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凝胶排阻色谱对克拉维酸钾及其原料克拉维酸叔辛胺中的残余蛋白进行检测的方法。采用TSK gel G3000 SWXL凝胶色谱柱(5μm,7.8×300 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溶液,流速为0.8 m 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20 nm。对照品牛血清白蛋白(BSA)在0.249~49.9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0.7%,检测限为0.05μg/m L。方法为同类药物中的大分子蛋白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奶中克拉维酸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刚  黄显会  郭春娜  方秋华  贺利民 《色谱》2012,30(6):568-57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建立了克拉维酸在奶中的残留检测方法。2 g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质后,转入鸡心瓶中旋转蒸发浓缩至0.5 mL左右,用乙酸铵定容,净化后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0.1%甲酸水,梯度洗脱,经Luna 5u C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对克拉维酸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基质匹配法对奶中克拉维酸的含量进行标准校正,在克拉维酸含量为10~400 μ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奶中加标样品的检出限(LOD,按信噪比(S/N)≥3计)为10 μg/kg,定量限(LOQ, S/N≥10)为20 μg/kg。在定量限、1/2最高残留限量、最高残留限量、2倍最高残留限量添加水平下,奶中克拉维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0.00%~91.25%,相对标准偏差为5.60%~8.77%。该方法可用于奶中克拉维酸残留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乳制品中克拉维酸钾、他唑巴坦和舒巴坦的提取和固相萃取净化法。样品采用水溶后用丙酮沉淀蛋白,在弱酸性条件下用PWAX,60 mg/3 mL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0.05%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分析柱为Waters BEH C18,1.7μm,2.1×100 m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该方法对克拉维酸钾、他唑巴坦和舒巴坦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0.003和0.009μg/mL;对纯牛奶、酸奶和奶粉的回收率在81.2%~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4.8%之间(n=6);在0.05~5μg/m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0.999。方法适用于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林钦 《色谱》2013,31(5):441-446
建立了乳制品中3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他唑巴坦和舒巴坦的提取和固相萃取净化方法。样品经水溶后,用丙酮沉淀蛋白质。上清液在弱酸性条件下用PWAX固相萃取小柱(60 mg/3 mL)富集、净化,0.05%(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体积分数)氨水-甲醇溶液洗脱。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AD)分离检测。分析柱为资生堂CAPCELL PAK MG-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3%磷酸-乙腈。该方法对克拉维酸钾、他唑巴坦和舒巴坦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均为0.03 mg/L;纯牛奶、酸奶和奶粉中的回收率在84.6%~101.7%之间,RSD在2.2%~7.4%之间(n=6);在0.05~5 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0.999。该方法的前处理净化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碱性条件下,金纳米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克拉维酸钾可以显著增强该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信号。基于此,在优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测定克拉维酸钾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测定克拉维酸钾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m L,相关系数(r)为0.9964,检出限为6.9 ng/m 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0.6μg/m L克拉维酸钾溶液,n=11)。方法可用于牛奶中克拉维酸钾的测定,回收率为96.0%~99.7%。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采用中空纤维离心超滤(HFCF-UF)-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HPSEC)对青霉素V钾中的残留蛋白进行检测的方法。样品用HFCF-UF进行富集,采用HPSEC进行分析,色谱柱为TSK gel Super SW2000凝胶色谱柱(300×4.6mm,4μm),流动相为0.06mol/L NaCl-0.02mol/L NaH_2PO_4(pH=7.0),流速为0.3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室温。对照品牛血清白蛋白(BSA)在1.0~10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回收率均大于87%,检测限为3.03ng/mL,经HFCF-UF富集处理后,富集倍数(EF)高达99倍。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为同类药物中的大分子蛋白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二异丙基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液-液萃取,浓缩定容,经凝胶渗透色谱柱净化后,用DB-5MS色谱柱(25 m×0.25 mm,0.25μm)分离,质谱检测,内标法定量。在0.5μg/L、1.5μg/L和3.0μg/L 3个加标浓度下,3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5.45%~107.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64%~6.26%之间,3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μg/L、0.5μg/L和0.5μg/L。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成本低,适合水中二异丙基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建立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ACPS)中未知组分的鉴定方法,以BDS 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比较了中国药典方法和HPLC-QTOF/MS方法的相关性;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收集未知组分,并在HPLC-QTOF/MS体系中进行定位和确认,确定未知组分在液质体系中的出峰位置和准确分子量;筛查混合空白辅料成分,并通过与标准品比对,利用HPLC-QTOF/MS鉴定ACPS的未知组分为糖精钠。方法可为抗生素药品中未知组分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直接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酸汤子中的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的方法。样品经体积分数为5%的乙酸-乙腈溶液直接提取、离心、过滤后,采用Waters UPLC CS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2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作为流动相A,乙腈作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扫描检测,以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几乎无明显基质效应,且分别在质量浓度为1~100μg/L、0.1~1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8,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5、0.1μg/kg,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96%~92.87%、89.81%~104.7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可作为玉米酸汤子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半枝莲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 SB–C18柱(150mm×4.6 mm,5μm),以0.2%磷酸水溶液–甲醇作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 L/min,紫外检测波为260 nm,柱温为25℃。半枝莲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质量浓度分别在2.66~31.92μg/m L,2.86~34.32μg/m L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检出限分别为0.56,0.57μg/m L。原儿茶酸、香草酸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99.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6%,2.21%(n=9)。该方法适用于半枝莲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同时测定桃金娘根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方法。样品经过甲醇超声提取,过滤,蒸干甲醇,残渣用二甲基亚砜定容。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100 mm1.7μm),以乙腈-0.2%H2PO4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和253 nm。没食子酸在0.686~68.600μg/m L,鞣花酸在0.504~50.373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9;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99.0%、96.2%~98.9%;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1%和1.9%,迁移时间RSD为0.9%和1.3%;检出限分别为0.45和0.23 ng/m L。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HPLC测定脂质体松萝酸中药物松萝酸的方法。以Kromasil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ⅹ4.6 mm,5μm)为分离柱,流动相组成为V(甲醇)∶V(磷酸盐缓冲液(pH 5.0))=7∶3,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4 nm。松萝酸在10~50μg/mL的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加样回收率为100.1%±0.6%,RSD为0.54%±0.07%。本方法适用于脂质体松萝酸中药物松萝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诃子中诃黎勒酸、诃子酸含量的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诃子含量测定项进行补充。采用Dikma Plati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柱温为35℃,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甲醇(体积比为78∶16∶6)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量为1 mL/min,进样体积为5μL,检测波长为280 nm。诃黎勒酸、诃子酸的质量分别在0.032 03~1.025μg、0.035 55~1.137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5,方法检出限分别为2.67、4.44 ng,定量限分别为8.00、11.85 n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1.8%(n=6),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9.2%。该方法可用于诃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山广志  周洁  左利民  姜威  刘桂霞  张洋  李元  姜蓉 《分析化学》2014,(12):1828-1832
建立了在线检测哈茨木霉发酵液中微量2460A的二维液相色谱方法。利用Ultimate 3000双三元液相色谱仪,采用阀切换二维色谱技术,组合3根色谱柱实现2460A的在线净化、富集和含量检测。净化柱采用资生堂MF C8柱(10 mm×4.6 mm,5.0μm),富集柱采用资生堂MGC18柱(20 mm×4.6 mm,5.0μm),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2.0 m L/min;二维分析柱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250 mm×4.6 mm,5.0μm),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进样量1.0 m L;柱温40℃;检测波长424 nm。方法验证结果显示,2460A的线性范围为0.0025~10.0 mg/L(r=0.9981,n=8),检出限为1.2μg/L;定量限为2.5μg/L;方法回收率为88.0%~104.4%。  相似文献   

