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镧系含杂环胺三元配合物的研究从六十年代至今已进行了大量探索 ,但四元配合物的研究一直不多 ,并且由于联吡啶 (Bipy)的配位能力相对较弱 ,有关其四元配合物的研究报道更为少见[1~ 3] 。我们探索合成了 [Ln(C6 H5COO) 2 (NO3)(Bipy) ]2 ,且在合成过程中首次观察到了热力学与动力学竞争的现象。1 实验部分1 1 试剂和仪器稀土氧化物纯度超过 99.99% (上海跃龙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CarloErba 1 1 0 6型元素分析仪 ;DDS 1 1A型电导率仪 (1 .0× 1 0 -3mol·L-1DMF) ;日本岛津 47…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简称NTB)及一水合硝酸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锌(Ⅱ)C26H23N9O7Zn。由红外光谱分析得出锌(Ⅱ)与配体中的氮发生配位。其单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2d(NO.122),晶胞参数为a=22.349(3)b=22.349(3)c=22.255(4)。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R=0.061。分子由NTB和锌(Ⅱ)及一分子水、两个硝酸根组成。整个分子呈现不规则的C3v对称特点,配合物中锌(Ⅱ)的配位构型为扭曲的三角双锥。  相似文献   

3.
水杨醛缩精胺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 ,O 二甲基硫代磷酰胺 (简称精胺 )是合成农药甲胺磷的中间体 ,我们以精胺、水杨醛为原料 ,合成了水杨醛缩精胺席夫碱及其铜、镍、锌配合物 (下图 )。生物活性实验表明 ,该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抑制超氧离子的功效和消灭红蜘蛛的生物活性。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所用试剂为AR或CP ,精胺用前经硅胶柱色谱纯化处理。化合物的C、H、N用P E2 4 0自动元素分析仪、铜用碘量法、镍、锌用EDTA法测定。P E983富立叶红外光谱仪 ,KBr压片法 ;P Elambda 7紫外分光光度计 ,无水甲醇作溶剂。Varian X…  相似文献   

4.
含咪唑基团的氨基酸型Schiff碱铜配合物有助于了解生物体内金属离子 -蛋白质间的键合作用[1~ 3] ,揭示铜在蛋白中的生物化学功能及其与咪唑和氨基酸等其它基团相互键合作用的本质。本文报道配合物 [Cu(MIMHA) ]ClO4 (MIMHA =N [1 甲基 2 咪唑基 ) 1 亚甲基 ] β 丙氨酸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单斜晶系 ,C2 /c空间群 ,a =2 4 68(2 ) ,b =7 60 1 (3 ) ,c=1 4 1 3 7(1 0 ) ,β =1 0 2 8(1 ) ,V =2 5 86(3 ) 3,Z =8.Cu(Ⅱ )处于平面四方形配位环境 ,四个配位原子中的三个为配体的二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u(Ⅱ)-L-氨基酸配合物与5′-核苷酸之间的反应性和形成三元配合物的能力,根据IR、ESR和NMR谱讨论了二者之间的配位和分子识别关系。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铜(Ⅱ)与苯基羧酸根[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3-苯丙酸根(PPr-),4-苯丁酸根[PBu-)]和2,2′-联吡啶衍生物(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酮dpk、2,2′-联吡啶甲烷dpm)三大系列12种新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差热分析等实验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确定该系列配合物化学组成为Cu(PCA)2(dpa)、Cu(PCA)2(dpm)、Cu(PCA)2(dpk)·nH2O(n=2-4)。它们具有相似的组成和配位方式。它们的可能结构为:二个PCA-与Cu(Ⅱ)单齿配位,一个dpx与Cu(Ⅱ)N,N二齿螯合配位。dpk的羰基在金属离子Cu2+的存在下发生水化作用成dpk·H2O。用1HNMR法研究了Cu(Bz)2(dpx)·nH2O和Cu(PAc)2(dpx)·nH2O二个体系其分子内或分子间可能存在的非共价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氮烯试剂与第IB、IIB族金属元素有高灵敏的显色反应 1 [1] ,可用来测定样品中微量的Cd2 + 、Hg2 + 、Zn2 + 、Ni2 + 。