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单四极杆质谱技术很难完全消除等离子体、溶剂和基体产生的多原子离子干扰,提出了题示研究。采用无水乙醇直接消解松香样品,可避免高温灰化和湿法消解造成的损失。在附加气氧气流量40 mL·min-1条件下进行有机进样以消除积碳,采用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双质量过滤器及优越的碰撞/反应池技术,使用氧气质量转移模式,去除16O+236ArC+等多原子离子干扰,实现松香中硫含量的稳定测试。结果表明,硫的质量浓度在100μg·L-1以内与对应的响应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52μg·L-1。对低、中、高浓度水平标准溶液测定7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2%~104%。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电子级丙二醇甲醚中银(Ag)、镉(Cd)和铅(Pb)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超纯水稀释后直接进样,采用标准加入法作为定量方法,选择待测同位素为107Ag,111Cd, 208Pb,并通过选择检测模式和碰撞/反应池气体流量有效消除质谱干扰。结果表明,在碰撞模式下利用动能歧视技术(KED), He流量为4 mL/min时,质谱干扰消除效果最佳。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μg/L,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5,各元素检出限(LODs)为0.002~0.009μg/L,加标回收率为93.8%~104.2%,相对标准偏差(RSDs)小于9.5%。使用KED-ICP-MS法可以准确测定电子级丙二醇甲醚中Ag,Cd和Pb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标准模式测定地质样品中Cu和Zn时,样品溶液中Ti在高温下易形成TiO+和TiOH+产生离子重叠干扰,使测定值偏离真值而影响测定结果。采用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解、王水复溶样品,通过多级在线校正46Ti16O+,消除TiO+和TiOH+离子重叠干扰,研究了单质Ti与46Ti16O+、质荷比63、64、65、66离子间存在的关系,建立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质样品中Cu和Zn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单质Ti对Cu和Zn产生的干扰值与其质量浓度呈非简单的正相关性,TiO+产生的干扰离子质荷比65离子强度比63高,质荷比64离子强度比66高;46Ti16O+对质荷比63、66离子干扰增量值与单质Ti质量浓度变化无关;6...  相似文献   

4.
皮革样品经硝酸-高氯酸(4+1)混合酸湿法消解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砷、锑、汞、铅和镉的含量;样品经干法灰化后,用火焰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铬、钴、铜和镍的含量。对各元素的稀释介质、还原剂和仪器工作条件作了详细的叙述。9种元素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分别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砷、锑、铅、钴和镍的检出限(3S/N)为0.5 mg·kg-1,汞、镉和铜的检出限(3S/N)为0.05 mg·kg-1,铬的检出限(3S/N)为5.0 mg·kg-1。应用此法分析了皮革样品,以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9.2%~106%之间。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自产铜精矿不能满足冶炼的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铜精矿[1]。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民健康安全,我国对进口铜精矿中有害元素铅、砷、汞、镉、铬的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定[2]。如何快速、高效测定铜精矿中的有害元素含量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3-7]。目前,测定铜精矿中铅、砷、汞、镉、铬含量的方法包括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8-11]。其中,ICP-MS因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12]、矿产品[13]、环境监测[14]等领域。铜精矿样品的常用溶解方法有微波消解、电热板加热消解、石墨消解、高温消解等。本工作采用高温环绕式加热消解铜精矿,以ICP-MS同时测定铜精矿中铅、砷、汞、镉、铬的含量,并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和加标回收的方法验证方法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直接稀释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血液中元素的过程中,由于血液样本成分复杂,容易产生较大的基体效应,同时一系列多原子离子(例如,40Ar16O+40Ar40Ar+等)会影响与其有相同质荷比核素的检测,进而影响测定结果。通过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别工作在标准模式、氦气模式和氢气模式下,对比仪器的氧化物离子产率(CeO/Ce)、双电荷离子产率(Ba++/Ba)、灵敏度与检出限情况,同时对氢气模式时仪器上述指标优于其他两种模式的潜在机理进行分析;随后再使用氢气作为碰撞/反应池气体,使用直接稀释法分析全血标准品以及小鼠血液样本中16种元素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氢气作为碰撞/反应池气体时,氧化物离子产率(CeO/Ce)、双电荷离子产率(Ba++/Ba)、灵敏度与检出限情况优于标准模式和氦气模式,且16种元素在0.5~1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相似文献   

7.
