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元素分析仪、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图谱,提出葡萄糖分子结构的可能假设,通过实验加以证实,再结合1H-NMR图谱佐证葡萄糖分子结构,从而建立葡萄糖分子结构的探究模型,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探究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2.
周正祥  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8,39(23):25-30
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以化学史实为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证据及建构并评价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证据与模型建构及演变之间的关系,认识模型在物质结构理论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性特征。该教学设计在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上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朱如琴 《化学教育》2021,42(11):34-40
以“草系水族箱内补给的气体”为主线,构建有关二氧化碳的主题式复习;在解决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围绕证据进行推理、基于模型进行认知,从而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复习效益。  相似文献   

4.
罗玛 《化学教育》2021,42(23):17-22
“证据推理”能力强调利用科学相关的证据进行推理。研究选取了27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学科课程标准或纲要指引文件,利用NVivo 11软件进行编码处理和文本分析,探寻其中证据推理的相关描述和能力要求。词频分析之后,选取美国的部分地区和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和澳门的课标文件为案例加以具体分析,指出国内课标文件中证据推理相关表达的特征。据此,在理解和描述证据推理能力时,应强调“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系统化过程;以强调证据支持的必要性而突出思维方法的过程性,从而为科学学科中有关证据推理的教学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斌  李继良 《化学教育》2020,41(3):52-60
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借助表现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根据“表现性评价”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内涵,从“获取推理证据”“基于证据推理”“建立认知模型” “基于模型认知”等4个维度提出表现性评价量规,以 “空气”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例,设计表现性任务。介绍了在“空气”第1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基于表现性评价观测学生课堂表现,并根据学生素养达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展开“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朱如琴 《化学教育》2021,42(21):41-46
以“水”为载体,引领学生构建判断化合物组成、推断化合物性质、常见气体检验与分离等模型;教学过程中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基于模型进行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杨梅  莫尊理  张英  王培 《化学教育》2020,41(17):60-65
证据推理是学生以其经验为基础、问题为起点,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个或几个学习材料(已知判断),得出目标概念(新判断)的深度思维过程。通过梳理和界定证据推理的概念、证据类型、证据推理过程及核心要素,建构出实验探究教学中以“问题、解释、假设、证据、推理、结论”为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的证据推理线形模型和循环模型,以此分析视角及其框架对“离子反应”教学中证据推理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证据推理的6要素得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的启示与建议,达到证据推理过程中基本思想方法的外显,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核心推理思路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史红霞  杨蓓 《化学教育》2020,41(9):17-24
基于“素养为本”视角,以“原子晶体”的教学为例,对教学主题内容、教学现状及学情进行分析;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确定教学目标;以“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性质”的认识思路为主线,以“模型认知,建构概念-证据推理,归纳性质-微观探析,探究结构-科学史实,揭示价值”的任务型教学流程,达到落实并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白云  李娜娜  邓阳 《化学教育》2022,43(15):19-25
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证据推理”的内涵及相关研究,将“证据推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解构为 “证据解读”“证据与结论的关系”“证据评估”等3个要素,并将证据按其呈现形式划分为反应机理、实验数据、工艺流程和实验方案等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证据推理”视角下的试题分析框架,并以近5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为研究对象,总结其考查特点与规律,进而为改进化学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军 《化学教育》2021,42(7):55-55
1没有证据的推理通过推理可以得出重要的结论,但是没有证据的推理往往是一种猜测,可能是臆造事实上不成立的问题;即使猜测的是事实,没有证据也不具有说服力。所以,中学化学中没有证据的推理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甚至苍白无力。2没有推理的证据没有推理的证据是不借助理论思维、没有逻辑推理的事实或材料,是一些孤立的事实或材料,把握不了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缺少原理推导,使得化学知识之间难以组织,感觉是化学知识点较为零散,学习化学需要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1.
刘佳  许乃才 《化学教育》2020,41(3):38-41
为了反映化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充分突显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以“三谱解析阿司匹林”的4个教学环节为例,着重阐述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在有机物分子结构探究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从而建构出探究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一般模型,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夏军  沈兆刚 《化学教育》2020,41(11):30-35
基于证据推理的教学是回应化学史、指向未来、面向现在的教学。以“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了基于证据推理的教学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必备基本技能;形成基本化学观念,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掌握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开启化学之门。  相似文献   

13.
沈兆刚 《化学教育》2019,40(15):48-52
基于证据的推理,是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推理出新的知识和原理。基于证据的推理对于科学发展、学生的学习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培养学生基于证据推理的思维方式的途径有:唤醒证据为本的本能,萌发收集证据的意识;学会科学推理的技巧,自发进行合情的推理;分享证据推理的成果,体验证据推理的快乐等。  相似文献   

14.
邹国华  童文昭 《化学教育》2018,39(17):22-25
为提高各阶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析了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进阶,并探讨了教学序列的跨学段设计,为教师进行离子反应知识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15篇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课例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容分析法归纳出4种主要的教学逻辑:“分类标准直给型”“分类标准批判型”“反应本质揭示型”“知识演绎批判型”。从“知识是什么”“知识是如何被理解的”2个维度对4种教学逻辑进行评析,以反思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6.
杨香涛  石明亮 《化学教育》2022,43(21):56-60
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视域下进行中和反应教学,首先以常规实验为载体,从宏观视角认识中和反应的外在表现,然后以模型、动画为载体,从微观视角了解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再以数字化实验为载体,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理解中和反应的内在本质,最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验中和反应的应用价值。这样设计,学生能深刻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增进化学学科理解,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杨玉琴  倪娟 《化学教育》2019,40(23):23-29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作为重要的化学学科思维方法,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据推理贯穿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具有假说特性的“模型”,其构建和发展皆必须建立在证据推理的基础上。该核心素养的培育有赖于探究学习的深入开展,需重视证据推理在整个过程中的统摄作用、以模型认知搭建宏微联系以及通过高质量的对话提升论证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是培养类比思维的重要阵地之一。基于类比思维的内涵以及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类比思维的培养和实践体会,希望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大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