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加成反应是构建多官能团化环状化合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三亚甲基甲烷(Trimethylenemethane,TMM)活性中间体被视为一类高效的三碳合成子.目前TMM已被广泛用于多种环加成反应,为一些重要的环状化合物以及天然化合物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合成方法.早在1979年,Trost和Chan等[1]首次报道了Pd-TMM的[3+2]环加成反应.此后,钯催化TMM的多种催化不对称[3+2],[3+3]和[3+6]环加成反应相继得以实现[2,3],并为手性五元环、六元环及九元环类化合物提供了高效的合成策略.然而,对于钯催化TMM的不对称[3+4]环加成化反应——合成七元环状化合物的研究,目前尚无相关报道.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七元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存在不利的熵效应和环化张力.  相似文献   

2.
边红旭  杨定乔 《有机化学》2010,30(4):506-514
过渡金属催化环加成反应是合成单环及多环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铱催化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了[2+2+1],[2+2+2],[4+2],1,3-偶极环加成反应等,及少量关于[3+2+2],[3+2],[5+1]环加成反应的报道,并讨论了部分铱催化环加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无金属参与的连续的催化型Ugi三组分/炔烃-叠氮环加成反应一锅合成[1,2,3]三唑并[1,5-a]喹喔啉.该反应使用邻叠氮基芳胺、炔醛以及异腈为原料,在磷酸催化下发生催化型Ugi三组分反应,随后在甲苯中加热发生环加成反应以55%~85%的收率得到[1,2,3]三唑并[1,5-a]喹喔啉.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几年来氮杂环丙烷与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2],[3+3],[3+4],[3+2+2],[5+2]和[6+3]等环加成反应,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正离子诱导可以使富电子的嗜双烯试剂极性反转(polarity umpolung),从而催化通常条件下难以进行的环加成反应,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但将此方法应用于含杂原子底物的环加成反应的报道尚不多见.我们最近发现对溴三苯胺六氯锑酸盐(TBPA SbCl6-)可以有效地催化芳亚胺与富电子烯烃之间的[4 2]环加成反应构建四氢喹啉类化合物[2]及查耳酮环氧与富电子烯烃之间的[3 2]环加成反应构建四氢呋喃类化合物[3].本文报道以TBPA ·诱导的查耳酮环氧化合物与芳基亚胺的[3 2]环加成反应,用来合成多取代的噁唑烷类化合物,进一步扩展了自由基正离子诱导的环加成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罗人仕  杨定乔 《有机化学》2007,27(8):958-969
综述了近几年铑催化剂在环加成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2+2], [2+2+1], [2+2+2], [3+2], [3+4]和[4+2]环加成反应等, 讨论了铑催化下的环加成反应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7.
邻碳硼烷及其所衍生的邻碳硼炔化合物能够与多种不饱和化合物发生环加成反应转化为结构新颖的功能碳硼烷衍生物.这些功能碳硼烷衍生物在硼中子捕获疗法、催化合成、药物设计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人们在邻碳硼烷和邻碳硼炔的官能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在反应条件优化、反应选择性控制、反应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对近十年以来国内外课题组在邻碳硼烷与炔烃、烯烃、多环或杂环芳烃等不饱和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领域所取得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邻碳硼炔参与的[2+2+2]、[2+2+1]、[2+2]、[3+2]、[4+2]、[5+2]等环加成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反应机理作了详细介绍,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李清华  黄蓉  王春江 《化学学报》2014,72(7):830-835
首次研究了Cu(CH3CN)4BF4/DTBM-BIPHEP催化的亚甲胺叶立德与环丙基亚甲基乙酸乙酯参与的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获得了优异的exo-选择性,研究结果证实大空间位阻的手性双膦配体对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一步高效构建三个叔碳手性中心和一个螺环季碳中心. 该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收率良好,得到优秀的非对映(>98:2,dr)与对映选择性(ee值高达99%). 该催化体系为合成exo构型的5-氮杂-螺[2,4]庚烷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的方法,具有原子经济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最小的不饱和环状分子,环丙烯独特的刚性结构和多变的反应活性吸引了化学家的研究兴趣.自1922年Demjanov[1]报道了环丙烯化合物的首例合成以来,现已发展了一系列环丙烯的合成方法.手性环丙烯的合成是通过炔烃和重氮化合物的[2+1]不对称环加成反应.根据底物的不同,这些不对称环加成反应可以分为四类:(a)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b)末端炔烃和双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c)非末端炔烃和双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d)非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反应.在这四类反应中,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不对称反应相对容易进行.1992年,Doyle和Müller等[2]报道了手性铑催化剂[Rh2(5R-MEPY)4]促进的末端炔烃和重氮醋酸酯之间的不对称环丙烯基化反应(Scheme 1a).随后各种手性催化剂包括[Rh2(OAc)-(DPTI)3][3]、Ir(salen)衍生物[4]和[Co(3,5-diMes-Chen-Phyrin)][5]等被先后报道用于末端炔烃和单取代重氮化合物的不对称[2+1]环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10.
胡萍  龙玉华  王辉  莫海洪  杨定乔 《有机化学》2008,28(7):1181-1192
综述了近年来钌催化二环烯烃与炔烃发生[2+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钌催化二环烯烃和炔烃的 [2+2]环加成反应中反应物结构、反应物比例、溶剂及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Stanford大学教授P .A .Wender的实验室发现了一种金属催化环加成反应。他们发现在有些金属催化的 [6 +2 ]环加成反应中 ,有一个副产物是由 [6 +2 - 1]过程生成的七元环化合物。Wender立即想到 ,[5 +2 ]反应可能会通过 [5 +2 +1]过程生成八元环。他们在一个铑催化的反应中证实了这个设想。当用很容易合成的乙烯基环丙烷和市场上就能买到的炔的衍生物在CO气氛下反应时 ,得到了八元环的产物。如图所示 ,由最初加合物的跨环闭合生成的双环辛烷酮的产率相当好三组分环加成反应@宋琦…  相似文献   