手工纸样品在190℃微波辅助下,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加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传统手工纸中砷、铅、铬、镍、锑和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使用碰撞技术消除ArCl离子对砷的干扰。优化了反应电压(RPq)、碰撞气体流量等测试条件,6种元素仪器检出限在0.003~0.02mg/kg,7次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7%~2.6%,分别在样品中加标3和7mg/kg,回收率在88.9%~107%。6批次手工纸样品中有砷、铅、铬、镍和锑元素检出。方法检出限低、快速、准确,适用于传统手工纸中6种杂质重金属元素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四乙基铅作为一种良好的抗爆添加剂,曾广泛用于汽油生产中,但由于四乙基铅有很强的毒性,目前国际上已停止生产和使用车用含铅汽油,因此在生产车用无铅汽油时严格控制和准确测定铅的含量十分必要.迄今,测定汽油中铅含量的常用方法是铬酸盐容量法[1]、一氯化碘法[2]、X射线光谱法[3]、分光光度法[4,5]、原子吸收光谱法[6]和等离子体光谱法[7].这些方法或操作烦琐,测定时间较长[4],或灵敏度低[1~3],或测定误差较大,且在测试中需使用毒性较大的四乙基铅[5],或所需的氯化甲基三辛基铵不易购买[6],或处理过程繁琐,且仪器设备昂贵[7].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和无毒副作用的测定无铅汽油中痕量铅的方法已显得十分迫切.近年来发展的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8]已有商品化仪器问世[9].本文利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仪研究了无铅汽油中痕量铅的测定方法,并提出用微波消解法预处理无铅汽油样品,将微波消解技术与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相结合,建立了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和无污染的测定无铅汽油中痕量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A new ion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C-ESI-MS/MS) method,with automated sampling and on-line preconcentration,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rchlorate in Antarctic snow and ice at low part-per-trillion(ng/L) levels.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an analytical method i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rchlorate in Antarctic snow and ice.The IC-ESI-MS/MS instrumentation consisted of an ICS2000 ion chromatography(IC) system coupled to an API3200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ESI-MS/MS).On-line preconcentration was realized through a six-port injector valve,a TAC-ULP1 concentrator column and an AS auto-sampler.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mode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perchlorate anion.The transition of 35Cl16O4-(m/z 98.9) into 35Cl16O3-(m/z 82.9) was monitored for quantifying the main analyte,and the transition of 37Cl16O4-(m/z 100.9) into 37Cl16O3-(m/z 84.9) was monitored for examining a proper isotopic abundance ratio of 35Cl to 37Cl,which was used as a confirmation tool.The limit of detection(LOD) and limit of quantitation(LOQ) for the method was 0.2 ng/ L and 0.5 ng/L,respectively.And this new method exhibited acceptabl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for samples at ng/L levels.All the tested snow and ice samples were found to contain measurable amount of perchlorate,ranging from 10 ng/L to 340 ng/L.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氩气在线稀释克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饱和食盐水中总砷时高盐的基体效应。运用碰撞池技术,有效消除40 Ar35Cl+对砷的干扰;通过在线加入甲醇溶液,提高砷的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砷的线性范围在10.0μg·L~(-1)以内,检出限(3s)为0.092μg·L~(-1),加标回收率在90.2%~11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7%~4.2%之间。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样品中对位红及苏丹红Ⅰ染料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提取,二醇基(Diol)硅胶吸附富集,乙腈洗脱后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50 mm×2.0 mm,5μm)上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500 nm波长处检测,外标法定量。5种染料在0.110.0 mg·L-1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1.2%94.2%,相对标准偏差为3.4%5.3%,检出限为0.0180.030 mg·kg-1,定量下限为0.060.10 mg·kg-1。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鸡蛋中对位红和苏丹红类染料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以铬黑T(EBT)为探针,在有Ag+存在的最优条件下,EBT被NaBH 4催化还原,体系在445 nm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基于此构建一种光学测定溶液中微量Ag+的方法。在最优条件下,Ag+浓度在(7.5×10-9~1.0×10-6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I F=5.59×108 c-31(c,mol·L-1,r=0.9966),Ag+的最低有效检测浓度为6.0×10-8 mol·L-1。在最优条件下,运用该方法对样品中Ag+浓度进行检测,样品中Ag+浓度的检测回收率在98.8%~102.4%之间,RSD=2.1%。该检测方法能够对水溶液中微量的Ag+进行有效定量检测,且操作简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速差动力学比例方程法同时测定微量磷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的磷砷测定,需分两步进行[1~3]。作者在实验中发现,磷砷(Ⅴ)与钼酸铵及抗坏血酸作用,形成两种具有相似吸光特性的钼蓝,但生成速率常数有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了用比例方程法[4]同时测定两组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阴离子色谱与六极碰撞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的方法,在线同时测定水样的4种砷形态(As(Ⅴ),As(Ⅲ),MMA,DMA),并用于实际样品-热泉水中砷形态的测定.使用K2HPO4-KH2PO4为淋洗液等度淋洗,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色谱柱分离,4种砷形态在7 min之内完全分离.调节淋洗液中K2HPO4与KH2PO4的比例可以优化峰的分离.地下水(含热泉水)基质、样品及淋洗液中的Cl-对砷形态的分离测定没有影响,淋洗液中的盐份在样品锥和截取锥上的积累对测定的影响很小.检出限分别为As(Ⅴ) 0.23 μg/L,As(Ⅲ) 0.30 μg/L,MMA 0.26 μg/L,DMA 0.54 μg/L.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皮革中砷和汞的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砷、汞含量分别在0.60~150ng/mL和0.10~2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砷、汞检出限分别为0.22ng/mL和0.04ng/mL。方法测定砷的回收率为96.0%~104%,汞的回收率为95.0%~110%。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应用于皮革样品中砷和汞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烟酸是吡啶-3-羧酸,具有B族维生素的活性,用于预防和治疗癞皮病,减低由于磺胺类、砷剂、麻醉药等所引起的中毒现象,一般常用中和滴定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2]。  相似文献   

17.
