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喹啉-碘甲烷在若干脂肪醇(C_3—C_7)中为二极反应。温度在55—85°时,速率常数k=2.85·10~(-3)—19.2·10~(-3)升/克分子·分,活化能为17.0—19.0千卡/克分子。速率常数k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降低,活化能E则相应略有增高,碳原子数相同的各醇的异构物之间速率常数和活化能近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1.碘甲烷、碘乙烷、碘正丙烷在硝基苯中与喹啉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4.4,16.1和17.9千卡/克分子。在正丙醇中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9.9,25.4和24.9千卡/克分子。2.碘代烷中烷基诱导效应指数与反应速率常数对数值之间的关系,在硝基苯和正丙醇作溶剂时是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苯基二氯硅烷与双酚-A在等克分子比条件下的缩聚反应动力学。采用熔融缩聚时反应速率规律性复杂,结果无法处理;而用萘、二苯醚、苯乙酮等溶剂稀释至一定程度后,前期反应动力学呈现二级反应规律。当温度相同时,溶剂极性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的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标绘呈线性关系,获得在萘、二苯醚、苯乙酮中缩聚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7.1千卡/克分子,24.8千卡/克分子,10.3千卡/克分子。Lewis碱及其盐对此反应有显著的催化效应。验证了缩聚反应过程中体系极性改变时,反应速率即发生对应的变化,阐明了熔融缩聚反应速率不稳定的原因。提出了反应系按S_N2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4.
喹啉-碘甲烷在水杨醛中的反应为二级反应。它的反应速度常数 k25°时为4. 37×10~(-3) ,35°时为9. 57×10~(-3) 及45°时为19. 8×10~(-3) 升/克分子·分。反应的活化能为14,200卡/克分子。45°时的活化熵为-32. 0卡/克分子·度。  相似文献   

5.
夏少武  刘新鹏 《催化学报》1981,2(4):309-314
研究了在TiO_2催化下α-苯乙醇脱水生成苯乙烯的反应动力学,确定了表观动力学常数,并求得反应活化能为9.6千卡/克分子,指前因子为1.27×10~3克分子/克·小时。认为反应属于Lewis酸催化,主要是弱酸部位起催化作用。提出了反应机理和反应的控制步骤。导出了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速度方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几种配位体(环烷酸盐、硬脂酸盐、乙酰丙酮盐)对铈离子催化作用的影响。动力学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的反应级数几乎是相同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2、17.0、10.2仟卡/克分子;对乙苯的反应级致为1。实验结果指出,反应的诱导期与催化剂、催化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发现铈离子在诱导期结束后才发生价态变化,诱导期倒数与温度倒致成直线关系,由此求得的活化能与由阿累尼斯方程求得的相同。实验结果支持了络合-链锁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流动循环装置中常压下进行了环已烷在铂重整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动力学研究.在300℃以下的动力学方程式为v=(kp1)/1+a2p2,其中k及a2为常数,p1,p2分别为环己烷及苯的分压.反应的限制步骤是环己烷的化学吸附速度.反应的视活化能E=22.4千卡/克分子,真实活化能E′=16.5千卡/克分子. 研究了在不同的铂重整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其视活化能的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因而可假设活性的差别主要由于铂的表面分散度或活性中心浓度不同所引起.  相似文献   

8.
氯化苄-N,N-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能引发乙烯型单体聚合。改变引发剂浓度、结构及聚合体系的溶剂等,由测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反应的速率来判别引发体系的引发效应,获得如下的几点结论: 1.当氯化苄-N,N-二甲基苯胺两组分是等克分子比时,聚合速度与两组分中任一浓度成正比;当两组分不是等克分子此时,其中一个浓度固定,另一组分的浓度变化,则聚合速度与被改变浓度的那个组分浓度根号值成正比。 2.在(?)(x=0,1,2,3)四种引发体系中,x=0时无引发能力,x>0时能够引发聚合,且随x增大而加快引发速率。 3.在50—70℃的温度范围内测得聚合表观活化能为11.5千卡/克分子。 4.研究了溶剂的效应,并比较了N,N-二甲基苯胺-氯化苄混合物与其季胺盐的引发速率。 5.讨论了引发历程,提出聚合动力学方程-d[M]/dt=k_p(k_i/k_i)~(1/2)[DMA]~(1/2)[BzCl]~(1/2)[M],并计算得引发活化能为13.2千卡/克分子。  相似文献   

