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测定了 cis-双(氯乙酸)-2,3-二甲基-2,3-丁二胺合铂,cis-[Pt DMBA(ClCH_2CO_2)_2]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晶体的空间群为 P2_12_12_1.晶胞参数 a=9.866(4)(?),b=16.356(2)(?),c=19.501(4)(?);Z=8.由 Patterson 函数导出 Pt 原子坐标参数,Fourier 和差值 Fourier 电子密度函数法得到全部非氢原子坐标参数,用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最终一致性因子 R值为0.061.每个分子中,Pt(Ⅱ)取四配位平面四边形构型.DMBA 以双齿与 Pt(Ⅱ)螯合成五元环.分子中 N—Pt—N 和 O—Pt—O 的平均键角分别为 80.3°和80.8°.由于 DMBA 螯合配位,使平面正方形畸变,与 Pt 配位的两个氯乙酸根的键合原子间距离为2.6(?).用 CNDO/2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电子结构,解释了配合物具有较特殊的 O—Pt—O,N—Pt—O 键角的原因.并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与抗癌活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2,3-二苯基吡嗪(H_2dpp)、5-甲基-2,3-二苯基吡嗪(H2mdpp)和2,3-二苯基喹喔啉(H_2dpq)为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一类单核和双核金属铂配合物[Pt(Hdpp)(acac)](1)、[Pt2(dpp)(acac)2](2)、[Pt(Hmdpp)(acac)](3)和[Pt(Hdpq)(acac)](4),并且得到了配合物2、3和4的晶体结构数据。通过对单核配合物1的类似物配合物3和双核配合物2的配位平面、分子扭曲程度等的晶体结构分析,我们合理地推断以2,3-二苯基吡嗪为配体的双核配合物2具有比相应的单核配合物1更加扭曲的分子平面。通过对配合物1和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激发光谱的比较,发现由于双核配合物2在激发态的构型变化造成了激发光谱中最低能带比相应的最低能量吸收带光谱红移了18 nm。因此,尽管双核配合物2具有与单核配合物1类似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最低能吸收带仅比单核配合物1红移5 nm,但是双核配合物2的最大发射峰值λmax为609 nm,比单核配合物1(λmax=546 nm)红移了63 nm。双核配合物2的发射光谱红移现象与配合物的分子构型直接相关。分子扭曲程度更大的双核配合物2在激发态可能发生了一个向平面性更好的构型转变过程,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激发态能量,造成了发射光谱的红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二氯吗啉双胍合铜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研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晶胞参数:a=7.739(2)A,b=11.593(3)A,c=12.347(3)A;β=96.43°(2),Z=4,晶胞体积V=1100.78A,理论计算密度Do=1.844g·cm~(-3)。用重原子法及差值Fourier合成解出结构,最后的R值为0.044。每个分子中,Cu(Ⅱ)为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构型,两个Cl-处于顺式。吗琳双胍中的两个N原子与Cu(Ⅱ)螯合成共平面的六员环,螯合环及环外C-N键间形成共轭π键。用CNDO/2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报道标题Schiff碱铜(II)配合物的制备和晶体结构的测定.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α=0.8844(2),b=1.6286(4),c=1.7751(5)nm,V=2.5568(2)nm[3],Z=4,Dx=1.33g.cm[-3],F(000)=1068e,μ=9.2cm[-1](MoKα).用Patterson法和Fourier合成法解出结构,经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值为5.8%.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分子中Cu(II)呈畸变的四面体配位.两个配位平面CuN(1)O(1)禁CuN(2)O(2)之间夹角为39.3度.两个水杨醛亚氨基N上的α-甲苄基彼此相互垂直并在CuN(1)O(1)N(2)O(2)的近似平面的同一侧.它们又与各自的水杨醛亚氨基平面几乎垂直.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铜(II)与丙烯酸根和铜(II)与α-甲基丙烯酸根形成的两种超分子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ESR谱和磁性等研究,确定分子单元的组成为Cu~2A~4(H~2O)~2,其中A=CH~2=CH-COO^-,CH~2=C(CH~3)-COO^-。测定了铜(II)与丙烯酸根形成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群;晶胞参数:a=1.7009(9)nm,b=0.8060(5)nm,c=1.4429(4)n,β=109.31(5)ⅲ,Z=4;最终偏离因子R=0.0501。Cu(II)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两个Cu(II)由四个丙烯酸根桥联,在Cu(II)的端位各有一个H~2O分子配位。Cu(II)-Cu(II)间具有一对称中心,Cu-Cu间距离为0.26096(14)nm,两个Cu(II)间具有反铁磁性偶合作用。每个分子单元以四根氢键与相邻的两个分子单元相连接,沿c轴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铜(II)与丙烯酸根和铜(II)与α-甲基丙烯酸根形成的两种超分子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ESR谱和磁性等研究,确定分子单元的组成为Cu~2A~4(H~2O)~2,其中A=CH~2=CH-COO^-,CH~2=C(CH~3)-COO^-。测定了铜(II)与丙烯酸根形成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群;晶胞参数:a=1.7009(9)nm,b=0.8060(5)nm,c=1.4429(4)n,β=109.31(5)ⅲ,Z=4;最终偏离因子R=0.0501。Cu(II)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两个Cu(II)由四个丙烯酸根桥联,在Cu(II)的端位各有一个H~2O分子配位。Cu(II)-Cu(II)间具有一对称中心,Cu-Cu间距离为0.26096(14)nm,两个Cu(II)间具有反铁磁性偶合作用。每个分子单元以四根氢键与相邻的两个分子单元相连接,沿c轴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含平面配位碳中心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_nH_nC(n=4,M=Ni,Pd,Pt;n=5,M=Cu,Ag,Au)的结构和稳定性,发现平面四配位碳满足八隅律规则,而平面五配位碳与过渡金属配体形成部分离子键.同时讨论了形成含两个或多个平面四配位碳中心的链状配合物M_(2n 2)H_(2n 2)C_n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1,1-环丙烷二羧酸根二氨合铂([Pt(NH_3)_2CPrDCA]·H_2O)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a=6.571(2),b=9.709(3),c=14.205(5)A,Z=4。用Patterson函数导出Pt原子坐标,经差值Fourier合成获得全部非氢原子坐标,用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R因子为0.058,采用U-B力场进行了[Pt(NH_3)_2CPrDCA]分子的简正坐标分析,振动基频的计算值与观测值符合,两者平均偏差5.63cm~(-1),最大误差15.7cm~(-1),证实了振动光谱的归属。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个新的三脚架结构配体及其镍配合物的晶体。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_l/n空间群,a = 1.2151(4) nm, b = 1.5535(5) nm, c = 2.1740(7) nm, β = 90.551(18)°, V = 4.103(2) nm~3, Z = 4, M_r = 834.03, R = 0.0556, wR = 0.1256, μ = 0.541 mm~(-1), F(000) = 1758。配合物中Ni与配体的三个N和 三个O构成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晶体结构依靠库仑 力和氢键作用而稳定。  相似文献   

