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直接动力学的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Br+CH3S(O)CH3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H&H-LYP/6-311G(2d,2p)水平下获得了优化几何构型、频率及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的进一步确认在MC-QCISD(单点)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CVT/SCT)方法计算了该反应的两个可行的反应通道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在整个反应区间内,生成HBr的反应通道与生成CHa的反应通道存在着竞争,前者是主反应通道,后者是次反应通道.变分效应和小曲率隧道效应对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影响都很小.理论计算得到的两个反应通道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密度泛函和自然键轨道理论及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方法,对单、三重态CCl2与CH3MH(M=O,S)中C—H和M—H键的插入反应及抽提氢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势能面上构型,并以频率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法进行了确认.计算了各物种的CCSD(T)/6-211G(d,p)能量.结果表明,主反应通道主要发生在单重态势能面中,单重态CCl2既可以与C-H及M—H键发生插入反应,存在四条主反应通道,分别生成P1[CH3OCHCl2,反应Ⅰ(1)],P3[Cl2HCCH2OH,反应Ⅰ(2)]和PS[CH3SCHCl2,反应Ⅱ(1)],P7[Cl2HCCH2SH,反应Ⅱ(2)],也可以与CH3MH发生抽提氢反应,分别生成P4[CH2O+CH2Cl2,反应Ⅰ(3)]和P8[CH2S+CH2Cl2,反应Ⅱ(3)].同时,存在三重态CCl2与CH3SH插入生成^3P4[CH3SCHCl+Cl]的反应通道.进一步对反应通道上的关键点进行了自然键轨道和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相似文献   

3.
CCl2自由基与H2O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13 nm激光光解CCl4产生CCl2自由基,用LP LIF技术测定了室温下基态CCl2自由基与H2O分子的反应速率常数为(5.45±0.95)×10-14 cm3•molecule-1•s-1.在G2MP2理论水平上计算了CCl2+H2O反应的最低单重态势能面,揭示了插入与加成 消除两种反应机理,得到了三个可能的产物通道:HCl+HClCO、HCl+trans ClCOH以及HCl+cis ClCOH.并用RRKM TST和传统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这三个通道的分支比及其温度效应.结果说明在低温下(273 K),插入机理的产物通道的分支比远大于加成 消除机理的产物通道, HCl+HClCO是主要产物,分支比为77.4%,其次是HCl+cis ClCOH,分支比为22.6%.而在高温下(3000 K),加成 消除机理的反应通道大于插入机理, HCl+trans ClCOH分支比为82.3%.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298±2)K、大气压(1×10^5Pa)下,分别测定了HO2及HO2+OH混合自由基在化学放大过程中的水效应,发现水效应不随自由基的类型有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CCSD(T)/6-311G(2d,2p)//B3LYP/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HO2自由基-水加合物HO2·H2O与NO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HO2·H2O与NO主反应通道为HO2·H2O+NO→HNO3+H2O(R4a).应用Polyrate程序计算了(R4a)的速率常数.在200—2000K温度范围内,拟合得到该反应速率常数的三参数Arrenhnius方程为:k=5.49×10^7T^1.03exp(-14798/T).将理论计算结果用于模式计算中模拟得到的水效应曲线与实验测定曲线一致,表明(R4a)可能是形成水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用时间分辨宫里叶红外发射谱仪(TR-FTIRS),研究了自由基与O2反应的通道及产物的振动态布居.基电子态自由基由351nm紫外激光光解CH2CO生成.观测到振动激发态反应产物CO(v 10)、CO2(v3 7)、OH(H2O)和H2CO的红外发射,证实存在生成H2CO的通道.由光谱拟合得到不同时刻CO(v)和CO2(v2)的相对振动布居,发现v=4能级的布居数相对于v3 3能级有明显反转.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两个三元体系Li+,K+/SO4(-2)-H2O(1)和Li+,Mg(2+)/SO4(2-)-H2O(2)在25℃时的相关系和溶液密度、粘度、折光率、电导、pH等物化性质.体系(1)25℃等温图由三条溶解度线构成,分别对应于K2SO4、复盐LiKSO4和Li2SO4·H2O相区.复盐LiKSO425℃时为不相称溶解化合物,其转变温度为45.5~46℃,高于此温度时变为相称溶解.复盐与LiSO4无固溶体形成.体系(2)为简单共饱型,两段溶解度线对应于体系的两种原始组分Li2SO4·H2O和MgSO4·7H2O的结晶区,无复盐或固溶体形成,亦未发生脱水作用.用Pitzer模型检验测得的两个体系25℃的溶解度,并用经验或半经验公式描述物化性质随浓度的变化规律,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利用从头算和RRKM理论研究了一氟二氯代甲烷热解离动力学,并得到了一套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研究了三种不同的解离通道:(1)HCl+CFCl_2,(2)Cl+CHFCl,(3)HF+CCl_2,它们的活化能分别为:243.3、258.9、309.8kJ/mol。研究结果表明,氯化氢消除反应和碳氯键简单断键反应是两个主要的并且是竞争的通道,三个反应通道的高压速率常数分别为k_1=8.74×10~(14)exp(-29163T)_s~(-1),k_2=7.09×10~(15)exp(-31121/T)_s~(-1),R_3=3.87×10~(11)exp(-37039/T)_s~(-1),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温度和压力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CH_3自由基和O(~3P)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来才  邓萍  李德华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2,60(7):1186-1191
用分子轨道从头计算MP2(full)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研究了CH_3自由基和三线态O原子反应的微观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途径上的反应 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构型进行 了确认,在G3不平上计算了能量,同时用经典过渡态理论对该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 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CH_3自由基与O(~3P)反应有四条不同的放热反 应通道,主反应通道为IM1→TS1→CH_2O + H,同时反应可彻底裂解生成CO, H_2 及H。  相似文献   

9.
Keggin型磷钼钒季铵盐催化氧化苯制苯酚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分步反应、分步酸化法制备了磷钼钒缺位型杂多酸,用(C4H9)4N^+(以下简写为Bu4N^+)阳离子取代杂多酸中H^+作为反荷离子合成了杂多季铵盐(用于苯氧化制苯酚反应).FT-IR分析反应前后催化剂结构的变化.以苯为原料,乙酸为溶剂,30%H2O2作氧化剂,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6.4mmol苯在(Bu4N)5PMo10V2O40用量0.25mmol,30%H2O2用量10mL,溶剂乙酸10mL,70℃条件下回流反应6h,苯酚收率可达到27.9%.  相似文献   

10.
计算了气相反应C60+O3=C6O(C2v)+O2的热力学函数.得到了该反应Gibbs自由能的具体数值,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Gibbs自由能为负值,从热力学角度来说,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在计算该气相反应热力学函数的基础上,给出了气相C6O(C2v)的标准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