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证明紧致度量空间的具有Hausdorff度量的闭集空间的紧致性与连通性,并给出连通的紧致度量空间的连通分支与相应的闭集空间的连通分支之间关系的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乌鲁木齐地名的命名与地理要素的关系,本文对搜集到的地名进行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类。通过分类,从地理学角度来探讨反映自然地理现象的地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映人文地理现象的地名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通过地名的分布特点来深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民族的分布,职业的构成,  相似文献   

3.
软件框架是软件重用的一种有效技术,然而传统的软件框架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软件框架的实现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采用面向Agent的软件框架,从框架的构件、交互机制和变化性的处理机制进行了阐述,与传统的面向对象的软件框架相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高了框架的重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一度被认为与癌无关的病毒,今天已成为最有希望的探索焦点了”。根据动物模型的研究——形态学的、免疫学的、生物化学的和生物学的研究——从原则上建立了病毒与赘生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哺乳动物的白血病与肉瘤的关系。但是根据动物模型类似的研究还  相似文献   

5.
感知距离对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旅游者感知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在同等实际距离水平下①性格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性格外向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性格内向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近. ②目的地有无亲友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在目的地有亲友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在目的地无亲友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近. ③旅游目的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以商务会议或探亲访友为目的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以纯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近. ④旅游次数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 随着旅游者去同一旅游目的地次数的增多,旅游者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距离会逐渐变近. ⑤旅游经验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并且旅游者的旅游经验越丰富对距离的感知越近. ⑥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收入、职业、旅游方式和交通方式7个因素对感知距离的影响不显著. 但总体上,女性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男性旅游者近;家庭收入高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家庭收入低的旅游者近;团队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自驾车和散客旅游者近.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传统手工定制IP的开发瓶颈,加快IP的设计与确认的进程.引入了基于模型的自动定制用户IP的新思想,给出了自动生成IP的完整工具链.即在System Generator可视化开发平台上,给出进行算法模型的功能验证、自动HDL代码的RTL级验证、定制IP前的硬件协同仿真,用户IP的自动生成及定制IP后的硬件测试等的方法.并以Fibonacci数列的IP定制为例,介绍了其IP的定制及软硬件验证与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随着稀土元素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如何提高混合稀土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以及建立适应性广的分析方法,已成为当前混合稀土光谱分析的主要研究课题。由于稀土元素组成之间及共存元素的相互影响,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光谱和产生强烈的连续光谱背景,给分析工作带来严重的困难。目前各种大色散率的光栅光谱仪的普遍使用,为混合稀土的光谱分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杭州西湖山区的现状次生植被是在亚热带北部季风气候与人类干扰的综合作用下孕育的较为特殊的植被类型。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上具有较强的过渡性质,反映了南北植物区系交汇的基本特点;植物区系的现状地理分布组合特征,在显示现状植被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质的同时,体现了更为强烈的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地质观点与唯心主义的“神创说”、“天命论”的斗争任何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开不了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毛主席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由于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经过生产活动,在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地球的历史和现状,从而产生了古代的一些萌芽状态的地质观点。虽则这些观点,往往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任取一个集合A,A的什么样的变换可能作成群?二、集合A的若干个非一一变换作成的群的性质。三、集合A的若干个非一一变换作成的群与A的变换群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KT和6-BA诱导绿豆子叶培养物 器官发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T与6-BA处理使离体绿豆子叶培养物不定芽形成的前期与对照间有明显差别,对不定根则存在显著差别。6-BA出芽进程快于KT,KT处理部分抑制培养物不定根的形成,6-BA处理则完全抑制不定根形成。6-BA抑制根形成,影响了再生枝的干物质积累。KT与6-BA处理使子叶培养物的内源Put水平升高,特别是KT处理与对照相比达显著程度。KT处理显著降低子叶培养物的内源ZT水平,6-BA处理则显著提高内源ABA水平。对器官发生和内源激素测定结果的对比提示,6-BA和KT对不定芽发生的不同影响与二者对子叶内源CTK/IAA比值的影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确定带有电极的石英晶体板的厚剪共振频率在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设计和加工过程中有着实际意义,特别是目前频率的不断增高使得谐振器的厚度已经减小到不得不考虑电极效应的程度.由于电极的相对刚度不可忽视,只考虑电极质量效应的频率计算方法则需要进行修正.基于一个熟知的无限大晶体板的厚度频率的确定方法,得到了晶体板及考虑到压电效应的用弹性常数和密度表达的频率方程.根据谐振器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来求解频率方程,我们可以在设计过程中精确确定设计参数,从而减少修正次数.由于这些方程和结果对大多数材料都是适用的,保证了这一方法可以相对容易的与现有的石英晶体谐振器和设计和制造过程结合.  相似文献   

