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储若超  张锐波 《物理通报》2017,36(11):115-117
证明了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势能、 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是相互转化的, 而总机械能是守恒的规律; 推导出 滚摆运动至最底端平动动能、 转动动能的表达式, 以及与总能量之关系, 并根据自做滚摆参数计算出其结果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速滚动或转动刚体的动能,有一种意见认为,一部份平动动能转换成绕质心转动动能,是由于静摩擦力等约束反力对前者做“负功”,同时对后者做“正功”的结果.本文认为是由于刚体各质元之间的内力做功.  相似文献   

3.
理想气体分子按平动能分布的极值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剑峰  吴瑞贤 《大学物理》2005,24(2):3-4,24
推导了分子按平动能分布律,绘图讨论了分子按速率分布及按平动能分布,并讨论了分子出现概率极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超疏水表面上由冷凝液滴的合并触发的液滴弹跳现象在自清洁、强化传热、防结霜等工程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建立了一个能量模型以分析多液滴合并触发的液滴弹跳现象。依据本文模型,在液滴弹跳过程中,涉及到表面能、黏性耗散、重力势能、阻滞功、振动动能和平动动能等能量形式的变化及转换,当有更多的表面能转化为平动动能时,液滴弹跳速度会更快。结果表明,多液滴合并能够释放更多的表面能,分布更集中的液滴之间的合并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平动动能,使液滴弹跳速度更大。此外,存在最小的临界液滴半径和半径比,小于该半径或半径比时,不会发生液滴弹跳。随合并液滴数量的增加,该最小的临界液滴半径和半径比均减小。  相似文献   

5.
由于在魔角条件下测量的飞行时间(TOF)质谱峰形与光解碎片的角分布无关,因而便于用含待定参数的平动能分布函数去拟合质谱峰形来获取光解碎片的平动能分布.与通常的拟合法不同,提出一种峰形参量法,只需通过测量TOF峰形的半高宽(t1/2)、四 分之一高宽(t1/4)和四分之三高宽(t3/4),便可借助文中提供 的曲线图或 解析式得出碎片平均平动能,平动能分布特征宽度以及描述实验装置本身的特征峰宽等.处 理过程中,平动能分布及实验装置峰形均采用相应的高斯分布函数描述. 关键词: 魔角 TOF质谱 平动能分布  相似文献   

6.
湛高超  林盼明 《物理通报》2018,37(3):96-109
以弹簧振子动画的制作为例介绍了利用F l a s h函数s e t I n t e r v a l制作物体二维平动动画的方法, 具有较 强的通用性. 并介绍了利用l i n e T o和o n E n t e r F r ame函数绘制函数曲线的方法, 同时提出了对函数曲线进行伸缩的 方法, 以及按钮防误按设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位振动激发态CsH(v"=15~21)与CO2振动-转动碰撞转移过程.脉冲激光激发CsH至高振动态,利用激光感生荧光光谱(LIF)得到CsH(v")与CO2的猝灭速率系数kv"(CO2),kv"=21(CO2)=7kv"=15(CO2).研究了CsH(v")+H2的弛豫过程,有kv"(H2)>kv"(CQ),碰撞弛豫速率系数的质量效应明显.利用激光泛频光谱技术,测量了CO2(00°0)的转动态分布.对于CO2与CsH(v"=15)碰撞,CQ2有转动温度Trot=(605±50)K;对于v"=21,Trot=(780±70)K.基于转动温度,得到CO2的平均转动能〈Erot〉和转动能的变化〈ΔErot〉,发现〈ΔErot〉v"=21~2.7〈△Erot〉v"=15.由对CO2转动能级受激吸收线轮廓测量,得到J=36~48各能级的平均平动能〈Etel〉,对于v"=15,〈Erel〉=600~972 cm-1;对于v"=21,〈Erel〉=972~1351cm-1.低J值有低平动能.外推平动能到初始平动能520 cm-1(池温500 K的平动能)对于v"=15和v"=21,分别得到阈值Jth =34和24.大于初始平动能的转动态均处于Jth值之上.  相似文献   

