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固相萃取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同时检测洗衣液、洗衣粉等洗涤用品中荧光增白剂351、85、28和71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甲醇提取,经WA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Max-RP色谱柱(150 mm×2.0 mm),以乙腈-1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实现待测物(包括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良好分离,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合保留时间和光谱图定性,以标准曲线定量。结果表明,4种荧光增白剂在0.05~18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3;方法定量限(S/N=10)为1.5~15 mg/kg;添加水平为5~1500 mg/kg时,回收率为84.9%~105%,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3.2%~6.1%。应用本方法分析了15个样品,阳性样品检出率为53.3%。该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洗涤用品中4种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同时测定纸和纸板食品接触材料中11种荧光增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将粉碎好的纸质样品用40%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脱脂、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测定条件下,样品干扰低,11种荧光增白剂分离度大于1.0,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11种荧光增白剂的检出限为0.12~0.24mg/kg,定量限为0.40~0.80 mg/kg,加标回收率为90.1%~99.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2.8%(n=6)。该法样品处理简便、快速,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纸制品中15种荧光增白剂的分析方法,测定对象包括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荧光增白剂,其中包括部分同分异构体。样品经切碎后,采用一步溶剂提取法利用碱性提取液对样品中的荧光增白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过膜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乙腈、甲醇和四丁基溴化铵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Agilent Pursuit 5 PFP(4.6 mm×250 mm×5.0 μm)为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15种荧光增白剂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 0.998 9,检出限为0.030~0.60 mg/kg,定量下限为0.10~2.0 mg/kg。在3个加标水平下,15种荧光增白剂的回收率为90.0%~108%,相对标准偏差为0.70%~7.1%。所建立的方法成功应用于市售13种食品接触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测定,证明该方法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织物中5种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棉织物样品在40℃温度下用二甲基甲酰胺-水(70+30)混合液超声提取20min。提取液按仪器工作条件进行色谱测定。分离中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用乙腈和10mmol·L-1乙酸铵溶液以不同比例混合后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5种荧光增白剂的质量浓度均在0.5~200.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5~0.10mg·L-1之间,测定下限(10S/N)在1.2~2.1mg·k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76.5%~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6%~7.1%之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同时测定美白面膜中7种荧光增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后,经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25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30n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WA 85和FWA 71以及其他5种荧光增白剂分别在5~35mg/L和0.025~4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1;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0071~0.18mg/L,定量限(S/N=10)为0.12~12.24μg/g。3种不同添加水平下的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3.62%~115.87%,相对标准偏差为0.43%~5.40%。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美白面膜中7种目标荧光增白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同时测定洗涤用品中5种荧光增白剂类化合物(荧光增白剂393、荧光增白剂KCB、荧光增白剂CBS-127、荧光增白剂KSN和荧光增白剂OB)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质谱确证方法。洗涤样品以四氢呋喃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甲醇-水二元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荧光增白剂KCB和荧光增白剂CBS-127的检测波长为359 nm,荧光增白剂393、荧光增白剂KSN和荧光增白剂OB的检测波长为372 nm。荧光增白剂393的定量限为0.25 mg/kg,荧光增白剂KCB、荧光增白剂CBS-127、荧光增白剂KSN和荧光增白剂OB的定量限为0.5 mg/kg。在低、中、高3种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7.8%~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1.5%~4.4%。方法的日内RSD均小于1%,日间RSD均小于2%。适用于洗涤用品中5种荧光增白剂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塑料儿童玩具中4种苯并■唑类荧光增白剂(FWA 135、FWA 367、FWA 368、FWA 184)的方法。样品经粉碎后,采用20 mL乙腈-三氯甲烷(6∶4,体积比)混合溶液一步溶剂提取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40℃下超声提取30 min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Waters SunFire C_(18)色谱柱梯度洗脱,荧光激发波长(Ex)为360 nm,发射波长(Em)为430 nm。结果显示,FWA 135在1~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他3种荧光增白剂在2~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9 3,检出限分别为0.5、1、1、1μg/L。加标水平为0.1、0.4、2.0 mg/kg时,4种荧光增白剂的回收率为84.2%~10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对市售10种儿童玩具进行检测,部分样品中4种苯并■唑类荧光增白剂均有检出。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好,精密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塑料儿童玩具中上述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魏峰  吴松  于晞  殷祥刚  葛明桥 《色谱》2015,33(2):158-163
建立了同时测定一次性卫生用纺织产品中4种荧光增白剂(FWA 357、FWA 220、FWA 204和FWA 113)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方法。样品用20 mL超纯水作提取剂,于80 ℃下振荡提取30 min,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SB 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成功地将待测荧光物质分离。4种荧光增白剂在0.025~4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检出限(S/N=3)分别为0.1、0.1、0.02、0.02 mg/L;方法定量限(S/N=10)分别为1.0、2.0、5.0、5.0 mg/kg。添加水平为20~800 mg/kg时,回收率为83.7%~101.0%,相对标准偏差(n=6)为2.4%~7.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一次性卫生用纺织产品中4种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药用复合膜中7种水溶性荧光增白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样品经40%乙腈水溶液(三乙胺调至pH 11.0)提取。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以乙腈-甲醇混合溶液(2∶3)和含10 mmol/L四丁基溴化铵的甲醇-水溶液(5∶95)为流动相,调至pH 8.0后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为40℃。结果表明,7种水溶性荧光增白剂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 6~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17~1.29μg/mL,定量下限为0.55~3.85μg/mL,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3.2%~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9.7%。样品测定结果显示,聚酯/铝/聚乙烯药用复合膜和纸/铝/聚乙烯药用复合膜最多检出两种荧光增白剂,其他品种样品均未检出荧光增白剂。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药用复合膜中水溶性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方奶粉中多环芳烃的方法。样品经水提取、乙腈粗去蛋白,提取液经优化配比的MWCNTs和PSA固相萃取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11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10~0.75μg/kg,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6.3%~97.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7.3%(n=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对奶粉样品中11种多环芳烃测定要求,可为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用菌中10种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含量。色谱分离中,以Athena C18-WP色谱柱(4.6 mm×200 mm,5μm)为固定相,用乙腈和0.02mol·L-1乙酸铵溶液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荧光检测器测定,激发波长为350nm,发射波长为430nm。10种荧光增白剂的质量浓度均在2.0~1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02~0.005mg·k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73.0%~12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90%~7.8%之间。  相似文献   

12.
