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Cu-ZnO体系催化剂可使CO和H_2在250—300℃和6MPa的温和条件下生成较多的C_2—C_4醇。实验表明,醇的生成是在Cu-ZnO双组份上进行的,产物中C_2—C_(?)醇的含量与催化剂的Cu/Zn比值有关,最佳值是4:5。添加少量K_2O可提高C_2—C_(?)醇的生成量。在K_2O存在下,采用CO:H_2=1:2的原料气,当空速为7000h~(-1)时,液体产物中的C_2-C_(?)醇可达15%。实验结果还表明,催化剂各组份之间有一最佳比值,以Cu:Zn:Al=4:5:1最佳。  相似文献   

2.
用Z/Y法分析中国地区地磁台站的S_q资料,计算各台站的响应函数C(或称感应尺度)。文中只选用春秋季月份的资料进行分析,由此计算出的Re(C_1)约在500—700km范围内,Re(C_2)约在400—600km范围内,与欧洲地区的数据大致相同(参看Schmucker,1990;Olsen,1992)。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化学试验室中,大多采用国产614系列各型电子交流稳压器与大中型仪器配用,以保证供电电压稳定。在这类稳压器的线路中,用于采集输出电压变化信息的敏感元件2D2P钨丝二极管容易损坏(钨丝烧断),造成稳压器失控,输出电压立即升高到320伏左右。这往往会引起仪器事故,是十分有害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这类电子交流稳压器上增添了一个过压自动保护电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苏州电工仪器厂生产的614-C_3型稳压器(5千瓦)为例,说明此过压自动保护电路的原理,供读者参考。图1中虚线框内为保护电路。在2D2P二极管的灯丝电阻R_(24)上並接一个升压变压器T(我们使用市售的节电变压器,其原12伏输出端作为输入,和R_(24)並  相似文献   

4.
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潜跟踪了大庆澄清油芳烃组份在液相炭化早期阶段的结构转变。结果表明,多环芳烃分子在热解初期首先脱去环烷上的氢转成芳环,同时发生烷基侧链C_α—C_β键的断裂,形成HS(正己烷可溶)组份。HS组份进一步反应,经烷基链C_α—C_β键断裂而诱发芳核缩合反应,生成更大的芳核分子,并随反应的深入进行,依次生成TS(正己烷不溶甲苯可溶)、PS(甲苯不溶吡啶可溶)及PI(吡啶不溶)等组份。在HS组份部分地转为TS、PS、PI的同时,自身也进一步发生烷基链的断裂。从而在反应中后期形成的TS、PS、PI也表现出烷基侧链的减少。与此同时,PI在生成和积累过程中,发生了脱氢缩合而成更多环数的中间相组份分子,这可从红外光谱1600cm~(-1)峰强逐渐下降证明。  相似文献   

5.
脉冲极谱     
巴克尔和迦特纳(Barker and Gardner)在1958年提出了脉冲极谱分析法,解决了方波极谱法中的毛细管响应问题;并且改进了电路的杂音电平,该法在交流极谱法中为灵敏度最高的一种分析方法。脉冲极谱法是在汞滴生长至一定面积时,在滴汞电极的直流极化电压上迭加一次脉冲极化电压,然后记录由脉冲极化电压所引起的法拉第电流。目前这一种方法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相信它很快地会被人们应  相似文献   

6.
Re(Ⅶ)在各种介质中极谱行为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Letcher曾报道了Re(Ⅶ)在4mol·L~(-1)HClO_4中的极谱还原,认为交流一次谐波极谱(AC_1)波仅在4mol·L~(-1)HClO_4时才得到良好峰形,而在2mol·L~(-1)HClO_4时,AC_1峰达到极大,其后不再随[HClO_4]的增加而上升,但未报告在[HClO_4]更高情况下Re(Ⅶ)的极谱还原.我们研究了ReO_4~-在一系列高氯酸浓度中的直流(DC)、交流(AC_1和AC_2)和微分脉冲(DPP)四种极谱波,并研究了这些极谱电流在各种浓度HClO_4介质中的温度效应,DC波对m、τ等的关系,证明了它们具  相似文献   

