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常规不锈钢色谱管中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5S,11S)-特罗格尔碱(S-TB)的印迹整体柱.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不同量的醋酸和水对分离的影响,结合台阶梯度洗脱模式在S-TB整体柱上实现了对TB消旋体的快速分离.另外,以碱性单体2-二甲基乙基胺甲基丙烯酸酯(DAMA)为功能单体,在毛细管中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毛细管分子印迹整体柱,用于在毛细管电色谱(CEC)中对消旋体1,1'-联-2-萘酚(BNL)进行手性分离.结果表明,以DAMA为功能单体可以制备其他酸性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从而扩大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CEC分离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整体柱在高效液相色谱和电色谱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常规不锈钢色谱管中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5S,11S)-特罗格尔碱(S-TB)的印迹整体柱。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不同量的醋酸和水对分离的影响,结合台阶梯度洗脱模式在S-TB整体柱上实现了对TB消旋体的快速分离。另外,以碱性单体2-二甲基乙基胺甲基丙烯酸酯(DAMA)为功能单体,在毛细管中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毛细管分子印迹整体柱,用于在毛细管电色谱(CEC)中对消旋体1,1′-联-2-萘酚(BNL)进行手性分离。结果表明,以AMA为功能单体可以制备其他酸性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从而扩大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CEC分离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以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甲苯和十二醇为混合致孔剂,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分子印迹整体柱.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模板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印迹整体柱及空白整体柱上容量因子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流动相中甲醇的体积分数、pH值、流速对印迹整体柱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制备的分子印迹整体柱可在15 min内分离2,4-二氯苯氧乙酸及其类似物苯氧乙酸,分离度为1.52.对柑桔提取液进行了分离测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大黄素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大黄素分子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甲苯和十二醇为混合致孔剂,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分子印迹整体柱,并考察了模板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及参考聚合物上保留因子的变化规律.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制得的分子印迹整体柱能有效地分离大黄素及其类似物.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参比聚合物的孔度分析数据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孔度分布,而参比聚合物中只有一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四肽YPLG为模板的毛细管分子印迹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以模板分子和它的结构类似物YPGL为样品,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进行了研究。这两种四肽由于化学结构相似且等电点非常相近,普通的电色谱和毛细管电泳方法分离非常困难。但我们的实验表明,印迹整体柱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因此YPLG与YPGL之间的分离因子为1.73,分离度达3.72。实验中系统地研究了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含量、缓冲溶液的pH值、缓冲溶液的盐浓度以及柱温对四肽识别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模板在印迹柱上具有非线性的Van’t Hoff行为,揭示可能存在多重保留机理。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分子识别主要决定于样品与印迹聚合物之间的氢键作用以及印迹孔穴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6.
分子印迹毛细管整体柱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建立了一种新型高选择性分离测定咖啡因的微柱液相色谱法。在该方法中,以咖啡因为模板分子,经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制备了分子印迹毛细管整体柱。考察了柱制备过程中影响柱性能的主要因素,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分子印迹整体柱对咖啡因具有高度选择性,咖啡因与其结构相似物的最高分离度为2.57。将这一方法用于测定绿茶饮料、百事可乐和复方药片中咖啡因含量,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金雨  李前进  王奋英  李建林 《化学通报》2021,84(12):1306-1313
分子印迹整体柱在分离科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能够用于萃取分离有机小分子、特异性识别金属离子和蛋白质分离。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印迹策略、材料分类与应用,重点介绍了新型的分子印迹整体柱,并从特异性、分离效率、快速检测等方面讨论了分子印迹整体柱目前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氨基安替比林为模板分子,在内径100 μm的石英毛细管内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毛细管整体柱,以电色谱模式分离了氨基安替比林及其结构类似物安替比林,在乙腈(体积分数15%)-磷酸二氢钠缓冲液(5 mmol/L)作为流动相(pH 7.0)条件下,18 min内完成分离,分离因子为1.37.考察了缓冲液中乙腈含量、pH值、离子强度对电渗流、溶质保留时间及分离因子的影响,探讨了整体柱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9.
