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与银杏性别相关的RAPD标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技术,筛选与银杏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应用150个10bp随机单引物及110对随机引物组合,检测了雌雄银杏的基因组DNA,获得1个与雄性相关的RAPD标记,该标记的获得,可望进一步转化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cation Region(SCAR)标记或PCR标记,用于银杏早期的性别鉴定,同时该标记的获得为进一步克隆与其性别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良的异丙醇沉淀法成功地提取了11个不同性别类型黄瓜品种的基因组DNA.以此作为PCR扩增反应模板进行RAPD分析,结果从22个10bp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出2个引物S23和S91在全雌性品种MT700和其他性别类型的品种之间稳定地扩增出多态性.至于该多态性标记是否与黄瓜雌性性别有关,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RAPD技术在罗汉松性别辨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部分植物(包括不少濒危物种)是雌雄异株,且在非花期仅凭形态学特征难以辨别其性别;这给品种改良、植物保护工作都带来了麻烦,以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D.Don)、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maki Endl)为具体实验材料,就RAPD技术在植物性别判断方面进行了尝试,在筛选了340种随机引物后,发现其中23种引物的产物有良性的多态性;最终筛选到了可以扩增出与性别相关的特异性条带的引物P20,在这基础上对表现出多态性的RAPD产物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观察到各样本在遗传多态性上,性别间的差异大于变种与原种间的差异,同时还对单引物、双引物的RAPD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番茄属(Lycopersicon)RAPD标记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6条随机引物(10bp)对番茄属9个种的43份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共检测到199个位点(稳定的带),平均每条引物检测到7.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146个,占总扩增位点数的73.37%;依此将番茄属43份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供试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041-0.452之间。  相似文献   

5.
RAPD标记在大连湾牡蛎种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对四个不同地点(莱州,荣成,青岛和日照)的大连湾牡蛎(Crassostreatalienwhanensis)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相邻两种群的遗传距离不明显。地理相距越远,遗传距离较大,莱州种群具有OPK11-685标记,日照种群具有OPK11-780标记。上述两地之间的青岛和荣成种群中,62.5%的个体同时具有这两个标记:只有20%的个体为OPK-780标记,莱州和日照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有一  相似文献   

6.
7.
利用AFLP技术筛选与银杏性别相关的分析标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应用48个引物组合,检测了雌雄银杏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与银可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3个引物组合各提供了1个与雌性相关的分子标记。经Southern点杂交证实有两个标记为银杏雌性基因组所特有。这些分子标记的获得,为寻找性别特异的探针或PCR引物,用于银杏的性别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RAPD分子标记与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介绍了该技术在群体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及分子数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RAPD在被子植物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PD是一项基于PCR技术的DNA分子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和诸多优点极大地促进了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文中简述了近年来RAPD技术在品种鉴定、种属亲缘关系探讨、传统分类地位的验证、新分类理论依据的提出以及构建遗传图谱等被子植物分类领域的应用和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标记对中国石竹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RAPD标记研究了中国石竹属10个种和10个栽培品种亲缘关系。39个随机标记共获得242个多态位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分为野生种和栽培品种2大类群,两类群的Nei(1978)遗传距离为0.4698。野生种可分为生长于湿润草甸和生长于干燥山地两类群,遗传距离为0.2428。  相似文献   

11.
罗汉果多糖提取工艺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罗汉果多糖提取技术及单糖组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罗汉果多糖,通过石油醚脱脂、80%乙醇脱小分子糖,Sevag法去除游离蛋白,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浸提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浸提温度80°C,料液比1∶30,浸提时间4 h,浸提2次。硅胶薄层层析分析表明,罗汉果多糖由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  相似文献   