随着表面活性剂引入该显色体系 ,使该试剂与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报道的三氮烯显色剂与Hg2 +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一般在ε =1 .0× 1 0 5L·mol-1·cm-1左右 ,但也有部分试剂的灵敏度较高 ,如OC Cadion[2 ] 的ε =1 .77× 1 0 5L·mol-1·cm-1,DNAAB[3 ] ε=1 .74× 1 0 5L·mol-1·cm-1,MDAA[4]的ε=1 .8× 1 0 5L·mol-1·cm-1,APD…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链型五齿配体N-(2-羟乙基)-N”-(2-羟基苄基)-二乙烯三胺(HL),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 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 pH电位滴定法,在 25 ± 0. 1℃, I= 0. 10(KNO3)条件下,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 配体与Cu(Ⅱ)和Zn(Ⅱ)配位反应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得到了配位酚羟基和水的离解 常数。运用分光光度法,在 pH= 7. 0- 9. 0范围内,研究了配合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动力学,得到 了 NA酯水解的配合物催化速率常数 kc。结果表明,Cu(Ⅱ)与配体的氨基和酚羟基配位,生成四配位配合物,配 位酚羟基的 p Ka值为 4. 79,对 NA酯水解基本上没有催化效果;而 Zn(Ⅱ)则可以分别与配体的三个氨基,一个 酚羟基和一个溶剂水分子配位,形成五配位配合物,配位酚羟基和水的 p Ka分别为 5. 99和 9. 17,催化 NA酯 水解时,存在 Zn(Ⅱ)…-OH和酸羟基的协同作用,有很好的催化效果,pH为 9. 0时, kc可达 8. 50 × 10-2 mol-1· L· s- 1。  相似文献   

9.
胺基硫代甲酸能与高氧化态的Co(Ⅲ )、Ni(IV)、Fe(IV)和Mn(IV)等金属形成稳定的胺基硫代甲酸配合物。我们制备了单核钴配合物 [Co(S2 CNR2 ) 3],并经X 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和试剂CarloEvba 1 1 0 6型元素分析仪 (意大利 ) ,JA96 975型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 ,Perkin Elmer783红外光谱仪。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 2 配合物的合成将乙酰丙酮钴 ( 1mmol,0 .2 5 7g)和二乙胺基硫代甲酸钠 ( 3mmol,0 .5 1 3g)的甲醇溶液 ( 4 0cm3)混合 …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配体1-N-(苯并咪唑-1-乙酰基)-4-苯基-3-氨基硫脲(BPMS),将其与Mn(Ⅱ)、Co(Ⅱ)、Ni(Ⅱ)、Cu(Ⅱ)、Cd(Ⅱ)、Zn(Ⅱ)、UO2(Ⅱ)等金属的醋酸盐反应,合成了7个新配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原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和C=N2的氮原子与金属配位  相似文献   

11.
巯基乙酸锑配合物的合成与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锑和铋的配合物可以应用于医药研究[1,2 ] ,已合成了许多锑的有机配体配合物[3~ 7] ,但其中大多数没有生物活性。因此 ,研究锑或铋离子的配合物不仅对主族元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而且对医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用三氯化锑与巯基乙酸液相反应法合成的二巯基乙酸锑 (Ⅲ)配合物 ,其组成为HSb(SCH2 COO) 2 ,用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数据指标化来研究配合物晶体结构[8]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EA - 1 1 0 6型元素分析仪 (意大利卡拉欧巴公司制造 ) ,D Max -YB型多晶X射线粉末衍射仪(日本理学 ,CuKα射线 ,…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3.
胡汉芳  王洪  丁天惠  傅若农 《色谱》1998,16(6):523-525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4.
