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猪卵核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白猪为受体,杜洛克为供体进行了猪卵核移植的研究.结果表明,半胱氨酸对卵具有保护作用;卵龄对核移植效率有显著影响,以42~48h为宜;激活后卵母细胞做受体可提高移核胚的发育率;供体核发育期对移核胚的发育有显著影响.核移植后的重组胚移入受体后,经体内发育得到了5只核移植仔猪.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猪卵母细胞的电激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电场强度为 1 250 V/cm ,脉冲时程为40、60 μs时,效果较好,一次脉冲激活率可达85.3% 和87.1% ;而对于体内成熟卵母细胞,电场强度为1 500 V/cm ,脉冲时程为40、60 μs 时,效果较好,一次脉冲激活率达85.7% 和88.2% ;增加脉冲次数并不能显著提高激活率,反而使卵母细胞裂解率显著增加;激活液选用0.3 m ol/ L甘露醇(含0.1 m m ol/ L Mg S O4 )时,添加 0.1 m m ol/ L Ca Cl2 ,获得较好的激活率(87.8% )电脉冲激活卵母细胞后进一步培养,体内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率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小鼠2-细胞期胚胎细胞电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核移植克隆动物技术中的细胞融合参数,进行了小鼠2-细胞期胚胎细胞的电融合试验.直流电场强度为2kV/cm,脉冲时程40μs时,效果较好,可以获得70.5%的融合率和64.5%的发育率,进一步提高电场强度,裂解死亡率也明显提高;采用非电解质溶液(甘露醇)作为融合液时,胚胎细胞的融合率与融合胚的发育均优于电解质融合液(DPBS);在直流电脉冲之前,施加交流电脉冲是必要的,可以显著提高融合率(P<0.05).  相似文献   

4.
人工育苗条件下大黄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人工育苗条件下大黄鱼仔、稚鱼的摄食和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1.5~22.5℃条件下,仔鱼孵出后第3天起陆续开口摄食小型臂尾轮虫;14日龄仔鱼可摄食卤虫无节幼体,24日龄仔鱼可摄食小型桡足类;4日龄仔鱼摄食率50%,胃饱满系数0.90%,6日龄后的仔鱼或稚鱼摄食率95%~100%,胃饱满系数1,70%~9.21%;摄食强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仔、稚鱼摄食量和体重的关系符合直线方程Y=-0.0223 0.047OX;全长和日龄的关系为Lt=3.4045 0.4484D-0.0385D^2 0.0013D^3;体重和日龄的关系为W=0.1203e^0.1954D;全长和体重关系为D=0.0543L^2.3850.仔、稚鱼个体间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繁殖产量与雌体大小及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同一种群内母体大小、年龄与繁殖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母体大小对个体的繁殖产量有显著影响.随着体长的增长,窝卵数、卵径和窝卵质量随之增加;年龄对窝卵数、卵径影响不显著,但与窝卵质量呈正相关.(2)在特定的体长范围内,窝卵数与卵大小间存在一种权衡;母体产的窝卵数越多,卵母细胞相对就越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象山港黑鲷的摄食习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691尼黑鲷(其中成体158尾,I+龄和当龄鱼533尾)的胃含物,其食物种类分属14大类74种;成体以贝类、短尾类为主,I+龄和当龄鱼以多毛类、0足类、长尾类为主;在港内不同区域黑鲷性有所不同,成体在港底部以贝类为主,中部南岸以贝类、小型短尾类为主,北岸以小型短尾类、口足类为主,港口部以小型短尾类、小型长足类为主;1“龄和当龄鱼在港底部以小型鱼类、多毛类、贝类、口足类为主,港中部南岸以小型短尾类、贝类、口足类为主,北岸以小型鱼类、贝类为主.这一结果与生物类群自然分布基本吻合,说明其摄食习性是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胃饱满度成鱼为75.32%、幼鱼为57.95%.摄食率全年平均为66.00%,其中11月到次年1月、4~6月在70.0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薛开先的“人体末梢血微核率测试法”,检测了没有接触过任何诱变剂的100个健康维吾尔人末梢血淋巴细胞200000个,检测出有27个微核,激核率为0.14‰.不同年龄组微核率的分布范围为0~1,各组平均微核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核在不同性别的健康维吾尔人群中的分布范围也是0~1‰,平均微率率在不同性别之间也同样无显著性差异(μ=0.5,P>0.05).因此,从健康维吾尔人群中检测出来的微核率,可作为确定健康的一项指标,这对医学、环境研究以及诱变致癌因子的遗传毒理学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延迟投饵0~6d的鮸鱼仔鱼的摄食、生长与存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当海水温度为24.5~25℃,盐度为24.2~24.8时,鮸鱼仔鱼3日龄后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25%.其不可逆点(PNR)出现在开口后第3天;(2)鮸鱼仔鱼体长的增长率随着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减低,鮸鱼仔鱼的存活率亦随着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延迟6d投饵,8日龄仔鱼全部死亡;(3)鮸鱼仔鱼的适宜投饵时间为孵出后的1d之内.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水稻红莲型粤泰不育系和保持系黄化苗、单核、二核、三核期花药约3000条mRNA,共观察到24条差异带,差异率为0.8%.说明绝大多数mRNA均是组成型表达.24条差异带中约50%的带银染着色深,其余的染色很浅.黄化苗期末能观察到差异带,单核期差异带为4条,二核期7条,三核期11条,另有2条差异带在保持系三核期出现而单核和二核期不存在.  相似文献   

10.