10.
陈强  台夕市  唐宁  谭民裕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2,60(8):1527-1530
合成了一个新的三脚架结构配体及其镍配合物的晶体。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_l/n空间群,a = 1.2151(4) nm, b = 1.5535(5) nm, c = 2.1740(7) nm, β = 90.551(18)°, V = 4.103(2) nm~3, Z = 4, M_r = 834.03, R = 0.0556, wR = 0.1256, μ = 0.541 mm~(-1), F(000) = 1758。配合物中Ni与配体的三个N和 三个O构成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晶体结构依靠库仑 力和氢键作用而稳定。  相似文献   

11.
1979年Viehe等人提出了受-授取代基效应(capto-dative substituent effect)的概念,认为在六取代乙烷(1)中,除吸电子取代基CN外,有给电子取代基R,则1比较容易均裂成取代甲基自由基2。近年来,受-授取代基效应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但对具有受-授取代基的多取代乙烷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尚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M2TNR(M=AG, CHZ)的制备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硝基间苯二酚(TNR,斯蒂酚酸)和氨基胍(AG)重碳酸盐、碳酰肼(CHZ)反应,制备斯蒂酚酸氨基胍和斯蒂酚酸碳酰肼。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NH2NHCNHNHNH2)2^+[C6H(NO3)3O2]^2.0.5H2O,(NH2NHCONHNH3)2^+[C6H(NO3)3O2]^2^-,二者都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葡萄糖吡喃环上同时含有官能团环氧乙烷基和对甲苯磺酸酯时与二苯基膦锂的反应, 一种新的手性膦被得到。它的膦氧化物的晶体结构被测定, 构象为椅式(1C4), 吡喃环上的五个取代基均在直立键上。  相似文献   