食品样品用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经正己烷脱脂和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阳性结果再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一步确证。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250,0.002~0.300 mg.L-1,检出限(3S/N)分别为0.005,0.002 mg.kg-1,回收率分别为80.2%~98.4%,74.5%~93.0%,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11.0%。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5种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5种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和5mmol·L-1四丁基硫酸氢铵溶液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荧光检测器测定。5种荧光增白剂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在0.1~2.0μg·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85.1%~97.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4%~5.7%之间。  相似文献   

14.
林维宣  孙兴权  马杰 《色谱》2013,31(5):410-415
建立了防晒化妆品中11种紫外吸收剂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乙醇-水(80:10:10, v/v/v)提取,利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 5 μm)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及质谱图上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比进行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11种紫外吸收剂的定量限范围为200~500 mg/kg,回收率为77.17%~98.32%,相对标准偏差为2.40%~11.11%。该方法对于膏状和乳状防晒化妆品中的11种紫外吸收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HPLC-MS/MS法测定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SWN,KCB,PF,ER-Ⅰ,OB-Ⅱ,OB和KSN7种荧光增白剂(FWAs)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溶解提取,经Nanologica SVEA Core Shell C18色谱柱分离后,采用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7种荧光增白剂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 9901≤R~2≤0. 9980);定量限在0. 3~8. 0 mg/kg之间;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6. 1%~108. 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 0%~7. 4%。该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甘宏宇  张天玉 《色谱》2011,29(2):184-186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荧光增白剂CBS(即CF-351)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残留量的方法。使用Accurasil C18(150 mm×4.6 mm,5 μm)反相液相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5 μL。在上述条件下,在DMF质量浓度为0.19~141 mg/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在加标水平(用质量分数表示)为0.2344%和0.4678%时,回收率为98.4%~107.3%。本方法最低检出限(LOD)为0.019%(质量分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3%。此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出荧光增白剂CBS中DMF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面膜中10种荧光增白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溶解后,以乙腈提取目标化合物,加入NaCl和无水MgSO_4,再通过C_(18)填料和正丙基乙二胺(PSA)净化,离心氮吹浓缩,乙腈定容后上机检测。C_(18)色谱柱分离,以10 mmol/L乙酸铵-乙腈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正负离子模式交替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0种荧光增白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正离子模式的6种目标化合物检出限(S/N=3)为0.05~1.0μg/kg,定量下限为0.2~3.0μg/kg,负离子模式的4种目标化合物检出限(S/N=3)为0.1~1.0 mg/kg,定量下限为0.3~2.0 mg/k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64.4%~106%,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8.5%,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面膜中10种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食品包装用纸中11种荧光增白剂含量.将样品剪成约0.5 cm×0.5 cm的碎片,用体积分数为40%的乙腈水溶液(含体积分数为0.6%的三乙胺),于80℃微波萃取15 min,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Kromasil 100–5型C18柱(250 mm×4.6 mm,5μm)作为分析柱,荧光激发波长为362 nm,发射波长为410 nm,11种荧光增白剂可以较好的分离.11种荧光增白剂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150μg/L,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6,方法检出限为0.1~0.2 mg/kg,定量限为0.3~0.6 mg/k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6.0%~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0.4%~4.9%(n=6).该方法前处理简便,检测高效,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同时测定美白类化妆品中α-熊果苷、 β-熊果苷、脱氧熊果苷、氢醌和苯酚等5种准用和禁用美白成分。以膏霜、乳液、面膜、啫喱和液体水基等样品为化妆品代表性基质考察了样品前处理条件。采用CAPCELL PAK ADME型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α-熊果苷、 β-熊果苷在0.5~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脱氧熊果苷、氢醌、苯酚的线性范围为0.1~10 mg/L。5种化合物在化妆品中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0.1%~11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0%~8.2%, 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的方法检出限为2μg/g,脱氧熊果苷、氢醌和苯酚的方法检出限为0.2μg/g。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儿童纸质用品和儿童纺织用品中五种荧光增白剂迁移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样品用pH约为8的水作为提取剂在37℃条件下提取,提取液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和10mmol·L~(-1)乙酸铵溶液(35%:65%)为流动相,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检测波长为350nm。五种荧光增白剂在0~10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999,仪器检出限(3S/N)在0. 02~0. 10mg·L~(-1)之间,方法定量限(10S/N)在0. 07~0. 33mg·L~(-1)之间,回收率范围为87. 3~102. 2%,相对标准偏差(n=7)为1. 59~4. 78%。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同时分析玩具及儿童用品中可迁移的荧光增白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