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以非转染人角膜内皮(HCE)细胞系为体外实验模型系统研究了UVB氧化损伤、Asc抗氧化保护及其分子机理。体外培养的HCE细胞经UVB和/或Asc处理后,利用MTT和光镜对细胞的活力和形态进行了检测,利用8-羟基脱氧鸟苷免疫荧光染色对DNA的氧化损伤进行了检测,并利用二氢乙啶染色对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00~800 mj/cm2的UVB辐射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损伤HCE细胞的活力;200 mj/cm2 UVB(自然太阳光中的平均辐射剂量)能引起HCE细胞发生皱缩,并显著增加细胞的DNA氧化损伤程度及胞内ROS水平;而1 mmol/L Asc不仅能显著增强HCE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分裂,而且还能显著降低200 mj/cm2 UVB所引起的DNA氧化损伤及胞内ROS水平。综上所述,UVB通过诱导ROS的产生进而引起DNA氧化损伤,对HCE细胞具有显著的氧化损伤作用;而Asc能够通过降低UVB诱导的ROS水平进而保护DNA免受氧化损伤,对HCE细胞的UVB损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利用Asc等抗氧化保护剂保护HCE细胞免受UVB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建立树鼩角膜内皮细胞(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 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的稳定技术,为人类眼科角膜疾病提供新的实验材料。方法 通过比较揭膜法、双酶消化法及揭膜-消化两步法,确定每种树鼩原代 CECs 取材方法的优劣性。分别使用 DMEM /F12,M199,Ham’s F12 /M199 三种培养液以确定树鼩 CECs 原代细胞最适培养液。使用 TGF-β 抑制剂、低血清培养法及梯度消化法来探讨树鼩 CECs 纯化的可行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根据树鼩神经元烯醇化酶( NES) 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使用 PCR 方法检测细胞 NES 表达情况并用 NES 抗体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 揭膜法可以快速、有效得到高纯度的树鼩 CECs 细胞。Ham’s F12 /M199 培养液是树鼩 CECs 的最适培养液。使用 TGF-β 抑制剂可以达到 CECs 的纯化目的。结论 优化的树鼩 CECs 细胞培养纯化方法对树鼩 CECs 的体外培养更适宜,优化条件下分离培养的细胞符合 CECs 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3.
白蛋白多肽体外抗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碱性酶和胃蛋白酶在最适条件下对鸡卵清白蛋白进行水解,并比较了两种酶解产物白蛋白多肽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性酶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优于胃蛋白酶酶解产物;但随着白蛋白多肽浓度增加,其抗氧化活力均增强,还原能力也加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白蛋白多肽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H的效果,且白蛋白多肽均无助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FSH对人腔前卵泡体外生长的影响 ,为此通过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SH ,观察卵泡存活天数和卵泡发育增大 ,并测定卵泡E2 的分泌量 .结果发现 :卵泡体外存活天数 :对照组 (无FSH)为 2 .80± 1.6 9d ,Ⅰ、Ⅱ、Ⅲ组 (FSH浓度为 0 .5IU/mL、1.0IU/mL、2 .0IU/mL)分别为 5 .36± 0 .6 3、5 .47± 2 .5 0、8.13± 4.19d ,与对照组相比 ,分别为P <0 .0 5、P <0 .0 1、P <0 .0 0 1.卵泡增大比率 :对照组为 2 0 .0 0 % ,Ⅰ、Ⅱ、Ⅲ组分别为 35 .70 %、6 0 .0 0 %、81.2 5 %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P >0 .0 5、P <0 .0 5、P <0 .0 1.E2 分泌量 :对照组为 49.94± 2 0 .91pg/mL ,Ⅰ、Ⅱ、Ⅲ组分别为 10 8.6 3± 41.0 6、315 .5 3± 93.39、438.2 4± 187.6 1pg/mL .对照组与Ⅰ组相比 ,P <0 .0 0 1;Ⅰ与Ⅱ组相比 ,P <0 .0 0 1;Ⅱ与Ⅲ组相比 ,P <0 .0 5 .可见FSH能使卵泡体外存活天数延长 ,卵泡发育增大 ,卵泡E2 分泌增加 ,并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5.
