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昕瑜  陈丽萍 《化学教育》2022,43(11):68-73
以铁器文物的防护为背景,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主题中,尝试将铁器文物与中学化学教学相结合,通过对不同环境中铁器文物腐蚀原理的探究,了解运用化学原理解释铁器文物保护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感受化学对人类的影响,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探究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因素”为项目学习主题,以探讨化学电源的应用、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搭建高电动势原电池等4个任务为关键项目任务,呈现高中“化学反应与电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
赵虹华  范林 《化学教育》2005,26(Z1):128-13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中“活动.探究”、“动手空间”、“角色扮演”、“学以致用”等活动性栏目功能和特点的不同,在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4.
以“隐形墨水的制作”为主题,从生活中神奇的现象出发,开展初中化学“酸与碱”专题复习的教学。通过学生学习原理、亲自动手制作、展示和应用“隐形墨水”,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及遇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理解酸与碱的概念、化学性质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多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和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让学生能切身地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化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陈争 《化学教育》2007,28(10):26-29
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合,通过设计生活中的探究学习任务,使用贴吧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对生活和化学的了解,促进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并通过实例具体叙述了生活中的探究学习任务的设计策略和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郑长龙  周仕东 《化学教育》2005,26(12):14-16,54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每个二级主题都从“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化学学习内容进行了说明。“活动与探究建议”作为化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第一次写进“标准”中,成为化学学习内容的一个新“栏目”。对于这一新的设置,迫切需要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探究易拉罐中金属材料的成分”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学习。学生通过“探究可乐易拉罐罐体和罐盖的耐腐蚀性”“探究罐体金属材料是纯铝还是铝合金”“探究罐体铝合金中是否含铁”“探究不同用途铁合金性能和组成的差异”“认识新型合金”等5个项目任务,将铝合金、铁合金及新型合金的学习转化为持续的探究与实践,形成“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用途”的核心观念,养成沟通与合作的习惯,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真实而具挑战的任务驱动、自主而开放的学习过程、全程而多元的评价方式,是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学习任务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形成认知。呈现资料卡片,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产生质疑;师生协作,重新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认识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塑造学生的必备品格,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9.
叶军 《化学教育》2022,43(19):47-51
以“环氧乙烷制备工艺中的绿色化学”为项目式学习主题,以绿色化学概念学习、化学工艺中绿色化学的设计评价等为项目学习活动,探究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提升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个结合4种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式教学)面向非化学专业类大一学生开展元素化学教学的案例。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学生分组协作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调查不同种类垃圾中存在的化学元素及其用途,通过线下课堂展示、线上成果共享以及校外推广等3项活动传播探究结论。对比活动前后收集的数据,活动前有75%的学生只认识原子序数前20的化学元素,活动后学生认识的元素数量明显增多,平均值是原来的1.7倍。元素中文名称与元素符号记忆混乱的情况得到改善。最后问卷调查表明活动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并且对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元素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Before teaching a course, the instructor must identify what she or he intends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For most analytical chemistry instructors, this usually involves an assessment of wha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include and at what depth to cover them. There are many other skills, though, that will be important to students for their future success. Most college class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 taught in a lecture format. Techniques tha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that can occur during a lecture are described. An alternative to lecturing is the u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offers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skills such as teamwork, 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that are more difficult to impart in a lecture format. The laboratory compon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ourses is often an underutilized learning resource. More often than not, the lab is used to demonstrate fundamental wet and instrumental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develop rudimentary laboratory skills. The analytical lab should also be used to develop meaningful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to demonstrate and hav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entire analytical process. Ways of enhancing the analytical laboratory to include more global skills that are important to career success are described.Received January 12, 2003; accepted March 7, 2003 Published online July 16, 2003  相似文献   

12.
彭了  于秋红  郑弢 《化学教育》2021,42(3):38-42
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学习目标是进行单元设计的核心问题。基于北京市十一学校化学学科在不同化学学习模块中的单元教学实践,总结了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学习目标的通用策略,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关键词解构,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核心重构,基于单元学习任务的学习者目标的转化,以及学习迁移和学习建构的互补。这一方法对于化学学科不同模块下的学习单元设计乃至其他学科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化学实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化学学科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借鉴香港高中化学学科校本评核方法设计“教、学、评”活动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和实验能力发展。介绍了香港高中化学学科校本评核框架及准则,以人教版《化学1》(2003年课标本)“铁盐和亚铁盐”为例,结合2017年课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通过实验活动串联教学任务,以期实现教、学、评目标。通过评价反馈,促使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表现,为教师的化学教学实践提供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the topic of "chemical principles in warmer pad"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how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case learning (CL) are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general chemistry. We take the advantages of PBL to arouse the studying interests of students in the casing learning atmosphere. Moreover, the teacher leads the discussion. By using these two teaching methods properly,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bility, the skills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5.
依据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成绩评定一体化设计的要求,研制中学化学实验试题,通过试题的测评结果开展教学反思,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模式,激活学生从化学实验中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诊断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钟鸿英 《大学化学》2020,35(3):99-112
以面向本科化学生物学交叉班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分析化学为例,从构建多维度关联的课程知识结构,营造意义丰富、身心沉浸以及层层剖析、步步推进的自主学习氛围,探索启发式与翻转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及教材分析和研究、课外实践、学习过程评价、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探讨分析化学课程的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途径,使学生不仅获得高级认知和高阶思维能力,而且在动心用情的学习过程中,把握知识的本质和思想方法,促进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优化VRML技术增强Web有机化学课件的交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VRML应用基于Web的化学课件中,可以使化学课件达到虚拟现实的效果,越来 越受到重视,叙述了用GVRML表达Web上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信息时,进一步优化 VRML文件传输速度及进一步提高其交互性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和采纳学生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无机化学教学模式。着重介绍了"分组互动、读书报告会、尝试讲课和评判纠错"互动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互动和合作学习正是学生需要和喜欢的无机化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万坚 《大学化学》2017,32(4):11-16
努力将现代教育理念、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到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具体而言,就是将课程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研究教学案例化等六"化"固化到结构化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逐步构建并实施了一套适合结构化学课程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SC@O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探索践行以知识与技能的深度教学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LIC Thinking为核心的综合能力与STE@M素养的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