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健强  陈绍和 《光学学报》1993,13(10):44-948
理论分析用二种不同材料组成复合色散棱镜的色散量,提出变相色散棱镜,以增大色散量。结论在实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
钱福荣 《物理实验》1993,13(2):93-94
对图1所示双棱镜干涉实验(仅画出上半部份),作者在前文中已推得折射线方程 Y=Xctg(α+θ_2′)+[(?)tgαtg(θ_1)′+(?) tgα-(?)tgαctg(α+θ_2′)+(?)ctg(α+θ_2′)]÷[tgα+tg(θ_1)′]  相似文献   

3.
袁剑辉 《物理实验》1993,13(4):182-183,180
菲涅尔双棱镜干涉实验结果的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源的两虚像的距离不易测准。一般的教材也没有对两虚像作详细分析。本文准确计算了双棱镜两虚像的距离及它们所在的位置并分析了通常此种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如图1,棱镜ABC的折射锐角为a,  相似文献   

4.
角锥棱镜的偏振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春海  吉贵军 《光学学报》1993,13(6):40-545
分析了实心角锥棱镜对任意方向入射光的偏振态的影响,同时考虑振幅的变化,给出角锥棱镜的琼斯矩阵表达式,文中计算了当光线平行于角锥棱镜对角线方向入射时角锥棱镜的琼斯矩阵的具体数据,同时对不平行的一些典型的情况也进行了计算,所有结果均在实验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5.
冯影 《应用光学》1995,16(4):41-43
用解析法推导别汉棱镜FBJ-0°沿垂直于其特征方向移动δ时,系统光轴发生(3+cosβ)δ的偏移量,并用计算机的计算实例验证该推导结论  相似文献   

6.
张国威 《物理》1992,21(9):555-555,561
现有的各种棱镜光谱仪器中,色散分光棱镜都采用等腰或等边棱镜(简称三棱镜),棱镜顶角一般为58-63°.这种棱镜都工作于最小偏向角状态,这时光线的出射角等于入射角,棱镜内的光线平行于底边,而出射光束宽度显然等于入射光束宽度,即两侧光束是对称的.当旋转棱镜时,满足上述条件波长的单色光即被分离出来.这就是单色仪的工作原理.对于摄谱仪器,只有一个波长工作于最小偏向角,其他则近似工作于最小偏向角,但其出射光束宽度仍等于成近似等于入射光束宽度.我们把这种等束工作的棱镜称作“等束棱镜”.至今,所有棱镜光谱仪器中的分光棱镜,均是这种棱…  相似文献   

7.
李树仁 《物理实验》1996,16(3):144-144
用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应注意的问题李树仁(长春广播电视大学130022)学生在做用菲涅耳双棱镜测光波波长实验时,测得的波长与实际相差很大.原因在哪里?如何更准确地测得波长?这是本文考虑的问题.一、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这一实验通常的做法是:1.在光具座...  相似文献   

8.
程勇  卢常勇  刘旭  万强  王会升 《光子学报》2014,38(11):2747-2751
利用角锥棱镜的退偏效应实现了电光调Q固体激光器的偏振耦合输出.器件采用热传导冷却半圆柱面LD阵列侧向泵浦Nd∶YAG泵浦几何,获得在20 Hz运行条件下,脉冲能量163 mJ/pulse、脉冲宽度6.5 ns、发散角3.5 mrad、能量稳定性±2.8%、光光效率16.7%的理想性能.与传统平行平面腔相比,具有效率高、峰值功率大、输出能量和脉宽可调,且输出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全聚光路中的三轴稳像棱镜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跃进  连铜淑 《光学学报》1992,12(8):49-754
  相似文献   