牛莹 《科技资讯》2012,(15):231-231
人角膜是光通过的窗口,在维持眼压和对光路调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角膜缺损或病变引起的眼疾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失明。目前治疗这类疾病的唯一办法就是角膜移植,但是及其匮乏的角膜供体使得多数患者失去重新获得光明的机会。近些年来兴起的组织工程人角膜体外重建技术给数以千万计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来自自体的人角膜细胞是上述组织工程所需的最理想的种子细胞,本文就人角膜细胞在体外的培养和扩增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黄山野菊花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Na NO2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黄山野菊花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钠有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74.75,97.44,45.60μL。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均高于0.1 g/L Vc。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连翘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连翘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药用价值进行了探讨.酶活力的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微量法.用Fenton法研究连翘叶茶提取物(FSE)清除.OH的效果.结果证明FSE具有明显的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土狗为实验动物,研究不同的温度对兰州土狗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温度以微滴(上覆灭菌矿物油)培养卵母细胞,其体外成熟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氧张力是炎症反应、再灌注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致病因素。这些病变的共同点是内皮细胞表面的白细胞粘附增加。我们用几种抗氧化剂:DCI,Chrysin,PDTC和Probucol在流动条件下(切变力在0.6 ̄2.4dyn/cm^2)实验其对内皮细胞表面白细胞粘附的影响,用化学发光法分析这几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PDTC和Probucol以外周血有核细胞氧自由工原产生没有抑制作用,Chry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3-(2-羟基-4-甲氧苯基)-4-(3-胺基-4-甲氧苯基)吡唑(HAMP)对超氧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还原力大小、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β-胡萝卜紊/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对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HAMP对O-·2有较强清除能力,且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说明HAMP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α-硫辛酸(lipoic acid, LA)对心血管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离体培养的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为实验材料,探讨了LA 对这两种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胁迫下,LA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细胞内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产生,提示LA对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本研究为LA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开发,特别是对LA在保护心血管免受氧化损伤的功效的研发,提供了自由基生物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儿茶素对溶血卵磷脂胆碱所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以体外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为材料,研究了溶血卵磷脂胆碱(LPC)和氧自由基(OFR)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及儿茶素对VEC的保护。结果显示:当VEC与LPC(6ug/ml)或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O)(10umol/L 200umol/L)共孵育24小时时,表现为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泄漏量增多,细胞内过氧化脂质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减缓,存活率下降;当加入不同浓度的儿茶素后则可明显抑制LDH的泄量,降低MDA含量,细胞生长正常,存活率提高。表明LPC与X/XO对VEC有损伤作用,而儿茶素则能通过抗氧化途径抵抗LPC与X/XO至VEC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苦参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通过离体培养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糖氧剥夺复糖复氧的模型,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对脑血管内皮的损伤,研究苦参碱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苦参碱减轻糖氧剥夺复糖复氧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提高内皮细胞的生存率,同时增加损伤细胞线粒体ATP的生成.因此,苦参碱对糖氧剥夺复糖复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改良的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取1~5d Wistar乳鼠脑皮质获得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进行体外培养,缺氧组置入一个经改造的保鲜盒内,密闭并通入混合气体(95%N2和5%CO2)12h,检测缺氧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死亡率及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漏出量.结果显示缺氧BMEC形态结构损伤,细胞死亡率增加,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量显著增加(p〈0.01).该模型可使脑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证实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为体外研究脑血管疾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鹿茸醇提物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鹿茸醇提物对用环磷酰胺处理后的小鼠进行灌胃实验,以探讨鹿茸醇提物对该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鹿茸醇提物组(即实验组)小鼠每50μL血中的红细胞内SOD的活性为191±07u,而对照组为152±09u,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小鼠肾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为327±02nmol/g,而对照组为356±05nmol/g,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鹿茸醇提物可增强该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树鼩(Tupaia belangeri)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初步鉴定, 为新型实验动物树鼩的应用研究提供体外模型。方法 无菌取幼龄树鼩胸主动脉,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分别进行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经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抗Ⅷ因子抗体进行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经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3 d有细胞贴壁,7 d后细胞从组织块中大量长出,15 d汇合为单层;酶消化法所得细胞12 h即贴壁,3~7 d生长较快,12 d汇合成单层,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状;两种方法分离所得原代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6代内,细胞生长均良好;利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分子Ⅷ因子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阳性。结论 本研究采用简便的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7.
葡萄糖浓度的波动对牛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在一天之中会有较大的波动.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调节机制紊乱,常会出现血糖水平的急剧变化,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发原因之一,不良作用主要是以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两种方式体现[2].以往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慢性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短暂的,急性血糖波动引起的血管病变还重视不足,相关研究较少,相关的文献更不多见.但少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时比持续高血糖要严重得多.本实验通过建立体外急性葡萄糖浓度波动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来探讨葡萄糖浓度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人由于血糖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剪切力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剪切力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利用流室装置,通过精密蠕动泵提供剪切力,选择5×10-5N/cm2(5dyne/cm2)和10×10-5N/cm2(10dyne/cm2)两种剪切力作用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不同时间,用荧光染色法来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细胞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其胞内钙离子均有显著增加,且10×10-5N/cm2(10dyne/cm2)组要高于5×10-5N/cm2(5dyne/cm2)组,两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实验组之间相比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内皮细胞受到剪切力作用后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钙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流式细胞仪(FCM)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研究桑叶对乳腺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ECs)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影响.FCM分析表明,桑叶中有效成分能够诱导异常增殖的内皮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停滞在DNA合成期,有效阻止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P0.05);ELISA法结果表明,VEGFR-2的表达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以上结果证实桑叶能够有效促进乳腺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影响其细胞周期的分布、抑制乳腺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对其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天然药物槟榔碱对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时MCP-1和ICAM-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用血管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槟榔碱预孵育20h后,给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提取各组细胞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参照,检测内皮细胞MCP-1和ICAM-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得到内皮细胞与槟榔碱预孵育后,其MCP-1和ICAM-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直接接触的细胞。说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牛主动脉内皮细胞MCP-1和ICAM-1mRNA表达水平增加,槟榔碱可以减轻其过量表达,保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