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乙胺液相催化羰化制备二乙基甲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反应压力、催化剂、助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二乙胺(DEA)液相羰基化合成二乙基甲酰胺(DEF)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量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CO分压(P∞)对反应有明显影响,生成DEF的速率随P∞增大而增大;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速率影响较小,添加剂环氧丙烷(PO)对催化剂有较强的助催化作用,而且助催化作用随PO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生成DEF的选择性随PO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对反应也有明显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CO分压小于6.0MPa,反应温度为80℃至90℃,催化剂浓度不大于0.05mol/L,助催化剂PO浓度不大于4.0mol/L.此时选择性不小于96%.  相似文献   

2.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热致液晶高分子(LCP)共混体系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液晶组分的加入,共混体系中PET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均得到提高.说明LCP具有PET结晶成核剂的作用.在较低的LCP组分含量下(~2wt%),这一效果最为明显,说明LCP是以很小的微区或某些LCP分子链介晶微束的形式对PET的结晶起成核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剪切诱导等规聚丙烯(iPP)的等温结晶行为.在稳态剪切流场作用下,结晶初期的法向压应力和粘度基本为一定值,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增大并迅速上升的现象.在高剪切速率下,与粘度相比较,法向压应力突变的时间要早;剪切速率减小,二者趋于一致;当剪切速率很低时,法向压应力的值很小且超出了仪器的量程,只有粘度的值是可信的.针对该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晶速率表征法,即利用法向压应力和粘度二者中较早的突变时间表征结晶诱导时间(ton).诱导应变γ=.γ.ton,q是决定剪切影响结晶行为的一个无量纲参数,可以将不同温度下的结晶诱导时间曲线组合成一条主曲线.  相似文献   

4.
以毛细管流变仪和Hakke转矩流变仪对稀土催化合成的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 (UHMWPS)的流变与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UHMWPS最显著的流变特征为超高的熔体粘度和低剪切速率下出现不稳定流动 .不稳定流动与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长的松弛时间有关 ,并提出了临界剪切速率与分子量和温度的定量关系式 .较低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临界剪切速率 ,改善挤出物外观质量和降低熔体粘度 .分子链极度缠结不仅导致超高的熔体粘度 ,也使UHMWPS链解缠加快 ,导致更高的剪切速率敏感性 .UHMWPS塑化时熔体粘度高 ,转矩大 ,加工性能劣于通用聚苯乙烯 (GPPS)  相似文献   

5.
通过密度法、DSC、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物理老化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溶剂诱导结晶速率及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取向程度对PET纤维物理老化过程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老化温度下,PET纤维的溶剂诱导结晶(SINC)速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取向程度高的样品则经较短的老化时间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对上述现象用凝聚缠结的观点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6.
茂金属 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丁烯-1共聚的茂金属聚乙烯(mPE)的流变性,发现茂金属聚乙烯的窄分子量分 布导致它在挤出加工剪切范围里熔体粘度高、对剪切敏感性差以及熔体从牛顿型转为非牛顿型所需的剪切速率、转变应力高,在挤出加工条件下流动性差,加工困难。对茂金属聚乙烯(mPE)进行改性制得MmPE,MmPE熔体对温度、剪切速率的敏感性提高,在加工温 度、加工剪切范围里的天观粘度降低,加工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可在普通聚乙烯加工  相似文献   

7.
合成聚(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聚合物网络(PAAc/PNIPA IPN)水凝胶,具有温度及pH双重敏感特性。这种水凝胶在弱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远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溶胀率。在酸性条件下,随着温度上升,凝胶的溶胀率也随之逐渐上升;而在弱碱性条件下,温度低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的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溶胀率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而温度达到LCST时,凝胶的溶胀率  相似文献   

8.
合成聚(丙烯酸)/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聚合物网络(PAAc/PNIPAIPN)水凝胶,具有温度及pH双重敏感特性.这种水凝胶在弱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远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溶胀率.在酸性条件下,随着温度上升,凝胶的溶胀率也随之逐渐上升;而在弱碱性条件下,温度低于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的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溶胀率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当温度达到LCST时,凝胶的溶胀率突然急剧下降,并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DCS、POM、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对羟基苯甲醛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含量的液晶共聚酯PET40/PHB60(LCP1)和PET30/PHB70(LCP2)的共混物与尼龙1010为基体的三元混体系。结果表明,液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单组分有明显提高,通过改变混合液晶中两组分的含量可调节其加工温度与粘度,从而满足了与尼龙1010共混的加工窗口要求。混合液晶的加入对尼龙1010的结晶与熔融  相似文献   