孙林  杜甫佑  阮贵华  黄绎嘉 《色谱》2013,31(4):392-394
采用分子印迹整体柱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性分离分析了植物样品中痕量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以激动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甲苯与十二醇为致孔剂,可在不锈钢柱管中原位聚合制备激动素分子印迹整体柱;与非分子印迹整体柱对比,该分子印迹整体柱能选择性富集4种细胞分裂素,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高的萃取效率;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激动素(K)、激动素核苷(KR)、反式-玉米素(tZ)和meta-topolin(mT)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9%、80.0%、87.5%和50.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8%。本方法已成功地用于不同植物样品中4种细胞分裂素的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苯丙氨酸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拆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分子印迹技术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手性色谱柱的固定相来拆分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对映异构体。采用了新型的交联剂及光引发剂。模板分子和可聚合的功能单体形成配合物是分子印迹聚合物必不可少的条件。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比例为1:4时,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分离因子α为1.69。光聚合方式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热聚合方式合成的拆分能力要高。且聚合的温度越低,聚合物分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子模拟研究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缩短优化时间,为选取合适的功能单体以及模板分子/功能单体比例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山奈酚为模板分子,通过分子模拟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以甲基丙烯酸(MAA)为最优的功能单体,山奈酚/MAA最佳比例为1∶4 (w/w).此外,以二苄基三硫代碳酸酯(DBTTC)为可逆加成-链断裂转移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实现了仅需优化引发剂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即可制得性能优异的山奈酚分子印迹整体柱.此整体柱对山奈酚和相似物槲皮素的分离度为1.52,相对标准偏差为1.8%.实验结果表明,分子模拟计算简化了实验步骤,以DBTTC为RAFT试剂得到了具有更好形态和结构的分子印迹整体柱.  相似文献   

12.
微波聚合快速制备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对羟基苯甲酸为模板分子, 采用微波辐射聚合的方式快速制备了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 并取得了较好的印迹效果. 分子印迹材料的原位制备5 min即可完成, 大大快于国内外传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子印迹整体柱快速分离烟酰胺及烟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伟  刘树彬  杨更亮  李保芝  陈义 《色谱》2005,23(6):622-625
以药物烟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甲苯和正十二醇的混合溶液为致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特定识别性能和分离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实现了模板分子与烟酸在2 min内的快速分离。在规格为50 mm×4.6 mm i.d.色谱柱上,以纯水为流动相(流速为7.0 mL/min)、操作温度为室温的色谱条件下,模板分子与烟酸的分离度达1.8。讨论了流动相中有机溶剂含量、醋酸及碱含量和流速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整体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以纯水作流动相时对模板分子与其类似物有快速分离能力,这对于体内药物的分离富集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4-氨基吡啶印迹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的电色谱识别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石英毛细管中原位聚合制备了4-氨基吡啶印迹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通过考察流动相中乙腈比例对4-氨基吡啶、2-氨基吡啶和硫脲在分子印迹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空白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和硅烷化衍生的开管柱上迁移时间和分离情况的影响,研究了4-氨基吡啶分子印迹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的CEC识别机理。发现有机添加剂的含量对印迹聚合物的印迹识别能力影响很大,甚至能改变混合物的流出顺序。根据随乙腈含量改变混合物迁移时间和流出顺序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测:随着乙腈含量的提高,色谱保留对迁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乙腈含量的降低,电泳对迁移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步溶胀与悬浮聚合联用方法,以2-乙烯基吡啶(2-VP)为功能单体,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EGDA)为交联剂,成功制备出以N-苯甲氧羰基-L-色氨酸(N-Cbz-L-Trp)为模板的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拉曼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热失重分析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6.3μm,多分散系数为1.03.拉曼光谱显示聚合物反应完全,模板分子洗脱充分.高效液相色谱表征显示,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很短的色谱柱中即可实现对印迹分子对映异构体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6.
