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快速制备了以替考拉宁为固定相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在pH 4.0~7.0的范围内比较了空管与替考拉宁修饰柱的电渗情况,表明替考拉宁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有效地降低了电渗。用该色谱柱分离了多种手性对映体,均达到基线分离,体现了替考拉宁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良好的分离性能。以DL-色氨酸考察了柱子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结果显示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得的替考拉宁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填充柱和整体柱的各种制备技术及其优势与不足,特别是对于近期发展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引用文献100篇。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电色谱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细管电色谱是一种新型的微分离技术,它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分析化学家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填充柱、开管柱、整体柱电色谱的色谱柱制备技术,压力驱动电色谱技术,毛细管电色谱的检测技术及样品预富集技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电色谱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亲水作用毛细管电色谱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亲水作用毛细管电色谱是当前微分离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固定相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亲水作用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填充柱和整体柱的研究进展,重点对近年来发展的亲水作用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引用文献68篇。  相似文献   

5.
马继平  丁明玉 《分析化学》2006,34(Z1):272-277
从毛细管离子色谱柱制备和毛细管离子色谱仪器研制两方面评述了毛细管离子色谱目前的发展状况.毛细管离子色谱柱包括开管离子色谱柱,毛细管颗粒填充离子色谱柱以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整体毛细管离子色谱柱.对毛细管离子色谱仪的总结包括微流量泵、小体积进样器、适合毛细管离子色谱系统的小体积抑制器、电导和光学检测器等.  相似文献   

6.
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偶联剂, 在毛细管内壁上逐步合成树枝形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 制得了1, 2和3代PAMAM键合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大分子代数的增加, 毛细管电渗流(EOF)逐步下降. 利用制得的1, 2和3代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对丙氨酸和脯氨酸的分离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随着大分子PAMAM代数的增加, 分离度逐步增大, 丙氨酸和脯氨酸可在3代树枝状大分子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上达到基线分离. 采用非衍生化法和3代PAMAM修饰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成功地分析了精氨酸、 丙氨酸、 脯氨酸、 甲硫氨酸和组氨酸. 结果表明, 键合毛细管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电色谱 (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简称 CEC)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新型微柱分离方法 [1~ 4] .由于它在毛细管柱内填充液相色谱固定相或者在毛细管内壁键合固定相 ,且采用电渗流作为驱动力 ,因而兼有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的分离特点 ,已应用于复杂的药物分析 [2 ] .填充柱毛细管柱具有工艺要求高、容易产生气泡、焦耳热和价格昂贵等缺点 .开管柱电色谱( Open- tubular CEC,简称 OTCEC)是将固定相键合或涂覆在毛细管的内壁 ,避免了上述缺陷 .因此已引起高度重视 [3,4] .大环多胺的结构与冠醚类似 ,是一…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开管毛细管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开管毛细管柱的方法,分析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开管毛细管柱的影响因素和特点,总结了溶胶-凝胶技术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毛细管液相色谱柱、毛细管电泳柱及电色谱柱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分析技术.该技术具有毛细管电泳技术的高效、快速、微量,以及质谱技术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能够提供被测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等特征.但在稳定性和重现性方面的不足,限制了这种新型微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色谱柱作为毛细管电色谱(CEC)技术的核心部分,近年来成为CEC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整体固定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色谱柱技术,具有填充柱和开管柱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耐溶剂性能、优良的色谱通透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2]).  相似文献   

10.
马继平  丁明玉 《分析化学》2006,34(9):272-277
从毛细管离子色谱柱制备和毛细管离子色谱仪器研制两方面评述了毛细管离子色谱目前的发展状况。毛细管离子色谱柱包括开管离子色谱柱,毛细管颗粒填充离子色谱柱以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整体毛细管离子色谱柱。对毛细管离子色谱仪的总结包括微流量泵、小体积进样器、适合毛细管离子色谱系统的小体积抑制器、电导和光学检测器等。  相似文献   

