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伟勋 《化学教育》1989,10(3):37-37
这一实验演示是否成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氨水浓度、鼓入空气量及速度、催化剂等等。由于这些条件都不易掌握,特别是当催化剂采用铂丝时,其热容量较小,还末接近液面便冷下来,所以一般不易成功。  相似文献   

2.
曹天佑 《化学教育》1994,15(5):37-37
试管、铁架台、平底烧瓶、酒精灯、胶塞、导管、玻璃丝(或石棉)、NH4HCO3、Na2O2、Fe2O3。(或Cr2O3)  相似文献   

3.
邹荣贤 《化学教育》1984,5(4):35-36
我们对氨的催化氧化演示实验作了一些改进,具体做法如下。一、实验装置先制催化剂管,把细铂丝团挤压成细长条,放入内径1.5—2 mm,长15—20cm的薄壁玻璃管内。其粗细要紧密的与玻璃管内径配合。  相似文献   

4.
高一化学通用教材第117页的氨的催化氧化演示实验,完成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点改进:课本图4-5中的导气管未固定,一个人操作起来不方便,我们用一半橡皮塞打孔穿上导管,装在锥形瓶口上,如图1。这样并不妨碍催化瓶伸入锥形瓶内。  相似文献   

5.
钱承之 《化学教育》1995,16(1):31-32
氨的催化氧化方法很多,各有特色。这里介绍一种高效、简易、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卞学诚 《化学教育》1987,8(6):49-50
氨的催化氧化及其检验实验主要包括四个反应和与之相对应的四个主要现象。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学化学教材中氨催化氧化演示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化学原理对反应用的药品、用量及实验装置进行了适合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的探究,避免了以往实验装置和操作的复杂及实验现象出现的不确定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操作就获得明显、准确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8.
宋志贵  陈春丽 《化学教育》2011,32(12):72-72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2(必修)》中,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的做法是:向试管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杨宝权 《化学教育》2003,24(1):45-45
高中化学(人教版)中“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用闻气味的方法,来证明乙醛的生成。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乙醇较多,而闻不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  相似文献   

10.
康丽  刘娜  许春丽 《化学教育》2017,38(5):66-67
通过分析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的不足及相关文献报道,运用注射器、洗耳球、试管、酒精灯等简单仪器,设计了一套乙醇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的实验装置,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周平  张乐伟 《化学教育》2009,30(11):71-71
乙醇的催化氧化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从人教版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的第一版,到山东科技版《普通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此实验的设计一直没变,但该实验的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龚行三 《化学教育》1984,5(4):37-37
现行统编高一化学(试用本)第117页[实验4—3]效果欠佳,我们在催化剂和装置方面做了某些改进,现已获得极为满意的效果。做法是,将该实验的铂丝竖直式改为载有康铜丝(含镍39—41%,锰1—2%,其余为铜)的水平式催化管,输入空气的装置改为市售养金鱼用的电动鼓泡器。  相似文献   

13.
王惠兰 《化学教育》1990,11(4):32-32
本实验属于改进的课堂演示实验,在中学常因没有铂而无法完成某些实验的演示任务。在王福重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实脸,我们成功地改进了用铜丝代替铂丝做氛氧化时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催化剂铁丝通电红热时,表面立即生成Fe2O3和Fe3O4(Fe2O3•FeO),它们对氨的氧化都有较好的催化作用。据国外资料,用某种方法制得的Fe2O3催化剂,670。C时氨的转化率达89.9%.  相似文献   

15.
周如磊 《化学教育》2021,42(3):54-54
利用硝普钠、纸巾等生活中常见物品,改进"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1实验用品酒精灯、试管、烧杯、小量筒、纸巾、胶头滴管、直径约1mm铜丝、酒精、硝普钠、2 mol/L NaOH溶液等。2实验步骤及现象(1)取一支注射用硝普钠(规格:50 mg),加5mL水溶解,制得1%Na2Fe(CN)5NO溶液。该溶液对光敏感,其保存和应用不应超过24h。如果是做学生分组实验,可以通过淘宝网购买该溶液使用,价格更低,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16.
徐公美 《化学教育》1985,6(5):44-44
为了向学生讲清,对同一个可逆反应,同一种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使学生掌握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知识,可增补“氨催化分解的演示实验”.一、原理氮跟氢是极不容易化合的,为了加快氮跟氢的合成反应速度,都采用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铁触媒。根据催化剂能够同样地加快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铁触媒也能加快氨分解成氮气和氢气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7.
张登云 《化学教育》1980,1(4):41-42
氨氧化制硝酸的演示实验,对学生掌握氨氧化制硝酸的工业生产原理及观察催化剂的催化现象有良好作用。几年来,在多次演示实验中,我们对催化剂的选择、氨气浓度的控制以及实验装置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和改进,通过本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观察到氨氧化放热使催化剂烧红,生成的一氧化氮被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等非常鲜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氨的催化氧化演示实验加以改进后基本达到了装置简单,操作迅速可靠,现象明显的要求,现介绍如下: 一、装置如上图。用导气管的水平部分兼作催化氧化室。  相似文献   

19.
1.氧与氨的来源: 在氧化氨法制取硝酸的装置圄a中,用硬质大试管盛KClO_3氯酸钾和MnO_2二氧化锰的混和物和热制氧,因KClO_3在MnO_2的催化下,很快便分解出大量的氧气,经b瓶中用水洗涤,使氧气较为纯净才通入c瓶的浓氨水中,因氧气通入浓氨水中氨水随即分解出氨来(不用加热);在瓶中和氧气混合,以通入d接触器(粗玻管)中。  相似文献   

20.
胡祖韶  秦启宗 《化学学报》1984,42(8):753-758
本文以多晶铂-10%铑丝为催化剂,研究了氨催化氧化生成氧化亚氮的反应动力学.在静态反应体系中,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连续监测反应过程中NH_3和N_2O的压力变化,测得仅生成N_2O(无NO或N_2)的热丝温度范围为250~350℃.在NH_3和O_2混合气体总压力为20~300 Torr范围内,测得反应速率对NH_3分压呈一级,对O_2分压呈半级关系.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v=k_(app)P_(NH_3)·P_(O_2)~(1/2).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氨催化氧化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求得表观活化能为25kcal/mol.用Eley-Rideal机理对该催化反应进行了解释,认为控制反应速率的主要一步可能是气相中氨分子与化学吸附在表面上的氧原子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