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d(Ⅱ)-Cu(Ⅱ)/活性炭催化剂上水汽对CO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O在Pd( Ⅱ) - Cu( Ⅱ)/ 活性炭催化剂上的催化氧化反应,发现当空气中含有水汽时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并对CO 络合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求得总包反应级数约为1 .3,表观活化能为50 .46kJ·mol- 1 。  相似文献   

2.
过渡金属对分子筛担载Pd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玉水  吕功煊 《化学学报》2004,62(20):1981-1987,F005
分别采用共浸和连续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添加过渡金属的Pd-M-Ox-NaZSM-5(M=Cr,Mn,Fe,Co,Ni,Cu,Zn,Mo,Zr等)负载型催化剂.以CO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O氧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共浸法制备的各催化剂其活性明显优于连续浸渍法.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Fe含量、氢气预还原、空速以及水蒸气等对共浸Pd-Fe-Ox-NaZSM-5催化剂上CO氧化行为影响,并应用XRD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体相结构和表面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Fe2O3可明显提高Pd/NaZSM-5催化剂活性,且催化CO氧化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及Fe含量增加而增加;空速增加以及H2预还原作用导致Pd-Fe-Ox-NaZSM-5活性有所降低;催化剂对水蒸气较为敏感.XRD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组分处于较高分散状态,以红铁矿形式存在的Fe2O3的引入,促进了Pd物种在NaZSM-5载体上的分散.表面XPS分析证实Fe2O3与Pd物种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协同作用,且催化剂表面Pd物种处于较高氧化状态.Pd的高分散及其与Fe2O3的相互协同作用是共浸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Pd/SAPO-34催化剂上CO低温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小晶粒的 SAPO-34, MnSAPO-34 和 CuSAPO-34 分子筛, 并以它们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 Pd 含量的催化剂用于催化 CO 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分子筛载体、催化剂制备条件、反应条件、Pd 含量及预还原等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较大. 催化剂活性随焙烧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担载在 SAPO-34 上 Pd 含量为 1.35% 时性能最佳.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 Pd 物种高度分散于催化剂上, 粒子粒径在 2~8 nm; 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结果表明, 高度分散的 Pd2+ 物种是 CO 氧化反应活性位. 随着反应进行被还原为 Pd0 物种, 因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 H2 预还原处理催化剂致使活性下降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氧化铈对Pd/Al2O3表面上CO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TPD-MS及TPSR-MS技术研究了添加CeO2对Pd/Al2O3催化剂上CO脱附、表面反应及表面氧脱附等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含氧量的气氛下CO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d-Ce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各自原子上表面氧的吸脱附及CO的表面反应,并发现CO2脱附量大小及峰温次序与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有一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Cu/SiO2气凝胶催化剂上CO的催化氧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静  谢凯 《分子催化》2000,14(1):71-73
如何消除CO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当前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之一.催化氧化是消除CO的一种有效方法.常用的CO氧化催化剂多以贵金属为基础.目前,对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也正在进行,其中,过渡金属Cu、Co、Fe等对CO的氧化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Cu对Cu—Mn—Ce—O和Cu—Mn—Ce—Pd—O催化剂三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火焰脉冲-微反装置考察了Cu-Mn-Ce-O和Cu-Mn-Ce-Pd-O两类催化剂的三效活性。结果表明Cu的加入有利Cu-Mn-Ce-O的NOx和CO的转化,而不利于Cu-Mn-Ce-Pd-O的NOx和HC的转化。XRD分析结果表明在Cu-Mn-Ce-O中加入Pd,原来的CuMn2O3消失,生成新相MnAl2O4;TPR分析结果表明Cu使Mn-Ce-O样品表面氧量增加,表面易于还原,而使Mn-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钛负载氧化物催化剂上CO的氧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以的各种TiO2负载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活性组分的筛选,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CuO催化剂均具有优良的CO氧化催化性能。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TiO2载体,活性组分含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其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高比表面、大孔体积的TiO2载体负功的CuO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活性组分CuO的最佳含量范围在10%~15%之间,催化剂最佳焙烧温度为400℃。  相似文献   

8.
负载型纳米非贵金属催化剂上CO的氧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杜芳林  陈诵英 《分子催化》1997,11(3):209-214
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纳米Cu、Cr、Mn、Fe、Ni、采用机械方法将其加到Al2O3载体上,制成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用TEM、SEM、XRD、HRTE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CO催化化的结果表明,铜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铜、铬催化剂的活性高于贵金属钯催化剂;锰催化剂活性与钯相当;铁、镍催化剂活性较差,XRD实验表明,催化反应后,纳米金属将变成氧化物。  相似文献   

9.
杜芳林 《分子催化》1998,12(2):125-128
以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铜活性组分。将物理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Cu/γ-Al2O3催化剂用于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发现在催化过程中其催化活性呈规律性变化,即初始活性较低;空气中焙烧预处理易使纳米粒子长大。  相似文献   

10.
郝郑平  安立敦 《分子催化》1995,9(3):233-236
负载型金催化剂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Ⅰ)郝郑平,安立敦,李胜利,王弘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负载型金催化剂,一氧化碳氧化,制备因素1.前言金历来被用来做为货币保值和饰品材料,由于化学惰性和难于制备高分散微粒,直到1...  相似文献   

