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1]报道了,Ag~ 与5-Cl-PADAB(4-[(5-氯-2-吡啶)偶氯]-1,3-二氨基苯)在水相能生成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无实用价值.文献[2—4]报道了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用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该体系的协同增敏作用,并建立了在水相直接测定矿石中微量银的方法.本文就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S(烷基聚乙二醇醚硫酸酯)对Ag~ 与5-Cl-PADAB显色反应的作用作了初步研究,发现用此法测定银具有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肉桂油微乳体系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采用相转化法将肉桂油制备成O/W型微乳,通过比较伪三元相图的微乳区域大小对影响微乳形成的多个因素进行研究。对工艺优化后所制备的微乳进行稳定性评价,然后通过模拟人工肠液研究其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肉桂油微乳的最佳配方为表面活性剂Tween 80/EL-40(3:1,w/w)、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无水乙醇(1:1,w/w)及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_m)为4。肉桂油微乳的离心和冷热循环稳定性良好,在恒温加速6个月后,肉桂醛的保留率为92.79%,是普通肉桂油保留率的2倍。肉桂油在pH 6.8和pH 7.4的人工肠液中8小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1.21%和16.82%。释放机制遵循非Fickian扩散,在酸性介质中的释放速率大于碱性介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乳液储存稳定性观察、粒径分布测试,考察了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复配体系浓度、乳化剂的添加方式、乳化方法以及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甲苯/水的水包油(O/W)乳液粒径的影响.当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TX-4)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质量比为3∶7,乳化剂总质量分数为5%,乳化剂的添加方式为将亲水亲油的乳化剂分别溶解在水和油中,然后将油相逐滴加入到水相中进行乳化,乳化方法采用超声功率400W,时间为15min时,可以得到粒径为0.72μm的O/W型乳液,该乳液粒径分布和稳定机理符合奥氏熟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无机盐存在下从水相到油相传质的规律,发现无机盐强烈地影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型和Sp型的传质行为,而且因无机盐性质的不同,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差异,传质行为亦会有很大的不同。中外,利用此技术研究解决了连续定量测定微量表活剂的问题,为系统研究表面传质问题开辟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具备单分子检测能力和较高的分辨率,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利用氧化钼(MoO_(3-X))的还原特性,在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以AgNO_3溶液作为合成银纳米线(Ag NW)的银源,通过紫外光催化,在MoO_(3-X)薄膜表面还原获得具有交错重叠结构的Ag NW.为评价合成的Ag NW/MoO_(3-X)复合基底的SERS特性,以罗丹明B作为拉曼标记物进行拉曼信号测量.结果显示,制备的Ag NW/MoO_(3-X)复合结构在电磁增强和化学增强的双重作用下,具有较好的SERS特性,表现出较宽的检测范围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高比表面积Ce-Zr-O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 Ce(NO3 ) 3 · 6 H2 O和 Zr(NO3 ) 4· 5 H2 O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 ,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 Ce- Zr- O复合氧化物 .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 ,溶液的 p H值及陈化时间等对比表面积的增加影响较大 .当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 70 % ,p H值为 9.5 ,陈化时间为 12 0 h,92 3K焙烧 2 h后 ,样品的比表面积达到 2 79.6 9m2 / g.FT- IR分析显示 ,样品经 92 3K焙烧后 ,Ce- Zr- O上残留的活性剂已基本除去 .TG- DTA分析表明 35 3K干燥后的样品在 TG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失重过程 ,与 DTA曲线相对应有两个吸热峰 ,第一个表示吸附水和丙酮的脱去过程 ,温度在 393K,失重率为 7.4 3% ;第二个吸热峰在787K,可能是表面活性剂的分解峰 .氮气的吸 -脱附实验揭示 ,该吸 -脱附等温线属于 型等温线 ,是中孔多孔物质的吸附类型 .另外 ,样品经 973K焙烧 ,比表面为 2 30 .6 9m2 / g;10 73K焙烧后 ,比表面为12 0 .5 5 m2 / g;经 1173K焙烧 ,仍有 5 3.5 3m2 / g.  相似文献   

