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罗丹明6G螺环酰肼为荧光探针,在水溶液中可选择性检测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在500nm波长激发下,1min内两种样品溶液即发出550nm绿光,检测限分别可达7×10~(-8)mol/L和1.4×10~(-7)mol/L。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罗丹明6G螺环酰肼能够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快速荧光检测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罗丹明6G衍生物(Rh6G2)中引入谷胱甘肽(GSH),制备了一种荧光探针Rh6G2-GSH,并基于其与Hg2+识别时可发生荧光强度及吸光度的变化,分别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Hg2+的含量.在由体积比为1:1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和甲醇混合而成的缓冲溶液(pH 7)中加入R...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罗丹明衍生物在分子探针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系统阐述了该类探针分子的构筑及探针分子片段由内酰胺螺环构架(无荧光/OFF型)到开环蒽醌体系(有荧光/ON型)转化过程中, 伴随着荧光的变化在离子和小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建凤  张圆  邓小艳  翟好英 《分析试验室》2019,38(11):1334-1338
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罗丹明类染料罗丹明6G(Rh6G)、罗丹明B(RhB)和丁基罗丹明(b-RhB)分别在553,582和589 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荧光峰。加入异烟肼(INH)后,由于异烟肼分别与Rh6G,RhB和b-RhB发生作用,从而使得3种体系的荧光均发生猝灭。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异烟肼浓度分别在0. 10~20μg/mL,0. 10~25μg/mL和0. 50~22μg/mL范围内与各体系的荧光强度改变值(!F)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3种体系的检出限分别为9. 04,21. 7和20. 4 ng/mL。据此,建立了一种荧光猝灭法测定药物中异烟肼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合成水溶性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的基础上,研究了CdTe量子点与罗丹明6G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CdTe量子点(供体)-罗丹明6G(受体)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有较好的转移效果.当磷酸缓冲溶液pH值为7.4,NaCl浓度为1.0 mol/L时,构建的CdTe量子点-罗丹...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可检测Cu~(2+)的新双罗丹明类衍生物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RG1),并用核磁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该荧光分子探针对Cu~(2+)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在体积比为1∶1的乙腈-水(10mmol/L Tris-HCl,pH=7.2)溶液体系中,探针RG1本身无色且荧光很弱,加入Cu~(2+)后,探针在553nm处出现强的荧光发射峰,溶液颜色从无色变为粉红色,对Cu~(2+)表现出好的选择性。此外,该探针可在较宽的pH范围(5~10)内直接检测Cu~(2+)的浓度。结果表明,Cu~(2+)浓度在3.0×10~(-6)~1.5×10~(-5)mol/L范围内与探针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u~(2+)检出限为3.31×10~(-7)mol/L。同时对河水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得到了良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荧光素(Fluorescein)对罗丹明6G(Rhodamine 6G)进行修饰,得到荧光分子探针R6G-Flu杂化物.此探针可特异性识别Al3+,检出限可低至10-8 mol/L级;向含有探针分子的溶液中加入Al3+后,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粉色,并且在紫外灯下发出绿色荧光,可实现肉眼对10 μmol/L Al3+的定性检测.考察了不同pH值下R6G-Flu的荧光性质. 结果表明,此探针还可用于酸性范围(pH 3.00~6.00)和碱性范围(pH 8.00~10.50)内pH值的精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R6G-Flu是一种可用于Al3+和pH值检测的双功能荧光分子探针.  相似文献   

8.
将烯丙基结构引入到罗丹明螺环中, 合成了荧光增强型钯离子探针RPd4. RPd4表现出对Pd2+的专一选择性和对其它阳离子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探针荧光强度随着Pd2+的加入逐渐增强, 并且在微摩尔级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拟合计算得到对Pd2+的检出限为0.51 μmol/L. RPd4具有较低的pKa值(3.81±0.02), 说明该探针可以在近中性pH范围内对Pd2+进行选择性识别. 该探针还可以提供比色及荧光两种方式对Pd2+进行可视化检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半花菁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酸性pH荧光探针MCPA,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光谱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探针MCPA的pK_a为4.23,能快速响应溶液pH的变化。当pH 4.23时,MCPA溶液在605 nm处有强吸收峰,642 nm处有强荧光发射峰(最大激发波长为605 nm)。而当溶液pH 4.23时,MCPA溶液在605 nm处的特征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并在460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且溶液的荧光强度急剧降低直至无荧光。进一步研究表明,探针MCPA在642 nm处的荧光强度与溶液pH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pH 3.4~5.0,可用于检测酸性溶液中pH的变化。探针MCPA在水溶液中非常稳定,对常见干扰组分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一种pH荧光分子探针2,5-双(4-羟基-苯亚甲基)环戊酮,并对其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pH滴定实验表明:探针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对溶液的pH值有很强的依赖性.当体系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时,探针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并伴有溶液颜色的显著变化.荧光光谱强度在酸性条件下随pH的变化不大,而在碱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则...  相似文献   