近江牡蛎受精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醋酸──地衣红染色的方法对近江牡蛎人工授精的卵子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观察.精子入卵前,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胚泡期),精子入卵后,胚泡消失,然后进行两次减数分裂,在海水温度为28.8℃的情况下,授精后33min和45min,绝大部分受精卵已排出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雄原核可在第一极体排出后及第二极体排出前任何时期内形成,雌雄原核以联合的方式将两组染色体合并,授精后1h,大部分卵子完成第一次卵裂.在25℃和26℃授精的情况下,观察到了较多的多精入卵的现象.卵子发育的非同步性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大黄鱼胚胎在不同稀释液与抗冻剂中的成活及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效果, 开展了大黄鱼胚胎在不同稀释液及抗冻剂中的成活试验. 结果表明, 大黄鱼原肠期胚胎在BS2稀释液中培育30min后的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说明BS2可能适合作胚胎冷冻保存用稀释液; 单一抗冻剂对大黄鱼胚胎的毒性依次为丙二醇(PG)<甲醇(MeOH)<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乙二醇(EG), 抗冻剂使部分胚胎的卵黄囊皱缩, 胚体发生损伤, 影响胚胎的成活率及孵化率; 混合抗冻剂PMD (PGMeOHDMSO=965)对大黄鱼心跳期胚胎的毒性较小, 不影响胚胎的成活率及孵化率. 以BS2为稀释液, 40% PMD为抗冻液, 采用两步降温法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胚胎试验, 解冻后成功复活卵裂期及尾芽期冻胚各1粒, 原肠期冻胚2粒, 心跳期冻胚3粒.  相似文献   

12.
苗龄显著影响大豆子叶培养物器官分化的能力,其中3d苗龄子叶的器官分化率最高.BA促进不定芽和抑制不定根形成的作用没有改变苗龄对子叶器官发生的影响趋势.BA对器官发生的影响幅度随苗龄而异,表明不同苗龄子叶对BA的反应不同.子叶器官发生的适宜苗龄和BA生理影响幅度最大的苗龄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3.
苗龄显著影响大豆子叶培养物器官分化的能力,其中3d苗龄子叶的器官分化率最高.BA促进不定芽和抑制不定根形成的作用没有改变苗龄对子叶器官发生的影响趋势.BA对器官发生的影响幅度随苗龄而异,表明不同苗龄子叶对BA的反应不同.子叶器官发生的适宜苗龄和BA生理影响幅度最大的苗龄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4.