7.
两个单桥连的双环戊二烯(C_5Me_4H)E(C_5Me_4H)(E=C_6H_4,(C_6H_4)_2)分别与Re_2(CO)_(10)在均三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了2个双核配合物(E)[(η~5-C_5Me_4)Re(CO)_3]_2(E=C_6H_4(1),(C_6H_4)_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配合物1和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同时对2个配合物在芳香族化合物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1 计算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推广的SSH 模型,采用自洽迭代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C_(60)分子基态、激发态的电子能谱和几何结构.这与分子轨道和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是极相符的.在研究导电聚合物,特别是trans-polyacetylene 链的电子态时,苏武沛等提出了著名的SSH 模型,从理论上阐明了非线性元激发(孤子、极化子、双极化子)的物理图象.鉴于C_(60)分子与PA 链有某些相似之处,实验证实了C_(60)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通过三个σ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使用各类型气相色谱仪和记录器的一些经验:(1)在色谱柱和检测器间连个三通管,用不锈钢管将分流的气体通至仪器的上方,可以确定嗅出的某些气味组份与色谱图上的某些峰的关系,便于检出有气味组份;(2)改进102G型或Pye105型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器;(3)在缺乏备用集成电路和小型热电偶的情况下,简化Pye105型气相色谱仪的电路,使其组份出口加热器的温度控制器正常工作;(4)将Pye105型气相色谱仪的控制电磁阀的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使因锈蚀增大了磁阻的电磁阀正常工作;(5)Pye105型微电流放大器的防潮;(6)PHILIPS PM8000型平台式记录器的记录纸的防潮;(7)防止记录笔尖的堵塞。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两面电极浸入液体中的压电晶体等效电路模型和Pierce振荡器振荡方程的解,得到晶体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振荡频率(F_1)与溶液电导率(x)的关系式:F_1=(1/2π)(1/C_1+1/C_2)(1/X_e)[(R_e~2+X_e~2)x~2+2R_ex+1]。以自行设计的Pierce晶体振荡器。研究了晶体和主振电路参数、输入电压及检测池外壳屏蔽接地对AT切9MHz石英晶体在KCl、Na_2SO_4水溶液中的频率、相对于纯水频移随溶液电导率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与上式相符。  相似文献   

11.
油莱甾醇内酯(Brassinolide)(1)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激素,其生理活性与侧链中C_(22)、C_(23)的构型密切相关。当C_(22)、C_(23)为S、S构型时,其活性仅为1的十分之一。在1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含咔唑基团的新颖配合物Re(CO)_3CLL[L=1-乙基-2-(N-乙基-咔唑 并-4-)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 NMR、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学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了基于真空沉积膜的双层电致 发光器件:ITO/TPD (30 nm)/Re(Co)_3CLL (10 nm)/Mg_(0.9)Ag_(0.1) (110 nm) /Ag(60 nm)该器件启动电压为5V,在电压为9V时达到最大亮度113cd/m~2,发出桔 红色的光。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含咔唑基团的新颖配合物Re(CO)_3CLL[L=1-乙基-2-(N-乙基-咔唑 并-4-)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 NMR、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学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了基于真空沉积膜的双层电致 发光器件:ITO/TPD (30 nm)/Re(Co)_3CLL (10 nm)/Mg_(0.9)Ag_(0.1) (110 nm) /Ag(60 nm)该器件启动电压为5V,在电压为9V时达到最大亮度113cd/m~2,发出桔 红色的光。  相似文献   

14.
在微管道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时,置于这个电场中的金属或半导体带与溶液的界面电势差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就会引起溶液电活性物质在其两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金属或半导体带即称为双极电极(BPE). BPE与电致化学发光(ECL)技术的完美结合有诸多优点,如浓度富集、灵敏度高、成本低、装置轻便且不需要外加光源等,极适合生物分析检测. 本文综述了双极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相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了四吡啶基取代的碗烯衍生物COPY2.通过核磁研究表明,在模板分子C_(60)或C_(70)存在下,配体COPY2与金属钯分别在室温和55℃下通过自组装形成1∶1分子笼络合物C_(60/70)?COPY2-Pd.当络合物C_(60)?COPY2-Pd与C_(70)等物质的量混合或者络合物C_(70)?COPY2-Pd与C_(60)等物质的量混合于90℃加热48h后,络合物C_(60)?COPY2-Pd与C_(70)?COPY2-Pd的比例均为4∶1.将配体COPY2与Pd(CH_3CN)_2Cl_2加入等物质的量C_(60)和C_(70)混合物中加热平衡后,络合物C_(60)?COPY2-Pd与C_(70)?COPY2-Pd的比例同样为4∶1.当C_(60)和C_(70)的比例为2∶1时,体系中只生成络合物C_(60)?COPY2-Pd;而当C_(60)和C_(70)的比例为1∶2时,平衡后络合物C_(60)?COPY2-Pd与C_(70)?COPY2-Pd的比例为3.3∶1.这些结果表明,配体COPY2在金属钯存在时对C_(60)络合能力强于C_(70)的络合能力.加入DMAP能够实现络合物解离,释放笼内富勒烯并回收COPY2.因此,配体COPY2可应用于室温下对C_(60)的富集.  相似文献   