15.
五甲氧羰基环戊二烯基钾和取代苄基卤化物反应, 合成了七个新型苄基取代五甲氧羰基环戊二烯。由^1H NMR、IR、元素分析等确认R(苄基)和环戊二烯上碳直接相连, 具有典型的碳碳连结。对产物之一, 1-萘亚甲基五甲氧羰基环戊二烯的X射线衍射测定, 进一步肯定了上述结论。化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n, a=0.9731(1), b=1.7403(3), c=1.465(3)nm; β=95.70(1)^°, v=2.4712nm^3, D~c=1.334g/cm^3, 最终的R=0.093, 萘亚甲基环与环戊二烯基环的二面角为68.19^°。  相似文献   

16.
含吡唑啉酮酰肼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浪  贾殿赠  乔永民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1,59(9):1495-1501
报道了PMBP-NTH(NTH为烟酰肼)与PMBP-PAH(PAH为对甲氧基苯甲酰肼)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PMBP-NTH晶体属三斜晶系,具有P1空间群,a=0.9024(2)nm,b=1.0953(2)nm,c=1.1635(2)nm,α67.070(10)°,β=68.220(10)°,γ=84.770(10)°,V=0.9816(3)nm^3,Z=2,Dc=1.345g/cm^3,μ=0.090mm^-1,F(000)=416,R=0.0363,ωR=0.0870.PMBP-PAH属单斜晶系,具有P21/c空间群,a=1.2715(4)nm,b=0.91710(10)nm,c=1.8979(3)nm,β=106.890(10)°,V=2.1177(8)nm^3,Z=4,Dc=1.338g/cm^3,μ=0.090mm^-1,F(000)=896,R=0.0414,ωR=0.0972.这两个化合物在分子内都形成了大的共轭体系,由于分子间氢键力的作用,又使它们在晶体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三乙四胺六乙酸钆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三乙四胺六乙酸钆配合物:K4[Gd2(HTTHA)2].14H2O的单晶, 并测定了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 a=1.1266(5)nm,b=2.5686(4)nm, c=2.2076(8)nm, β=102.50(3)°,V=6.237(6)nm^3, Z=4, Dc=1.812g/cm^3。配合物是比核分子,每个钆离子与来自同一个三乙四胺六乙酸的3个氮原子和4个羧基氧原子, 来自另一个三乙四胺六乙酸的2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三冠三角棱柱型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邻硝基乙酰苯胺衍生物的HeI紫外光电子能谱(PES), 同时也给出了邻硝基苯胺衍生物的PES谱。PES谱的指认由相应分子的MNDO计算所支持, 并指出带有不同取代基基团的邻硝基乙酰苯胺合成耐高温喹啉高聚物的难易依赖于PES所测化合物分子的最低电离能(IP)。  相似文献   

19.
白令君  张淑芳  李盛荣  王耕霖 《化学学报》1987,45(10):1009-1013
were prepared These compounds have linear chain structures with bridging L which were deduced from ESR and variable-temp.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The ESR spectra of complexes formed between CuX2 and substituted quinoxalines (2-Me, 2,3-di-Me and 2,3-diphenyl)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尹汉东  王传华  马春林  王勇  张如芬 《有机化学》2001,21(12):1117-1121
利用二苄基二氯化锡和二甲基氨荒酸盐反应,合成了氯代二苄基锡二甲基氨荒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它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0.75750(15),b=1.0615(2),c=1.2059(2)nm,α=95.053(3)°,β=95.539(4)°,Υ=99.113(4)°,Z=2,V=0.9476(3)nm^3,Dx=1.600g/cm^3,μ=1.705mm^-^1,F(000)=456,R1=0.0409,wR2=0.1194[I≥2σ(I)]。分子中锡原子的配位数为5,形成一个严重扭曲的三角双锥构型,并且化合物以弱桥联二聚体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