9.
周望岳 《催化学报》1980,1(3):157-167
在加压固定床上,考察了丁烯在经高温水蒸气处理过的Sn-P-Li上的转化动力学,所得初步结果为。 △E(丁烯转化)=24.6千卡·克分子~(-1) △E(CO CO_2生成)=22.4千卡·克分子~(-1) γ(500℃,丁烯转化)=1.285Pu·P_0~(0.8) 根据Sn-P-Li和P-Mo-Bi两类催化剂在(1)作为供氧体试验时的明显差别,(2)丁烯转化动力学方程式的差异,(3)氧化还原过程中晶相结构变化的不同和(4)催化剂表面接受电子的能力的差异等四个方面的比较,初步推测了Sn-P-Li催化剂活性中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B3LYP方法研究了有机铼化合物(Me)2(NHR3)Re(=CHR1)(=NR2)与(Me)2(NHR3)Re(≡CR1)(NHR2)之间的异构化反应机理(R1, R2, R3=H, Me, But). 确定了相应的过渡态结构和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 分子内氢转移过程所需活化能很大;两个反应物分子间的氢转移过程需要的活化能也较大;分子与水间氢转移需要的活化能较小, 分子与HCl间氢转移需要的活化能最小. 结果还表明, 对所研究的四种途径, 取代基对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相同, R1=Me或But, R2=H, R3=But时反应活化能最小, 并且取代基对反应活化能的影响存在加和性.  相似文献   

11.
1.比较了乙酰基丙酮Co~(++)、Cu~(++)、Fe~(+++)、Mn~(++)、和Ni~(++)对顺-1,4-聚丁二烯吸氧速率的影响,得到这些化合物的相对催化活性与它们的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势有关,这两者的顺序完全一致,即 Co~(++)>Mn~(++)>Fe~(+++)> Cu~(++)及 Ni~(++)。同时还发现,随着这些变价金属盐浓度的增大,所有这些变价金属盐均对起始吸氧速率有加速作用,但程度各有不同,即按上述顺序排列。对最高吸氧速率只有钴盐具有明显加速作用,铁和镍盐则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铜盐主要表现为阻化效应。 2.比较了各种卤化钴如二氯化钴、二溴化钴、二碘化钴、硬脂酸钴和二乙酰基丙酮钴对顺-1,4-聚丁二烯吸氧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卤化钴彼此间的相对催化活性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其活性要略小于两种有机钴盐。至于二乙酰基丙酮钴与硬脂酸钴之间的差别,则对于最高吸氧速率的影响前者略高于后者。此外还发现,当实验温度在60°至80℃范围内时,最高吸氧速率与这三种钴盐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在所指的温度范围内,这些钴盐可降低起始吸氧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由纯胶的20千卡/克分子降至16千卡/克分子),但不影响最高吸氧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纯胶及含钴盐的橡胶均为14千卡/克分子)。 3.研究了乙酰基丙酮 Co~(++)—Fe~(+++),Co~(++)—Cu~(++),Co~(++)  相似文献   

