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两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Surfmer)-磺化-十二醇-烯丙基甘油-丁二酸酯钠盐(ZC-L)和磺化-十二醇-甲基丙烯酰甘油-丁二酸酯钠盐(ZD-L)。着重研究了ZC-L的结构、表面张力行为、均聚及共聚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Surfmer用量以及不同固含量下,MMA/BA/Surfmer、MMA/Surfmer及BA/Surfmer共聚乳液的表面张力较高,说明Surfmer已通过共聚结合在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ZC-L,ZD-L等表面活性单体存在下,MMA,BA和MMA/BA乳液聚合的稳定性,制得了不含游离乳化剂,固含量在40%以上RMMA,PBA以及P(MMA/BA)稳定乳液。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表面活性单体[磺化-十二醇-烯丙基甘油-丁二酸酯钠盐(ZC-L)]的用量对MMA/BA/ZC-L乳液聚合速率和粒径的影响,用CoulterLS230型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聚合过程中乳液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变化,并与MMA/BA无皂乳液聚合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下的MMA/BA乳液聚合作了比较.[ZC-L]CMC时,成核机理包括均相成核和胶束成核机理,生成的粒子因吸收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单体而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两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Surfmer)磺化-十二醇-烯丙基甘油-丁二酸酯钠盐(ZC-L)和磺化-十二醇-甲基丙烯酰甘油-丁二酸酯钠盐(ZD-L).着重研究了ZC-L的结构、表面张力行为、均聚及共聚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Surfmer用量以及不同固含量下,MMA/BA/Surfmer,MMA/Surfmer及BA/Surfmer共聚乳液的表面张力较高,说明Surfmer已通过共聚结合在乳胶粒上,乳液中残留甚少.对MMA/BA体系,ZC-L的共聚性能比ZD-L好.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作为混合单体、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CA)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聚乙烯醇(PVA)为液膜增强剂,制备了稳定的超浓乳液.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N′-二甲基苯胺(DM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一种新的超浓乳液薄层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引发共聚合.探讨了液膜增强剂种类和聚合环境对聚合稳定性影响;研究了薄层厚度,薄层面积,聚合温度和加热方式对体系(包括单体和水)挥发性和转化率的影响.比较了薄层和试管聚合的速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浴与烘箱加热方式下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得到了在水浴中反应后的聚合物粒子平均粒径和分散度都减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型单体反相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80)作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N,N 二甲基,N 丁基,N (3 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DBMPA)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等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考察了该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8.
MMA/BA/双官能团单体无皂共聚乳液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合成了一系列双官能团共单体,将其用于MMA/BA无皂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共单体的空间效应、用量、加料方式对其无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用适当的共单体和半连续加料方式,可得到较稳定的乳液,粒径分布接近单分散.凝聚物的生成机理主要是失稳凝聚和架桥凝聚.  相似文献   

9.
刘慷慨  高保娇 《化学通报》2007,70(5):366-370
采用溴酸钾-溴化钾法研究了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AMC14AB)在水溶液中的聚合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引发剂浓度与单体浓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确定了聚合速率方程,分析了聚合机理,考察了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测定了聚合表观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AMC14AB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行为,使其具有较快的聚合速率,于60℃下聚合,40min内转化率即可达到80%以上;AMC14AB的聚合速率方程为Rp=k[M]0.92[I]0.48,说明链终止为双基终止方式,引发过程与单体无关;聚合表观活化能为80.72kJ/mol。  相似文献   

