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立了测定药物尼拉帕尼对映体纯度的HPLC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与乙醇或异丙醇为流动相,在Chiralpak AD-H手性固定相上对尼拉帕尼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和流速对该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尼拉帕尼对映体在正己烷-异丙醇-二乙胺(85:15:0.1,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为30℃时,分析时间在15 min内,分离度大于2。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尼拉帕尼对映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纤维素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建立药物奈他地尔的HPLC手性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与乙醇或异丙醇为流动相,在Chiralpak AD-H手性固定相上对奈他地尔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和流速对该对映体分离的影响,获得较优分析条件,分析时间在15 min内,分离度大于1.7。结果表明,奈他地尔对映体在正己烷-异丙醇-二乙胺(80:20:0.1,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时,分离效果最佳。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奈他地尔对映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纤维素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建立药物奈他地尔的HPLC手性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与乙醇或异丙醇为流动相,在Chiralpak AD-H手性固定相上对奈他地尔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和流速对该对映体分离的影响,获得较优分析条件,分析时间在15 min内,分离度大于1.7。结果表明,奈他地尔对映体在正己烷-异丙醇-二乙胺(80:20:0.1,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时,分离效果最佳。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奈他地尔对映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使用Chiralpak IC(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共价键合硅胶)手性柱,建立了采用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6种 α -芳基萘满酮类衍生物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柱温和流速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显示6种化合物在异丙醇为改性剂的条件下均可获得较高的对映体分离度。热力学研究表明6种化合物对映体的手性拆分过程均受焓驱动影响,且低温有利于对映体分离。最终推荐分离化合物Ⅰ对映体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异丙醇(90:10,v/v);分离化合物Ⅱ、Ⅲ、Ⅳ对映体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异丙醇(99:1,v/v);分离化合物Ⅴ对映体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异丙醇(85:15,v/v);分离化合物Ⅵ对映体的流动相是正己烷-异丙醇(80:20,v/v)。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6种化合物对映体均可在Chiralpak IC手性固定相上得到完全分离,证明该色谱柱对6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对映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以纤维素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建立药物中间体1-苯乙烯基-3-己基丙炔醇对映体的HPLC手性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与乙醇或异丙醇为流动相,在Chiralcel OD-H手性固定相上对1-苯乙烯基-3-己基丙炔醇进行了拆分,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该对映体分离的影响,获得较优分析条件,分析时间在15 min内,分离度大于1.5。结果表明,1-苯乙烯基-3-己基丙炔醇对映体在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25℃时,分离效果最佳。本方法可用于1-苯乙烯基-3-己基丙炔醇对映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马来酸曲美布汀和昂丹司琼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使用Chiralpak AD-H手性色谱柱,采用正相洗脱方式,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浓度、酸碱比(冰乙酸-三乙胺)、柱温及流速等因素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拆分条件:分离马来酸曲美布汀的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冰乙酸-三乙胺(97∶3∶0.1∶0.3),流速为0.6mL/min;分离昂丹司琼的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冰乙酸-三乙胺(70∶30∶0.2∶0.4),流速为0.4mL/min,柱温均为2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两种手性药物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7.
李芳  李佳杨  张华燕  郭兴杰 《色谱》2008,26(6):766-768
采用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正相条件下直接拆分了比索洛尔对映异构体。分别以异丙醇、乙醇为有机改性剂,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与配比、流速及柱温等因素对比索洛尔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比索洛尔对映体的最佳拆分条件:流动相正己烷-乙醇-二乙胺(体积比为88∶12∶0.1),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0 ℃。该方法可快捷、简便地拆分比索洛尔对映体。  相似文献   

