笔者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论述如何通过习题教学引发学生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4.
写作与学习的关系,很早就受到美国教育界的关注,这反映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贯穿于课程的写作”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者在数学写作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应用和研究,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方法.文[1]中提到:数学写作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能帮助学生解释他们不熟悉的内容,理解复杂的系统、探索问题的新解法;能促使学生分析、比较事实,综合相关材料,深入思考并内化某个重要概念;在写作活动中,学生被迫将课上的信息与他们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组织和综合,从而将概念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赵晓阳 《数学通报》2003,(9):34-35,21
孤立地、片面地解决一个课本习题 ,在数学教学中毫无疑问是低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相反 ,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辩证唯物的观点去分析、观察、探索一个数学问题 ,寻求课本习题的内在变化规律及习题之间的联系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们要坚决拥护 .题目不在做得多 ,开发其价值就行 .如何开发课本习题的价值 ?本文提供四种基本方法 :1 )多题一组 ,构造问题链 ;2 )一题多探 ,推而广之 ;3)一题多解 ,比较解法 ;4)一题多改 ,突而破之 .1 多题一组 ,编拟问题链 ,形成“合力” :加强题与题之间的横向联合…  相似文献   

16.
熊美婷 《数学之友》2022,(20):47-49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对习题的反复练习,如果只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却不做大量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因此,习题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学生错题的现象,错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及时整理与反思错题,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功能,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得扎实,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巩固.这对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打百子”是传统的加减练习方式之一,对初学者练习基本功,确是有很大的帮助。但一道题练多了,也会使人感到乏味。我在教学中将其变换多样化,打“奇数百子’、“偶数百子”。这好似给学生打了一枚兴奋剂,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积极性又调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同一个数学习题,由于思路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会是不同的。我们把按一般思路用一般方法解题称为“常规”解法;把按特殊思路用较简方法(?)题称为“简捷”解法或称“技巧”解法。“巧”解题省功、省时、准确率高,因此我们要探求解题捷径。“常规”与“技巧”有什么关系?实践证明:“常规”是基础、是重点、是雪中送炭;“技巧”是提高、是难点、是锦上添花。要想巧解题,首先要把那些作为解题出发点的基本内  相似文献   

19.
对偶的妙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好幅绝妙的对偶,让人感到美不胜收.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运用对偶关系,巧构对偶式,不仅能提高解题速度,同样也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它别开生面、独具“风味”,能在纷繁的困惑中求得简捷的解法,曲径通幽,回味无穷!现举数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极限”这一章是比较难教的教材,再加上我们教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往往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或视为畏途,于是学生提出这样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极限?学习极限能解决什么问题?”而教师的回答往往是这样:“今后你们到高等学校就会了解这一点,因为它跟高等数学有密切联系.”这种回答不能令人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