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于11月12日至17日在苏州市举行.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党组书记甘柏同志致开幕词.出席会议的代表130余人,他们来自科研、教育、科普各条战线的80个单位.我国老一辈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彭桓武、卢鹤线、胡宁、王治梁、施士元、周孝谦等同志出席了大会.从去年广州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讨论会后,一年来我国在理论研究、观测资料分析和引力实验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会议收到论文50篇,其中35篇在会上作了报告.周培源教授在会上就他的近期工作,作了题为“坐标在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的意义”的学术报…  相似文献   

2.
著名物理学家巴丁教授来我国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巴丁(J·Bardeen)教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的邀请于1980年5月来我国讲学.巴丁教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桨金物理奖.第一次是在1956年与勃拉丁(Brattain)和肖克莱(Schockley)合得的,得奖是由于其半导体理论导致晶体管的发明.第二次是在1972年由于他和年轻的物理学家库珀(Cooper)、施里弗(Schrieffer)一起创立了超导电性的微观理论(现通称为BCS理论). 巴丁教授在北京大学讲学期间,作了有关“超导问题的发展与近况”、“超导计算机发展近况”、“量子阶异质结激光器”等方面内容的报告共7次.对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3.
1993年青年学者凝聚态物理学讨论会于 7月 5日在京拉开帷幕.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名海外学子和30多名国内青年凝聚态物理学工作者,在这里与他们的导师以及一些国内著名科学家济济一堂,进行为期5天的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光亚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佛松教授,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有关研究所与高等院校的有关领导及其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教授为这次讨论会的顺利召开题词祝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希望寄托于年青的物理学…  相似文献   

4.
秦元勋同志在他的文章《等速条件下的空时对称理论》(以后简称《对称原理》,见《物理》四卷一期)中认为他已抛弃了光速不变假设.这里我也就此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看法,与秦元勋同志商榷. 一、光速不变原理引入的必要性 毛主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那么相对论为什么能冲破牛顿力学的束缚而成为物理学中富有革命性的独立的一支呢?我认为正是在于物质运动的相对速度v和用以观测物质运动的光讯号(包括各种场的作用)的传递速度c这…  相似文献   

5.
《物理》1984,(5)
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983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南宁举行,到会代表113人.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培源同志出席了大会并致开幕词.会议传达了中国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讨论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及修改学会章程的报告,通过了新的学会章程,选举了新的理事会.新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方励之、刘辽、邓祖淦、郭汉英、秦荣先组成常务理事会,推选方励之任理事长. 与此同时,举行了第四次全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周培源同志作了题为“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中坐标…  相似文献   

6.
“狭义相对论”提出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人们总是认为它有一个“光速不变”的基本假设.为了证明这个“基本假设”是否成立,布置了一系列光学实验来加以验证.不少人担心,有朝一日这类实验测出光速有变动,是否会威胁、动摇相对论的基础并进而推翻整个相对论理论.相对论难道就这样时时面临着从实验结果可能来的威胁吗? 相对论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洛伦兹电子学说的有关物理学总汇归纳到空间、时间及其与物质运动相互关系的基本正确认识上,补充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它的已有成就是值得肯定的.我们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认真分析了整个相对论体…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联合国大会所确定的“国际物理年”,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发表他的著名理论,狭义相对论的100周年.狭义相对论深化了牛顿所奠定的牛顿力学,深化了牛顿所提出的时空观,从而影响到当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公允地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大突破,亦即由宏观低速运动领域的突破,进入到宏观高速领域的突破.这一突破的重要的后果之一,  相似文献   

8.
第1讲 狭义相对论的引入 相对性原理是牛顿力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然而,麦克斯韦(以下简称麦氏)的电磁理论问世之后,相对性原理曾一度遭遇过严峻的挑战,最终导致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因此,要介绍狭义相对论的引入动机,有必要讲清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相对性原理? 2.麦氏电磁理论为何曾一度对相对性原理提出过严峻挑战? 3.上述挑战如何诱发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9.
一、量子力学诞生的背景 在十九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理论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进入廿世纪后,对经典物理理论的研究转移到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具体问题,因而逐渐脱离基本理论的范围。本世纪初,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已进到近代物理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1.从经典电动力学的研究进入到相对论的研究。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917年又提出广义相对论,从此相对论不单是理论物理学家们竞相钻研的对象,而且为全世界所瞩目。狄拉克曾回忆道[1]:“当时一个奇特的事件发生了。相对论以极大的冲力来到了世界上。骤然间,每个人都谈论…  相似文献   

10.
欧鲁平 《物理》2000,29(6):382-383
1999年 12月 2 7日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基金会在京隆重举办了“王淦昌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会” .人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著名物理学家、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九三学社德高望重的领导人王淦昌先生 .出席会议的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吴阶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陈佳洱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赵伟之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张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委李继耐和科技委常任委员钱绍钧同志 ,原核工…  相似文献   