7.
在密度泛函(DFT)B3LYP/6-311++G**理论水平上,全自由度优化气相和水相中3-(CHO/COF)-吲唑两种反应途径(Path A:分子内质子迁移;Path B:水助质子迁移)质子迁移的各异构体的几何构型,得其气相和水相中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将PCM(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计算.在气相和水相中,3-(CHO/COF)-吲唑的N1-H形式比N2-H形式稳定.进一步研究3-(CHO/COF)-吲唑质子迁移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3C取代基对反应物、产物及过渡态的分子几何构型影响不大,但是不同构象的3C取代基对反应物、产物的几何结构和质子迁移的热力学参数有较大影响;溶剂化效应和氢键的形成对质子转移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影响;Path B所需的活化能较低,约为Path A途径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理论水平上,对气相和水相鸟嘌呤的两种形式(烯醇式与酮式)之间的质子转移(Path A:分子内和Path B:水助质子转移)互变异构体及其过渡态进行了几何构型全自由度优化,获得它们在气相和水相中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将PCM(极化连续介质模型)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计算.结果显示,在气相和水相中,烯醇式的稳定性大于酮式.Path A的过渡态结构为平面四元环,而Path B的过渡态结构为平面六元环;Path B所需活化能较低,约为Path A所需活化能的1/2.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成本,扩大其应用领域,选择耐温性较好的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MADS)与单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分别以不同的比例复配.结果显示,其表面性能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且耐盐性较好;在以7∶3的质量比复配时,SDBS-MADS,MADS-OP10的耐盐性表现较突出.将MADS与SDBS,OP10的复配体系分别与聚丙烯酰胺溶液混合,发现表面活性剂在形成胶束之前先在高分子链上吸附直至达到临界聚集浓度,且MADSOP10与聚丙烯酰胺混合体系的粘度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电子结构的三种金属离子(Zn~(2+),Cu~(2+),Pd~(2+))与两种分子结构类似但反应官能团不同的吡啶偶氮染料(PAR和5-Cl-PADAB)间的显色反应的作用。试验证明:(1)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增敏作用的产生,最根本的是由于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和试剂的反应官能团的不同,以及由此引起所成显色络合物的结构的不同。(2)表面活性剂对显色络合物的增敏效应,与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对有色络合物的作用有关,更重要的是形成胶束,改变反应微环境。(3)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是否产生协同增敏效应和协同增敏效应的大小,决定于两者形成混合胶束的难易。如果显色络合物的结构有利于此两种表面活性剂同时对它起协同作用,则协同增敏效应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n=14,16,18)和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钠基蒙脱土进行了有机改性.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已成功插入蒙脱土片层间.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Gemini表面活性剂比CTAB表现出更强的插层能力,经CTAB,Gemini 1,Gemini 2,Gemini 3四种表面活性剂改性后,蒙脱土的面间距d001分别为2.18,3.25,3.83,3.84nm,且随着Gemini表面活性剂碳链的增长,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用Gemini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蒙脱土明显比CTAB改性的蒙脱土对苯酚的吸附量大,在相同条件下,CTAB改性的蒙脱土对苯酚的吸收率为7.29%,三种Gemini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蒙脱土对苯酚的吸收率分别为41.16%,56.28%和65.14%,表明随着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碳链的增长,对苯酚的吸附量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实验室合成的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C12HDAB)和N-十二烷基-N,N-二(2-羟乙基)-N-甲基溴化铵(C12DHAB)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溴化钠复配,构筑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系统双水相.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过量的双水相(ATPS-C)为例,着重研究温度对ATPS-C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可在一定的温度区域内形成;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双水相区的组成宽度有所增大,相区位置略微移向阳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例增大的方向;改变温度会使双水相发生相倒置现象,通过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相倒置温度.  相似文献   

