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徐文婷  朱若华 《分析化学》2008,36(2):201-205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正丙醇、1,4丁-二醇为致孔剂,制备了有机聚合整体材料膜片。合成的膜片经β-环糊精化学修饰后可同时用作固相萃取膜以及室温磷光测量的新型固体基质。考察了14种有机物在β-环糊精修饰膜片上的室温磷光行为,发现3吲-哚乙酸、1萘-乙酸、菲、7,8苯-并喹啉、咔唑和芴有较强的磷光信号,检出限为1.15~13.7 ng/spo。t实验发现,膜片可以选择性萃取和富集水样中的菲、7,8苯-并喹啉、咔唑和芴,检出限可降低至0.72~10.7μg/L。建立的方法用于水样中7,8苯-并喹啉和芴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80.2%~111.6%和86.0%~101.7%,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将二甲基氯硅烷键联到滤纸上,修饰后的滤纸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7,8-苯并喹啉能选择性的吸附在修饰滤纸上,发射较强的室温磷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是267 nm和502 nm。不经固相萃取,7,8-苯并喹啉的线性范围为2.0×10-6~4.0×10-4mol/L;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8%;绝对检出限为1.65 ng/spot。将二甲基氯硅烷键合滤纸作为固相萃取膜,直接富集水溶液中的7,8-苯并喹啉,经固相萃取后的线性范围为8×10-9~8×10-6mol/L;检出限可降低至0.48μg/L;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4%。将修饰滤纸直接用于环境水样中7,8-苯并喹啉的监测分析,加标回收率达到87.5%~98.8%。  相似文献   

3.
李建中  章竹君 《化学学报》1994,52(10):1022-1027
本文研究了7-碘-8-羟基喹啉-5-磺酸及8-羟基喹啉-5- 磺酸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在水溶液中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后所表现出来的室温磷光特性. 制作了测定Al^3^+,Ga^3^+,In^3^+,Zr^4^+和Hf^4^+等金属离子的室温磷光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增稳的室温磷光对湿气不敏感,选择性高, 可用于发展一类新型的金属离子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龚筑轲  许辉 《化学进展》2022,34(11):2432-2461
自2008年咔唑的有机室温磷光(Organic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ORTP)被证实后,以咔唑单元构建ORTP材料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发展出一系列结构多样、性能优异、应用广泛、极具代表性的ORTP材料体系。本文首先总结了改善ORTP材料磷光性能的三种策略,即H-聚集体、重原子效应和给受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晶态咔唑类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上述三种策略,抑制三重态松弛、增强自旋轨道耦合,以及减小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增强分子间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力,从而稳定三重激发态、增加系间窜越速率、促进磷光发射,最终实现长寿命高效率晶态咔唑类ORTP材料。最后,介绍了ORTP材料在防伪、信息安全和生物成像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滤纸为基质室温磷光法测定痕量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SS-RTP)是一种发展很快的微量技术与痕量分析相结合的新技术.SS -RTP法以其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在环境污染物及药物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尤其对于痕量多环芳烃的分析十分有效.文献报道过应用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 [2]和胶束增稳室温磷光法[3]测定的方法.本文用国产快速定量滤纸作固体基质,探讨了测定萘、苊和屈磷光发光的条件,建立了以滤纸为基质的测定痕量萘、苊和屈的SS-RTP法.  相似文献   

