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前言 在三元流动通用理论的基础上,目前叶轮机械的设计已普遍采用方便可靠的准三元设计方法。叶片造型作为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文献[2,3]等提出和发展了的选定流线级数展开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几何造型中的许多缺点,已经在很多方面应用于工程实践。但在迴转面上的气动造型计算中,还始终存在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这就是由于级数展开法造型计算完全依赖于S_(2m)计算所提供的中心流线形状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中心流面法和中心流线法一样,都是使用级数展开,从一流面(线)出发进行全流场计算.和中心流线法相比,中心流面法发展较晚.文献[1]首先使用逐个S_2流面推广展开的方法实现了文献[2]提出的使用中心流面法求解全三元反问题的想法.文献[3]进一步引入了流面坐标系,实现了直接从中心S_2流面高阶展开.本文把这种方法推广,进一步使用中心流面法求解轴流式叶轮机械全三元流动正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根据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通用理论编制的三元流迭代设计程序.该程序实现了S_和S_2流面的迭代计算、叶片造型,径向积迭和计算样板座标等诸设计环节在计算机上的自动连接,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灵活性强的特点,可用于轴流式叶轮机械的设计计算。本文给出了算例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献[1]对CAS跨声速压气机转子内部流场进行了s_1和s_2两类流面计算,得到了全三元迭代解。本文详细描绘、分析了文献[1]中s_1和s_2流面以及与之准正交的截面P_3上气流参量的变化规律及空间激波的形状和位置。将全三元解分别与准三元解和L2F测量值进行比较表明:两种解法的结果是相近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也是比较接近的。但全三元解比准三元解能更准确地反映三元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家麟 《计算物理》1988,5(1):16-26
基于作者本人发展的用于分析求解叶轮机械三元跨声速势流的AF2格式,并结合Jameson发展的用于求解二元跨声速势流的MAD格式,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快速求解叶轮机械三元跨声速势流的新的全隐式多重网格分解因式格式(MAF格式)并用其对西德DFVLR单级轴流式压气机转子三元跨声速流场进行了求解计算。  相似文献   

6.
径、混流式三元叶轮“全可控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本文是一种尝试,企图运用已有的试验资料及理想流体准三元流动理论设计出具有较高气动性能,便于制造的径、混流式三元叶轮.W.Jansen提出了一种很好的离心式压缩机叶轮叶片的设计方法.他把叶轮叶片的设计分成二大步.第一步,根据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校验叶轮机械三维数值解的某些解析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给出相对旋转圆柱坐标系中三维不可压位流的某些与叶轮机械内流动相似的解析解、它们的势函数、速度向量和流面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并对其中两个分别与离心式和轴流式叶轮机械内流动较相似的解析解进行了讨论,这些解析解可用来验证三维计算程序的可靠性.文中还有验证的示例。  相似文献   

8.
叶轮机械S1/S2两类流面迭代计算具有天然可并行性,在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SGI工作站网络上首次实现了两类流面准三元迭代并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一、子午面流线的确定 由沿准正交线q(见图1)的平衡条件式 dC_m~2/dq+A(q)=B(q) (1)来计算子午面流线。 A(q)=2(1/(r_mcosε)+(sinφsinε)/r+(dφ)/(dq)tgε) (2)式中: B(q)=2[d/(dq)(P_0/ρ-(C_θ)/r (d(rC_θ)/dq] (3) P_0/ρ=(P_(01)/ρ)+(uC_θ-u_1C_(θ1))-ξ_PW_1~2/2 (4) 全压损失系数ξ_p和当量扩散系数D_(cq)分别表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正确处理叶轮机械中激波的空间性、求解跨声速定常三维流动,通过将流面概念推广到不定常流动的情况,本文推导出了在四维“空间”的不稳定流面和不稳定流面上的基本方程.它们对三维不定常流动,也是适用的.将特征线理论用于这些方程,得出了特征相容关系,并由此确定了定常流动中的边界条件.这些基本方程、边界条件,与适当的初始条件一道,完全确立了两类流面上带有激波的跨声速流动的定解问题.这样,再根据本文建议的三维流动完整解法的步序,选用合适的差分格式,便可数值求群了.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直接求解三元流场的困难在于尾涡面位置事先不知道,只能假定(或先用实验确定)。迄今发表的文章,尚未成功地解决自动捕获尾涡面的工作。文献[1]利用泛函变域变分原理这一强有力的数学工具,从力学和数学上巧妙而自然的解决了尾涡面边界条件,把尾涡面作为解的一部分,从而在理论上为三元流动尾涡面这一难题的求解,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自从吴仲华教授创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广泛应用于叶轮机械的气动设计以来,S_1、S_2两类流面的三元迭代求解方法有了迅速发展。在准三元迭代计算中,由于流线在子午面投影是连续的,若给定远方进、出口参数及间隙站环量,就可一次解出多级叶片中心S_1流场,而S_2流面由于动静叶间有相对运动,在稳定流动下只能计算一有前后延伸空段的单排叶片段,且此延伸空段的参数是多级中心S_2流面计算所没有的。因此为S_1流  相似文献   

