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水良  王永安  高扬  项斌 《合成化学》2008,16(2):210-213
以间二乙氨基苯酚(1)和邻苯二甲酸酐(2)为原料制得2一羧基-4'-二乙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3);在浓硫酸作用下,3与2-甲基-5-对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4)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荧烷染料--2-(5-甲基-1,3,4-噁二唑-2-基)-6-二乙氨基荧烷,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3的较适宜条件为:132mmol,n(1):n(2)=1.0:1.2,36%NaOH 60 mL,反应时间10 h,分解时间6 h,收率71.8%,纯度83.4%(HPLC).  相似文献   

2.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喹唑啉-4(3H)-酮衍生物的烯胺酮型荧光探针QA。在DMSO溶液中,探针QA对CN~-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识别作用,表现为荧光增强并蓝移,其识别机制为CN-对QA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此外,探针QA对CN~-响应快速,检测限低至1.75×10~(-7)mol·L~(-1)。  相似文献   

3.
由3-甲酰基-9-乙基咔唑和吡啶2-甲酰肼缩合制备了一种基于咔唑的结构简单的探针分子1。探针1在CH3CN-H2O(9/1,v/v,HEPES 0.02 mol·dm-3,pH=7.0)溶液中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表现为荧光增强。除了Co2+具有轻微干扰外,其他金属离子如Ni2+,Hg2+,Ba2+,Mg2+,Ag+,K+,Ce3+,Mn2+,Pb2+,Na+,Sr2+,Zn2+,Cd2+,Cr3+和Fe3+对Cu2+的识别无显著干扰。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三角架罗丹明B荧光探针对Cu~(2+)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三角架结构罗丹明B衍生物(2).在乙醇-水(8/1,V/V)介质中,用Tris-HCl控制体系pH为6.8,观察到Cu2+对化合物2的荧光及紫外-可见吸收增强性能,同时化合物2对Cu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选择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为557/577nm,测定了探针2(1.00×10-5mol·L-1)对Cu2+响应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0~10.00×10-5mol·L-1,相关系数R2=0.9964(n=15),检出限为1.129×10-7mol·L-1,平行测定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以557nm为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紫外吸收,Cu2+响应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50~25.00×10-5mol·L-1,相关系数R2=0.9948(n=13),检出限为3.338×10-7mol·L-1.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基于苯并噻唑衍生物的Fe~(2+)荧光探针YBTM。YBTM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考察了YBTM在DMF/H_2O混合溶液中的荧光性质。在DMF/H_2O(1/9,v/v,HEPES 10 m M,p H=7.4)溶液中,探针YBTM对Fe~(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Fe~(2+)可引起荧光猝灭,探针对Fe~(2+)响应快速,检测限为2.46×10~(-6)M。以酒石酸二铵作为掩蔽剂消除Fe~(3+)的潜在干扰。此外,探针YBTM可用于MCF-7细胞中Fe~(2+)的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6.
以1,8-二乙炔基芘和8-氨基喹啉为原料,通过click反应合成了一种双取代芘荧光探针L,表征了其结构.探针L可以在THF/H_2O(V∶V=1∶1,HEPES,1×10~(-2) mol/L,p H=7.4)中快速识别Cu~(2+),其他离子没有干扰.Job’s实验和高分辨质谱证明L与Cu~(2+)的结合计量比为1∶1,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L与Cu~(2+)形成了多元配合物.此外,L-Cu~(2+)对PPi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响应快速,其检测限可达到6.32μmol·L~(-1),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罗丹明B、水合肼及9-蒽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化学传感器AR.其在体积比为1的乙醇/水溶液中能高选择性地识别Cu~(2+),同时在557nm处有显著的紫外吸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在AR与Cu~(2+)结合后,该体系对S~(2-)显示较高的专属性,且也能引起裸眼颜色变化.此外,通过核磁滴定、EDTA滴定实验验证AR与Cu~(2+)的识别机理为可逆性识别.该探针还可制成溶液和试纸检测1mmol/L级别含Cu~(2+)水样.因此,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罗丹明B的高选择性连续识别Cu~(2+)和S~(2-)的可逆型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8.
合成出了3个新型基于咔唑-氨基硫脲席夫碱衍生物.利用裸眼、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研究了代表2-[(N-庚烷-咔唑-3-基)甲叉基]肼硫代甲酰胺(L_2)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水溶性良好,可以在DMSO-H_2O(V∶V=6∶4,Tris-HCl缓冲液,pH=7.0)的体系中使用.当加入Cu~(2+)时,化合物L_2的DMSO-H_2O溶液显示出明显的颜色变化,由无色变为黄色,而其它阳离子无明显颜色变化.这表明,席夫碱L_2可作为裸眼识别Cu~(2+)的探针.荧光光谱分析实验发现,在DMSO-H_2O(V∶V=6∶4,Tris-HCl缓冲液,pH=7.0)溶剂中,探针L_2是对Cu~(2+)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荧光猝灭型探针.探针L_2与Cu~(2+)的结合常数为3.42×104 L·mol~(-1),检测限为8.96×10-6 mol·L~(-1).MS分析显示,L_2与Cu~(2+)的络合比为1∶1.探针L_2对Cu~(2+)的检测限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饮用水中Cu~(2+)的最大含量20?mol·L~(-1).  相似文献   