12.
正环戊二烯是一类独特的五元碳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以及过渡金属催化领域有重要应用.利用易得的原料发展简便的合成新方法,尤其是制备高度官能化的环戊二烯仍然是当前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二硫缩烯酮是一类易于制备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上百年的研究历史.然而,作为极化的两碳合成子,它主要应用于杂环类化合物合成,其间经历经典的烷硫基取代反应;迄今为止,尚未有应用于[2+x]型合成碳环的研究报道.近期,东北师范  相似文献   

13.
二氟硅烯与甲醛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烯(R2Si:)是某些有机硅反应的重要活性中间体[1],硅烯反应(如插入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等)被认为是合成含硅新键和含硅杂环的有效方法,因而硅烯反应的研究一直是有机硅化学家十分感兴趣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2].对于硅烯的环加成反应而言,由于它具有合成含硅张力小环的重要价值,因此受到了许多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并对此做了若干的研究工作[3-7]。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硅烯环加成反应的机理还处于一种推测水平,尤其是对卤代硅烯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文献报导,考虑到卤代卡宾在合成张力小环方面的重要作用[8,9]…  相似文献   

14.
碳纳米管空腔不仅可以改变填充到其内部分子的性质,而且对其内部的SN2取代反应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因而被视为一种新型的“固体溶剂”.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CH2O和PH3CH2在气相、苯溶液和碳纳米管空腔内的[2+2]加成反应.结果表明,与气相相比,碳纳米管空腔对于[2+2]环加成反应影响不大,这是因为所研究的[2+2]环加成反应中,反应物并不是轴对称的,不同于SN2取代反应的一维线性排列,所以具有较大轴向极化率的碳纳米管对[2+2]环加成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了路易斯酸催化下,通过三氟甲基酰腙和烯烃的[3+2]环加成反应来合成三氟甲基取代的吡唑烷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三氟甲基酰腙作为三氟甲基合成砌块,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的产率高等优点.而且,通过该环加成反应得到的三氟甲基吡唑烷类化合物可以很容易地被转化为三氟甲基取代的吡唑啉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王磊  徐建华 《有机化学》2003,23(8):750-762
介绍了一个新的多功能有机合成子环丙叉环丙烷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反应,环 丙叉环丙烷现已可从环丙烷羧酸甲酯出发较大量地制备。其单取代衍生物亦可容易 地经对其进行去质子化-亲电取代而制备,环丙叉环丙烷的典型反应性能为:(1) 环丙烷环上四个亚甲基有增强了动力学酸度,易于去质子化;(2)中间双键对环 加成反应有很高活性;(3)环丙烷环上处于双键近端和远端的C-C单键可发生裂解 ;(4)在有些反应中,可同时表现出上述反应性能,介绍了环丙叉环丙烷及其衍 生物的一些反应:对中间C=C双键的[2+n]环加成反应、亲电和自由基加成反应、1 ,3-偶极环加成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铜(I)盐催化的环加成反应,如叠氮-炔[3+2]环加成(Cu AAC)、不饱和化合物与异氰基化合物的[3+2]环加成、硝酮-炔的环加成(Kinugasa反应)是构建多类氮杂环的高效合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的各个领域.近年来,针对几类环加成反应中产生的有机亚铜中间体的多样性转化吸引了国内外很多课题组的注意,基于对这些环加成反应中有机亚铜中间体的捕捉,多类串联及多组分反应得以发展,从而成功实现了一系列多取代杂环或稠环结构的高效构建.本综述总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按照所经历的有机亚铜中间体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1)Cu AAC反应中产生的三氮唑亚铜中间体;(2)炔烃与异氰化合物[3+2]环加成反应中产生的2H-吡咯基亚铜中间体;(3) Kinugasa反应中产生的烯醇亚铜中间体.期望此综述能够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有机亚铜中间体捕捉策略的发展、应用现状及不足之处,进一步推动铜催化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利用金催化与铜催化相结合合成5-氨基-2H-吡咯的方法. 首先通过均相金催化异恶唑与炔酰胺反应生成α-亚胺金卡宾中间体, 再经[3+2]环加成反应合成并分离出5-氨基-3H-吡咯, 然后通过铜催化的去酰基化和基团迁移反应来实现3H-吡咯向2H-吡咯的转化. 该方法不但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良好, 而且还能进行克量级放大. 这项研究为合成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5-氨基-2H-吡咯化合物提供了广谱实用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钯催化的炔烃环三聚反应.....................................................................................................................................................................................................................周磊江焕峰*黄精美唐金玉(1)亚甲胺叶立德参与的[3 2]环加成反应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硝酸铈铵(CAN)作为一个良好的单电子氧化剂近年来在有机合成中已被广泛用于构筑各种类型的碳碳键[1].硝酸铈铵诱导的1,3-二羰基化合物对孤立双键[2]、烯醇硅醚[3]、乙烯基醚[4]、共轭双烯[5]等的环加成反应已有报道.然而对其与具有多个不饱和基团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环加成反应尚鲜见报道[6].本文报道CAN诱导的1,3-二羰基化合物1对二烯酮及二烯酯(2)的区域选择性环加成反应,结果以中等产率高区域选择性地得到了二氢呋喃类化合物3(Eq.1).可能的反应机理示于Scheme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