6.
张雪  龚晓娜  朱若华 《应用化学》2011,28(11):1298-1304
合成了α-环糊精(α-CD)修饰的有机聚合整体材料,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比较了α-CD修饰整体材料作为室温磷光固体基质的效果以及14种有机化合物在其上的室温磷光分析(RTP)行为。 α-CD修饰的有机聚合整体材料背景干扰低, 对二环芳烃类物质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富集能力。 在α-CD修饰膜上,萘和7,8苯并喹啉的分配常数分别为5.03×103和2.94×102,表明修饰材料对萘有较好的选择性。 萘酚也能与修饰材料形成包络物。 但是由于较强的极性和在水中的溶解性,不能被有效富集。 对5.0×10-11 mol/mL萘,最大富集体积为300 mL。 采用SPE-RTP,萘和7,8苯并喹啉的检出限分别为9.80×10-12和4.60×10-11 mol/mL,RSD小于3.7%;线性范围分别为5.00×10-11~8.00×10-9 mol/mL和6.00×10-11~5.00×10-10 mol/mL。 应用修饰的膜片对土样中的萘进行选择性富集和测定,结果由GC-MS进一步确认。 用环己烷一步提取和SPE-RTP测定,萘可以被选择性富集。 在土壤样品中加萘标准0.012 8 mg,测得回收率(104.9±6.5)%。 土样中萘的浓度为(5.61±0.12) mg/kg,与GC-MS的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张淑珍  谢剑炜 《分析化学》2000,28(6):678-681
以氯代叔丁烷作重原子微扰剂采用亚硫酸钠化学除氧技术建立了菲、7,8-苯并喹啉、2-溴代萘在环糊精介质中的室温磷光分析法。通过对比平衡时间和第三组分的浓度对于β-环糊精/磷光体/氯代叔丁烷和β-环糊精/磷光体/叔丁醇两种体系中磷光的磷光强度、磷光寿命的不同影响,探讨了氯代叔丁烷和叔丁醇诱导产生室温磷光机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董川  双少敏 《分析化学》1998,26(10):1237-1240
探讨了氟哌酸的基质室温磷光法中的基质效应和重原子效应,经聚丙烯酸处理的硅胶G胶片做基质测定痕量氟哌酸铵较滤纸为基质具有检测限低,无需重原子微扰剂,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喹诺酮衍生物的双极绿色磷光主体材料1-甲基-3-[4-(9-咔唑基)苯基]-4-苯基喹啉-2(1 H)-酮.计算发现,化合物的HO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咔唑基团,LU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喹诺酮基团,是一种良好的双极材料.化合物的磷光发射峰为515 nm(2.41 eV),符合绿色磷光主体材料的基本要求(>2.4 eV).热失重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312℃和105℃.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双极特性的绿色磷光主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10种国产纤维素膜用于多环芳烃固体基质室温磷光(SS-RTP)的可行性。实验表明:MN-C和MN-P两种型号的微晶纤维素膜用于多环芳烃的SS-RTP是适宜的。阴离子交换纤维素膜、CM-纤维素膜和聚酰胺-6膜也能诱导出多环芳烃的RTP来,但其性能逊于前两种。故本文应用MN-C和MN-P两种微晶纤维素膜基质考察了五种多环芳烃的RTP特征,并建立了它们的SS-RTP新方法。并与用滤纸作基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两种新的固体基质的RTP性能优于滤纸基质。  相似文献   

11.
以2-溴乙醇作重原子微扰剂,用亚硫酸钠化学除氧技术,建立了β-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β-CD-RTP)测定痕量二氢苊,芴,菲,7,8-苯并喹啉的方法。该法除氧简便快速,体系澄清。  相似文献   

12.
以.2-溴乙醇作重原子微扰剂,用亚硫酸钠化学除氧技术,建立了β-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β-CD-RTP)测定痕量二氢苊、芴、菲、7,8-苯并喹啉的方法.该法除氧简便快速,体系澄清  相似文献   

13.
含咔唑高分子水溶液的室温磷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咔唑高分子水溶液的室温磷光博日吉汗·格日勒图,印杰(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呼和浩持,010022)(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关键词磷光,铊离子,N-乙烯基咔唑-丙烯酸共聚物芳香族化合物吸收辐射后可在室温发射荧光,但芳香族化合物小分子只有在低温(77...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有效成分葛根素的滤纸表面室温磷光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晓虹  董川 《分析化学》1998,26(3):344-347
选择滤纸作基质,以LiAc作重原子微扰剂,首次成功地建立了测量痕量中草药有效成分葛根素的滤纸基质室温磷光法。本法取样量少(2μL),线性范围宽(4.16 ̄499ng/斑),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19ng/斑),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5.
王金凤  李爱森  李振 《化学进展》2022,34(3):487-498
室温磷光(RTP)材料因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和在光电、传感、生物成像及信息加密等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近年来,科学家探索了各种方法调控有机分子的室温磷光,并通过磷光分子结构设计以及磷光保护基质的构建成功构筑了长寿命和高量子效率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超分子凝胶作为诱导室温磷光的新基质,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热可逆性质及刺激响应性等优势而引起关注。本综述围绕无金属室温磷光凝胶材料和含金属室温磷光凝胶材料,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室温磷光凝胶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展望了室温磷光凝胶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方便地合成了三个含有卤素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与咔唑基团的新型有机发光材料Br-Al-Cz,Cl-Al-Cz和F-AI-Cz,发现它们不仅具有强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而且显示膜态下热激活延迟荧光以及晶态诱导的室温磷光性质.尤其是化合物Br-Al-Cz表现出肉眼可见的长余辉室温磷光现象,因此在数据加密等中具有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滤纸作基质,以LiAc作重原子微扰剂,建立了测定中草药中痕量有效成分山姜素的滤纸表面室温磷光法。该法取样量少,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滤纸基质室温磷光法(PS-RTP)特性。选择Cd(Ac)2作为重原子微扰剂,对影响这两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建立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PS-RTP分析测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滤纸基质室温燐光法中实验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以苊、2,6-二氨基嘌呤和对位三联苯为模型化台物,对滤纸基质室温燐光法中的烘烤温度、烘干方式、重原子加入方式和顺序、增加样品稳定性的方法以及降低滤纸RTP背景的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推荐了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9-(4-溴丁基)-9H-咔唑的相转移催化合成、表征及室温磷光性能研究"。实验利用相转移催化合成9-(4-溴丁基)-9H-咔唑分子,采用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瞬态荧光光谱和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对其室温磷光性能进行研究。本综合实验涵盖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以及理论化学的知识点,建议纳入化学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