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镧玻璃废粉中稀土元素总量和配分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碱熔融后分离硅、铝等元素及钠盐,用硝酸和高氯酸破坏滤纸和溶解沉淀,用ICP-AES法测定稀土元素总量和配分量。讨论了溶解样品条件、共存元素干扰等影响测定的各种因素。实际样品的稀土总量与草酸盐重量法测定结果一致,配分量与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结果一致。RSD(n=11)在0.15%~1.1%,加标回收率为97%~105%。测定范围为:La_2O_3/REO(80%~98%);CeO_2/REO(2%~20%);REO(16%~70%)。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镧玻璃废粉中稀土元素总量及配分量。  相似文献   

2.
地质试样0.100 0g(粒径小于0.074mm)与缓冲剂(质量分数之比为23∶20∶45∶12∶0.007的焦硫酸钾、氟化钠、氧化铝、碳和二氧化锗的混合物,其中锗为内标元素)0.100 0g混匀后置于下电极中并压实。选择上电极的直径为4mm,用直读发射光谱仪,按所选条件(激发电流14A,曝光时间35s)测定其中银、硼和锡的含量。以标准物质绘制校准曲线,上述3种元素的检出限(3s)依次为0.01,0.54,0.21μg·g~(-1)。按上述方法分析了8种标准物质,上述3种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依次为2.1%~16%,5.4%~12%,5.5%~9.1%。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重晶石中4种有害金属元素(As,Cd,Hg和Pb)的方法。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1.0000),各元素的回收率为92.6%~10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4.4%。对比研究了KMnO_4-K_2S_2O_8消解法、王水水浴加热消解法和王水回流消解法3种不同消解方法的效果。消解效果无显著性的差异,但对于Hg元素测定,王水水浴加热消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采集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PM2.5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样品经5%HNO_3超声浸提,过滤后,用ICP-MS测定。结果表明:10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在0.030μg/L~0.13μ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为0.82%~4.3%,回收率为80.1%~113.0%。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镍基、钴基和铁基合金中质量分数在0.1%~8.50%范围内钽的含量。综合考虑,选择钽元素的Lβ1线作为分析谱线,并选择背景位置2θ为39.50°。在上述3类合金中常含有的铌(其Kβ1线)、铪(其Lβ2线)和钨(其Lβ4线)与钽的Lβ1线有重叠干扰,影响钽的测定。用合适的标准样品分别计算出上述3种元素对钽的重叠干扰系数K,并借助仪器的FP-工作软件用基本参数法消除这3种元素对钽测定的干扰。用所提出的方法分析了钽质量分数在0.015%~4.81%之间的11个标准样品或已知样品,测定结果与认定值或已知值相符。其中2个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0.46%(wTa=4.278%)和9.9%(wTa=0.020%)。  相似文献   

6.
以碳酸钠-四硼酸钠为助熔剂在950℃下熔融钾长石矿样品,熔融物用盐酸(3+7)溶液加热溶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钾长石中所含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钾长石矿中至少含有11种元素,对其中含量较多的钾、铝、硅、钙、镁、钛、钡和锰等8种元素进行了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4)在0.68%~4.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0.9%~109%之间。  相似文献   