1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水产品中4种砷形态[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进行测定。优化后的实验条件:负高压为270 V,灯电流为80 m A,原子化高度为10 mm,硼氢化钾浓度为20 g/L(含5 g/L KOH),载流为体积分数5%的盐酸。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各种砷形态的检出限为0.20~0.45μg/L;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8%~4.81%(n=6);加标回收率为88.4%~101.7%。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检测成本低,可用于水产品中砷形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复方南板蓝根片中秦皮乙素和菊苣酸含量的方法。采用XBridg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40℃,进样体积为10μL,以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秦皮乙素和菊苣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8.40~184.02、4.96~49.61 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秦皮乙素、菊苣酸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2%、0.54%(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0%、98.45%。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奶粉中双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方法。实验优化了前处理条件、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样品经水提取,乙腈分次沉淀蛋白后,采用亲水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含0.2%甲酸)-0.1%甲酸(含10 mmol/L甲酸铵)(体积比95∶5),流速0.3 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多反应(MRM)选择离子监测,检测离子对为m/z 85→68和m/z 85→43,检测周期为5 min。结果显示,双氰胺在0.2~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双氰胺的检出限为0.1μg/L,方法的定量下限为5μg/kg。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83%,相对标准偏差为2.7%~6.5%。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已用于奶粉中双氰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葡萄糖氧化产物: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乙醇酸、乙酸、葡萄糖二酸及酒石酸含量的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l/L K2HPO4-10 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pH 7.2):甲醇(95:5,V/V),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7 mL/min,进样量20μL。6种有机酸在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2.7%~107.0%;RSD(n=5)为0.9%~6.3%。20 min内即可将6种物质分开。对葡萄糖化学氧化过程检测表明,HNO3氧化法反应剧烈,除了生成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外,还生成碳-碳键断裂的副产物如酒石酸、乙醇酸等,而TEMPO法反应较为温和,并未发生碳-碳键断裂。  相似文献   

19.
通过2台高压恒流泵、1台紫外检测器、1个手动进样阀、1个高压切换阀和2根色谱柱组建了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建立了在线富集测定银杏叶提取物(EGB)及其制剂中微量银杏酸的方法。第一维色谱柱为富集柱,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C18(2.1 mm×12.5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氟乙酸混合液(体积比80∶20∶0.01),流速为0.25 m L/min,可实现300μL样品的富集,有效降低了基体干扰。第二维色谱柱为分析柱,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C18(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氟乙酸混合液(体积比90∶10∶0.01),流速为0.25 m L/min,可有效分离银杏酸。使用紫外检测器在310 nm处检测,可实现对银杏酸的准确定量。研究了试样的溶剂对富集效果的影响,当试样溶剂与第一维流动相一致时可获得较好的富集效果。该方法对试样中5种银杏酸在0.200~100.0 m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达0.02~0.06 mg/kg。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5.0%,在5、10 mg/kg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4.0%~101.3%。  相似文献   

20.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中氯离子的含量。样品用超纯水溶解稀释,过0.22μm滤膜;选用SH–AC–2阴离子分离柱,以30 mmol/L Na OH溶液作为淋洗液,流量为1.0 m L/min,进样体积为50μL,以抑制电导检测器测定氯离子的含量。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01~1.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氯离子的检出限(S/N=3)为1.0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7%~103.5%。该方法简便、快速且灵敏,可用于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中氯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