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是一种能特异性识别模板分子的聚合物,它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良好、使用寿命长、应用广泛等优点,MIP已经成为化学、材料等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分类对MIP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分析比较了各类合成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不同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同时,阐述了智能MIP的前沿进展,通过分析pH敏感性、光智能性和温敏性MIP等典型智能MIP的研究现状以及功能领域应用,较为全面地归纳总结智能MIP的制备合成特征,并基于文献基础展望智能MIP的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二苯氨基脲为功能单体,合成了铜离子印迹聚合物(Cu^(2+)-IIPs),并用于Cu^(2+)的快速吸附检测。对Cu^(2+)-IIP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u^(2+)-IIPs为球型状颗粒且粒径分布均匀,印迹位点位于表面及空穴中,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共同影响。较之Langmuir模型和Tempkin模型,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说明属于多层吸附;ΔG^(0),ΔH^(0)和ΔS^(0)的数据显示,吸附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的、熵增大的过程;Cu^(2+)-IIPs对Cu^(2+)的吸附量远大于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质的其它重金属离子,因而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技术是获得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与摸板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制备技术,因为其独有的特点在分子识别技术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发展至今,在很多领域(如色谱分离、固相萃取、仿生传感、模拟酶催化、临床药物分析、膜分离等)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开发[1-5].  相似文献   

4.
以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V钾为模板,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发现模板分子与单体之间产生了氢键相互作用,二者的结合常数为2.889×109L3/mol3,化学配位比为3。通过吸附实验,探讨了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识别特性,结果印迹因子为2.31,最大表观结合量为8.63μg·mg-1,表明MIP对模板青霉素V钾有较强的特异识别性,为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敏  余梅  周如金  练国锋 《分析测试学报》2012,31(11):1401-1405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噻吩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识别性能,并考察了影响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因素(如:功能单体、交联剂、溶剂以及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等)。结果表明:以噻吩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氯仿为溶剂,反应温度60℃,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合成的噻吩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噻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识别特性,可为石油产品进行深度脱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奎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 ,以 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 ,合成出以奎宁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荧光法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 ,和化学组成相同的空白聚合物相比 ,印迹聚合物具有高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奎宁分子印迹聚合物与奎宁分子的离解常数达 1 .0 8× 1 0 - 3mol/L,表观最大吸附量为 1 31 .8μmol/g,为理论值的 56.4%。  相似文献   

7.
在硅胶表面接枝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得到接枝硅胶,将其与模板分子丹参素、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备丹参素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静态平衡吸附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该印迹化合物存在两种结合位点,它们的离解常数分别为714.29 mg·L-1和467.74 mg·L-1,饱和吸附量分别为9.93 mg·g-1和61.80 mg·g-1,印迹因子分别达1.93和2.19,对丹参素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可用于丹参素的分离和富集。  相似文献   

8.
酚酞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特异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慧丽  樊静  魏娅方 《应用化学》2009,26(8):971-975
以泻药酚酞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制备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不同比例的一系列酚酞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了表面形态分析,采用静态平衡实验法研究了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的吸附行为和选择性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 3 h 后基本接近最大吸附量,其中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 1∶6∶20的MIP2的印迹因子为 2.30,效果最佳。Scatchard 分析表明, 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过程存在两类结合位点,一类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为Kd1= 0.63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 Qmax1 = 25.4 umol/g,另一类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为 Kd2 =3.5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 Qmax2 = 61.9 umol/g,通过与酚酞类似物质在酚酞分子印迹聚合物上的吸附行为比较,表明对酚酞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芹菜素为模板合成了其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优化了合成条件。采用平衡结合实验考察了印迹聚合物对底物的吸附性能与选择性,并对聚合物的印迹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2-乙烯基吡啶(2-Vpy)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致孔剂,且当n(API):n(2-Vpy):n(EDMA)=1:8:40,反应温度为60℃时,所得的芹菜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底物具有高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聚合物中形成了对模板分子有不同亲和力的两类结合位点;芹菜素印迹聚合物的印迹效率为47.9%。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谷胱甘肽(GSH)为模板分子,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Fe3O4纳米颗粒为磁性载体,制备了对GSH有特异识别性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GSH-MMIPs).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磁性载体表面成功地包覆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薄层. 静态吸附平衡实验和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GSH-MMIPs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平衡解离常数分别为8.786×10-4 mol/L和5.424×10-3 mol/L,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9.195 mg/g和155.003 mg/g. 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磁性非印迹聚合物(GSH-MNIPs)相比,GSH-MMIPs对谷胱甘肽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伊诺沙星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伊诺沙星有较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利用铽敏化荧光,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此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伊诺沙星有较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以烯唑醇为模板分子,MAA为功能单体,EDMA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了采用不同比例的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合成的聚合物对烯唑醇的吸附量,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烯唑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烯唑醇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Scatchard分析。由Scatchard分析可知模板分子烯唑醇与功能单体MAA形成了1类结合位点,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0.117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38.66μmol/g。  相似文献   