7.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炼油厂污泥中17种元素(银、砷、钡、铍、镉、钴、铬、铜、锰、钼、镍、铅、硒、铊、钒、锌及汞)的含量。为消除样品中有机物质对测定的影响,将样品预先依次在100℃烘干30min、在300℃(20min)及800℃(2h)灼烧使有机物碳化并使样品灼烧成灰分。称取此灰分0.1g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适量硝酸和氢氟酸进行微波消解。消解完成后,用硝酸(1+99)溶液稀释试液至合适浓度进行ICP-MS测定。17种元素的检出限(3s/k)在0.4~215μg·L-1之间。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8次,各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1%~6.5%之间。以此样品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0.1%~106%之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HCl-HNO_3-HF-HClO_4四种酸溶解铅锌精矿样品,稀释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其中的铊元素,测定范围0.005%~0.05%。实验确定了介质酸浓度、干扰元素的校正方法。方法相对标准偏差(n=7)为1.3%~4.8%,加标回收率为93.7%~102%,方法干扰少、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大批量铅锌精矿样品中铊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铜冶炼渣化学组成和性质的研究,确定了测定镍的实验方法。铜冶炼渣中二氧化硅含量在20%~40%,硫含量10%~20%,样品的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必然影响镍的测定结果,因此需在样品分解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化氢铵、溴使二氧化硅生成四氟化硅、硫生成硫化氢挥发除去,溶液中其余共存元素主要有铜、银、铁、锌等元素不干扰测定结果,在硝酸(5%)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的含量,测定范围为0.01%~1%,加标回收率在99.5%~100.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61%~1.18%,检出限为0.004μg/mL,方法快速,简捷,能够满足日常生产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0.050 0 g样品中滴加10滴200 g·L^(-1)氢氧化钠溶液,于150℃加热15 s,待剧烈反应停止后,再加入200 g·L^(-1)氢氧化钠溶液6 mL,于200℃加热40 min。取下烧杯,加入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2 mL。继续于200℃加热20 min,以分解溶液中过量的过氧化氢。冷却,加入50%(体积分数)硝酸溶液20 mL,盐酸2 mL,于200℃加热至溶液变清亮,冷却,用水稀释至100 mL,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铁、铜、镁、锌、镍、铬、锆、锡、钛、锶、镓、铍、铅、镉、硅、锰、钒等17种元素含量,设置射频功率为1 300 W,观测高度为12 mm,雾化气流量为0.65 L·min^(-1)。通过优选谱线消除基体干扰中的光谱干扰,基体匹配法和同步背景校正法消除基体干扰中的物理干扰。按照上述方法处理10种标准样品,其中17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谱线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00 3%~0.027 2%。方法分别用于实际样品以及标准样品的分析,实际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RSD)为0.23%~3.1%,标准样品测定值的相对误差为-0.22%~5.0%,RSD(n=11)为0.17%~4.5%。  相似文献   

11.
应用Qu ECh ERS技术对食用菌中73种农药残留物进行提取、净化,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PTV-GC-MS/MS)上以Rxi-5Sil MS毛细管柱实现分离。通过优化质谱参数,提高灵敏度、降低基质及农药重叠峰干扰,以保留时间和多反应监测(MRM)离子对定性、峰面积定量。73种农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7.1%~111.4%,相对标准偏差为1.2%~11%,检出限(LOD)为0.1~8.9μg/kg。方法适用于食用菌中多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3种消解体系对聚四氟乙烯滤膜采集的PM2.5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15种重金属元素。比较了硝酸–盐酸(A)、硝酸–过氧化氢(B)、硝酸–氢氟酸–高氯酸(C)3种体系的消解效果,分析了南京市PM2.5中重金属含量,并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B,C 3种体系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7.9%,9.9%和17.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5%~111.0%,87.5%~120.0%,74.1%~113.0%。C体系测定结果偏高,操作步骤繁琐,精密度差;A,B体系具有试剂用量少,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能满足环境空气PM2.5中多元素同时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废塑料表面涂层中8种元素的含量。考察了样品杯、基材以及金属涂层中元素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P、Si、Fe、Pb、Al、Cu、Cr和Ni的测定范围在0.002%~52.0%之间,检出限在0.000 2%~0.000 8%之间。采用本方法测定废塑料样品表面涂层中元素含量,结果与ICP-AES测定结果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小于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消解HNO_3+H_2O_2湿法制取样品溶液,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同时测定茄子中K、Na、Mg、Al、Ca、B、Ba、Cr、Cu、Fe、Sn、Mn、P、Sr、Zn 15种矿物元素,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显示,Al元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00mg/kg),微量元素Ca含量相对较高。各元素的检出限为1.0~440μg/L,标准样品的加标回收率93.5%~109%,相对标准偏差在2.1%~6.5%(n=6)。实验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茄子样品中各矿物元素含量。测定结果为茄子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改进的BCR法对大气微颗粒物(PM2.5)进行分析,用超声法代替原来的机械振荡法,对所采得的微颗粒物样品中6种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镉、镍、铬)的4种化学形态(酸可交换态F1,可还原态F2,可氧化态F3及残渣态F4)进行分别提取,所得各形态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时间仅为30min(对F1及F2)和20min(对F3),而原方法需16h;而且超声提取的效率较高,是原方法的89.5%~133%;6种元素的化学形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均小于25%。此外,样品中的元素形态总量(ng·m-3)与元素全量(ng·m-3)之间的偏差在-30.7%~-11.5%之间。  相似文献   