魏琴  陈秀秀  白丽红  赵亮  黄艳萍  刘照胜 《色谱》2021,39(11):1171-1181
液晶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因刚性液晶单体的加入而在超低交联度水平下也能印迹和识别模板分子,有效解决了传统MIPs因高交联度造成的位点包埋、结合容量低、传质慢等问题。尽管液晶MIPs具有如此独特的优势,但却面临着由于交联度的大幅度降低而导致印迹效果下降的问题。为了研究液晶MIPs的结合特性,制备具有良好印迹效果的低交联液晶MIPs,该文通过二次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交联度的液晶分子印迹整体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聚合参数与印迹整体柱亲和性的关系。实验中选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以甲苯和十二醇为致孔剂合成整体柱骨架,并在此基础上以(S)-萘普生为模板,加入液晶单体4-氰基苯基单环己基乙烯(CPCE)进行二次聚合接枝。实验中系统考察了流动相中乙腈比例及缓冲液pH值对色谱保留的影响,结果发现液晶单体的加入使得MIPs对萘普生保留控制机制由原来的氢键作用变为了疏水作用;通过动态吸附实验得到的突破曲线经前沿分析及对吸附等温线Langmuir、Freundlich和Scatchard分析拟合,发现交联度为15%时液晶MIPs印迹因子最大(3.78)、非均一性最强,且特异性吸附量高于非特异性吸附量。液晶MIPs的计量置换模型(SDM-R)分析表明,液晶印迹整体柱对模板分子的总亲和力(ln A=0.645)明显高于其类似物;而从空间匹配程度看,与液晶印迹整体柱空间匹配程度最高的是酮洛芬而非模板分子,但液晶印迹整体柱对酮洛芬的总亲和力(ln A=0.242)不及模板分子的一半,表明在本低交联液晶印迹系统中,空间效应不是决定印迹系统识别能力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的分离热力学研究发现,低交联液晶印迹柱的|ΔΔH|<T|ΔΔS|,而交联度为70%的非液晶MIPs柱的|ΔΔH|>T|ΔΔS|,表明液晶MIPs的分离过程是一个熵控制过程,而常规无液晶MIPs的分离过程是一个焓控制过程。上述结果表明,液晶单体的加入改变了MIPs的识别机制,适当的低交联度可显著提高液晶MIPs的识别性能,因此液晶MIPs这些特质有望使其成为新一代的MIPs。  相似文献   

17.
以巴比妥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特定识别性能的巴比妥印迹聚合物.采用电色谱模式考察了该色谱柱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整体柱对模板分子有很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毛细管的预处理方法;讨论了色谱柱制备过程中,印迹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溶剂的选择以及比例的影响;比较了光引发及热引发两种聚合方式的特点;阐述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的控制;并探讨了色谱分析过程中检测电压、检测温度、流动相组成等操作条件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领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矩形前沿分析法对原位聚合的对-羟基苯甲酸印迹整体柱的热力学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测定. 印迹整体柱的吸附等温线是分别以乙腈、甲醇、 四氢呋喃和含有体积分数分别为1%, 3%, 5%和7%乙酸的乙腈为流动相以及在以甲醇为流动相时柱温分别为20, 40和50 ℃的条件下测定的. 吸附等温线表明, 印迹整体柱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能力比其结构类似物(邻-羟基苯甲酸)的吸附能力强. 用双Langmuir方程对不同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得到模板分子和邻-羟基苯甲酸在印迹整体柱各种吸附位点上的饱和吸附量和键合常数, 结果表明, 流动相中乙酸含量、有机溶剂的性质和柱温对模板分子容量因子的影响比对邻-羟基苯甲酸的大, 造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步溶胀与悬浮聚合联用的方法,以2-乙烯基吡啶(2-VP)为功能单体,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醋(DEGDA)为交联剂制备出N-苯甲氧羰基-L-色氨酸(N-Cbz-L-Trp)为模板的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高效液相色谱表征显示,制备的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很短的色谱柱中就能够实现对模板分子对映异构体的基线分离。以乙腈为流动相,进样量1000ng,流速0.25mL/min,柱温30℃时,该印迹聚合物对N-苯甲氧羰基-LD-色氨酸的分离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