11.
12.
助剂MgO对Pd/γ—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O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Pd/γ- Al2O3 体系中以不同方式加入MgO 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助剂MgO能较大幅度提高Pd/γ- Al2O3 对CO 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MgO能均匀地分散于γ- Al2O3 上,使CO的起燃温度降低达44℃。对样品的XRD、TPR、XPS及氧吸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共浸型的Pd- MgO/Al2O3 体系具有最高的Pd 分散度;分浸型的Pd- MgO/Al2O3 体系Pd 分散度亦高于Pd/Al2O3 ,且能提高催化剂表面活性Pd 的含量。表面MgO对氧的浓缩作用有利于CO 的氧化。并讨论了助剂MgO与Pd 的协同作用对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流动反应法和TPSRMS等技术研究了CO在Pd/γAl2O3和含有ZrO2的催化剂上的吸脱附行为、表面反应及催化氧化活性,同时用XRD技术测定了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在Pd/γAl2O3催化剂中用浸渍法添加ZrO2或掺杂超细ZrO2后,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COTPSR的实验结果表明,CO在氧化态Pd催化剂上程序升温脱附过程中主要与表面氧发生氧化反应,而在还原态Pd催化剂上发生歧化反应,并发现CO2的脱附量及脱附峰温次序与对CO的氧化活性有一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资源丰富的天然铝土矿经NaOH溶液水热处理后焙烧,获得比表面积达174 m2·g-1铝土矿载体,制备了双金属Pd-Cu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金属Pd负载量为0.5%(质量百分数),以CO氧化反应为探针反应,详细考察了Cu含量的变化对催化剂物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u的引入有利于提高金属Pd的分散度,同时随着Cu含量的变化,金属Pd与Cu之间以及金属与铝土矿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随之改变。催化剂的CO氧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Pd和Cu负载量分别为0.5%和4%的样品(PdCu4/MB)催化反应性能最佳。结合表征结果认为,PdCu4/MB的高活性归因于良好的Pd和Cu分散度,金属Pd、Cu以及金属与载体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此外,CO-TPD表征结果说明较强的CO吸附能力和从载体中获取氧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PdCu4/MB样品的CO氧化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资源丰富的天然铝土矿经NaOH溶液水热处理后焙烧,获得比表面积达174 m2·g-1铝土矿载体,制备了双金属Pd-Cu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金属Pd负载量为0.5%(质量百分数),以CO氧化反应为探针反应,详细考察了Cu含量的变化对催化剂物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u的引入有利于提高金属Pd的分散度,同时随着Cu含量的变化,金属Pd与Cu之间以及金属与铝土矿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随之改变。催化剂的CO氧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Pd和Cu负载量分别为0.5%和4%的样品(PdCu4/MB)催化反应性能最佳。结合表征结果认为,PdCu4/MB的高活性归因于良好的Pd和Cu分散度,金属Pd、Cu以及金属与载体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此外,CO-TPD表征结果说明较强的CO吸附能力和从载体中获取氧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PdCu4/MB样品的CO氧化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6.
氧化铈对Pd催化剂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氧化铈对Pd催化剂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钯催化剂;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17.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Pd-Ce/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中测定了对CO催化氧化活性,并对催化剂作了XRD、XPS、氢氧滴定及IR表征。结果表明:P催化剂的活性低于Pd/Al2O3的原因是Ce组份的加入增强了催化剂对产物CO2的吸附作用,阻碍了反应物CO的吸附。然而,Ce组份的加入却能抑制Pd组份的烧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电镜方法研究了Cu/C催化剂在其载体炭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形貌结构,发现Cu/C催化剂在氧化后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炭丝生成。结合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炭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活性组分铜对炭表面的湿润现象,对炭丝等形貌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炭丝是炭氧化反应的一次产物CO在不同活性中心上进行催化表面歧化反应的结果。炭丝类型取决于金属组分化学状态,炭丝的直径则与金属颗粒的分散度及其与炭表面的湿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PdCl2—PVP)/Al2O3催化剂中Pd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菁  李灿 《分子催化》1992,6(1):32-37
氯化钯先锚定在聚乙烯吡咯烷酮上后进一步负载到Al_2O_3上所制的催化剂[简称(PdCl_2-PVP)/Al_2O_3]是一种活性、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的烯烃、二烯烃和多烯烃加氢催化剂。本文结合加氢反应,使用XPS、FT-IR、电镜及用CO为探针的FT-IR,对这种催化剂进行了考察。实验说明,在这种催化剂中,钯的价态是在0—2之间。红外光谱在486cm~(-1)处有一微弱的小峰,说明存在Pd—N的配位键。催化剂中钯含量低时(0.2wt%)稳定性好,不吸附CO,活性中心是络合钯原子;当钯含量较高时(0.7wt%),催化剂的初活性虽不低,稳定性却较差,这种催化剂能吸附CO,IR谱图上仅在1919cm~(-1)处有CO桥式吸附态的伸缩振动。表明除络合钯原子外,还有聚集的钯金属存在。FT-IR尚表明,PVP在Al_2O_3上可能并非单纯的物理吸附。电镜结果表明,PVP在Al_2O_3上呈30—70(?)的微球状,(PdCl_2-PVP)/Al)_2O_3上的(PdCl_2-PVP)亦呈微球状,与前者无明显区别,这种催化剂中其活性中心是络合钯原子。  相似文献   

20.
Pt/Al2O3,Pd/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与表面氧脱出-恢复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仁贤  郑小明 《催化学报》1995,16(4):324-3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