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魏晋玄学的一个核心话题。嵇康之死是向秀的学术立场由“自然”转向“名教”的直接原因,政治对学术的干预才是向秀改变学术立场的根本原因。向秀变节是政治干预学术的经典案例和影响儒学发展历程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马忠杰 《科技信息》2010,(21):I0215-I0216
名教与自然之辨,这是由魏晋玄学家用生命来践行的一个颇有争议的时代辨题,本文重点探讨名教与自然作为哲学范畴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展脉络,意图理清魏晋时代的士人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行为态度转变路径以及此玄学命题意义。笔者认为魏晋时代的士人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实为失败之举,只注玄远,不顾当下,实己脱离人之自我本然,一味地在自然之外追求自然实属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代,儒家正统思想失去了约束力,魏晋名士开始思考生命个体的意义。嵇康意识到个人主体的价值,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对礼教加以否定。与此同时,嵇康构想出一种于名教中得逍遥的理想人格,即“至人”,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尽管他的理想人格在失道的魏晋时代难以实现,但他对独立人格和个性自由的追求依然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现代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冠礼是以仪式为载体的"成德之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冠礼具体仪节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今天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5.
自然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是从属于人性和实践的历史范畴的。自然观的道德意蕴是对将自然置于道德理性之外的传统自然观的反思超越,主张把社会的道德关怀连接到自然界。它强调在"主客统一"和"解放自然"的理论立场上,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其实践启示是,行为主体在改造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中,应确立以人类利益为最高价值原则的正义取向,从"以人为本"的生存论出发寻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制度公正和科技伦理为主导规则制约狭隘的功利主义欲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既生长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土壤中,又受到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有着深厚的伦理根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能培育人们的公民意识、互助合作精神和社会公益精神,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此,探讨非政府组织存在与发展的道德价值以及非政府组织完善与发展的途径,对于进一步发挥其在当前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嵇康性格,比较普遍的认识是“烈”。本文认为,“静”也是其性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烈”“静”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其性格特点,也是其人格魅力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自然道德是伦理学与生态学的中介点,其可能与必要构成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石.自然道德的可能在于人与自然环境内在的本质联系,它是人对其本性本质的一种把握和实现方式,其必要性在于“征服”理念下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人类应该而且能够形成“以人为中心物我一体”的道德理念,创建一种良性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考察和分析“越A越B”格式的语义关系:该格式中的“越”是有关联作用的比较级程度副词,具有标示量变、形成倚变的语义功能。“越A”和“越B”之间存在倚变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条件关系、因果关系;从人们心理预期角度分析,“越A”和“越B”之间既有正向倚变关系,也有反向倚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腐败现象也逐渐显现,并趋于严重,于是,社会上出现一种“腐败越反越多”的观点。一些官员则认为,“腐败越反越多”是一种认识误区,是一种错觉,是对反腐败前景表示悲观。本文认为,“腐败越反越多”有三层含义,笼统地一概称之为“表象”、“认识误区”,会扩大对立面,削弱说服的效果。要想实现有效的说服,坚定社会各界对反腐败的信心,发掘“腐败越反越多”的正面含义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游”作为一种生命动势和审美的节律呈现,体现着中国古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中国美学之“游”带有身体之游和精神之游的双重体验特征,既是精神的,更是身心共融的.生态思想关注人的生存,直指当代境遇下生命的存在关系,它与“游”性体验共同体现着生命的自由构建.同时,“游”性体验所蕴含的本性解放与整体观念,以及它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和呈现的大爱之境都体现着深层的生态意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本分析入手,总结出猪八戒为世人所熟知的三大特性,剖析其性格特性中所蕴含的显性性格与隐性性格的两面,并与鲁迅笔下的“阿Q”进行比较,试图探讨作者吴承恩与鲁迅对世人的两种不同的劝诫方式。  相似文献   

13.
"法"字的书写结构经历了由"廌"、"氵廌"、"灋"到"法"的演变过程。从"灋"的书写系统看,最早的声像应该是"廌",后来"灋"的发音是由"佱"声训而来,"灋"字中的"氵"则最初洋溢着神判的灵光。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法"字,有利于研究中国法律起源,揭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人面桃花的故事屡见明清小说、戏曲当中,其源出自唐诗《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这个动人的故事得以长期流传和搬演,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中国文人的"人面桃花"情结;其二,文学形式的演进规律和商贾娱乐文化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内涵非常深刻的概念。从哲学层面来探讨,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之音乐美学思想来源于道家哲学,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思想论述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音乐形式与情感无关.然而从音乐形式的构成方式、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实现方式等环节作客观分析,进而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管窥音乐与人类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音乐是能够而且必须表达人的情感的.  相似文献   

17.
当所谓的"贞士"以在肉体上付出惨重代价表忠烈时,他们以身殉道的道德信念掩盖了其严重退化的独立人格。披上道德面纱的那副奴颜媚骨在受虐的过程中体验了崇高的道德快感,并"做稳了时代的奴隶"。  相似文献   

18.
在方法论视角下,王充“命”观念表现为自然客观化的逻辑进演。“自然”是对人格意志的排除;“自然”挂靠在“气”之上而令事物有“性”、“命”之特征,因此,“性”、“命”也是“自然”;人格意志归根到底也是“自然”。故而王充认为:“命不可勉”。  相似文献   

19.
“帘”意象在唐宋词中出现频率极高,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艳美、柔美、幽美唐宋词人喜用“帘”意象是时代特殊的审美风气、士人“女性化”心态及词“应歌而作”的体式功能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本顿指出马克思过分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有意识的生产改造型劳动,而忽视了人的活动是受不可操纵的自然条件和因素的制约。通过提出对自然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理解,将劳动过程划分为生产改造型劳动过程和生态制约型的劳动过程,主张以“适应自然”代替“改造自然”,认为“改造技术”是提倡不断超越自然的极限,而“适应技术”才是不断适应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