13.
林玉龙  冯丽霞  修荣 《分析测试学报》2012,31(12):1577-1580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尼莫地平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尼莫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药物分子的选择性识别能力。3种药物的静态吸附分配系数KD值分别为0.221 4、0.197 2、0.051 4。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尼莫地平有较高的选择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等温曲线,表明吸附等温线为Ⅰ型吸附等温线,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降低,说明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机理,进行了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吸附过程的熵变、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是焓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L-酪氨酸印迹分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采用传统加热法制备出酪氨酸他子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聚合物结构。研究了印迹他子与功能单体的物质的量对聚合物结合性的影响,吸收效率表征结果显示,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空白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赤霉酸(GA3)为印迹分子,改变功能单体与致孔剂种类合成了四个分子印迹聚合物(MIP1-4)及两个分子印迹膜(MIM1-2).采用紫外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印迹分子分别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酸(MAA)间的结合常数和化学计量比(n=2).平衡结合实验研究表明,以AM为单体制备的MIP1对印迹分子GA3具有更高的结合量和良好的印迹效率.膜渗透及膜过滤实验表明,以AM为单体制备的MIM1对GA3分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豆甾醇(stig.)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碳酸钙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物为分散剂、过硫酸钠为引发荆、极性较低的甲醇(tolu.)为致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豆甾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试验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粒径及选择吸附性能分别采用高效液相、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进行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3g stig.:40mL MMA:15mL DVB:4g CaCO3 2g SDS:0.4mLNa2S2O8:14mL tolu.,其中引发荆过硫酸钠应分多次加入,在聚合反应初期采用高速搅拌,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搅拌速度应逐渐减小.该条件下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平均粒径小于100μm、分布较窄,对豆甾醇表现出快速和稳定的特异吸附性能,其分离因子超过1.65,吸附容量约为1.2mg/g.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因人体内胆固醇过高所产生的疾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胆固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将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胆固醇的识别剂,提取食品中的胆固醇和治疔胆固醇有关的疾病,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分别从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识别机理、提高选择性识别途径以及新的印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刘芃岩  刘磊  张丽  姜宁  刘占理  王云 《化学通报》2008,71(2):132-137
以环丙沙星(CIP)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TRIM)为交联剂,进行热聚合.通过对于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用量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得到最佳的聚合配比为n(CIP):n(MMA):n(TRJM)=1:6:16,并以此配比制得了对环丙沙星具有特异选择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结合动力学以及该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特性,通过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静态吸附分配系数KD为41.64,分离因子α为1.62;该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2类不同的结合位点,经计算它们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d1=5.249×10-5mol·L-1,Kd2=2.237×10-3mol·L-1.  相似文献   

19.
以腈菌唑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具有特定识别性能的连续棒状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了流动相中酸量对分离的影响,研究了几种结构类似物在所得分子印迹柱上的保留特性。结果表明,这种棒状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相应的空白聚合物有高的识别性能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结晶紫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晶紫为模板分子,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致孔剂种类,交联剂用量,模板分子用量等参数对印迹聚合物吸附结晶紫性能的影响,得到该聚合反应的优化条件:结晶紫、丙烯酸和EGDMA的摩尔比为1:4:40。采用静态平衡结合法以及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结合特征,发现该印迹化合物存在两种结合位点,它们的离解常数分别为56.2μmol/L和7.52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