13.
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用醇钠夺取活泼氢,利用二溴代烷烃形成联接链,再加入溴代烷取代,经水解,脱羧合成了3种同系列的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表面张力法和稳态荧光光谱法分析产物的表面性质显示,联接链碳数为6,疏水链碳数为8,10,12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分别为1.51×10-4,1.05×10-4,9.03×10-5 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分别为42.09,36.30,34.96mN/m.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该系列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在cmc之上时极易形成囊泡聚集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异羟肟酸类的正丁醇溶液从硝酸体系中萃取钇(Ⅲ)及混合稀土的研究。重点考察了苯甲酰异羟肟酸萃取钇(Ⅲ)的条件,当水相酸度为pH=4.5~5.5,萃取剂浓度为0.05mol/L,相比(Vo/Vw)为1:3时,获得最佳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选用Mn(CH3COO)2.4H2O为前体,以十八烯为溶剂,在表面活性剂油酸和油胺存在时,在高温条件下通过"一锅法"制得类四角星形状MnO纳米粒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样品的尺寸、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可制得50~100 nm的纳米粒子,并且尺寸可控、粒径均一.该MnO纳米粒子经部分氧化后不仅保持类四角星的形状,且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远优于商用的MnO2.  相似文献   

16.
以硅片为衬底,使用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六水合硝酸铈(Ce(NO3)3·6H2O)以及六次甲基四胺(C6H12N4)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90℃下生长出表面修饰CeO2纳米颗粒的ZnO亚微米杆,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子能谱仪(EDX)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溶液浓度下长出的纳米结构有不同的形貌、结构和成分.通过对不同条件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的观察,发现在Ce(NO3)3·6H2O与Zn(NO3)2·6H2O的摩尔比例为1∶10时生长出的纳米颗粒浓密且均匀地附着在纳米杆的表面.这种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复合结构在CO的选择性探测方面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长链烷基羧酸、苯胺和1,6-己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烷基苯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用红外﹑核磁和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用表面张力法和稳态荧光法对所合成的疏水链碳原子数分别为8,10,12的烷基苯磺酸盐GeminiⅠ,Ⅱ,Ⅲ的有关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25℃时用表面张力法测得GeminiⅠ,Ⅱ,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2,0.19,0.006mmol.L-1,即随疏水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较传统的单链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低1~3个数量级,显示出很好的胶束形成能力.用稳态荧光法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与类似结构的苯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相比,该类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排列的分子面积更大.  相似文献   

18.
● 曲安奈德的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SpectrofluorimetricMethodfortheDeter minationofTriamcinoloneAcetonide )P .35 3~ 35 8潘祖亭 ,余军平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 30 0 72 )摘 要 :提出了一种高灵敏测定药物中曲安奈德含量的新方法 .系统研究了荧光光谱法测定硫酸氧化曲安奈德的产物的条件 ,包括浓硫酸的用量、β CD的用量、溶剂、及表面活性剂CTMAB的影响 .建立了两种测定曲安奈德的荧光光谱分析新方法 ,其一是CTMAB体系 ,线性范围为 0~ 4 .6× 10 - 6 mol/L ,检出限为 3.5 9×10 - 8mol/L ;其二是 β CD…  相似文献   

19.
以吡啶烷/哌啶、长链溴代烷和反式-1,4-二溴-2-丁烯为原料,合成了8种含烯基联接链、杂环头基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py-en-n和pi-en-n(py代表头基为吡咯烷基,pi代表头基为哌啶基,en代表联接链为2-丁烯基,n代表尾链碳数(其中n=10,12,14,16)),并分析了它们的表面活性和聚集体形态.结果显示,两个系列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比单链表面活性剂低1~2个数量级,且均随尾链、头基碳数的增加而降低;经与文献对比,其cmc值由低到高依次为:py-an-n,py-en-n,py-yn-n(an代表联接链为丁基,yn代表联接链为2-丁炔基);此外,尾链长度为16的py-en-16和pi-en-16在水溶液中有预胶束形成;合成的8种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浓度为10cmc时均有囊泡形成.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伏安法考察了3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四环素(TC)和甲状腺素(T4)的电氧化行为.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是通过非极性亲油的碳氢链吸附在电极表面的.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可以与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发生静电作用,增加该物质的扩散系数和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可使物质与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更加畅通,从而对其电氧化有明显增敏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与这两种带电荷的物质作用较小而不能促进它们的电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