11.
吴诗苹 《物理》1990,19(1):56-57
戴念祖的新作《中国力学史》最近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在科学史园地里又增加了一朵 新葩! 该书由老一辈物理学家周培源题书名,钱临照作序.全书共 40余万字和 300幅插图.它是以中文撰写的第一本中国力学史著作.全书分14章,既有历史的综述,又有专题阐述.从简单机械到力的概念,从天到地,近代力学和应用力学在古代能找到的科学胚胎都作了认真的发掘、整理.该书史料丰富、有论有据、文字流畅.它能引导读者在律历天算、堪舆地理、阴阳五行、营造耕织、考工器物甚至艺文别纂中作一次极好的科学考察.读者可以在书中看到刻舟取剑的故事,欣赏八音合鸣…  相似文献   

12.
去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空间与时间”的小册子[1].其后,该书作者(以后简称作者)又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阐述和宣传该书的基本观点.从这些宣传中,可以看到,作者认为他已经达到了下列目的: 1.介绍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批判爱因斯坦空时理论体系,创立作者称为“空时对称理论”的新体系,突破相对论. 他究竟是不是已经达到了这些目的呢?对此,我们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愿意在这里谈谈我们的意见,与作者商榷. 一、相对论是相对真理.渗进爱因斯 坦体系中的唯心论、形而上学和相 对主义应当批判 十九世纪后期,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有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3.
18 2 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 .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 ,那么 ,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呢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1 831年作出了历史性的回答 ,“磁能生电” .且证明了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 .接下来在 1 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现了确定感  相似文献   

14.
《物理》2006,(6)
原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郭敦仁先生,是为我国物理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的的理论物理学家,于2000年逝世.为了纪念他,本刊去年(2005年)约请与郭先生一起工作过的孙小礼、钟毓澍二位教授撰写了纪念文章,计划在郭先生逝世5周年之际刊出,因故延至本期.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2005年世界物理年出版的系列图片《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物理学》结束语中指出:“现代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攀登,为现代物理学在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和成长献出了全部精力,奠定了我国物理学教育、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郭敦仁先生便是这些人中普通而又杰出的一位,他为中国物理学教育水平提高所作出的贡献,当为后人永久纪念.为了促进我国物理学的发展,《物理》杂志“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栏目欢迎有更多表彰我国物理学教育工作者功绩的来稿.  相似文献   

15.
正十五、源的分析LIGO的设计和建设是工程师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天下,但理论物理学家也绝非只是旁观客,除提供技术背后的理论支持外,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三个重大的理论问题:1.最有可能被LIGO探测到的引力波源是什么样的?2.那样的源大约每隔多久可以产生一次能被LIGO探测到的信号?  相似文献   

16.
一收到俞允强教授为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撰写的《电动力学简明教程》,还来不及拜读全书,却把“作者前言”前后看了三遍,感触很深.我于1960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三年级时曾聆听了秦旦华先生和俞允强先生讲授的理论力学.我在北大读书期间,正像俞允强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四大力学(还要加上数学物理方法)正是物理系的“重头戏”,每门课都讲两个学期,学生下的功夫最多,学得最投入.四大力学不仅是系里最重视的课程,还铸成了物理系学生区别于其他系科学生的特性.记得当年为了学好这几门课,我连续几个寒暑假都没有回家,天天泡在…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有了许多重大发现,这些发现迫使一些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家批判了旧的形而上学观点,揭示出一些自然科学的新规律.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相对论突破了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古典物理学,成为近代物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一. 相对论的客观内容丰富了人们对于物质和运动、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家不懂得或不愿意接受唯物辩证法,所以他们仍摆脱不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束缚.相对论的主要创建人爱因斯坦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科学家,深受体谟、马赫等唯心主义者的影响,蔑视辩证法在建立相对论理论的同时,渗进相…  相似文献   

18.
论以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现在如果来谈以太,当然不是谈力学理论里的那个解说波动的物理以太或物质以太。那个以太服从牛顿力学规律,牛顿力学中的质点都有一定的速度。自从建立了特殊相对论,我确信,牛顿力学这座理论大厦已最后竭尽其能了。  相似文献   

19.
洛仑兹收缩是看不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 近年来看到国内出版的一部分介绍狭义相对论的科普文章中,有一些错误的观点,我觉得。物理。杂志有必要把有关的正确观点向广大科普工作者和关心狭义相对论理论的读者进行介绍. 这里我所指的是狭义相对论中洛仑兹收缩问题.按照过去的观点,由于洛仑兹收缩的结果,相对于观察者高速运动的物体,在观察者看来将发生收缩.许多科普文章中正是这样来向读者介绍狭义相对论中的洛仑兹收缩效应的.例如,1979年第四期的《少年科学画报》,在《小哥俩梦游相对论世界》一文中说道:当“车速已超过光速的三分之二”时,小哥俩看到“街上的房子和树木都…  相似文献   

20.
 米歇尔·格林(Michael Green)是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学院物理系教授.做为现代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通过他与施瓦兹合作所完成的工作,把这一课题推进到了物理学的前沿.问:请问您是怎样开始卷入弦理论的,当时您正在做什么呢?答:弦理论有着非常奇妙的历史,因为它是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今天人们对其普遍感兴趣的物理领域中创始的.六十年代末,继意大利的G·维内吉阿诺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很多物理学家对于用弦描写象质子和中子那样的强相互作用粒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正在做博士论文,这些有趣的新思想立即把我吸引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