9.
冷原子荧光法间接测定痕量 S~(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痕量S~(2-)国内外通常采用亚甲基蓝法、分子荧光法、滴定法、电极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文报导了用冷原子荧光法间接测定痕量S~(2-)的一种新方法,选择了促进Hg~(2+)与S~(2-)定量结合和剩余Hg~(2+)被SnCl_2还原的条件,采用抗坏血酸成功地改变了测定体系的性质,令人满意地建立了工作曲线。该方法所需试剂少,灵敏度高。S~(2-)的检测极限为1.7×10~(-10)克, 变动系数5.5%。该方法的建立扩大了冷原子荧光测汞仪的使用范围。实验部分 (一)仪器与试剂冷原子荧光测汞仪(西安无线电八厂)。 10%SnCl_2 溶液,1%KMnO_4 溶液,3mg/ml抗坏血酸溶液(现配现用),HgCl_2 标准储备液(0.1mg/ml Hg~(2+)),用储备液配制100ppbHg~(2+)工作液,加两滴1%KMnO_4 (现配现用)。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荧光探针2-(4-二羟基硼烷)苯基喹啉-4-羧酸(PBAQA)能实现儿茶酚的选择性识别,但发射波长较短.PBAQA及衍生物通常在285 nm进行荧光发射.本文报道以PBAQA为building block,通过化学合成制备一个新的二硼酸荧光探针.该化合物具有更长的发射波长,发射波长为364 nm.初步荧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多巴胺具有一定结合选择性.对寻找具有较长发射波长的硼酸荧光探针,实现探针分子在嗜铬细胞瘤等细胞组织进行荧光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2,4-二羟基水杨醛为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脱乙酰化反应,再与4-二乙氨基水杨醛经缩合反应,进而通过甲基化合成了新型的香豆素荧光探针.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碳谱(13 C NMR)和高分辩质谱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并测定了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Cu2+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当Cu2+浓度在0.66~10μmol·L-1范围内时探针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Job分析法表明探针与金属离子作用形成1∶1结合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CyP6Q[6])与2-(β-吡啶)-1H-咪唑[4,5-f][1,10]菲咯啉盐酸盐(即Ar-IPHS)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并利用CyP6Q[6]可使Ar-IPHS产生强烈荧光的性质制备了Ar-IPHS@CyP6Q[6]荧光探针用以识别氨基酸。结果表明,探针可高效识别甘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检出限分别为2.27×10-6、1.359×10-5和1.690×10-5mol/L。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可用于识别Cu2+的香豆素类荧光探针N'-(噻吩-2-亚甲基)-7-二乙胺基-3-甲酰肼-香豆素(FSBA),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1H NM R、13C NM R等手段对FSBA进行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对FSBA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FSBA对Cu2+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当加入Cu2+时,FSBA的紫外吸收峰发生了红移,最大紫外吸收峰也发生了变化。根据IUPAC(CDL=3Sb/m)测得检出限为0.21μmol/L。FSBA可作为荧光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的Cu2+检测。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6-甲氧基-2-萘甲醛和2-甲基喹啉磺酸盐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红光发射特性的荧光探针(E)-3-(2-(2-(6-甲氧基萘-2-烃基)乙烯基)喹啉-1-烃基)丙烷-1-磺酸盐(L),并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探针L对HSO3-具有较高的识别选择性和检测灵敏度,且不受其...  相似文献   

