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桂林  黄明昌 《化学学报》1992,50(3):262-268
本文合成了[Co(tp)~2(Me-en)]ClO~4(tp: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负离子;Me-en:N-甲基乙二胺)三元不对称配合物, 用离子交换法分离了该配合物的Λ(R)△(S)和Λ(S)△(R)两对对映体,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对映体的不对称配位氮的翻转速率常数k~e~p(差向立体异构化速率常数), 用^1HNMR法测定了对映体的不对称配位氮的重氢化质子交换)速率常数k~D, 并与同属CoO~4~2型的Na[Co(OX)~2(Me-en)](OX:草酸根)、[Co(acac)~2(Me-en)]ClO~4(acac:2,4-戊二酮负离子)配合物的k~e~p、k~D值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影响质子交换、不对称氮翻转速率的因素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水溶液中碱催化下异构体差向立体异构体ΔSΛR和ΔRΛSCotp2Me3enClO4tp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负离子Me3enNNN′三甲基乙二胺手性配位氮的翻转差向立体异构化速率常数kep34.0℃。研究结果发现碱催化下手性配位氮的翻转作用具有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v=kep配合物OH-Cotp2Me3enClO4的kep值比Cotp2MeenClO4的kep值大一个数量级ΔRΛS异构体比ΔSΛR异构体具有更大的手性配位氮翻转速率。  相似文献   

3.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水溶液中碱催化下异构体-(差向立体异构体):Δ(S)∧(R)和Δ(R)∧(S)-[Co(tp)2(Me3-en)]ClO4(tp: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负离子;Me3-en:N,N,N'-三甲基乙二胺)手性配位氮的翻转(差向立体异构体)速率常数kep(34.0 ℃),研究结果发现,碱催化下手性配位氮的翻转作用具有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v=kep[配合物][OH^-],[Co(tp)2(Me3-en)]ClO4的kep值比[Co(tp)2(Me3-en)]ClO4的kep值大一个数量级,Δ(R)∧(S)-异构体比Δ(S)∧(R)-异构体具有更大的手性配位氮翻转速率。  相似文献   

4.
我们制得了两种含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的铂(II)配合物:cis-PtCl(hp)(PPh_3)_2和cis-Pt(hp)_2(PPh_3)_2.其晶体结构测定的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中的铂(II)离子呈近似平面的四边形配位.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以酮式异构体形式通过氮原子配位于铂上.  相似文献   

5.
马桂林  宋根萍 《色谱》1993,11(1):43-44
已有报道,含不对称配位氮的三价钴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碱催化下。因不对称配位氮的翻转而使配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Co(tp)2(Me3en)]ClO4配合物,用离子交换法提纯和分离了该配合物的2对对映体:Δ(R)∧(S)、Δ(S)∧(R)异构体,用高分辨NMR法分别测定了这2对对映体的不对称配位氮原子的重氢化速率常数kD值分别为:1.0×105和1.8×104L·mol-1·s-1(34.0℃),讨论了影响重氢化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用差示脉冲极谱法研究了以琥珀酸(Succ)作为第一配体,草酸(OX)为第二配体与镉(Ⅱ)形成的混配三元配合物,计算表明,有3个三元配合物形成。在20±0.2℃时测得的稳定常数分别为:[Cd(OX)(Succ)]~(2-),Igβ_(11)=4.68;[Cd(OX)_2(Succ)]~(4-)、Igβ_(21)=5.75;[Cd(OX)(Succ)]~(4-),Igβ_(12)=5.68;在35±0.2℃结果为Igβ′_(11)=4.61,Igβ′_(21)=5.74,Igβ′_(12)=5.67,也求得配合物的热力学函数、混合常数K_((?))和稳定化常数K_((?))的对数值均大于零,说明三元配合物[Cd(OX)(Succ)]比对应的二元配合物稳定。  相似文献   