8.
利用经典轨迹计算,在两个不同的势能面上,研究了反应相对平动能对产物转动角动量方向分布的影响。从而把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与反应体系势能的性质关联起来了,为实验学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建平  侯顺永  魏斌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15,64(17):173701-173701
本文基于自行研制的第二代(180级)静电Stark减速器, 展开了对NH3的有效减速与冷却的理论研究. 首先, 计算了NH3分子在|J=1, K=1>量子态的Stark分裂, 研究了不同的同步相位角下, 减速器中NH3分子的纵向相空间稳定区域; 接着, 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该分子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的减速效果, 并讨论了该减速模式下多个参数(包括每级损失动能、分子波包末速度和相对减速效率)与同步相位角的依赖关系, 以及减速波包末速度与减速电压的关系, 研究发现: 采用传统的Stark减速模式, 当减速电压为±13 kV、同步相位角φ0=26.08°时, 即可实现NH3从280 m/s到6.7 m/s的有效减速, 对应平动动能减少了99.9%, 其波包温度由1.34 K降至80 mK; 最后, 研究了先聚束后减速模式下NH3分子的减速效果, 以及该减速模式下减速波包末速度与同步相位角的依赖关系, 结果表明: 当减速电压为± 6.5 kV, 采用前15级电极作为聚束电极, 后165级作为减速电极时, 可将NH3分子波包的中心速度由280 m/s减至20.7 m/s, 平动动能减少了99.4%, 温度由1.34 K降至1.6 mK, 与传统减速模式相比, 冷分子波包温度降低至1/50. 由此可见, 采用180级的传统Stark减速器完全可以实现具有较低Stark势能的NH3分子的有效减速与冷却, 并获得温度约为1 mK的冷分子波包, 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斗动动定位中接收机信号易受遮挡导致无法实时准确定位的问题,对复杂信号条件下的动动定位测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惯性信息辅助解算动态模糊度的方法,即一种将运动载体的惯导信息与北斗测量信息相结合,实现两运动载体之间精确动态相对定位的算法。通立基于载波相位双差的观测模型,采取融合滤波算法,讨论在在不同卫星数目下的模糊度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实地车载试验完成了对上述组合定位方法的试验验证以及精度测试,事后着重对各历元数据进行解算,对定位精度、可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惯性信息辅助的北斗动动定位可用性指标变好,定位精度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The energy of a spring with a well-distributed mass ms is theoret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solution of the wave equation is derived in detail, and then the kinetic energy and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spring are studied with the wave equation, as well as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oscillating mass M. The kinetic energy and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spring, and total energy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for different ratios ms/M with considering the spring’s mass, which makes the property of energy of the oscillating system understood easily.  相似文献   

12.
陈钢  阮中中 《物理与工程》2010,20(1):21-22,31
本文特别指明,应用柯尼希定理处理系统动能时,首要意义是将系统动能分为系统整体的质心动能和系统内部的有效动能,在这样的认识下运用柯尼希定理,其方法意义才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梁昌慧  张小安  李耀宗  赵永涛  肖国青 《物理学报》2014,63(16):163201-163201
测量了动能为350—600 keV和1.8—3.9 MeV的129Xe26+入射Au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结果表明,350—600 keV的Xe26+仅激发出了Au的Mα特征X射线,而1.8—3.9 MeV的Xe26+可激发出Au的Mζ,Mα,Mγ和Mδ特征X射线.分析了X射线强度和产额比与入射离子动能的关系,并估计了Xe26+激发Xe的L-X射线的动能阈值.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上从理论上探究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结合该探究过程,利用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换关系设计了2个验证性实验.  相似文献   

15.
唐铁桥  黄海军  尚华艳 《物理学报》2010,59(9):6003-6008
基于跟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跟车模型的动能变化公式,利用该公式研究换道概率对各车辆动能的影响.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换道概率和相对速度对各车辆动能产生较大影响,但换道概率和相对速度会分别降低其动能变化频率和幅度.此外,系统增加的平均动能会随着系统最大换道概率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串联弹前级装药对后级随进弹爆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串联战斗部随进弹在受到前级装药爆炸作用时,质量对其所受最大过载及动能衰减的影响规律,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AUTODYN,基于Euler-Lagrange耦合算法,对前级装药的爆炸过程中,不同弹径、不同质量的随进弹穿越爆轰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随进弹在前级爆炸作用下所受最大过载和动能衰减的变化规律。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随进弹剩余速度与质量的无量纲关系式,计算结果得到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探测了动能为1.0——7.0 MeV的129Xe30+ 入射Au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 实验结果表明, 入射离子动能较高时, 不仅激发出很强的Au的M-X射线, 还激发出了Xe的L-X射线, 且X射线产额与入射离子动能有强相关性. 分析了X射线产额与入射离子动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We explore some possibl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heavy neutral cosmic particles are accelerated to gain sufficiently high kinetic energies and cause observable effects at detectors on the earth.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the known source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theories and observations fail to give rise to very high energy with sizable flux intensity. If the heavy neutral particles of kinetic energies of GeV order indeed exist in cosmic rays, there must be certain mechanisms beyond our present knowledge of dark matter and univers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n algorithm for calculating the matrix elements of the kinetic energy operator for tetrahedral molecules. This algorithm uses the dependent six-angle coordinates (6A)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full symmetry of molecules. Unlike A.V. Nikitin, M. Rey, and Vl. G. Tyuterev who operate with the kinetic energy operator only in Radau orthogonal coordinates, we consider a general case. The matrix elements are shown to be a sum of products of one-dimensional integrals.  相似文献   

20.
热质的运动与传递-微尺度导热中的热质动能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热质(热量的当量动质量)的概念,通过建立和分析热质的运动方程得到了反映热质动能变化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表明Fourier导热定律只有在热质的动能变化相对热质势能变化很小而可以忽略时才成立;在高热流密度和低温的情况下热质的动能变化不可忽略,这种动能效应表现为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不再成线性关系.动能效应也导致Fourier导热定律不能通过热流和温度梯度准确地获得物体的导热系数,本文基于热质运动方程给出了导热系数动能效应的修正式.最后针对高热流密度和低温一维稳态导热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