16.
刘付永  冯丹  武永平  吴佳娜  董川 《应用化学》2015,32(12):1437-1447
测试了3,3-双(N-辛基-2-甲基吲哚)邻苯二甲内酯荧烷(ck-16)在显色前后的13C NMR谱图,揭示了其显色前后的结构变化及其显色机理。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ck-16在乙醇溶液中与不同显色剂作用后的光谱性质,测定了其与常用显色剂间的络合比和不稳定常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外界条件的改变对ck-16在乙醇溶液中与特定显色剂作用后显色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亲电阳离子进攻ck-16荧烷分子的苯酞环,使苯酞环断裂,推电子的N原子和吸电子的羰基O原子之间建立π电子迁移通道使分子显色。 在乙醇介质中,ck-16与不同显色剂作用后具有不同的显色效果;对路易斯酸和有机弱酸这两类显色剂而言,ck-16与所测的四种显色剂(FeCl3、草酸、CuCl2、水杨酸)均以1:1的形式络合,ck-16与Fe3+的不稳定常数最小,结合最稳定,草酸其次,与Cu2+的相近,ck-16与水杨酸的结合最弱;在乙醇中,放置时间对ck-16/FeCl3和ck-16/H2C2O4两个体系的吸光度影响不大,但两体系表现出随水含量变化不同的敏感性,ck-16/FeCl3体系具有比ck-16/H2C2O4体系更为灵敏和快速的水致褪色性能。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罗丹明B为基础的Hg~(2+)荧光探针:3',6'-双(二乙基氨基)-2-(-2-1,3,3-三甲基二氢吲哚-2-甲基)氨基)螺[异二氢吲哚-1,9'-呫吨]-3-酮(L1)。在乙醇和水50:50(V:V)的体系中,探针L1对Hg~(2+)表现出高的选择性,当加入10倍当量的Hg~(2+)时,荧光强度增加大约60倍。另外当加入一定量的Hg~(2+)后,可以裸眼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Hg~(2+)浓度在0.80~10μ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7μmol/L。溶液中除Cu~(2+)之外的其它金属离子对Hg~(2+)的测量几乎没有干扰,探针对Hg~(2+)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光谱滴定表明,Hg~(2+)与探针L1形成1:1配合物,同时对该探针进行了实际应用,可用来检测自来水等样品中Hg~(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2-硼酸基苯甲醛-(2′-羟基-4′-磺酸基)萘腙衍生物(2-BBHSNH),该化合物水溶性极好,识别体系不需任何有机介质。在pH=6.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2-BBHSNH对Pb2+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主客体分子间形成1∶1型的发光配合物。该配合物最大发射波长为568nm,稳定常数为4.3×104 L·mol~(-1)。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Pb~(2+)浓度在5.0×10-7~1.0×10-4 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3,检出限为9.7×10-8 mol·L~(-1)。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Pb2+的测定,回收率为111%~116%。  相似文献   

19.
设计合成了香豆素衍生物荧光探针(HPDC),该传感器在与其他离子共存的条件下表现出对Cu~(2+)的高选择性和灵敏度,并可肉眼识别颜色变化。Cu~(2+)的最低检测浓度达到0.32μmol/L。Job曲线表明HPDC与Cu~(2+)的络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20.
以2-羟基-1-萘甲醛和2-氨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简单的希夫碱化合物(L)。L作为增强型荧光探针,在缓冲水溶液中可选择性检测Al~(3+),检测限为80.5nmol/L,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中Al~(3+)的上限值(7.41μmol/L)。通过荧光共聚焦成像,化合物L可高效地检测人体SiHa癌细胞内的Al~(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