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小麦根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草酸、乌头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的条件。在pH7.8的磷酸钠缓冲溶液中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电泳溶液体系,紫外检测波长214nm,可以有效地分离检测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上述有机酸:将该法应用于铝胁迫下培育的小麦根样品中有机酸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铝浓度的增加,苹果酸被诱导增加,与报道的HPLC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本法可在植物化学研究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电解质溶液组成对低分子量阴离子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小芸  吕建德 《分析化学》1997,25(6):704-707
研究了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低分子量阴离子时电解质溶液中背景电解质、电渗流改性剂、pH值、有机溶剂等对分离的影响;比较了铬酸根、邻苯二甲酸根、苯甲酸根3种背景离子对不同迁移率阴离子分离的影响,并对间接紫外检测的定量基础及灵敏度进行了讨论;考察了3种不同长链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电渗流改性剂浓度对阴离子迁移时间和电渗迁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流的改性效果与烷基链的长度有关;pH影响阴离子的有效迁移率  相似文献   

3.
屈锋  林金明 《大学化学》2004,19(4):44-47
介绍一个快速、简单、实用的毛细管电泳实验,适用于仪器分析课程中的毛细管电泳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酸度对电渗流的影响,有机酸络合剂对金属离子分离的影响,了解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等概念,并学习电泳淌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简便的分离方法,已被用于生物、环境及临床等试样的分离及分析[1].检测技术在毛细管电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在柱紫外可见及荧光检测是两种广为接受的检测方法,但其检测灵敏度仅为10-5~10-6mol/L[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MS)是一种灵敏的元素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地用于各种试样中元素分析.近年来,该方法作为色谱及毛细管电泳的检测器,被用于元素的形态分析[3].在毛细管电泳(CE)与ICP光谱连用技术中,挑战性的工作是设计一种能把CE与ICP相连的接口.目前已有几种接口…  相似文献   

5.
磺胺嘧啶(SD)、磺胺甲嘧啶(SM)、磺胺二甲嘧啶(SM2)是常用的磺胺类药物[1],在结构上彼此只相差1个甲基(结构式见图1)。毛细管电泳(CE)由其高效、低耗、快速、环境友好等特点而成为药物分析中极具吸引力的分析方法[2-3]。近年来,文献报道采用CE方法分析磺胺药物均使用紫外检测[4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CEC)是一种新兴的以电渗流为驱动力的微柱分离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1].它主要依靠电渗流驱动流动相,流动相的流型为塞状平推流,具有与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类似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明明  沈菁  宋婷  李胜清  陈浩 《分析化学》2012,40(5):809-810
1 引 言 百草枯属有机杂环类季铵盐除草剂,由于它具有优良的除草效果,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的杂草防治.百草枯具有极强的水溶性,极易迁移至水体环境中,从而对饮用水的质量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目前,百草枯的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和毛细管电泳法(CE) [4~6].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百草枯,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而且灵敏度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百草枯,通常需要衍生化,应用较少[3].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百草枯,通常需要在流动相中添加离子对试剂[2].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水样中百草枯残留的测定.然而,毛细管电泳灵敏度不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场放大样品进样(FASI)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在线富集方法,其富集倍数可达1000倍[7],可有效提高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灵敏度,因此应用较为广泛.本实验建立了场放大样品进样-压力辅助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用于测定饮用水中百草枯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8.
正毛细管电泳技术(CE)自1981年提出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采用高电场,其柱效高、分离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在生命科学、环境检测、药物分析和食品检验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4],其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紫外-可见吸收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及荧光法等[5]。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目标物的含量较低,且其检测信号还易受成分复杂的样品基质的干扰,因此,需要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是一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 (CE)正向着实际体系分析和微型化分析的方向发展[1,2 ] .为提高分离效率 ,CE的进样量一般很小 (1 0 - 12 ~ 1 0 - 9L ) ,因此常采用在线样品富集方式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电场放大进样 (FASI)是 CE中实现在线样品富集的简便方式[3] ,随着 CE和检测技术的发展 ,其应用范围和研究体系不断扩大[4 ] .三联吡啶钌 [Ru(bpy) 2 + 3]电化学发光 (ECL )作为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方法被逐渐应用于 CE分析 (CE-ECL) .我们对这种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分析[5~ 7] .实验中发现 ,在施加正高压的条件下 ,不同进样条…  相似文献   

