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高自旋同质异能态次级束流线实验装置,对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进行了快速分离,并做了γ射线的符合测量.结合γ射线激发函数和各向异性的测量结果,首次建立了奇—奇核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衰变纲图,其中19条高自旋能级和29条γ射线是由本工作指定的.离子γ射线关联测量确定了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半衰期大于2μs.通过系统性比较以及变形的独立粒子模型理论计算,指定了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粒子组态可能为π(1h211/2d5/2)v(1i13/21h9/22f7/2),自旋宇称为Jπ=27+,并具有形变参数为β=-0.18的扁椭球形状.  相似文献   

2.
用100MeV16O束流轰击厚的天然Re靶和187Re同位素靶,布居了197Bi的高自旋激发态.用y-y-t符合测量,发现并修正了已有的197Bi能级纲图中的错误,确定了197Bi的三个新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识别出了11条新γ跃迁.并从奇A Bi核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对本工作确定的半寿命t1/2=19.3±4.9ns的同质异能态的组态和衰变性质进行了探讨.本工作还测量了γ跃迁的角分布,建议了197Bi的新的能级纲图.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束γ谱的实验研究,建立了153Dy的非常高的自旋态的能级图,最高自旋态为81/2.所用核反应为122Sn(36s,5n),束流能量165MeV.在同质异能态(I=47/2)以上,能级结构展示出极端复杂的单粒子跃迁特性.对缺中子Dy核的形状随中子数N及自旋态I变化的系统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利用能量为85—105MeV的16O束流,通过187Re(16O,5n)反应研究了198Bi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用6台BGO(AC)HPGe探测器和一台用于探测低能γ跃迁的平面探测器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γ—t符合及γ射线的角分布测量.基于这些测量,首次建立了包括26条γ跃迁的198Bi的高自旋能级纲图,确定了一个半寿命为(8.0±3.6)ns,自旋和宇称为15+的同质异能态.基于较重的双奇铋核200—206Bi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定性地对198Bi的能级结构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在统计理论及考虑角动量守恒的激子模型的基础上,运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n,20)反应同质异能态截面比. 以59Co(n,2n)58Co、93Nb(n,2n)92Nb和181Ta(n,2n)180Ta的3个反应道为例,计算从其阈能到20MeV能区的同质异能态截面比,并和已有实验数据做了比较,结果符合较好. 这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是计算(n,2n)反应同质异能态截面比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450MeV的82Se束流轰击139La靶,通过核子转移反应产生了136Ba,用在束γ谱学方法测量了其激发态的γ衰变,观测到了它的10+态同质异能态并得到该同质异能态的寿命为94ns.  相似文献   

7.
利用能量为90—105MeV的16O束流,通过197Au(16O,4n)反应研究了209Fr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γ延迟符合及γ射线的角分布测量.首次建立了由21条γ射线构成的209Fr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一个半寿命为(52±20)ns的同质异能态.基于209Fr与208Rn低位能级结构的相似性,用一个h9/2价质子与208Rn激发态的弱耦合解释了209Fr的低位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40Ca+106Cd融合蒸发反应产生了近质子滴线核140Tb和141Dy,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质子-γ”符合方法观测了它们的β缓发质子衰变, 其中包括半衰期、质子能谱和衰变到第二代子核不同低位态的分支比. 通过统计理论拟合提取了140Tb和141Dy的基态自旋宇称分别为7±和9/2±. 另一方面, 用Woods-Saxon Strutinsky方法计算了这两种核限制组态的势能面, 由此得到140Tb和141Dy的基态自旋宇称分别为7+和9/2. 此外用同一方法还计算了143Dy的核势能面, 从中看出143Dy存在有自旋宇称为1/2+的基态和一个激发能为198keV的11/2的同质异能态. 该结果与2003年Eur.Phys.J. A16:347—351中的143Dy衰变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9.
通过130Te(16O,5nγ)141Nd反应布居了141Nd的高自旋态能级.对反应产生的在束γ射线进行了γ射线单谱和γ–γ符合测量.建立了激发能达7614.5keV的141Nd能级纲图,新发现了12条γ射线和15个能级.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建议了141Nd部分能级的自旋值.用一个h11/2价中子空穴与142Nd核芯晕态的耦合可以定性地解释141Nd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13串列加速器上,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30Te(9Be,5n)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 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134Ba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134Ba核的新的能级纲图, 最高自旋态扩展到20h. 除验证了以前报道的大部分能级与跃迁外, 将基带的能级扩展到10+, 同时发现了基于10+同质异能态以上的众多的能级与跃迁. 对实验结果的系统学分析表明, 10+同质异能态为yrast陷阱, 起源于两中子组态, 可能具有γ≈-120°的长椭形状, 在其以上的能级表现出很强的单粒子性,具有复杂的结构. 基带中观测到明显的集体回弯现象, 推转壳模型的计算表明, 此集体回弯是由一对中子的顺排所致, TRS计算表明, 随着转动频率的增加, 核的形状发生明显的变化, 基带中在中子顺排后核具有γ≈-60°的扁椭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