12.
利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分析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组培苗不同生育期的植株氮、磷、钾三元素营养动态变化,总结不同栽培管理阶段的施肥技术与方法及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氮、磷、钾三元素含量及比例有所不同,但均以钾素量最大,氮素为次,磷素所占比例甚少;基肥对于罗汉果组培苗早期生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选用猪粪等有机农家肥并掌握合理的用量,可增强植株长势;幼苗期追肥以偏重钾素的配方对植株生长的较为有利,花果期施用适量的有机农家肥和复合肥对于增加植株的结果数量、提高大中果比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99~ 2 0 0 2年对广西永福县和临桂县两个罗汉果主产区进行 1999年以来罗汉果的土壤肥力状况与罗汉果产量和品质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罗汉果产区土壤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6 5 g/ kg、17.9g/ kg、 89mg/ kg,属中等水平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4 5 g/ kg和 3.4 mg/ kg,属偏低水平。罗汉果的产量平均为 5 782 5 .0个 / hm2 ,单株产果量平均为 12 .9个 ;罗汉果鲜果的水溶性糖总量平均 6 .5 1% ,罗汉果鲜果的维生素 C含量平均 36 2 1.6 mg/ kg。罗汉果产量与土壤全氮、土壤全磷成正相关 (Sig. <0 .0 5 )。在罗汉果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比例一定的情况下 ,水溶性糖总量与有机肥施用量成正相关。因子分析表明 ,影响罗汉果生产的主要因子有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全钾的含量 ,其次土壤水分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有机肥料施用量 ,水溶性糖总量、维生素 C、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 ,优化肥料配比等 ,对改善罗汉果的营养状况及提高罗汉果产量 ,改善罗汉果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罗汉果成份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Swingle)C.Jefrey]80年代以来对其甜味成份以有较深入研究,作者经查阅有关资料参考有关文章后,综述了罗汉果成份,并提出作者关于罗汉果开发利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罗汉果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2~3月龄,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安静对照组、安静力竭组、给药力竭组、训练力竭组、训练给药力竭组。给药量以生理盐水配成含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20g/L的溶液,给药组按10.0mL/(kg.d-1)灌胃给药,对照组灌服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28d后,各组进行3%的负重力竭性游泳训练,准确记录力竭时间后即刻断头取血(安静对照组同时取血),测定血浆、心脏、肝脏和股四头肌的GOT、GPT和CK指标,并且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脏、肝脏和股四头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灌注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可分别提高游泳至力竭后大鼠心肌、肝脏及股四头肌细胞特异酶GOT、GPT、CK的活性,降低血浆中相应酶的活性;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服用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的大鼠心肌、肝脏及股四头肌细胞膜均比未服药的对照组完整,发生破裂、变形的比例大大降低,说明罗汉果叶黄酮提取物对心肌、肝脏及股四头肌细胞膜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及流动性。  相似文献   

16.
无土培育罗汉果种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汉果无病毒苗为试材,利用不同容器进行无土培育罗汉果种薯。结果表明,在富含有机基质的容器内培育罗汉果块茎,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其根系旺盛发达,种薯直径5 cm以上达94.3%。  相似文献   

17.
18.
福建建瓯锥栗、茅栗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PD的DNA标记技术.分析了福建建瓯锥栗和茅栗以及我国板栗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锥栗、茅栗和板栗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44.9%.53.7%和52.7%。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锥栗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基因多样度(h)和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略小于茅栗和板栗.但差别不大,它们的值分别为1.6088~1.6916,0.3480~O.3529和0.5179~0.5357,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矮秆突变位点的RAPD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规模种植的油菜均为高秆品种,在结实中后期容易产生倒伏,影响籽粒充实,并易于病害发生,造成的减产达20%~30%,严重的甚至会颗粒无收,对油菜生产的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RAPD标记鉴定芥菜(Brasica juncea Cos.)品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60种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种引物,对8个芥菜变种的16个品种(每个变种有2个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鉴定,能快速、灵敏、较为简便获得了16个芥菜品种的基因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引物在16个品种上都有其特征DNA带,一般只有1条,少数有2条.在同1个变种的2个品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RAPD标记,通过比较2个品种各自独具的RAPD标记,就可明确地将2个品种区分.在所用的7种引物中,没有1种能同时将8对芥菜品种全部区分开,但用2种或2种以上的引物就完全可以将8对芥菜品种全部区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