16.
2Ce3 BiO3- 6H Ce4 Bi3 3H2OFe2 Ce4 Fe3 Ce3 试样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是为了防止铋(Ⅲ)的水解。镁合金中单独测定铈的光度测定法,较为成熟且合理的方法尚不多见。但基于铈具有三价和四价之间的价态变化的特征,仍有可能建立一种不需要预先分离的直接光度测定法。例如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3,3-′dimethyl-4,4-′benzidine),又称邻联甲苯胺(o-tolidine)曾用于钢铁中铈的测定。在镁合金中以铈作为合金元素的有MB8及ZM3,ZM4等几种牌号。前一种为镁锰系变形镁合金,其主要合金组分除0.15%~0.35%(质量分数下同)铈外,有1.3%~2.27%锰,0.3%左右锌及0.2%左右铝;后两种为镁锌锆系铸造镁合金,其中铈的含量较高(2.5%~4.0%),其余合金元素为(0.2%~3.0%)锌及(0.5%左右)锆,余量为镁。根据上述情况,建立用邻联甲苯胺作为试剂的镁合金中铈的光度测定法可从以下几点考虑:(1)邻甲苯胺与铈(Ⅳ)反应的基本原理:在酸性溶液中四价铈能将邻甲苯胺氧化而生成有颜色的化合物,其颜色可能是蓝色、绿色或黄色,这与溶液的介质...  相似文献   

17.
选用银含量为3%、30%和70%的银锡焊料样品,分别经过三种不同前处理方法,采用硝酸、盐酸消解,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锡铅合金中镉、铅、汞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实验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银锡合金中重金属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消解实验中的共沉淀现象会对3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产生不利的影响,回收率不能满足要求;采用硝酸消解,过滤残渣经王水消解的方法,镉、铅、汞的7次测定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2.7%~5.5%、加标回收率在85.6%~103%,能够满足RoHS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三重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MS)仪直接测定高纯Eu_2O_3中超痕量的Tm,As和Si。采用H_2的原位质量法和O_2质量转移法,有效克服了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通过优化仪器参数得到Tm,As和Si的背景等效浓度分别为0.0005763,0.08435,8.268μg·L~(-1)。在选定条件下,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74%~103.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2%~4.38%。本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满足纯度99.999%以上的高纯Eu_2O_3中杂质元素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微波消解-碰撞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芝麻中痕量锗元素的测定方法。在线引入内标元素铑(Rh),同时消解液中加入正戊醇(3%)作为增敏剂。结果显示,正戊醇(3%)可使74Ge的上机检测信号强度提高2.85倍,74Ge校正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检出限为0.056μg/kg,加标回收率为92.0%~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4.3%。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7种国家标准物质,检测结果均在认定值范围内,RSD为2.5%~8.8%。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实现批量检测,适用于芝麻中痕量锗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调味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C)和氯丙醇(3-氯-1,2-丙二醇(3-MCPD)和2-氯-1,3-丙二醇(2-MCPD))的方法。样品添加同位素内标后,采用ExtrelutTM NT有机硅藻土填料进行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先用正己烷淋洗除杂,再用乙酸乙酯-乙醚(20:80, v/v)混合溶剂洗脱被测物,洗脱液经浓缩后采用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EC、3-MCPD和2-MCPD的方法检出限依次为2、5和5 μg/kg,线性范围依次为5~1000 μg/kg(r=0.9997)、10~1000 μg/kg(r=0.9991)和10~1000 μg/kg(r=0.9995)。酱油、料酒(黄酒)、沙拉酱和方便面调味料4种基体中在20、100和400 μg/kg 3个水平加标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n=7)范围分别为EC: 87.7%~104%(RSD为4.3%~10.7%)、3-MCPD: 90.1%~109%(RSD为2.6%~10.2%)、2-MCPD: 90.9%~103%(RSD为3.0%~9.5%)。在部分酱油、料酒和方便面调味料中同时检测到了EC、3-MCPD和2-MCPD,在部分沙拉酱中检测到了EC或3-MCPD。该法准确、快速,适用于调味品中EC、3-MCPD和2-MCPD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