11.
用同步荧光法并辅以普通荧光法对不同浓度稀土离子及pH诱导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构象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 发现稀土离子使色氨酸(Trp)残基的荧光蓝移, 荧光强度降低; 酪氨酸(Tyr)残基荧光峰位置不变, 稀土离子浓度较低时, 荧光峰强度降低, 而当浓度较高时, Tyr残基荧光峰强度反而增强. 据此推断了稀土离子与BSA结合反应中Trp残基微环境和Tyr残基微环境及构象的变化并与pH引起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的荧光探针F1,用于识别Hg~(2+)。当在乙腈(1+1)溶液中加入1倍当量(10μmol·L~(-1))的Hg~(2+)时,探针F1在波长561nm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其荧光强度(λ_(ex)=550nm,λ_(em)=580nm)增加7.5倍,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这是由于Hg~(2+)和罗丹明螺内酰胺螯合引发开环所致。其他常见的金属离子对探针F1识别Hg~(2+)不产生干扰。在较宽的酸度范围内,Hg~(2+)浓度在0.2~8μmol·L~(-1)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s)为0.15μmol·L~(-1)。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化学剥离法制备MoS_2量子点,以荧光素和罗丹明B为pH荧光响应基团,经巯基共价修饰在MoS_2量子点表面后构建了宽pH检测范围的比率荧光纳米探针dl-MoS_2。对其光谱学性质和pH响应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l-MoS_2具有pH选择性识别作用,且对pH响应范围可以通过荧光配体和罗丹明配体的比例进行调节,当荧光素配体与罗丹明配体的摩尔比为1:10时,制备得到的dl-MoS_2探针具有最宽的pH响应范围(pH 4~9),该方法能有效的扩宽荧光探针的pH检测范围。进一步研究表明,dl-MoS_2探针对pH的检测可用作生命体内pH成像检测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罗丹明6G酰肼并研究了各种金属离子对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罗丹明6G酰肼是一种高选择性汞离子荧光探针。在乙醇/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pH=7.2,体积比1∶1)中,罗丹明6G酰肼本身无荧光,加入汞离子使其在554 nm产生强发射,发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其他常见金属离子,包括重金属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对汞离子引起的荧光增强无影响。罗丹明6G酰肼还被用于活细胞中汞离子的检测。另外,汞离子能使罗丹明6G酰肼在530 nm产生强吸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相似文献   

15.
以若丹明6G、水合肼和原甲酸三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若丹明类荧光探针化合物.采用IR、1H NMR、13C NMR、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对Hg2+有很好的识别作用.在水和甲醇体系中,探针分子溶液为无色;加入Hg2+,探针分子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荧光强度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51 nm,探针溶液则呈现浅粉红色,而常见的其他金属离子对其干扰小.当pH小于3.80时,荧光强度显著增加,并显示明亮的粉红色;当pH大于3.80以后,荧光迅速减弱,溶液呈现无色,该探针也可以作为pH探针使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吖啶红(供体)和罗丹明B(受体)之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猝灭法测定污水和废旧电池中痕量汞的方法。室温中,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在pH=7.0条件下,吖啶红与罗丹明B之间能产生有效的共振能量转移,汞离子的加入能使体系中罗丹明B荧光峰强猝灭从而测定汞的含量。汞离子浓度在0.05~2.5μg/mL范围内与罗丹明B荧光强度变化ΔF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检出限(3σ/K)为0.95ng/mL,加标回收率98.0%~104.5%。该方法可用于污水和废旧电池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类菁染料pH探针的合成与活细胞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个以苯乙烯类菁染料为母体的含胺类基团的pH荧光探针, 合成方法简单, 产物收率高, 提纯方便. 在乙醇-水体系中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pH值的降低, 其非质子化形态的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 而质子化形式的长波长吸收峰强度逐渐升高, 长、短波长相差(Δλ)130 nm, 颜色由黄色变成粉红色, 利于可视观察; 探针在氨基呈非质子化形式时没有荧光, 氨基质子化后探针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活细胞实验表明, 探针可以穿透细胞膜, 在细胞质内pH值偏低区域显示红色荧光, 可以用来定性探测酸性细胞器.  相似文献   

18.
含三螺吡喃单元大环分子的合成和酸致变色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清清  张宪哲  刘和文 《应用化学》2012,29(12):1371-1380
合成了含有3个螺吡喃单元的大环分子,采用点击化学方法实现高效的闭环反应,大环分子产率为64%。 使用红外、核磁和质谱等方法检测和表征了反应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质谱分析结果证实环化结构。 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观察到大环产物和线性螺吡喃前体分子在pH值接近4时的酸致变色效应。 与线性螺吡喃前体分子的最大紫外吸收峰位置(476 nm)相比,螺吡喃大环分子在最大紫外吸收峰位置(464 nm)发生蓝移。 螺吡喃大环分子比线性前体分子具有更大的摩尔消光系数,其pH响应性能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反应型近红外荧光探针N-Rh-GSH,该探针以罗丹明衍生物为荧光母体,通过与谷胱甘肽(GSH)作用触发螺环的开关来实现信号的响应,其开环释放的荧光产物具有760 nm的近红外发射波长。细胞实验表明,该探针可实现对活细胞中GSH的成像。  相似文献   

20.
在pH 8.0的缓冲体系中,肝素使得罗丹明6G的荧光发生明显猝灭,罗丹明6G的荧光猝灭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肝素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肝素的方法,并对体系的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讨论。体系的激发波长为482 nm,发射波长为560 nm,线性范围为0.05~3.0 mg/L,检出限为6.1μg/L。方法已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中肝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