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学特征,考虑到评价者的认知局限性和风险心理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方法.方法给出了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者期望靶心为参考点确定益损评价矩阵,定义正负生态位最适值,确定正负前景评价矩阵,并以评价者期望和公平竞争原则构建生态因子指标权重模型,根据综合前景值确定区域创新系统排序.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涵盖家庭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学校子系统的课堂生态活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设计了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WM法和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求取主、客观权重,基于最小二乘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对课堂生态活力体系进行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学校系统对重庆市课堂生态活力的影响作用最大,家庭系统次之,社会系统的影响作用最小;协调度分析表明:课堂生态系统协调度最好的是沙坪坝区,而协调度最差的是城口县.  相似文献   

3.
行蓄洪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人口安置不仅关系到其及时运用,更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单退适度集中农业就近安置为例,系统分析人口安置点选择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了外迁安置点评价指标体系,用AHP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公民意愿的评价队伍结构,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单指标评价向量,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安置点优选模型.用该优选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4.
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其海洋经济生态文明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借鉴生态文明指标,构建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生态文明指标,与珠三角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广西北部湾与珠三角的海洋经济生态文明程度进行评价,得出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生态文明为达标,珠三角海洋经济生态文明为良好的结论,从而提出调整北部湾海洋经济结构、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力度、完善海洋灾害预警与保障机制、提高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黑龙江省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口结构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两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二者的耦合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时间角度上分析了黑龙江省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规律,在空间角度上分析了黑龙江省各个地区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布规律.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评价烟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根据综合指标的得分值对烟台各市(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排序,结合各市(县)区的地域分布划分出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并对各类型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烟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区域能源供应系统综合性能评价影响因素,设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加权灰色关联决策矩阵,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区域能源供应系统方案优选方法.运用灰色关联投影值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程序化、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等特点,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因维修台配置不合理而导致的专项汽修厂排队等待的问题,运用排队论等理论和方法,采用先到先修理与维修台带有优先权相结合的排队规则,将维修台配置数量问题转化为两类型服务台排队问题,建立了单队列M/M/s1+s2/K/∞/FCFS+PS排队模型.通过对某专项汽修厂相关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得到了模型所需的变量和参数,运用边际效益法进行优化,得到了节假日和非节假日客流高峰期的最优维修台配置数量.通过对系统服务强度、系统资源限制和服务时间段等因素的分析,既能保证排队系统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内对维修台配置数量进行调整,又能缩小最优值的求解范围.  相似文献   

9.
省域低碳经济发展分类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省区低碳经济分类评价中,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系统工程学中的密切值法,结合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相关指标的数据样本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低碳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地区划成群体,再用密切值法对聚类所得的群体进行排序,从而评价出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ETC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从单人工收费方式逐渐向多收费方式格局演变.同时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设计涉及到政府、道路管理者、道路使用者及道路非使用者之间利益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在多收费方式情况下,满足不同利益层面需求的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收费系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收费制式既定的情况下,利用遗传算法对收费站位置与数量进行寻优,并利用非集计方法对多收费方式情况下的车道配置进行均衡求解,可定量计算出最佳系统资源配置方案,包括确定收费制式、收费站位置与数量、收费方式、各收费站不同收费方式车道组合情况.最后我们进行算例研究,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为收费制式的选择及收费站的车道布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