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中外天文学史专家对东方、阿拉伯和欧洲大量古代记载的分析,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类历史上记录可靠的超新星共有七颗,它们出现的时间和星座分别为:185年在半人马座、393年在天蝎座、1006年在豺狼座、1054年在金牛座、1181年在仙后座、1572年在仙后座、1604年在蛇夫座。  相似文献   

2.
讣告     
正著名分子光谱学家席时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7月25日在长春逝世,享年85周岁。席时权同志生于1936年11月1日,上海市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会员。1958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长春应化所,先后在应化所九室、二十九室、稀土化学与物理实验室工作过,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担任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技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副所长。1980年-1982年在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化学部进修,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当选长春市人大代表,1998年当选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国物理学界的前辈、著名光谱学家、本刊顾问、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广增先生。赵先生系河北省安国县人,生于1902年。因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赵广增先生于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30年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赴美留学,1939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归国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回北京大学任教授。解放后于1950年任物理系主任,1952年院  相似文献   

4.
主编简介     
正高原宁,1963年4月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198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83年获学士学位,1989获理学博士学位。1989-2000年在国内外的科研单位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2000年到清华大学组建高能物理实验组。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2018年任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到北京大学工作,现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学院院长。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陈嘉庚科学奖。  相似文献   

5.
Richard R.Ernst 教授 1933年生于瑞士Winterhur。他在苏黎世瑞士联邦高等工学院(ETH)化学系毕业后,于1958—1962年在母校物理化学教研室师从Hans Primas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从1963年到1968年,他在美国加州Varian Asc.公司工作,其间他开发了付氏变换核磁共振(NMR)方法。1968年起,他一直领导ETH—研究组,从事NMR和顺磁共振(ESR)的方法研究,他担任过讲师、助教授、副教授。1976年任教授至今。他曾获1969年Ruzicka奖、1983年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金奖、1985年瑞士洛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院士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段文晖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文晖,1967年1月生。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81—199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先后于1986、1988与1992年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钢铁研究总院做博士后。1994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于1996—1999年在  相似文献   

7.
 勒纳德是德国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由于他在阴极射线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勒纳德生平菲利普·勒纳德(P.E.A.Lenard,1862~1947)1862年出生在捷克的普雷斯布格,曾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维也纳大学、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物理,得到本生、赫兹、亥姆霍兹和昆开等人的指导。1892年起任波恩大学讲师,并担任赫兹的助手,1894年被聘为布雷斯劳大学教授。1895年任埃克斯-夏佩勒大学物理教授,1896年任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教授,1898年成为基尔大学教授。勒纳德曾于1886年获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1911年获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奥斯陆)大学博士学位,1922年获  相似文献   

8.
冯端,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1923年4月27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1949年起,一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从事物理学教学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江苏省科协主席、国家重点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79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91年当选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9.
《应用声学》1986,5(3):49-49
1916年生,湖南邵阳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后在三民中学、南开中学等校任职.1942年任重庆金陵大学理学院讲师.1945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伊立诺大学攻核物理,1947年获硕士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  相似文献   

10.
正赵忠尧(1902~1998),浙江诸暨人,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27年赴美国留学。193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赴美参观原子弹试验后,留美购置核物理实验设备和其他科研器材。1950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1958年参与中国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并主持创办国内第一个近代物理系,  相似文献   

11.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与教育家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江苏宜兴市。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后出国留学,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2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和最高荣誉奖。1928年至1929年先后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和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从事科学研究。1929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1936年至193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爱因斯坦教授  相似文献   

12.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第七、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 981— 1 98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同志 ,因病于 2 0 0 1年 6月 4日在福州逝世 ,享年 86岁。卢嘉锡同志 1 93 7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英国 ,并于 1 93 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物理化学博士 ,后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跟随鲍林 (诺贝尔奖获得者 )从事结构化学研究 ,后获美国国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卢嘉锡同志 1 946年 1月回国后 ,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任教授和副校长 ,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任研究员和所长。在卢嘉锡同志的领导和参与下 ,…  相似文献   

13.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第七、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 981— 1 98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同志 ,因病于 2 0 0 1年 6月 4日在福州逝世 ,享年 86岁。卢嘉锡同志 1 937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英国 ,并于 1 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物理化学博士 ,后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跟随鲍林 (诺贝尔奖获得者 )从事结构化学研究 ,后获美国国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卢嘉锡同志 1 946年 1月回国后 ,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任教授和副校长 ,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任研究员和所长。在卢嘉锡同志的领导和参与下 ,形…  相似文献   

14.
李允武:1934年生.国家海洋局 海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声 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源学会 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 事.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 系研究生班.1956年至1958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任教、1956年至1973年在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水声物理,课题为声场起伏,参与建立南、东、北三个站.1973年至今,在海洋技术研究所工作.曾参与研制声学测波仪、声学释放器、声学位移计等.1982年至1994年任海洋技术研究所所长,参与论证2000年的海洋,海洋高技术立项,主持海洋监测高技术立…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物理》1963,(6)
亲爱的作者及读者同志们: 胜利的1963年即将过去,1964年就要来临,在这送旧迎新之际,让我们热烈地祝贺大家在过去一年里,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岗位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都获得  相似文献   

16.
物理化学、放射化学专家、化学教育家吴征铠先生1913年8月8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扬州。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36年公费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1940年至1952年任浙江大学教授,曾任化学系主任。1952年至1960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曾兼原子能系主任。1972-1978年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吴先生曾任核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核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他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放射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分子光谱、分子结构、物理化学及放射化学方面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对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谢家麟先生因病于2016年2月20日8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谢家麟1920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途中受阻,被迫返回美国。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  相似文献   

18.
胡皆汉     
胡皆汉(Hu Jiehan),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省罗定县,1950年肄业于国立广西大学物理系。1950年至1958年先后在东北工业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工作,历任东北工业部教育科副科长、国家计划委员会石油地质探勘组组长、国家经济委员会石油工业计划局综合组组长兼工程师等职。1958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结构化学研究组组长,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  相似文献   

19.
《物理》2016,(4)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谢家麟先生因病于2016年2月20日逝世,享年96岁。1家世和成长谢家麟1920年8月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学成归国途中受阻,被迫返回美国。1955年,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  相似文献   

20.
讣告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河洲同志,因病于2011年11月6日14时51分在广州逝世,享年65岁。汪河洲,男,1946年7月出生,广东省揭西人。197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至1991年在中山大学物理系任助教、讲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