13.
一、叶片前的弯曲通道和叶片前缘附近的速度分布 斜流风机(见图1)叶轮内的流动情况介于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两者之间,可以近似看成沿一簇迴转面的流动,其特点在于沿空间三个方向的速度分量在数值上是可以比拟的,任何一个分量都不能忽视从而更带有三元流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所跨声速单级轴流压气机0.8和0.9设计转速下转子通道内及其上、下游的流场,进行了S_1、S_2两类流面迭代计算,分析了三元跨声速流场,并与使用双焦点激光测速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分析计算中,以激光测量的出口绝对气流角分布,常规测量的出口滞止压力分布及通过扭矩测量值校正得到的转子效率为输入参数,进行了6轮迭代计算,得到了跨声流场的收敛解。计算结果与测量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三元流动的通用理论,完成了一个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流场的准三元迭代计算。计算表明,使用S_1跨声速正问题程序和S_2反问题程序的迭代方法是十分有效的。计算中一系列合理措施的采用,解决了迭代的收敛问题,收到了颇为满意的效果。文中的算例是西德具有详细内部流动测量数据的DFVLR跨声速转子的设计点工况,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叶轮机械内的三元流动解法——“流面坐标”迭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吴仲华教授最早提出的两类流面交叉求解三元流动的理论出发,本文给出一种任意通流截面上的“流面坐标”迭代法,采用适合各类叶轮机械的两组非正交流面坐标,以及沿这两组坐标方向速度梯度方程的迭代求解,得到了叶轮机械内部的完全三元流场。 计算实例给出了均为扭曲的两类流面形状,并与普通的二元流面解进行了比较,在一个试验过的离心压气机叶轮的计算中还与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第一部分基于[1]的理论、和[2、3]的解法提出一种离心叶轮内三元流动的改进解法,它含两层迭代计算,内层为一系列任意通流截面上沿非正交流面坐标s_1和s_2方向气动热力学方程组的迭代求解,外层为两个相关流场迭代求解,最终得包括延伸域的叶片通道三元解。解法通用于普通、分流及串列叶片叶轮。 第二部分为计算与实验比较,目的是验证发展中的三元解法,并了解和分析离心叶轮内重要的内部流动现象,即无粘解法的适用范围,流面的翘曲,及通流截面是的二次流谱。  相似文献   

18.
叶轮机械中考虑气体粘性的激波关系黄修乾,徐建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激波关系,叶轮机械,粘性流动,三维流动1引言随着叶轮机械叶尖速度和负荷的提高,其内部空间激波及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对性能的影响更加显著。就激波/边界层相...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在叶轮机械中,气体通过高速旋转的压气机和透平转子,计算时一般采用非惯性坐标系统,即把坐标系统取在转子上,于是动量方程中就出现了离心力和科氏力项,边界层方程中也包含这些项.另外,用S_1和S_2两类流面迭代的计算中,如果要在S_2流面上求解边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带固体微粒或液滴的二相流的流动问题在管道输送、流化床、蒸发器、喷射器、分离器以及热能透平机械等能源热工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稀浓度的,含带微粒与主流可以是同或不同物质的,二相流流动并着重于烟气透平中气-固二相流及湿蒸汽透平级中含液滴二相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