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理论阐述和实践做法主要是:以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作为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首要前提;以支持农民的三大创举作为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以保护农民的自主权作为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基本保障;以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毕生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鉴于中国的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他更注重保障与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的基本观点,认为农民的利益应当是全面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与文化利益.邓小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现实,积极探索实现、维护与保障农民利益的有效的途径,采取行之有效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民利益思想.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弱质特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逐年增加(2003年,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64.9万人,其中新增3万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2003年,我市初中及以下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7.9%),是长期以来导致农民收入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三个重要因素。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元,低于全省252元、低于全国1184元。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呢?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本领,是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水平的根本。那么教育的突破口在那里呢?从我国农民收入的统计口径来看有四个科目:一是家庭经营收入;二是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如何实现增收,理论界提出的多种对策,在实践上都不能解决长久问题,本文认为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这已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几年来,虽然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  相似文献   

7.
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同志决策观的根本所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决策制定的基本途径,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是决策评判的价值标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决策完善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明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衡量和表现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就邓小平的现代文明观而言,他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概念的科学规定,为历史唯物主义增添了新范畴;他提出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目标,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实践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之精华。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性,用实践标准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确保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邓小平深刻揭示了我国当前的社会实践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就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和改革开放,它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变化的根据。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上,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实践看成是同一过程,得出在实践中求是的认识论思想。邓小平的实践观是邓小平理论中哲学基础的基础.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重视对邓小平实践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的至理名言.一方面,他强调经济发展的迫切性、至上性;另一方面,他强调经济要协调、持续和平衡地发展,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节约的重要性,把资源节约看成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关系到党风好坏和现代化的实现,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资源节约观.邓小平的资约节约观包括以下内容:一、资源节约观的核心--杜绝人才浪费;二、资源节约观的内在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三、资源节约观的主要措施--实行精兵简政;四、实现资源节约观的根本途径--依靠科教进步;五、资源节约观的行为表现方式--抢时间、抓机遇的不搞争论、开短会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邓小平在论及有关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时所阐述的新的教育价值目标、新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新的教育价值追求,指出这些理论对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宣传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宣传工作的方针,原则以及对宣传工作者的要求,强调宣传工作要用改革和创新的观点,要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要把社会效益做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理想和理想教育问题,并多次加以阐述.邓小平心目的理想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其理想观可分内涵特征、现实作用、理想教育的重要性等三个层面,其精辟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学习领会邓小平理想观的深刻内涵,对于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统战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统战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方针和任务,为我国的统战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创了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接班人思想是对毛泽东接班人理论的继承;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对毛泽东接班人理论的发展;邓小平接班人思想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这个思想。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适应中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总结经验,在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创新和发展了包括毛泽东社会发展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研究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对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所有制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它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作出了重大突破,为我国制定正确的所有制方针政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揭示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的形成过程;深入分析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力求阐明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当代意义,对研究邓小平思想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一生产力论、改革动力论、人民主体论、两个文明建设论,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