8.
我们制得了两种含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的铂(II)配合物: cis-PtCl(hp)(PPh3)2和cis-Pt(hp)2(PPh3)2。其晶体结构测定的结果表明, 两种配合物中的铂(II)离子呈近似平面的四边形配位, 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以酮式异构体形式通过氮原子配位于铂上。  相似文献   

9.
我们制得了两种含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的铂(II)配合物: cis-PtCl(hp)(PPh3)2和cis-Pt(hp)2(PPh3)2。其晶体结构测定的结果表明, 两种配合物中的铂(II)离子呈近似平面的四边形配位, 2-羟基吡啶负离子配体以酮式异构体形式通过氮原子配位于铂上。  相似文献   

10.
用简单的非手性原料醋酸锌和乙二胺在高氯酸钠的甲醇溶液中反应,反应过程中发生了对称性破缺现象,得到了一对对映体Δ-cis-[Zn(en)2Ac][ClO4](Δ-1)andΛ-cis-[Zn(en)2Ac][ClO4](Λ-1)(en=乙二胺,Ac-=醋酸根)。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CD光谱和Xray单晶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X-ray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Δ-1和Λ-1中的锌(Ⅱ)离子均与2个乙二胺上的4个氮原子和醋酸根上的2个氧原子顺式配位,形成六配位畸变的八面体构型。{Δ-cis-[Zn(en)2Ac]}+和{Λ-cis-[Zn(en)2Ac]}+单体通过氢键作用分别形成具有右手和左手双螺旋的一维链。用X-ray单晶衍射和CD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十三种镧系元素与邻菲咯啉(Phenno)单氮氧化物及乙酰丙酮(Hacac)的三元配合物, 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no)(acac)3(Ln=La,Pr,Nd,Sm-Lu)。对该系列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热谱及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Sm(Phenno)(acac)3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金属离子与三个acac及一个Phenno的七个氧一个氮原子配位, 配位数为八, 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十二面体。  相似文献   

12.
刘伟生  谭民裕  王欣  张善宇 《化学学报》1990,48(11):1090-1095
本文合成十三种镧系元素与邻菲咯啉(Phenno)单氮氧化物及乙酰丙酮(Hacac)的三元配合物, 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no)(acac)3(Ln=La,Pr,Nd,Sm-Lu)。对该系列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热谱及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Sm(Phenno)(acac)3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金属离子与三个acac及一个Phenno的七个氧一个氮原子配位, 配位数为八, 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十二面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1,1'-二(N-水杨酰腙乙基)二茂铁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ML.nH~2O[M=Mn(II)、Co(II)、Ni(II)、Cu(II)、Zn(II)和Cd(II)],并用元素分析、UV、IR、^1HNMR、TG-DTA和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配体以烯醇式以通过亚胺基氮原子和酰胺基氧负离子与金属离子配位,按摩尔比1:1结合.Ni(II)配合物有一分子DMF配位.大部分配合物比配体热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4.
[Co(NH_3)_5NO_2]Cl_2是最早发现和首先分离得到的第一个键合异构体。长期被认为只有氧配位的[Co(NH_3)_5ONO]Cl_2异构体会向氮配位的[Co(NH_3)_5NO_2]Cl_2异构体转化。本文认为氮配位的异构体也会向氧配位的异构体转化,并测定和报导了这种转化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新型Co(Ⅲ)配合物trans-[(en)_2(NO_2)Co(O_2CC_5H_5N)](ClO_4)_2,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同时分别以[Fe(CN)_6]~(4-)和[Fe(CN)_5(H_2O)]~(3-)作为还原剂,考察了该配合物被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两反应体系分别按外配位界机理和内配位界机理进行电子传递.在25℃,I=0.5mol·L~(-1),trans-[(en)_2(NO_2)Co(O_2CC_5H_5N)]~(2 )/[Fe(CN)_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Q_(ip)=29mol~(-1)·L,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_(et)=2.4×10~(-4)s~(-1),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H_(et)~≠和活化熵△S_(et)~≠分别为1.2×10~2KJ·mol~(-1)和5.0×10~2J·mol~(-1)·K~(-1)在40℃,pH=8.0,I=0.1mol·L~(-1),trans-[(en)_2(NO_2)Co(O_2CC_5H_4N)]~(2 )/[Fe(CN)_5(H_2O)]~(3-)反应体系前驱双核配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7.0×10~(-5)s~(-1).最后讨论了分子轨道对称性,两金属中心氧化还原电势差等因素对电子转移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Li(L)_2]ClO_4(1)和[Na(L)_2]ClO_4(2)的结构(L为2-(5-氯-喹啉-8-基氧基)1-吡咯烷酮)。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与2同构,金属离子与来自2个酰胺配体L的N_2O_4电子供体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此外,还测定了配体高氯酸盐(HL)ClO_4·H_2O的结构,并详细研究了3个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高氯酸钴(Ⅱ)与内、外消旋的双(正—丙基亚砜)乙烷的两个固体配合物;[Co(α-bprse)_3](ClO_4)_2·H_2O及[Co(β-bprse)_2(H_2O)_2](ClO_4)_2·H_2O(α-bprse和β-bprse分别表示外和内消旋的C_3H_7S(O)(CH_2)_2S(O)C_3H_7)。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磁化率和电导等研究,指明两个固体配合物是以氧原子配位的高自旋、畸变八面体配合物,配位数为6。从合成条件及配位场参数Dq的计算说明双(正—丙基亚砜)乙烷对钴(Ⅱ)是比水还弱的配体。  相似文献   