硬骨鱼类卵子发生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硬骨鱼类的发育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形式,其卵子发生的过程相似,目前人为地将卵原细胞到卵母细胞分为6个连续时相。卵原细胞期的卵巢体积小,卵原细胞均一,单层滤期卵巢体积增大,初级卵母细胞为主,卵黄和滤泡细胞出现,细胞代谢加强,卵黄泡期卵巢亦增大,卵膜开始形成,卵黄沉积,出现卵黄粒和脂肪滴,卵黄充满期卵巢继续增大,卵母细胞个体急剧增大,卵黄球和皮质泡形成,个别出现油滴,卵膜增厚,成熟期卵巢和卵子达到最大,各种不同鱼类的卵膜形态不一,衰退期卵巢退回到单层滤泡期,多次产卵类型退回到卵黄充满期,继续保持产卵能力。卵子发生的过程受MIH,GtH等多种激素的调控。对硬骨鱼类卵子发生的研究,将为人工增养殖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酸性红黄壤土上大麦遗传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酸性红黄壤土上大麦遗传改良研究结果:(1)采用酸铝营养液培养幼苗的方法鉴定了我国3871份大麦品种的耐酸铝性,得到一级耐性材料315份,占鉴定总数的8.13劣,(2)相关通径分析表明,酸性红黄壤土上大麦单株籽粒产量损失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效分菜数下降(P = 0. 7324 )、每穗实粒数减少(P = 0 . 5923 )和千粒重降低(P = 0.5877),由此可见,这是在红黄壤土田间条件下选择耐酸铝性大麦的三个主要选择指标;(3)发现大麦耐酸铝性基因遗传方式除单基因遗传方式外,尚有多基因控制的表现数量性状遗传方式;'(4)从对酸铝性表现敏感的大麦品种“早熟3一号”的花药、幼胚等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通过离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得到了“耐性细胞系”.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耐酸铝性遗传改良培育出适应酸性红黄壤土种植的大麦新品种是可行的,亦为开发利用红黄壤土地资源补充了另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龙牙百合体细胞胚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龙牙百合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2,4-D,研究了其体细胞胚发生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体细胞胚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龙牙百合体细胞胚发生方式的因素是2,4-D。当2,4-D浓度低于0.5mg/L时,体细胞胚以直接方式发生,起源于鳞片表皮下数层细胞或深层的细胞,依次经过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等阶段,其形态学发育过程与合子胚相似。当2,4-D浓度适中时,体细胞胚以间接方式发生,起源于愈伤组织内部的胚性细胞团,其形态学发育过程也与合子胚相似;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6-BA+2.0mg/L2,4-D,在分化形成体细胞胚时,需降低或去除2,4-D。  相似文献   

17.
羽衣甘蓝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羽衣甘蓝的花蕾、花茎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花蕾、花茎消毒时间以5~7min为好,腋芽消毒时间以8 min为宜,以腋芽为外植体,以MS基础培养 6-苄基腺嘌呤(BA)2 mg 萘乙酸(NAA)0.2 mg 3%蔗糖进行培养较好,继代培养以MS基础培养 BA 3 mg NAA 0.2 mg 3%蔗糖增殖率最高;在生根阶段,以50%MS(1 L) NAA0.4 mg 1%蔗糖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4.79%;移栽基质以蛭石最好,羽衣甘蓝组培苗成活率达86.7%,且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PCR法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时所用的引物,反应缓冲液中Mg2+浓度,循环反应的次数及可能造成污染的各种因素对性别鉴定结果的影响.并对18个胚胎进行了性别鉴定,移植38枚性别鉴定后的胚胎,成功产下2头与预测性别一致的牛犊,胚胎性别可鉴率为94.1%,预测性别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复合酵母菌(东方伊萨酵母(Io)和酿酒酵母(PY01))接种方式对水蜜桃果酒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采用3种不同接种方式(同时接种Io和PY01、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接种PY01 48h后接种Io)发酵水蜜桃酒, 并以单菌种发酵为对照, 发酵期间比较产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差异, 一个月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差异. 结果表明, 5组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别, 样品中共检出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其中酯类及醇类物质含量较高.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有效增加了β-葡萄糖苷酶活性, 感官分析结果表现也最优, 而且该组酯类物质种类最为丰富, 相对含量高达93.16%, 香气组分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 同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与其他组差异显著, 能有效解决水蜜桃酒口感单一的问题. 综合结果, 不同接种方式发酵的水蜜桃酒具有差异明显的风味质量特征,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能有效促进挥发性风味物质释放, 增加水蜜桃酒香气物质的复杂性, 提升水蜜桃酒香气质量, 可为水蜜桃果酒品质提升提供新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以温泉瓶尔小草新生幼叶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宜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各阶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M+ZT0.50 mg·L-1+2,4-D1.90 mg·L-1,诱导率为96.5%;芽苗分化的培养基为WPM+ZT1.70 mg·L-1+NAA0.10 mg·L-1,分化率为99.0%;生根培养基为1/4MS+IAA0.05 mg·L-1+IBA0.03 mg·L-1,生根率达97.8%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WPM+KT1.10 mg·L-1+根皮苷3.20 mg·L-1,通过24个月的保存,芽苗生长率仅在6.5%以下.试验结果证明,成功建立了温泉瓶尔小草离体培养体系,常温条件下利用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温泉瓶尔小草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