8.
使用Chiralpak IA色谱柱,实现了麻醉药JM-1232的对映体分离,并进一步考优化了流动相组成、柱温和流速等条件.得到最优色谱条件: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 65:35(V/V)、柱温301、流速1.0 mL/min,分离度达2.31.该方法显示出JM-1232对映体的足够分离度.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阿折地平对映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恺  薛娜  李林  李凡  杜玉民 《色谱》2010,28(2):215-217
建立了阿折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采用Chiralpak AD-H (250 mm×4.6 mm, 5.0 μm, Daicel公司)手性色谱柱在正相条件下直接拆分阿折地平对映体,考察了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成及柱温等对阿折地平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拆分条件: 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0:10, 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0 ℃;在此条件下阿折地平对映体的分离度为3.3。该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CHIRALCEL OD手性柱直接拆分萘普生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HIRALCELOD为固定相,建立了在正相条件下直接拆分萘普生对映体的HPLC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进样量和温度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CHIRACELOD色谱柱(250mm×4.6mm,10μm);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冰醋酸(97∶3∶1,V/V);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在此条件下,萘普生对映体可得到基线分离。此方法可用于S-萘普生制备时酶膜反应器中萘普生甲酯动态拆分过程的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纤维素衍生物类手性柱上分离托品酸对映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乙醇-水为流动相,用纤维素-三(苯甲酯)(CTB)作为手性固定相对外消旋体托体品酸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分离,考察了不同比例的乙醇-水流动相,不同流速以及用不同醇类酯对托品酸酯在手性色谱柱上的色谱行为,实验表明,流动相中水的比例,流速以及酯化所用醇类均对托品酸酯衍生物分离有很大影响,以动相为乙醇-水(95:5)流速为0.1mL/min的色谱体系,使托品酸乙酯在CTB柱上得到基线分离,对托品酸乙酯在CTB手性固定相上反相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糖类手性色谱柱,建立了(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手性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并对分离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Chiralpak AS-H柱(250×4.6mm,i.d.,5μm),以正己烷-异丙醇(85∶15,V/V)为流动相,在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的条件下,(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映体能达到完全分离,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该方法也适用于(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类似物的手性拆分。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拆分泮托拉唑钠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生  丛润滋  王俊德 《色谱》2004,22(3):241-243
首次使用Kromasil CHI-TBB手性柱在正相条件下直接拆分了泮托拉唑钠对映异构体,考察了流动相组成、酸碱调节剂用量以及流速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优化后的分析条件为:流动相组成为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体积比为95∶5∶0.1)混合溶液,流速2.0 mL/min,柱温25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柱效高、简便快捷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法拆分阿卓乳酸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  沈芒芒  童胜强  颜继忠 《色谱》2014,32(6):612-615
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阿卓乳酸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环糊精衍生物类型、手性添加剂浓度、流动相pH、流速和柱温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磺丁基醚-β-环糊精分离阿卓乳酸对映体的分离机制及包结常数,确定了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含25 mmol/LSBE-β-CD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2.68)-乙腈(90:10,v/v),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30 ℃,紫外检测波长为220 nm。对映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65和28.28 min,分离度为1.68。本方法分离度好,简便易行,且比使用手性固定相分离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15.
以键合在5 μm硅胶上的纤维素-三(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色谱柱的手性固定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外消旋的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进行了手性拆分.对影响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拆分的三个重要因素:流动相组成、流速、色谱柱温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动相组成为正已烷-异丙醇(94/6,V/V),流速1.0 mL/min,柱温20℃的条件下,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对映体得到很好的分离,分离度为3.63.  相似文献   

16.
将C18柱与手性冠醚柱串联,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3种芳香族氨基酸对映体同时拆分的方法.考察了反相色谱流动相的组成、pH值、柱温、流速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为HClO4-乙睛溶液(86:14,V/V,pH 2.0)、柱温20℃、流速0.4 mL/min时,3种氨基酸对映体可获得基线分离.进一步对比了C18柱、冠醚手性柱和串联顺序不同的4种分离模式,结果表明,C18柱不能拆分氨基酸对映体,仅能分离不同种类氨基酸;冠醚手性柱可分离氨基酸映体,但不同种类氨基酸色谱峰出现重叠;串联模式能实现3种氨基酸对映体的基线分离,实现双柱优势互补,而串联顺序对分离影响不大,仅影响色谱峰的峰形.  相似文献   

17.
江正瑾  高如瑜  张锴  张智超  王琴孙  阎超 《色谱》2001,19(3):253-255
 采用微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手性纤维素色谱柱上分离了一系列 1 1,2 ,4 三唑类手性化合物。比较了微径液相色谱与传统液相色谱的分离结果 ,研究了化合物的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及取代基位置对分离的影响 ,并探讨了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18.
李蓬勃  田又平  陈立仁  徐峰 《色谱》2011,29(4):365-367
建立了使用AE. Lichrom AM 1手性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直接拆分含有双手性中心的β-氨基酮类化合物的4个旋光异构体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的极性大小、洗脱方式及流速等因素对异构体拆分的影响,确定了分离β-氨基酮类化合物异构体的最佳分离条件: 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洗脱模式为二元高压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完成了4种含双手性中心的β-氨基酮类化合物的4个旋光异构体的基线分离(Rs>1.5)。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捷、简便地分离双手性中心β-氨基酮类化合物的4个旋光异构体。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手性两相协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磊  李方楼  袁黎明 《色谱》2004,22(2):124-127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以纤维素三苯基甲酸酯、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手性固定相,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1)为流动相,柱温25 ℃,分别以β-环糊精(β-CD)、2,6-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2,3,6-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为流动相添加剂,分离了DL-色氨酸和DL-苯丙氨酸两种手性化合物,考察是否存在手性固定相和手性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中添加β-CD或DM-β-CD至饱和,协同作用不明显;在流动相中添加少量TM-β-CD(即浓度小于0.60 m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