10.
DSC和SEM研究结果表明聚苯乙烯(PS)与一种热致液晶聚合物(LCP)(PHB/PET(60/40)共聚酯)完全不相容.共混体系具有与组分无关的Tg,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两相结构.将PS进行化学改性(引入磺酸基团)制备成磺化聚苯乙烯(SPS),随中和盐离子的变化有:酸式、Li、Na、Zn和Mn盐五种形式.用DSC和SEM对LCP与SPS共混物的热性能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共混体系有一个与组成相关,且明显低于纯SPS的Tg.这表明了PS与LCP的相容性因为磺酸基团的引入而得到了改善.同时用Fox方程计算了LCP的Tg.当SPS含量较低时(不大于50%)在各个共混体系中,所估算的LCP的Tg相互吻合.表明共混体系满足Fox方程的前提条件,即LCP与SPS形成相容体系.当SPS含量较低时(25%),LCP/SPS的共混物为较均一体系,断面光滑;而SPS含量较高时,在脆断面可以观察到纳米级的颗粒.电子能谱分析证明了这些颗粒是SPS负离子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1.
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以对羟基苯甲酸(PHB)、对苯二甲酸(TPA)和双酚A(BPA)为单体合成的共聚芳酯液晶熔体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切变速率、熔体温度及PHB链节含量对切粘度和结构粘度有很大的影响。切变速率在10~103/S、温度295~330℃范围内,共聚酯粘流活化能△Eη为74.5~205.1(kJ/mol)。液晶熔体在剪切流中存在屈服应力τo,随温度升高τo值降低。在低温、低切变速率下,共聚酯熔体的弹性很小,甚至呈现挤出收缩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用日本岩本RPX-705多功能流变仪测定了在不同浓度,温度,溶剂pH值和外加盐浓度对壳聚糖在甲酸水溶液中其浓溶液粘度η随剪切速率γ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浓度,温度等对溶液粘度,流动活化能Eγ和流动指数n的影响。发现溶剂pH值减小或溶液中外加盐浓度增加,溶液粘度变小,n增大,表明非牛顿流动性减弱,并且进一步了零剪切粘度ηo和外加盐浓度Cs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自制的四种全芳香族热致液晶聚合物BP LCP、BPM LCP、BPA LCP、BPS LCP与热塑性树脂聚砜(PSF)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得材料的微观形态、热性能、力学性能等,结果显示:四种液晶聚合物中,BP LCP,BPS LCP在所用加工条件下可在PSF中取向成纤,而且这两种共混物断面上存在皮 核效应;BPM LCP和BPA LCP未成纤,均以球状存在于PSF中.这四种液晶聚合物与PSF的相容性较差,各共混物的Tg均分别接近于二纯组分的Tg值,SEM照片上明显的相界面也能说明以上问题.液晶聚合物对PSF有增强作用,但增强效果不很显著,这可能是二者相容性较差所致  相似文献   

14.
分子量对酞侧基聚芳醚酮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锥权流变仪及DSC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分子量的酞侧基聚芳醚酮(PEK—C)在低剪切速率区(10-2-10s-1)的流变行为及其分子量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品的粘流活化能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Tg随分子量的变化是二个线性区,其交点值与所求的样品的临界分子量(Mc)值相对应.利用测得的零剪切粘度值(η0)首次求得了PEK—C的临界分子量(Mc)值.同时也讨论了Mc与温度及η0和Tg与分子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用日本岩本RPX-705多功能流变仪测定了在不同浓度、温度、溶剂pH值和外加盐浓度对壳聚糖在甲酸水溶液中其浓溶液粘度η随剪切速率γ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浓度、温度等对溶液粘度、流动活化能E_γ和流动指数n的影响.发现溶剂pH值减小或溶液中外加盐浓度增加,溶液粘度变小,n增大,表明非牛顿流动性减弱,并且进一步讨论了零剪切粘度η_0和外加盐浓度C_s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胶质液态泡沫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包含萃取剂的胶质液态泡沫(CLA),测定了包含N1923或TBP的CLA萃取醋酸的性能,以及包含P507的CLA萃取稀土离子时稀土在CLA水质滑腻壳层中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将萃取剂包含于CLA中,对其粒径、粘度及稳定性等不产生明显影响,但对萃取分配及传质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酰胺稀溶液的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丙烯酰胺稀溶液的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的研究陈九顺,刘忠义,刘波,张艳红(黑龙江大学化学系,哈尔滨,150080)关键词聚丙烯酰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粘度,剪切速率水溶性高聚物聚丙烯酰胺(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的水溶液是一种假塑性流...  相似文献   

18.
力化学降解对聚氮乙烯加工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rabender塑化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经力化学降解制得的聚氯乙烯(PVC)的加工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降解的PVC塑化时间比未降解的PVC明显缩短。塑化速度和熔化效率也明显加快,熔体粘度及玻璃化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芳醚酮(PEK-C)在200℃下长时间放置过程中拉伸断裂行为的变化.通过应力-应变实验、断面形貌观察及去老化现象的研究证实,200℃下长时间放置后的PEK-C的拉伸断裂行为,发生韧性-脆性转变,发生这一转变的时间约在589小时左右.伴随199℃下的拉伸过程中出现的去老化现象,决定于材料发生剪切屈服形变的能力,与韧性-脆性断裂行为转变有着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树脂吸附法处理五氯酚钠生产废水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用大孔吸附树脂CHA—111处理五氯酚钠(PCP—Na)生产废水,其中PCP—Na含量为10000~15000mg/L,CODcr高达11000mg/L。经中和沉淀-树脂吸附法处理,处理量为12BV,吸附流出液中五氯酚(PCP)含量≤1.1mg/L,PCP去除率>99%,CODcr总去除率≥80%,树脂脱附液经酸化处理,可回收P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