10.
LD抽运角锥棱镜腔电光调Q固体激光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角锥棱镜的退偏效应实现了电光调Q固体激光器的偏振耦合输出.器件采用热传导冷却半圆柱面LD阵列侧向泵浦Nd:YAG泵浦几何,获得在20 Hz运行条件下,脉冲能量163 mJ/pulse、脉冲宽度6.5 ns、发散角3.5 mrad、能量稳定性土2.8%、光光效率16.7%的理想性能.与传统平行平面腔相比,具有效率高、峰值功率大、输出能量和脉宽可调,且输出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Rochon起偏分束棱镜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Rochon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冰洲石起偏分束器。本文通过分析棱镜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切割角、偏向角、半视场角和所用胶合剂的折射率等因素,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法,并形成计算机程序,不仅可以优化结构参数;还可以对棱镜的若干性能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三轴稳像棱镜组是具有三自由度全视场稳定作用,同时还可起扫描、正像作用的多功能棱镜组。本文对该棱镜组的三种运动方式进行了讨论,并运用反射棱镜的基本稳像原理,推导出了三种运动方式的稳像公式和稳像工作公式。  相似文献   

13.
直角屋脊棱镜与立方角锥棱镜的光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政阳  付跃刚 《应用光学》2008,29(5):833-836
在光学工程应用方面,常利用棱镜对光路的折转作用,完成一定的转像、检测和测量等工作。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棱镜加工误差对光轴产生的影响,应用动态光学理论及推导公式,分别给出直角屋脊棱镜与立方角锥棱镜的作用矩阵、特征方向和极值轴向,得出2种棱镜光轴偏差的数学模型。根据实际加工误差,进一步推导出2棱镜的理论误差,并对2棱镜的理论误差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可以用直角屋脊棱镜代替立方角锥棱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作者在双目生物显微镜中棱镜组的装校的工作实践,介绍了在装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正方形角锥棱镜定向反射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微正方形角锥棱镜阵列定向反射器的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模拟。证明了其定向反射特性 ,并利用几何光学方法解决了全反射条件对入射孔径角的限制 ,以及单元有效反射面积对定向反射率的影响问题 ,同时也给出了阵列器件表面反射对定向反射率的影响。为了便于比较 ,也给出了微三角形角锥棱镜阵列定向反射器的单元反射面积。所得结果为微正方形角锥棱镜阵列定向反射器的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板条固体激光器用新型棱镜腔的偏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百达  冯国英 《光学学报》1994,14(11):127-1131
从对正三棱锥和其它偏振元件的分析出发,对板条固体激光器用两类新型棱镜腔,即共轴复式全内反射棱镜-半反/全反阴阳镜腔和复式全内反射棱镜-正三棱锥-阴阳镜折迭腔的偏振特性作了详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微棱镜阵列型定向反射器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袁景和  曾红军 《光子学报》1998,27(11):1023-1027
介绍了微棱镜阵列型定向反射器的材料折射率对入射孔径角的限制,定向反射率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特别是提出了单元有效反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实验,为该元件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光隔离器用微型晶体偏光棱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光隔离器用偏光棱镜为例介绍了微型晶体偏光棱镜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加工方法。将通光孔径小于5mm的偏光棱镜称为微型棱镜。其结构设计通常遵从常规偏光棱镜的设计方法,但是考虑到器件微型化造成的材料机械强度的降低、加工应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工工艺的技术难度的增加等因素,作者在器件结构设计上作了周密地考虑。为配合设计工作,文中相应地详细介绍了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并给出了典型材料的测量数据结果。文中最后部分较为完整具体地介绍了借助晶体靠模技术对微型偏光棱镜实施加工的过程。本文对从事小型精密光学器件设计加工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棱镜对圆高斯光束的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基模高斯光束经三棱镜的变换进行了定量分析,表明基模圆高斯光束经三角棱镜变换后成为椭圆高斯光束。得出了椭圆高斯光束基本参量(椭圆光斑长、短半轴、等相面曲率半径、远场发散角)与入射基模圆高斯光束腰斑半径及三棱镜结构参数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光束的M2因子。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多光谱全色分色棱镜组的胶合工艺。该棱镜组是由6块非标准角棱镜、1块底板和4块滤色镜共11个零件所组成。该棱镜组各出射面与入射面之间的角度允差要求≤10″,各通光面与底板底面之间的垂直度要求⊥≤10″,棱镜中间还有两处空气隙,空气隙的宽度要求为L=0.05mm。另外,各棱镜在主光路方向上还有距离(光程)要求,因此该棱镜组的胶合工作成了该项任务加工中一个比较关键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