10.
离子型共聚单体参与下的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子型共聚单体参与下的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离子型共聚单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自行设计并合成的可共聚单体3-烯丙氧基-2-羟基-丙磺酸钠(AHPS)用于MMA/BA/EMA无皂乳液共聚体系,成功的制得了固含量高达60%的稳定的无皂乳液。对其乳胶粒的形态结构、乳液成膜后共聚物动态力学行为、拉伸性能、耐水性及粘接强度进行了研究,并对乳胶粒的成核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乳液聚合体系相比,所获得的无皂乳液的乳胶大小均一,粒径在0.5μm左右,粘度低,储存稳定;共聚物呈安全无规立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在25℃附近,拉伸强度明显增大,耐水性和剥离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三元无皂乳液共聚合动力学及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苯乙烯( St) 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M M A) 为主单体,以丙烯酸( A A) 为功能单体进行了无皂乳液批量共聚合.考察了功能单体浓度、引发剂过硫酸铵( A P S) 浓度及聚合温度对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转化率 时间关系曲线的模型函数——— Gam ma 积分函数,用它拟合了转化率 时间关系曲线,获得了聚合过程的重要特征参数,如平均成核速率( N V) ,聚合最大速率( M V) 和平稳期平均聚合速率( A V) 及成核结束和聚合进入完成期对应的转化率.同时对聚合速率与以上各聚合参数的关系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研究发现拟合误差很小,成核结束时转化率在15 % 以内,成核及聚合速率均随以上参数增大而增大,引发剂过硫酸铵在聚合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自洽场分子轨道理论对12个可聚合色素单体的λmax进行了计算,并将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二者拟合程度较好。关于吡啶酮类色素的PPP-MO的计算结果,理论上证明了吡啶酮型色素单体是以崇体结构存在。文中的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为今后偶氮型聚合色单体的分子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β-CD存在下MMA细乳液体系的RAFT聚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活性自由基聚合已成为高分子合成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Rizzardo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型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即RAFT(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聚合.RAFT反应在传统的自由基聚合中加入了具有高链转移常数和特定结构的链转移剂——双硫酯类化合物.当链转移剂的浓度足够大时,链转移反应由不可逆变为可逆,聚合反应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由不可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含氢聚甲基硅氧烷(PHMS)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制得兼具二者优异性能的新型PHMS/丙烯酸丁酯(BA)/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复合聚合物乳液。讨论了PHMS、NMA和引发剂用量对该复合乳液的聚合反应转化率、稳定性及粘度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测试仪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乳液的粒度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聚合反应的机理、产物的结构及胶膜性能作了考察。结果表明:通过乳液聚合,得到了P  相似文献   

17.
通过溶胶-凝胶法与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相结合,以正硅酸乙酯(TEOS)制备的纳米SiO2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3FMA)的共聚物P(MMA/BA/3FMA)为壳,合成了SiO2@P(MMA/BA/3FMA)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为防止纳米SiO2的团聚,提高其与共聚物的结合力,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激光散射粒度仪、静态接触角测试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表征了乳液结构及膜性能.结果表明,获得的复合纳米粒子呈现粒径分布为40~50 nm的核-壳结构球型颗粒.由于含氟官能团的迁移使得氟元素在膜-空气界面富集,有效降低了膜的表面自由能.当3FMA质量分数达到25%时,膜表面自由能达到最低值(23.13 mN/m).随着3FMA含量的增加,共聚物初始热分解温度由350℃提高到390℃.  相似文献   

18.
Cl2/TiCl4体系引发IBVE活性阳离子聚合的研究(Ⅰ):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UV光谱法证明了IBVE/Cl2/TiCl4/甲苯聚合体系中同时存在着两种引发活性中心及络合竞争,研究了Cl2/TiCl4和H2O/TiCl4络合平衡,求出了20℃时2TiCl4←Cl2和TiCl4←H2O络合平衡不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9.
O/W微乳液对Zn(Ⅱ)—PAR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9CTMAB)/正戊醇/正庾烷/水组成的阳离子型O/W微乳液对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醇(PAR)为显色剂,光度法测定锌的增敏作用。结果,方法简便、快速,与相应的胶束体系为介质比较,提高了测定灵敏度,结果可靠。通过对显色剂在水-微乳液和在水-胶束相中分配系数的测定,初步了微乳液的增敏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型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TiCl4/MgCl2/ZnCl2/SiCl4醇/Al(i-Bu)3体系中不同醇、不同C2H5OH/Ti摩尔比和正丁醚对聚合反庆及产物颗粒形态的影响,研究了预聚合反应及乙烯气相聚合反应规律,用扫描电镜和图象分析对催化剂、预聚物和聚合产物的形态和颗粒分布的研究表明: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和经预聚合制得的乙烯气相聚合物的颗粒形态类似球形,颗粒长短轴比值和大小粒径比值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