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标准菌株Haloterrigena thermotolerans JCM 11050^T,其编码螺旋C至螺旋G的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蛋白基因(bop基因)片断采用PCR方法进行了扩增,TA克隆并测定了其核苷酸序列.对翻译出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亲水性分析,表明该菌株的BR蛋白与已报道相应序列具有类似的二级结构.蛋白序列聚合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BR蛋白与Natrinema属的BR蛋白具有一定相似性.在这一Haloterrigena属的标准菌株中证实bop基因,进一步丰富了bop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2.
新疆伊吾湖嗜盐菌bop基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新疆中部地区伊吾湖嗜盐微生物和细菌视蛋白基因(bop)资源,分离纯化了95株嗜盐和耐盐菌.并从中挑选了10株红色的菌株,采用PCR和TA克隆的方法,扩增出bop基因螺旋C到螺旋G的核心序列,测定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于bo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学分析,发现9个序列分布在同一分支下,表明伊吾湖嗜盐菌bop基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明显的自身地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假结核耶尔森菌侵袭素蛋白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假结核耶尔森菌侵袭素蛋白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假结核耶尔森菌侵袭素蛋白基因,并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MD18-T中,测序鉴定正确后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得到重组质粒pGEX-4T-1-inv.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假结核耶尔森菌提取的基因组,经PCR扩增,得到一段591 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电泳分析,所得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46 kDa,与预期结果相同;重组菌体超声裂解后,经12%的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为包涵体蛋白.结论克隆的侵袭素基因核心片段可以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4.
将以PRVgG为启动子,SV40plyA为加尾信号的CSFV E2表达盒克隆于包含伪狂犬病病毒(PRV)tk基因和gH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TK2.5,替换掉tk基因的SalⅠ与XhoⅠ酶切位点之间的序列,构建了携带CSF E2基因的转移载体pTKE2。免疫荧光检测证实,转染BHK21细胞pTKE2在感染PRV的情况下,能表达E2蛋白,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扩增gfp表达盒,对酶切位点进行改造,将其克隆到pTKE2的SalⅠ位点,构建了利用PRV gG启动子和HCMV IE启动子分别控制E2基因和gfp基因表达,两基因取向相反的双基因转移载体pTKE2.EFP.将双基因转移载体pTKE2.GFP转染BHK21细胞中,12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绿色荧光的GFP表达,表达的GFP不引起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嗜盐古菌AB19、AB30和AJ5编码螺旋C至螺旋G的氯视紫红质(halorhodopsin,HR)蛋白基因片断和168rRNA基因(168rDNA),测定了它们的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hr基因序列差异显著.获得AJ5 HR蛋白基因序列在Halobiforma属中尚属首次.对hr基因序列进行的遗传分析,包括GC含量、转换与颠换的比值、密码子使用偏好,表明hr基因面临进化选择和偏倚突变压的双重制约,是一类进化程度较高的基因.对比br基因编码蛋白螺旋C到G的序列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种属特征.采用BR和HR蛋白螺旋C到G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比传统的168rDNA序列具有优势,BR和HR可以作为两种新型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6.
在昆虫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多角体基因启动子下游克隆了全长的苏芸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cryIAc,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ThY1,用KpnI将cryIAc基因进行了截短,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2.随后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cry基因的下游引入了IE1启动于驱动的neo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和SV40小t抗原终止区作为cry基因的终止信号,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lneo和PVLY2neo,分别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DNA与野生型AcNPVDNA共转染昆虫Sf9细胞,用G418筛选后经有限稀释法纯化,得到了携带全长和截短。ryIAc基因的两种重组病毒vVLY1neo和vVLY2neo,分别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分子量为133300和82000的cry蛋白,大小分别与cryIAc晶体蛋白和预计的截短蛋白相同,并均具有与原晶体蛋白相同的免疫活性,生物测定表明两种表达产物均具有杀虫活性,和昆虫病毒一起产生协同增效毒性.  相似文献   

7.
将乙肝病毒(HBV)ayw株完整的X基因正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1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表达X蛋白的重组质粒pBV-HBV(+);同时将X基因反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0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转录X基因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V-HBX(-).利用这两个质粒,构建出能同时转录X基因mRNA和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EX.AN-HBX,并在原核水平上,证实了反义RNA对X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为在真核水平上利用反义RNA对X基因进行调控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技术从质粒pcDNA3.1/GS扩增得到hIL10基因.将其插入含有AOX1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9K/IL10,转化毕赤酵母GS115,筛选出整合了多拷贝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菌株,经摇瓶培养,0.5%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分子形式存在于上清中,诱导4d的表达量达到高峰.Western印迹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以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和β-半乳糖苷酶基因(bgaH)为报告基因,利用启动子探针检测技术研究了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均具有启动子活性的RM07DNA片段在嗜盐古生菌中的功能,结果从mRNA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证明RM07片段在嗜盐古生菌中同样具有启动子功能.缺失分析进一步定位了RM07片段中启动子活性必需的重要功能区,启动子缺失突变分析的结果与序列结构特征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5aG株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插入天坛株痘苗病毒基因组TK区段,置于痘苗病毒晚期启动子P11控制之下,通过筛选,得到一株重组病毒VVaG,实验结果表明:该株病毒可表达5aG株糖蛋白基因,表达产物位于感染细胞膜表面,分子量64×103,并可与抗狂犬病毒糖蛋白单抗特异结合,用VVaG免疫小鼠,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抵抗致死剂量狂犬病毒的攻击,中和抗体滴度在免疫后14d达到高峰,为1560.  相似文献   