12.
1.以顺式和反式丁烯二酸二乙酯为模型化合物,确定表征聚酯中顺、反构型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带。顺式为825,1410和3052厘米~(-1),反式为780,1371和3072厘米~(-1)。 2.测定一系列顺式聚酯和反式聚酯混合弑样在825和780厘米(-1)的光密度比值,得到可以定量顺、反构型的工作曲线。 3.缩聚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顺-反异构化有显著的影响。提高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都会增加聚酯中反式构型的含量。顺-反异构化反应系属一极反应,反应活化能为19千卡/克分子。 4.在顺丁烯二酸酐和乙二醇的缩聚过程中反式构型的增多是聚合物粘度增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10毫升催化床的小型装置上进行了丁烯转化动力学的初步考察,以期求出丁烯在L-2605型催化剂上氧化脱氢总包反应的似活化能与反应速度方程. 在排除线速度干扰的情况下,考察了催化剂粒度(粒度平均半径为0.025—0.16厘米)对丁烯氧化盼氢反应中丁烯转化速度的影响.在排除外扩散与内扩散干扰的条件下,进行了反应温度(350—530℃)及各反应物分压(丁烯、丁二烯、氧及水蒸气)对丁烯转化速度的影响的考察.求得丁烯在L-2605型催化剂上氧化脱氢的总包反应似活化能为20.7千卡/克分子.在试验的反应温度范围内,丁烯氧化脱氢中丁烯转化速度方程可表示如r=kp_u,式中r为丁烯转化速度,克分子/小时·克催化剂;k为速度常数,克分子/小时·克催化剂·大气压;p_u为丁烯分压,大气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羧酸和环氧化合物的加成酯化反应动力学。用已酸和3-苯氧基-1,2-环氧丙烷作为模型化合物,以5-叔丁基呋喃甲酸铬为催化剂,甲苯作溶剂。确定反应为二级反应。对己酸、苯氧基环氧丙烷及催化剂分别为一级反应。求出了反应速度常数。测定反应活化能为11.4千卡/克分子。初步探讨了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运用MOPAC程序中AM1方法模拟了三种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分子与OH-的反应过程,得到了可行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活性四员环上出现了电荷迁移,酰胺键上的N原子上的负电荷逐渐增多,C原子所带正电荷亦相应增多,有利于亲核反应的进行。通过计算反应活化能,发现三种物质的活化能都比较小,说明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同时研究还发现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物的活性有一定的联系:当反应活化能越小,分子的生物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16.
周连斌 《大学化学》1997,12(4):28-31
理论上,在溶液中进行的均相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由活化能及溶剂化作用所决定,但实际上活化能很难测定。HughesIngold规则可预测不同荷电类型的反应物按SN1或SN2机理反应时溶剂极性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了电荷数与溶剂化及活化能的关系,列出了该规则所适用的反应类别,并有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稀土新材料的发展,大颗粒Nd_2O_3在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研究大颗粒草酸钕前驱体分解生成Nd2O3的过程,可为制备性能优异的Nd_2O_3产品提供有益的借鉴。使用TG,DTG,DTA研究了大颗粒草酸钕的热分解过程,采用Ozawa法、Starink法计算活化能E值,同时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推断反应机制函数。结果表明:当升温速率为10℃·min-1时,室温加热到397℃,草酸钕完全失去结晶水;397~584℃,无水草酸钕分解生成Nd_2O_2CO_3;584~770℃,Nd_2O_2CO_3分解为Nd_2O_3。提高升温速率,TG,DTG,DTA三条曲线都向高温侧移动;升温速率越高,草酸钕达到相同热解失重率所需的温度越高,DTG曲线最高升温速率下对应的失重率明显增加,DTA曲线峰面积明显增大且同一温度下焓变的绝对值变大;无水草酸钕热分解生成Nd2O2CO3的反应活化能为130.10~187.8 k J·mol-1,反应过程符合三级化学反应模型,Nd_2O_2CO_3热分解生成Nd_2O_3的反应活化能为57.40~81.83 k J·mol-1。  相似文献   

18.
由酯交换反应合成聚碳酸酯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作者观察了十五种化合物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效应,其中LiH,LiAc,CoAc_2CdAc_2及(?)对酯交换及缩聚反应具有极强烈的催化效能。 (2)在一定范围内,酯交换反应速度与催化剂浓度呈正比关系。 (3)酯交换及缩聚过程均属一级反应,反应速度与温度之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活化能为18千卡/克分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π-二苯铬(O)催化聚合全氟丁炔-2,得到白色粉末状的聚全氟丁炔-2。它不溶于任何溶剂,对浓硝酸、浓硫酸和浓碱十分稳定。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和差动扫描量热法分析的结果表明它在空气中非常稳定,470℃时尚不发生氧化分解。在空气中聚全氟丁炔-2的热裂解活化能为56.5千卡/克分子。当聚合反应在甲苯溶液中进行时,用气液色谱检测到从π-二苯铬(O)分子失掉的苯分子。我们初步推测了聚合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大学化学》2021,36(8)
在物理化学中,对溶液中的反应通常用笼效应来描述溶剂与反应物质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溶质(反应物质)是被溶剂分子所构成的笼包围;溶剂笼是柔性的,其大小、形状取决于溶质分子;反应物分子会在出入溶剂笼的过程中遭遇、碰撞、发生反应。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人们合成出了以共价键、配位键连接的分子笼。相对于由范德华力所构筑的溶剂笼,分子笼表现出更高的刚性,因此其对化学反应可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有别于传统催化剂的化学方式(与反应物、中间体等成键),当化学反应在分子笼中进行时,分子笼可通过富集反应物、改变反应物构型、影响中间产物的结构以及限制产物尺寸等一系列物理方式对反应的速率、选择性造成影响。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入揭示化学反应机理、调控所进行的反应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