13.
以SiO2、Al2O3和HZSM-5、Re-HY分子筛为载体,以Zn为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了不同类型载体以及不同Si/Al比的HZSM-5分子筛负载Zn催化剂的愈创木酚加氢脱氧(HDO)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性是影响其加氢脱氧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主要因素,并且愈创木酚加氢脱氧转化为环己烷、BTX(苯、甲苯、二甲苯)等完全脱氧产物的活性,与催化剂的总酸量、酸中心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分布规律备受关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棒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分布和取向行为。当高分子链与纳米棒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时,纳米棒呈直接接触聚集状态,不利于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当逐渐提高高分子链刚性时,纳米棒的分散程度略有提高;当向纳米复合体系施加剪切场并达到一定强度时,纳米棒的分散程度明显提高。在适当的链刚性和剪切场作用下,纳米棒不仅分散状态良好,而且呈一定的取向分布,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SiO2、Al2O3和HZSM-5、Re-HY分子筛为载体,以Zn为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了不同类型载体以及不同Si/Al比的HZSM-5分子筛负载Zn催化剂的愈创木酚加氢脱氧(HDO)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性是影响其加氢脱氧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主要因素,并且愈创木酚加氢脱氧转化为环己烷、BTX(苯、甲苯、二甲苯)等完全脱氧产物的活性,与催化剂的总酸量、酸中心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LINUX下一种改进的音频会议系统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计算缓存区大小的改进方案.根据RTCP包中反馈回的丢包率,动态地改变音频数据的发送策略,有区分地采取差错控制手段,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以RTP协议为基础的音频会议系统的模型,并在Linux平台上用多线程的方法实现了各个模块.模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自适应地调整缓存区大小和数据包的发送策略,在实时性及带宽资源的利用上都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濒危水生蕨类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濒危的水韭属和水蕨属植物在细胞生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资料显示,生境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水生蕨类植物在我国濒危的主要原因.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为其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基础遗传学资料.孢子、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中国有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高寒水韭(I.hypsophila)、云贵水韭(I.yunguiensis)、台湾水韭(I.taiwanensis)和东方水韭(I.orientalis)5种水韭,没有宽叶水韭(I.japonica).中国产的水蕨可能存在隐种.另外,还讨论了中国濒危水生蕨类植物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北疆巴里坤湖500年来环境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00年环境变化的过程与特征涉及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变化机制和趋向等问题,研究本题目的在于寻求预测环境变化的途径,恢复和重建500年来干旱区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这对探索人类近代环境演变的因素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选用了内陆封闭湖泊湖滨浅滩60cm剖面进行了多种气候标志的综合研究和~(210)Pb及年轮相结合的短年代学研究,并经计算机处理成图。证明了新疆内陆干旱区500年的气候变化以冷湿与暖干交替变化为主,并认为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上升导致由西南季风带来暖湿气流被西风气候所代替,是形成新疆内陆西风带气候型主要原因。又从各种气候参数的斜率变化证明新疆气候是向着持续干旱方向发展的,并得知10年来可能趋向降水普遍减少更干暖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蘑菇培养料中分离获得的霉菌、放线菌和细菌进行鉴定和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对某些菌株在蘑菇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规律也作了研究.通过研究,初步认为在放线菌和霉菌中有数株菌株对蘑菇的生长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医院作为应对“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类似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阵地,其空间分布格局直接影响突发卫生事件的防控速度。为分析医院的空间地理分布特征,借助GIS、SPSS等分析工具,从宏观格局、省域布局等视角对2001—2016年我国医院(不含港、澳、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医院建设形成了以中西部地带、东部沿海地带为首的带状增长结构,并呈东高中低西高的整体增长趋势,远西地带和东北地区增速缓慢;呈明显的向行政中心省会城市集聚的特征。(2)中西部地带的医院具有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特点;医院点密度重心随医院等级的提高逐渐向东部地区移动,东西部地区城市的优质医院数量差距较大;三甲医院的空间结构呈单核心状,扎堆现象明显。(3)具有单中心集聚、高区位熵轴线集聚、中区位熵带状集聚、低区位熵成片集聚4种集聚特征。(4)城市户籍人口、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医疗资源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