16.
全氟辛基磺酸(POSA,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是一个熔点90℃的固体超酸,测定POSA酸度函数H_0值是一个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G.A.Olah将所有全氟烷基磺酸C_nF_(2n 1)SO_3H都划归超酸范围,但迄今只有液态和低熔点固态的C_1、C_2、C_4和C_6的全氟烷基磺酸测定过H_0值,因而测定POSA酸度函数H_0值的意义不仅在于首次测出了POSA酸度函数H_0的确切数值,明确了POSA确系酸度比百分之百硫酸更强的超酸,而且开辟了C_7以上固体全氟烷基磺酸H_0的测定方法和途径,进而可以建立这一全氟烷基同系列的酸度函数H_0值的线性关系、结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离子整流性是纳米离子通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整流性的离子通道体系也被称为纳米流体二极管.本文比较了离子通道的泊松-能斯特-普朗克(PNP)方程组模型和固体半导体的扩散-漂移模型,提出可以使用二极管器件的仿真电路模拟器(SPICE)电路模型对离子通道体系的电流-电压(I-V)曲线进行模拟.以锥形离子通道的PNP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基础,通过对这一体系进行讨论,给出一个锥形离子通道的SPICE电路模型,它可以较好地模拟I-V特性曲线.离子通道SPICE电路模型的建立可用于研究纳米流体二极管作为一个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对含C≡C桥键、CF_2O桥键及双CF_2O桥键的联苯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在各个化合物的谱图中均存在显著的奇电子自由基离子峰(反偶电子规则)和双电荷碎片离子峰.根据所得实验结果,归纳以上化合物中奇电子离子的生成途径分别为:(1)游离基中心诱导苄基C_(sp~3)—C_(sp~3)键均裂后再经另一苄基C_(sp~3)—C_(sp~3)键均裂,即α-σ裂解;(2)电荷中心静电诱导C_(sp~3)—O_(sp~3)键异裂后再经苄基C_(sp~3)—C_(sp~3)键或C_(sp~3)—O_(sp~3)键均裂,即i-σ裂解.推测引起σ键裂解的机制是由内转换引起的.双电荷离子的生成受2个相互独立官能团上既含游离基又含电荷的活化反应中心共同诱导控制裂解得到,生成途径分别为:(1)2个相互独立的游离基中心分别诱导苄基C_(sp~3)—C_(sp~3)键双均裂得到,即αα双重控制裂解反应;(2)独立的游离基中心诱导C_(sp~3)—C_(sp~3)均裂及另一电荷中心静电诱导C_(sp~3)—O_(sp~3)键异裂得到,即iα双重控制裂解反应;(3)2个相互独立的电荷中心分别静电诱导C_(sp~3)—O_(sp~3)键双异裂,即ii双重控制裂解反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的裂解途径进行了初步计算,结果与前述裂解机制一致.  相似文献   

19.
用因子分析-光度法测定混合物的组份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在进行多组份的光度分析时,各组份间的干扰经常发生。至今除研制高选择性的显色剂外,利用计算数学的方法,也是解决该课题的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方向。国内外已报导过的方法有:解联立方程、最小二乘、线性回归、线性规划等,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逐年增多,计算数学的方法是应用合宜的模型来解析混合物的测定数值,进而确定各组份的种类及含量。当组份数目及样品量越大,该法的优点亦越突出。  相似文献   

20.
二、实验方法 1.仪器能量定标刚离开样品的光电子的动能范围比较大(如在MgKa激发下,0~1250 eV),进入能量分析器的光电子的动能范围,由于透镜减速,已大大缩小(如0~65 eV)。由此,光电子由于动能变化引起的质量变化很小,以至于可把经过分析器的光电子的质量看作常数,从而使光电子能量与分析器电压有比较好的线性关系。分析器电压由基准电源控制的扫描高压发生器供给,基准电源又受到定标电路的调节。调节定标电位器,使分析器电压和能量读数之间的比例系数为1,这就是每台电子能谱仪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做的能量定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