Pd(Ⅱ)、Pt(Ⅱ)DMAF配合物已合成,并已定结构[1].本文采用MX2(M=Ni(Ⅱ),Co(Ⅱ),Zn(Ⅱ),Cu(Ⅱ);X=Cl,Br,Ⅰ)在CH2Cl2中和DMAF作用合成[MX2·2DMAF]型配合物.由NiCl2·2DMAF·C7H8晶胞参数推知属于对称链状四配位结构.IR谱表明,该化合物化学式为MX2·2DMAF.CV表明配合物中M(Ⅱ)和Fe(Ⅱ)存在.由于金属离子互相影响,Ep/2随M(Ⅱ)性质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焉翠蔚  李延团等 《应用化学》2001,18(10):806-809
以N,N'-双(3-氨基-2,2-二甲基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Me2oxpn)为桥联配体,分别端接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n)和2,9-二甲基-1,10-邻菲甲啉(Me2-phen);合成和表征了3种新的异双核配合和物[Cu(Me2oxpn)Fe(tmen)2]SO4(a),[Cu(Me2oxpn)Zn(tmen)2]SO4(b)和[Cu(Me2oxpn)Zn(Me2-phen)2]SO4(c)。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推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测定并研究了(a)的变温磁化率(4-300K),求得交换参数J=-12.96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Cu(Ⅱ)-Fe(Ⅱ)离子间存在反铁磁超交换作用。测试了3个双核配合物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显色剂4-(2-苯并咪唑偶氮)-间苯二酚(BIAR)在TritonX-100存在下与铀(Ⅵ)的显色反应,在pH8.0的三乙醇胺缓冲介质中,试剂与铀(Ⅵ)形成2+1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6×104L·mol-1·cm-1。铀量在0~3.2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经TBP萃取色层分离后,用于岩石矿物中微量铀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配合物1(R),2(R)-二(2-苯并咪唑)乙二醇四核铜(Ⅱ[Cu4(bbmed)4Cl2L2].Cl2(CH3OH)5(H2O)2(L=MeOH或H2O,Hbbmed=1(R),2(R)-二(2-苯并咪唑)乙二醇,bbmed表示去质子后的配体)简称Cu( Ⅱ)-bbmed)。该晶体经X-射线衍射确定为正交晶系,空间群C221(20),晶胞参数a=1.7424(5),b=2.4942(7),c=3.8887(11)nm,V=16.900(8)nm^3,Z=4,Dc=1.427g.cm^-3,F(000)=7472,并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 NMR及ESR表征。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个新的双膦配位体:2 ,6 - 双(二苯基膦乙基)溴苯,通过Pd0(DBA)2 ,(DBA为PhHC= CHCOCH=CHPh), Pt0(PPh3)4 和该配位体的氧化加成反应,分别得到了两个新的金属配合物:[MBr{(Ph_2PCH_2CH_2)_2C_6H_3}],[M=Pd(Ⅱ)、Pt(Ⅱ)](2),并进行了31P NMR,1 H NMR表征。通过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这两个配合物的晶体学参数分别为:配合物 (1)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 Pna21, a=16.806(2)A,b=18.578(2)A,C=9.643(5)A;配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12.364(3)A,b=17.676(4)A,C=13.672(7)A,P=94.86(3)“。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类新的金属配合物[Cu(sampn)CuL](sampn^4-:N,N′-1,2-丙水杨酰胺根离子;L:2,2-联吡啶或1,10-菲绕啉),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谱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结构,Cu(Ⅱ)离子和配位环境为畸变四方构型,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其数值用量二乘法与修正的Bleaney-Bowers方程拟合,从中得到较大的θ值,表明双核分子间有较大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报道了四种新的双核钴(Ⅱ)配合物,即[Co2(4Br-TPHA)(L)4](ClO4)(4Br-TPHA=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根阴离子,L=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啉(NO2-phen)(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4))的合成和表征,基于IR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和Co(Ⅱ)离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5-300K)已测,其数据已用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为J=-0.88cm-1(1),J=-0.86cm-1(2),J=-0.89cm-1(3),J=-0.90cm-1(4),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性自旋变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