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混合式学习成为教学的一种趋势。以初中化学为例尝试构建一个混合式教学流程框架并验证其教学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流程框架对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在活动设计、过程性评价及资料管理等3个方面进行成因探讨,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浆,分析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标志物.实验收集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7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代谢物差异,并进行了代谢通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患者组血浆中的二氢神经鞘氨醇、植物鞘氨醇等物质含量升高,谷氨酰胺、焦谷氨酸和2-酮丁酸等物质含量降低.结果表明,脑卒中不仅影响了鞘脂类和氨基酸的代谢,还对能量代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慕课(MOOC)建设中。目前已有的标准和措施大多是从课程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从学习者的角度保证MOOC课程质量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以“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为例,尝试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基于SDOD理念,构建了基于学习体验的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的慕课质量评价体系,通过2轮德尔菲法的修正,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排序法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本课程慕课的质量做出评价,为提高本课程慕课质量、提升课程学习体验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宜峰 《化学教育》2022,43(3):128-128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21世纪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素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类型层次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教学评价发展的新要求。黄冬芳等人编著的《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初中化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1月出版。  相似文献   

5.
采用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建立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空白对照组与血瘀模型组中血浆代谢物,用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与对照组相比,在血瘀模型组大鼠血浆中检测出46个差异代谢物,血瘀模型组中乙酰胆碱、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胞嘧啶、乙酰肉碱等21个代谢物显著上调,吲哚丙酸、LysoPC(14:0)等25个代谢物显著下调,可能与脂质代谢、半乳糖代谢、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糖酵解、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通路有关。代谢产物可作为血瘀证研究中的重要标记物,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可为临床血瘀疾病的诊断及选用药物治疗提供思路,为后续治疗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 对血清前处理进行了考察和优化, 并对液-质联用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 旨在建立用于血清中广谱小分子代谢物分析的高通量强耐用代谢组学方法, 以期满足大批次生物样本数代谢组学研究的要求(样本数≥400个). 通过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对血清中蛋白的去除程度及38个代表性标准品化合物的提取效果, 确定采用甲醇/乙腈(体积比1: 9)沉淀蛋白法. 血清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不小于1: 4时, 达到最佳的沉淀蛋白处理效果, 符合大批量样本测试的要求; 预先冷藏沉淀蛋白的有机溶剂, 涡旋2 min, 超声1 min, 加入有机溶剂后冷冻静置10 min, 可以进一步提高前处理沉淀蛋白和化合物提取的效果. 通过对不同流动相体系和梯度条件的考察, 对液-质联用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 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 本方法重现性、 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良好. 对重现性和48 h稳定性数据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多维分析, 证明本方法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及所得数据的可靠性. 本方法高通量强耐用, 每天可测定100多个血清样本(13 min测定1个样本), 适用于代谢组学研究, 特别是大批次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46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年龄57.8 ± 10.7岁)和45例健康人(年龄54.4 ± 8.2岁)的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变量权重投影分析和火山图筛选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中的代谢标志物,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代谢标志物的诊断能力。结果表明,两组血清的代谢轮廓有显著差异,筛选并鉴定了20个生物标志物,涉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氨酰-tRNA合成、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其生物标志物16-羟基棕榈酸、花生四烯酸、肌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α-亚麻酸、牛磺鹅脱氧胆酸、LysoPC(20∶3)的ROC曲线面积(AUC)均大于0.90,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对于结直肠腺瘤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潜力。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代谢组学的结直肠腺瘤筛查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该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一四极杆一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MS)结合脂质组学分析滩羊肉在冷链贮藏过程中脂质变化规律和脂质分子碎裂机理的方法.样品经异丙醇提取后,采用质谱全扫描模式和二级扫描模式对目标物质进行定性.共鉴定出48个变化显著性脂质,包括8个脂肪酰基肉碱、23个磷脂酰胆...  相似文献   

9.
王宇 《化学教育》2015,36(21):65-69
对初中化学的4个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水排气与气排水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马薇  吴晗清 《化学教育》2017,38(7):22-28
以自编问卷对北京市某示范性高中一年级的254名学生进行了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化学实验为主要载体的学习兴趣、学习压力、知识难度、作业难度、思维方式等。尽管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成绩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于化学学习,男生显得比女生更有信心。男生更期望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而女生则更喜欢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男生将成绩归因于个人努力,而女生则多归因于个人能力。基于此,建议促进基于学生“学”的化学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关注学生基础,要基于性别差异针对性地提升学习信心,要关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最后要重视以实验为核心载体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江家发  葛秋霖 《化学教育》2018,39(23):19-24
通过对俄罗斯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的分析,总结该教材在处理综合性内容与化学学科内容的关系,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与社会等相关问题上的设计方法和可取经验,并由此对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纪智哲 《化学教育》2019,40(7):51-56
以广东省2014-2018年中考题为切入点,寻找初高中化学课本知识的衔接,分析典型题目并试编新题,谈谈研究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现实意义和教学及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志红  张雨强 《化学教育》2016,37(19):17-20
通过审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评价的相关理论,介绍可操作化的评价技术与案例。从初中化学的视角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界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纸笔测验、活动表现及档案袋等评价方式探索了如何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并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为命题者及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俏  崔广瑾 《化学教育》2022,43(3):10-15
化学学科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依据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评价模型,对区域初中化学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进行命题评价研究,分析统计了学科能力的占比、得分率以及与5大主题知识点的匹配情况,并从学科认识方式考查的角度对例题进行分析阐述.针对学生部分层级能力表现欠佳等...  相似文献   

15.
罗嘉 《化学教育》2017,38(11):57-60
以starC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为基础,从双轨教学模式内涵出发,结合个人的教学应用实践,对基于starC平台的初中化学双轨教学模式进行了建构与探索,并通过一节“酸、碱、盐”复习课“奔跑吧酸碱盐”为例,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期为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黎薇 《化学教育》2017,38(3):38-43
以初中生化学用语测试、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面测查分析为依据,找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展了对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目标的研究,编制了初中2个学段化学用语的教学目标。用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志辉 《化学教育》2015,36(15):60-61
运用可爱的南瓜对初中化学的面粉爆炸实验进行设计, 不但现象明显, 更富有趣味,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有对比认识。  相似文献   

18.
姚梦娟 《化学教育》2022,43(19):59-63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初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该部分内容涉及到重要的化学观念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元素观、转化观、微粒观、STS观,以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但是初三学生认知水平受限,在教学中不能深入电子转移的微观角度,不能充分认知模型、应用模型。为弥补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