10.
径向电场调制毛细管电泳法用于蛋白质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英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10):1533-1537
利用自制的双向电场控制毛细管电泳新系统,考察了蛋白质的分离情况.结果发现,在低pH值下,通过施加径向电场,不仅可改变电渗流的大小和方向,而且能抑制蛋白质的吸附,进而实现对蛋白质分离效率和分离速度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实现毛细管电泳的动态或随机调控,这对许多生物样品分离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付国妮  何友昭  王晓葵  王蕾 《色谱》2007,25(2):193-196
改进的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吸收法采用了自制隔离池,以对氨基苯甲酸(PAB)为背景电解质,对茶叶中的氨基酸进行了测定。PAB能够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检出限。隔离池的使用避免了PAB的电极反应,降低了基线噪声,维持了两缓冲液池间的电流导通。研究了背景电解质的浓度、pH值以及电渗流改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氨基酸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6种氨基酸在14 min内达到了基线分离,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5),检出限为1.7~4.5 μmol/L,回收率为83.0%~106%。该法快速、便捷和灵敏,已成功应用于茶叶中11种游离氨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日夜百服宁中的有效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分离检测了日夜百服宁中的有效成分,研究了电极电位,不同浓度的甲酰胺(FA),电解液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电泳分离的影响,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25mmol/L Tris-25mmol/L H3BO3(表观pH=8.5)运行介质中,日夜百服宁中的4种有效成分即扑热息痛(AP),盐酸伪麻黄碱(PH),氢溴酸右美沙芬(DM)和扑尔敏(CM)在12min内完全分离,检测电位为+0.9V(vs.SCE)。线性范围分别为AP 0.5-200mg/L;PH 0.8-300mg/L;DM2.5-350mg/L;CM0.5-330mg/L;检测限分别为AP0.1mg/L;PH0.55mg/L;DM1mg/L;CM0.2mg/L。  相似文献   

13.
Fung YS  Sun DX  Yeung CY 《Electrophoresis》2000,21(2):403-410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assessment of free bilirubi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lbumin, as it requires only a small sample volume and provides a rapid and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free bilirubin from its albumin-bound complex in a one-phase system.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equilibrium without dissociation of bilirubin from the albumin/bilirubin complex as in real clinical conditions, the coupling of CE with frontal analysis (FA) was investigated. A very large sample plug was introduced hydrodynamically into the capillary (36 cm length, 50 microm inner diameter) at 15 psi x s to develop the frontal conditions during CE separation. The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E/FA separation of bilirubin and albumin were optimized as follows: +20 kV; running buffer, 10 mmol/L phosphate and 1 mmol/L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 pH 7.4. The working range for bilirubin was found to vary from 5 to 206 micromol/L; precision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2.0% for n = 3 and detection limit (signal to noise, S/N = 2) was 2 micromol/L. The residual binding capacity of a simulated cord blood serum for bilirubin was 26 mg/100 mL at pH 7.4. Bilirubin was shown to be displaced from albumin when aspirin was added. The free bilirubin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to increase to clinical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s from 11.9 to 21.1% when increasing aspirin was added in the range of 5-50 mg/100 mL, respectively. Thus, the investigation of aspirin displacement of bilirubin from albumin is clinically important and the CE/ FA method is a suitable procedure for this purpose.  相似文献   

14.
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法建立了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含量的检测方法,探讨了缓冲溶液种类、工作电位、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在15 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 9.5),25 kV电压,0.6 V工作电位的条件下,松果菊苷的质量浓度在0.5~5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检...  相似文献   