18.
杨频  周春琼 《化学学报》2003,61(9):1455-1460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双核配合物[Eu_2 (bbimp) (CH_3COO) (CH_3CH_2O)_2 (CH_3CH_2OH)] (ClO_4)_2 (A)和[Nd_2 (bbimp)-(CH_3COO) (CH_3CH_2O)_2 (CH_3CH_2OH)] (ClO_4)_2 (B)。用紫外光谱法分别研究了磷酸二酯键模型物双-( 2,4-二硝基苯基)磷酸盐(BDNPP)与配合物(A,B)的水解动力学反应。当 BDNPP与A,B的浓度均为2.5 * 10~(-5) mol/L时,反应为二级反应;在25 ℃,pH 7.26时,二级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2479 (mol/L)~(-1)·min~(-1),1678 (mol/L) ~(-1)·min~(-1),半衰期分别为16.1 min和23.8 min,比单独的Eu~(3+),Nd~ (3+)水解BDNPP的速率均快得多,37 ℃时反应更快;在25 ℃,pH 6.50~8.50时, 两个反应的水解速率常数的lgK与pH值均呈正的线性关系。两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CT)DNA作用,使CT DNA最大吸收峰发生减色和红移,使溴化乙锭(EB)-DNA复 合物体系荧光强度减弱。两种配合物对超螺旋质粒pBR322 DNA的断裂在50 ℃,pH 8.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料配合物[Co(acac)_3]和N-甲基和苯基取代乙二胺类配体在甲醇溶媒和活性炭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八面体型[Co(acac)_2L]~+(L=N-甲基和笨其取代乙二胺类配体,acac=2,4-戊二酮离子)配合物。本文合成的七种配合物的分离和纯化都是采用以SP—SephadcxC 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填充剂的柱型色谱技术进行的。所有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第吸收带都在16600-18300cm~(-1)范围,表明~1A_(1g)→T_(2g)(O_h)的跃迁。并对N-甲基和苯基取代乙二胺配体的配位场强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pH法, 在25.0±0.1℃, I=0.1 mol.dm^-^3 (KNO3)条件下, 测定了13-取代苄基-1, 4, 8, 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II)配位的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在25.0±0.1℃, 离子强度为0.1mol.dm^-^3 (KNO3)下, 采用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这些配体铜(II)配合物的酸分解动力学行为。探讨了配合物酸分解机理,得到了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发现配位反应平衡常数与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配合物酸分解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存在较好的Hammett型和Bronsted型直线自由能关系。同时探讨了取代基对配合物生成及酸分解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