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建国已经三十周年了。在这一代人的时间里,我国有机化学研究究竟做出了什么成绩?1959年,曾对建国十年的有机化学进展作了较全面的总结。现在又经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来我国的有机化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工作,在各个领域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发展。但是近十几年中,由于林彪和“四人帮”对科学研究的干扰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本文根据孢粉、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面等变化,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7.2—6.0kaBP)的气候与环境。恢复了大暖期盛期的植被带、气温、降水以及海面变化等。认为其时华南温度比今高1℃,长江流域高2℃,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可能高3℃,青藏高原南部达4—5℃,冬季升温幅度更大于年平均温度。百年级的增暖相伴夏季风的扩张和冬季寒潮的衰退,植被带北迁西移,内蒙、新疆、青海和西藏普遍出现高湖面指示着降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东部则在6.5—5.0kaBP间出现全新世中的最高海面,约高于现今1—3m,导致沿海地区约7×10~4km~2被海水所淹,达到全新世最大海侵范围。  相似文献   

3.
近五千余年来我国中原地区气候在年降水量方面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通过旱涝级别的划分与同时期实测降水量建立关系,恢复了中原地区近二千二百余年来具有定量性质的相当年降水量变率的连续气候序列。同时,采用历史资料研究和近代分析方法相结合的途径,研究得出了我国中原地区近五千余年降水量的变迁。这些结果对了解历史时期的气候与今后的变化趋势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情的影响——Ⅰ.近30年时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青海湖作例,分析了近30年时期青海湖流域的气候振动和水文变化,并利用水量平衡模型描述了气候变化对湖泊水情不可低估的影响,指出冷湿气候和暖干气候分别是湖泊扩张和萎缩的主要推动者,而环流异常分析及其诊断计算则表明,流域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异常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   总被引:180,自引:0,他引:180  
根据70年代以来中国全新世孢粉及其他古植物、古动物、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岸带变化等多方面研究资料,推断中国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出现于8。5—3ka BP,延续达5.5ka,其间有多次剧烈的气候波动与寒冷事件。8.5—7.2ka BP为不稳定的暖、冷波动阶段,伴随着降水增加和植被带的北迁西移。新石器文化的迅速发展。7.2—6ka BP为稳定的暖湿阶段,即大暖期的鼎盛阶段(Megathemal Maximum)。夏季风降水及新疆与蒙古,北方降水显著增加,植被空前繁茂,为仰韶文化的盛期。6—5ka BP是气候波动剧烈,环境较差的阶段,出现强降温事件,影响文化发展。5ka BP后,气候和环境较前改善,文化遗址数量猛增。4.0ka BP左右,气候一度恶化,出现大洪水灾害,此后直到3ka BP左右气候仍相当暖湿。  相似文献   

6.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1万年来的植被与气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沉积地层比较典型,本文利用密集采样进行孢粉分析,以数值方法——对应分析,重建该地区1万年来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现出7次暖期和6次冷期。其中8500—3700aB。P。是全新世高温期,年平均气温高出当地现今0.8—1.7℃。这种气候变化规律与格陵兰冰芯δ~(18)O同位素曲线及欧亚西北部根据孢粉资料建立的1万年来7月份气温曲线进行对比,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刘知新 《化学教育》2012,33(9):34-40
我国近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基础化学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十分丰硕。本文从5个方面进行总括和述评:)1)适应科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变革化学课程结构与组织形态;)2)重新建构课程内容体系,实现化学教材编制的多样化;)3)革新化学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4)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实行全面性的化学课程评价体制;)5)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促进化学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CNKI)关于模型与建模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围绕文献数量、文献内容、文献分布等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20年中国化学教育在模型与建模领域的研究文献自2017年起数量显著上升;文献内容涉及教学研究、能力测评、内涵解读、文本分析与文献综述等5个方面;文献主要来自师范类高校和化学教育类期...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国家治理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作为结构性规则的制度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社会成员的能动性才能实现,制度的作用主要在于执行。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机制,以法律法规和规划政策为形式的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社会实现了秩序和发展的目标。正是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机制及过程解释了“中国之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冯建勇 《高分子学报》2018,50(12):166-17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地边疆省区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边疆省区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对内开放”的形态,边疆省区远离沿海的地理劣势被无限放大,本土知识社会精英对边疆对外开放的历史地位进行反思,提出“双向发展”的理论观点;随后,中央政府发布了沿边开放战略,边疆省区地方政府和社会知识精英充分认识到本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验证边疆已由对外开放的“袋底”变为“袋口”;进入新时代,边疆省区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外,还服务于周边外交。四十年间,边疆作为中国的“地方”,“发展”一直是边疆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前沿,边疆对外开放已被赋予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