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正>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不断向好,其中乳制品、面粉等食品中真菌毒素和微生物等污染情况趋于好转,兽药滥用以及非法添加情况有所遏制。同时,监测也发现了因环境污染、生产环节控制不严以及违法使用非食用或禁用物质等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李)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经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该名单仅为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供线索,并不能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表1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表2为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1)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2)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3)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4)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营养强化剂品种名单(《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5)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相似文献   

3.
《化学分析计量》2011,(3):32-32
为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饲料、水产养殖中使用违禁药物,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根据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更新非法使用物质名单,至今已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包括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和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  相似文献   

4.
《分析化学》2007,35(11):1007-1007
该书是关于国际、国内食品安全管理和监测的专著,内容体现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新观念和食品安全分析的新进展。分别介绍了食品安全管理及其控制体系、农药和兽药残留检测、食品中毒素分析、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中有害元素及其它污染物检测、食品的腐败物质与引起食源性疾病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08年12月份国家卫生部印发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其中苏丹红、三聚氰胺、吊白块和硼酸均在17种非食用物质之列.本文就国内外吊白块和硼酸的检测方法研究作个综述,希望能够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易普及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基本的保障,必须加强检查、严格监督。一些不良企业利益熏心,为了谋求暴利,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浸泡有毒物质、生产假冒伪劣食品,依靠一切不良手段,向消费者出售一些不安全食品,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7.
孙兴权  赵禹  杨春光  徐静  曹际娟 《色谱》2016,34(7):647-656
针对我国现阶段较为突出的违法使用农兽药、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掺杂使假等食品欺诈问题,综述了近5年来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高分辨质谱,主要是飞行时间质谱和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技术的定向筛查和非定向筛查功能在食品欺诈检测鉴别中的应用,以期为解决该类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标准物质的概念,食品标准物质的重要性、种类、现状及其研制过程。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中有毒(害)物标准物质研制应从3大范围入手,全方位展开,建立并健全我国食品安全中有毒(害)物标准物质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食品生产者和餐饮单位所使用的额外添加剂,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或者有效期限内的卫生许可证,食品销售者不得在销售过程中添加任何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2008年12月,9部门在全国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监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有3大问题:(1)有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采购、查验和使用食品添加剂;(2)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复合食品添加剂问题突出;(3)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不规范,夸大宣传使用效果和擅自扩大使用范围,误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为此《通知》要求,下阶段工作将继续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包括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严把生产许可关;规范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把复合食品添加剂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范围,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准入行为,加强对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督促销售者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等自律机制;规范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包装上必...  相似文献   

10.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古至今,食品都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头等大事.生活在当今社会,放眼望去,从主食到副食,从饮料到保健品,食品的种类琳琅满目,在丰富人们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目前,许多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不法分子处心积虑、翻新花样,甚至利用高科技手段非法牟利,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在我国爆发的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中,多数是因环境污染、生产环节控制不严、在加工过程违法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在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1.
谢昕 《化学教育》2014,35(22):30-32
化学分析法是掺伪食品鉴别检验的基础。给出乳及乳制品、蜂蜜、食用油、粮食谷物及调味品中常见掺伪物质的化学检验法,操作简便,在家庭或一般化学实验室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2.
正二氧化钛(TiO_2),俗名钛白或钛白粉,白色粉末,在油漆、造纸等工业中用作白色颜料~([1])。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级的二氧化钛可用于果酱、干制蔬菜、凉果、可可制品、巧克力制品、胶基糖果、固体饮料、膨化食品等食品中,但要求限量添加,添加量不允许超出规定,其他食品包括小麦粉都不得添加。二氧化钛与小麦粉外观相近,某些不法商人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有毒残留物质超标造成的食品污染事件以及出口受阻频频发生,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连续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等行动计划及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研制开发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成为重要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甜蜜素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经常食用其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甜蜜素作为食品甜味剂,中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80多个国家限制食品中添加甜蜜素~([1])。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甜蜜素是限范围、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酱油中禁止加入。近期有在酱油中人为添加甜蜜素,以掩盖劣质焦糖苦焦味,改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中污染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污染物是食品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工业染料如罗丹明B[1]、苏丹红和孔雀石绿[2]等在食品中非法使用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尽管各国政府出台了各种应对措施、颁布了许多法规和标准,但由于工业染料成本低,使用后食品品相好,使得其在食品中的非法添加屡禁不止。工业染料的种类繁多,且性质有差异,因此建立食品中多种工业染料的快速筛查方法显得非常重要。用于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工业染料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4-7]、酶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几十名包括院士、教授等在内的专家联合发布2014年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解读报告。报告显示,微生物污染成为2014年食品安全首要问题。
  报告显示,2014年,食品安全恶意造假事件受到扼制并开始逐渐减少,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及原料污染等常态食品安全事件成为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这一类问题将是未来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38个热点共涉及肉制品等12个主要行业,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行业包括6个:肉制品、白酒、休闲食品、油脂、主粮、乳制品;38个热点涉及到的关键词主要包括7类: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转基因、塑化剂、地沟油、反式脂肪酸。微生物污染首次列为第一热点。有专家指出,这显示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点正逐渐回归中国食品安全的本源,与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功能食品需求的日趋旺盛反映了当代人类对食药同源的营养干预理念的回归;但同时,功能食品的安全性也日益引发关注,其中外源性违禁添加和内源性功效成分不明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从复杂食品体系中探明和鉴别各类滥用活性成分是保障功能食品安全的关键手段.本文就近年来功能食品的违禁添加特点、检测方法现状与挑战、技术发展趋势特别是"非目标"质谱筛查策略进行了系统评述.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日常监管中,食品理化检验主要包括质量检验和安全性检验,其中质量检验主要针对的是食品中品质指标、污染物指标和带入或者工艺衍生的风险性指标;安全检验主要针对的是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超范围添加成分和非食用物质等方面的内容。两类检验均存在检测指标分布不均一、检测浓度范围宽泛、检测对象多样、目标物质存在基体多样性等特点。通常食品检测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  相似文献   

20.
离子色谱法测定面粉中的硼酸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 硼酸和硼酸盐为无色、无臭、透明的结晶粉末,一般作为收敛剂、防腐剂用于日用化工产品.某些不法商贩将其添加到面制品中,增加其弹性和改善口感.硼酸和硼酸盐在人体内排泄缓慢,长期摄入可产生蓄积,导致慢性中毒,已被卫生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目前,硼酸盐测定方法主要有甲亚胺H法、3-甲氧基甲亚胺-H法和姜黄素法,前两种方法分析时间长,后者需在非水条件下测定,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也有报道采用薄层色谱法和单极扫描极谱法测定粮食和矿泉水中的硼酸盐,但操作麻烦, 干扰多, 可检测的样品品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