<正>铋渣是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产品,是回收铋的重要原料[1-2],其含有多种贵金属以及其他一些有价金属[3-5]。采用合适的方法快速、准确地测定铋渣中银的含量,对企业工业生产过程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测定银含量的主要方法有火试金富集重量法[6-9]、电位滴定法[10-1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12-1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18-20]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21-22]等。火试金富集重量法存在灰吹时银损失的问题,对灰吹温度的控制要求较高,且基体铋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干扰[23];电位滴定法在滴定溶液标定、滴定终点判定等步骤要求精准;ICP-AES则存在样品光谱干扰较多,对于进样基体浓度水平、酸度的要求苛刻等问题;ICP-MS更多应用于高纯材料痕量杂质元素分析领域。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较好的分析精度、检出限低,以及仪器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基于C18固相萃取膜预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环境水体中6种痕量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快速分析方法。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考察了洗脱剂种类与体积、水样pH值和盐效应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苯磺隆的线性范围为0.1020.0μg/L,其余均为0.0520μg/L,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0190.037μg/L。对地表水和海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6%105.7%和89.8%108.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7.1%和0.5%4.0%。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侧链R基团对碱金属离子与多肽复合物气相裂解反应的影响,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法研究了碱金属离子Li+, Na+和K+分别与甘氨酸三肽(GGG)、 甘氨酰-苯丙氨酰-甘氨酸三肽(GFG)和甘氨酰-甘氨酰-苯丙氨酸三肽(GGF)形成的复合物的气相裂解反应. 质谱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Li+, Na+和K+与GGG, GFG或GGF在气相中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配合比为1∶1或2∶1. 竞争反应质谱图显示, GGG, GFG或GGF与碱金属离子形成的复合物的质谱峰丰度按Li+, Na+, K+顺序依次下降, 表明随着碱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加, 它们与三肽的结合强度依次减弱. 碰撞诱导解离显示, 母体离子[GGG+Na]+, [GGF+Na]+和[GFG+Na]+ 的质心碰撞能量E(CM)50数值分别为1.94, 1.76和1.63 eV. 通过质谱滴定法测得[GGG+Na]+, [GFG+ Na]+和[GGF+Na]+ 的结合常数lgKa1分别为5.30, 5.25和5.17. 质谱法定量结果进一步确认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GGG+Na]+>[GGF+Na]+>[GFG+Na]+, 表明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 侧链R基团含有苄基的GFG或 GGF与Na+的键合强度要小于侧链R全部为H的GGG. 串级质谱分析结果显示, 碱金属化的GGG断裂位点较多, 可解离出丰富的金属化a2, b和y型碎片离子, 而碱金属化的GGF和GFG解离出的金属化y型离子较多, b型离子其次, 金属化a型离子几乎没有. 此外, 双碱金属化的GGF可解离出较多金属化y型离子. 复合物[GGF+Na]+的裂解曲线显示, 当碰撞能量为25 eV时, [y2+Na-H]+ 和[b2+Na+OH]+为主要碎片离子, 当碰撞能量>40 eV时, 只有[b2+Na+OH]+ 碎片离子占有优势数量. 根据质子化三肽裂解机理可以推测, 钠化GFG裂解后生成含噁唑酮的[b2+Na]+离子, 该离子经过一系列过渡态生成[a2+Na]+(2-苄基-4-咪唑酮), 而不是常见的亚胺离子.  相似文献   

20.
有效钼是土壤质量评价不可缺少的指标,为准确高效测定土壤中的有效钼,样品采用Tamm溶液进行浸提,浸提液用硝酸(5%)稀释10倍,确定了分析元素钼的同位素95Mo,103Rh为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信号漂移,优化了仪器分析参数,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碰撞模式(KED模式)进行有效钼的测定,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1.00,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02μg/L,对3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样品进行土壤中有效钼含量的平行测定,相对误差小于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对200余件实际样品进行不同方法外检比对,合格率为98%。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经济适用等特点,适合于各生产实验室各种类型土壤样品有效钼的大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