11.
用重叠PCR的方法,定点突变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克隆到单突变体BRD96N和双突变体BRD38R/D96N的基因,同源转化盐沼盐杆菌(Halobacterium salinarium)L33(BR),表达突变蛋白BRD96N和BRD38R/D96N通过显微视频方法对突变BR的M态光致变色特性进行记录,BRD38R/D96N的M态寿命为5s,约为BRD96N(M态寿命为3s)的1.7倍.对突变体的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测定发现,在BRD96N中,1170cm^-1下移到1171cm^-1,1258cm^-1上移到1255cm^-1,而BRD38R/D96N中1170cm^-1下移到1173cm^-1;1258cm^-1。上移到1252cm^-1,而且BRD38R/D96N与BRD96N相比,1186cm^-1处的峰明显增强.近紫外区圆二色谱显示,两种突变体近紫外区的正负带虽然没有太大差别,但288nm和290nm处的极峰却差别显著.所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细菌视紫红质Asp38(D38)突变为Arg(R)可以延长其光循环后半程M态和N态的寿命.  相似文献   

12.
黑曲霉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黑曲霉F044脂肪酶N-端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找到与黑曲霉脂肪酶基因同源的候选基因A84689.根据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直接经RT—PCR扩增得到黑曲霉脂肪酶全长基因anl.anl全长1044bp,含3个内含子,编码297个氨基酸(含信号肽27个氨基酸),与其他脂肪酶基因没有明显的同源性.将成熟脂肪酶基因连接到pPIC9K载体上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P.pastoris GSll5.脂肪酶基因在P.pastoris GSll5中实现了分泌性表达.  相似文献   

13.
以地高辛标记的 Quox1 基因c D N A 的c3 片段为探针,与豚鼠基因组 D N A 作 Southern 杂交,结果表明,在豚鼠基因组中存在 Quox1 基因同源序列以抗 Q U O X1 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对成年豚鼠睾丸、附睾和幼年豚鼠睾丸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在豚鼠精子发生中精子细胞分化为精子阶段有类 Q U O X1 蛋白表达,提示 Quox1 基因同源序列可能对豚鼠精子发生中的精子形成过程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江浙蝮蛇毒腺中抽提总RNA,RT-PCR进行体外扩增,获得江浙蝮蛇蛇毒蛋白C激活因子基因,克隆至pGEX-5X-3载体中,对3个重组克隆分别作DNA全序列分析,通过遗传密码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的丝氨酸复白酶蛇毒蛋白的氨基酸作比较,其中许多上氨基酸有很强的同源性,该基因的成功克隆,不仅推导出江浙蝮蛇蛇毒蛋白C激活因子的蛋白质序列,也为进一步开展江浙蝮蛇蛇毒蛋白C激活因子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AcNPV穿梭载体Ac-Bacmid与野生型BmNPV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得到整合了lacZ/Tn7at/miniF表达盒的BmNPVBacmid,除能在大肠杆菌/BmN细胞中穿梭复制外,还能感染BmN-PV的非允许细胞Sf9,成功地构建了BmNPV的双穿梭载体.经与重组转座质粒pFGHe转座,获得了插入gfp/HBVe融合基因的重组rBm-Bacmid(rBmGHe),在家蚕细胞中表达了既能发射绿色荧光又具有HBeAg抗原性的双功能融合蛋白.Bm-Bacmid为杆状病毒BactoBac策略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16.
低温、高温、干旱等非生物逆境通常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及产量.为深入了解水稻逆境反应的分子机理和挖掘耐逆相关基因,本文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芯片对水稻多逆境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众多表达特异基因.OsHdr5是其中一个在多个生长发育时期与组织器官中受高温、干旱诱导均显著上调的基因,用实时定量PCR方法(real-time PCR)对其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两组结果基本吻合.用PCR方法扩增获得长为743bp的全长基因序列,其ORF区编码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含有磷酸化激酶位点,形成的二级结构包含一个由6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组成的跨膜结构域,进一步分析推测其可能是叶绿体膜上与细胞跨膜信号传递相关的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17.
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S(Spike)蛋白是病毒表面最主要的膜蛋白,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冠状病毒的主要抗原.以SARS冠状病毒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得到S△1(151~1200bp)、S△2(1201~2250bp)和S△3(2251~3150bp)3段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得到包涵体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正确后,将此作为抗原以滴鼻和腹腔注射两种小同的途径免疫BALB/c雌性小鼠,3次免疫之后采集小鼠的血清和肺洗液,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中的抗体IgG和IgA.结果表明S蛋白通过滴鼻途径既能刺激产生一定的血清IgG,更能诱导肺粘膜产生特异IgA抗体.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诱导粘膜免疫的效应区域主要位于S△2(401~750aa)蛋白区段.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浙江省部分地区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暴发来源及与其他宿主来源的微孢子虫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尝试对引起浙江多地凡纳对虾生长缓慢综合征的病原进行探究.同时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病原与其他地区及其他宿主来源微孢子虫的进化关系.结果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