11.
玻璃毛细管气相色谱,简称(GC)~2,它是玻璃微填柱、填充毛细管柱和开管柱气相色谱的总称。人们习惯上讲的毛细管柱主要是指1957年 Galay 首创的开管柱。之所以叫开管柱是由于此柱的结构为固定液附着于毛细管的内壁,而管中间留有对载气开放的通道。本文所称毛细管柱即为开管柱。经典的开管柱是将固定液直接涂溃于毛细管内壁(即 WCOT 柱)。Desty 等设计并加工的玻璃毛细管拉制机,为(GC)~2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玻璃柱对固定液的润湿性差,后来又相继发展了各种壁处理的开管柱(WTOT 柱),其中多孔层开管柱(PLOT 柱)是较理想的柱型之一。载体涂层开管柱(SCO(?) 柱)是 PLOT 柱中最常用的柱型。1979年出现的熔融氧化硅开管柱(FSOT柱)为(GC)~2增添了新的具有柔性和惰性的柱型。毛细管色谱在我国的发展起始于1959年,丁景群等对毛细管色谱的理论及应用做了许多工作,但直到七十年代中后期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先后成功地制成了微填柱 WCOT 柱、PLOT 柱、SCOT柱和 FSOT 柱。1980年全国第一届毛细管色谱学术报告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毛细管色谱研究与应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讲座共分四讲:玻璃毛细管气相色谱的一般知识;玻璃毛细管柱的制备;毛细管柱的色谱系统;玻璃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应用。由于篇幅原因及作者们的水平所限,文中缺点、错误定所难免,敬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2.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新型微柱分离方法。它是在毛细管管壁涂布或键合固定相,以电渗流驱动流动相的一种色谱分离模式。该文对开管毛细管电色谱的发展、柱制备、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引用文献47篇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快速制备了万古霉素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以D,L-色氨酸为目标物质,优化了万古霉素键合时的微波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时间45 min,微波功率300 w,微波温度60℃的条件下制得的电色谱柱分离效果最佳.利用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电色谱柱成功分离了4种手性对映体.在pH 4.0~7.0的范围内考察了空管...  相似文献   

14.
在毛细管中原位合成反相整体色谱柱,并在同一根毛细管柱中的其余部分通过在内表面涂覆N-[3-(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乙二胺(PEDA)使其具有离子交换功能,制备成连续二维开管离子交换/反相整体柱毛细管电色谱柱.通过对7种有机酸的分离探讨了开管柱中离子交换对分离的影响,进一步以天麻提取物为样品,对二维分离系统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串联微柱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得力于气相和液相色谱的进步,一种新的色谱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异军突起,而各种柱技术又推动了这种技术的发展速度。在SFC中开管柱和填充柱都在使用,且各具特色。但除了单位柱长具有较大的压降、柱子使用长度受到限制外,填充柱显示出更多的优点。 微柱,即填充石英毛细管柱,内径小于1mm。它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作为柱管,管内填充色谱填料。微柱的细内径和固有的高渗透性使其兼有填充柱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基于纤维状二氧化硅纳米(fSiO_2)和聚合物(DMAEMA polymer)的材料(P-fSiO_2),将该材料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涂覆到毛细管内壁,制备了新型的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P-fSiO_2开管柱),并将其应用于磺胺类物质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分离分析。P-fSiO_2开管柱的制备方法简便快捷、涂层稳定、重复性好,其中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小于4.3%(n=6),日间RSD小于4.9%(n=6),柱间RSD为2.2%(n=5)。通过对缓冲溶液浓度、pH值以及分离电压等因素的考察,可以实现对8种磺胺类化合物的良好分离,其中磺胺喹恶啉(SQX)的柱效高达228 542 N/m。  相似文献   

17.
刘照胜  高如瑜 《化学进展》2003,15(6):462-470
电色谱整体柱是通过原位聚合或固化于柱管内部的方法来制备的一种新型色谱柱.与常规的填充毛细管柱不同的是,其制备方法具有简易性和易于实现色谱填料表面化学性质多样性的特点,已迅速成为优异的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形式.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周孙英  陈继涢  谭静静  林旭聪  谢增鸿 《色谱》2015,33(12):1307-1313
以十八碳醇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毛细管开管柱固定相,优化了毛细管开管柱的制备参数。柱内表面的电镜图像显示其具有多孔皱褶、质地均匀的结构特征。将其应用于甲苯、乙苯、丙苯、丁苯、戊苯和己苯的分离试验中,6种化合物达到了完全分离,出峰顺序与它们的疏水性一致,表明该柱有明显的疏水色谱作用。在10 mmol/L磷酸盐(pH 8.5,含50%(v/v)乙腈)流动相、16 kV电压下,该开管柱成功地分离了4种抗癫痫类药物,柱效范围为35300~49800 塔板/m,与空柱管相比分离效果明显提高。结果表明通过本实验的原位聚合法可制备具有反相色谱作用的有机基质碳十八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  相似文献   

19.
电填充毛细管色谱柱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一种毛细管色谱柱的电填充技术,并进行了柱性能的评价研究。实验表明新的填充方法确保了色谱柱的柱效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前驱体制备了新型聚合物多孔涂层毛细管开管(PLOT)柱固定相。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时间、致孔剂比例及交联剂比例获得了色谱性能良好的PLOT柱,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毛细管柱内的多孔涂层厚度适中且均匀。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PLOT柱以反相色谱分离机理有效分离了中性、酸性和碱性小分子。人血清白蛋白(HSA)共价结合的蛋白亲和PLOT柱对5对手性对映体实现了较好的分离,且其分离度远高于HSA修饰的单层聚合物毛细管开管柱。PLOT柱分离烷基苯的日内、日间和柱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7%、4.8%和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