15.
微流控芯片测定盐酸金刚烷胺片中的盐酸金刚烷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片剂中盐酸金刚烷胺的分析方法.对缓冲液和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实验采用1 mmol/L HAc+2 mmol/L NaAc(pH 4.5)+0.1 mmol/LSDS的缓冲体系,于2.00kV的分离电压下进样10 s,在1 min内实现了盐酸金刚烷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应用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CE-C4D)分离检测技术,研究了柠檬酸-Zn2+体系对异亮氨酸对映体的手性识别行为。结果表明,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45 cm×50 μm,Leff=40 cm),以2.8 mmol/L NaOH+0.8 mmol/L柠檬酸+2.0 mmol/L乙酸锌为非手性介质电泳运行液,分离电压+13 kV,D,L-异亮氨酸对映体得到了良好的手性识别,对映体分离度达到2.0。线性检测范围为1.0~20 mg/L,检出限(S/N=3)为0.40 mg/L。对影响分离度的因素(Zn2+的浓度、电泳运行液的组成、分离电压以及其他氨基酸的干扰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手性识别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同时分离测定阿咖酚散中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3种有效成分的方法。对以有机碱三乙醇胺为改进剂的胆酸胶束相进行了优化,对改进剂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详细讨论。最佳电泳条件如下:以40 mmol/L硼酸盐-60 mmol/L胆酸-12.5%三乙醇胺(pH 12.0)为缓冲体系,分离电压为15 kV,检测波长为254 nm。在上述条件下,14 min内实现了阿咖酚散中3组分的基线分离。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75~900.0(r=0.999 9)、2.60~62.50(r=0.992 9)、79.17~3 800 mg/L(r=0.994 0)。上述3组分迁移时间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不高于1.8%和6.8%。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的检出限分别为4.6、0.17、38 mg/L。应用该法测定阿咖酚散中上述3组分,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100%和102%,可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经济,能同时进行阿咖酚散中多种成分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离子色谱-直接电导检测法分离测定离子液体中的卤素离子(F~-、Cl~-、Br~-)杂质.采用Shim-pack IC-A3阴离子交换色谱柱,考察了淋洗液种类及浓度、流速和色谱柱温度对分离测定的影响.最佳色谱条件为:以1.25 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为淋洗液,流速1.5 mL/min,色谱柱温45 ℃.在此条件下可以基线分离卤素离子,且NO~-_3、BF~-_4、SO~(2-)_4不干扰测定.该法测定卤素离子的检出限(S/N=3)为0.02 ~0.11 mg/L,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不大于0.7%,F~-、Cl~- 和Br~- 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 ~50、0.1 ~50、0.5 ~100 mg/L.将方法用于烷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卤素离子杂质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 ~102%.  相似文献   

19.
贾蕊  栗娜  朱若华 《色谱》2007,25(2):189-192
建立了一种采用毛细管电泳法(CE)测定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以含0.002%Brij-35的50 mmol/L 的硼砂缓冲溶液(pH 9.18)作为电泳介质,检测波长280 nm,于19 min内实现了体系中各组分的基线分离。根据酶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浓度变化计算有关反应动力学参数。将已知的氨甲喋呤、甲氧苄胺嘧啶和叶酸3种抑制剂作用于所建立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体系,测得抑制剂的半数抑制浓度与文献值相接近,证明本体系可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DHFRI)的筛选。  相似文献   

20.
利用间接紫外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完成了对爆炸残留物中7种无机离子(K+,NH+4,NO-2,NO-3,SO2-4,ClO-3,ClO-4)的分离检测。阳离子测定采用的缓冲体系为10 mmol/L吡啶(pH 4.5)-3 mmol/L冠醚,K+和NH+4在2.6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分别为0.25 mg/L和0.10 mg/L(S/N=3)。阴离子测定采用的缓冲体系为40 mmol/L硼酸-1.8 mmol/L重铬酸钾-2 mmol/L硼酸钠(pH 8.6),氢氧化四甲铵为电渗流改性剂,5种阴离子在4.6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为0.10~1.85 mg/L。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爆炸物样品种类的判定分析,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