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以郑州都市圈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借助土地利用转化矩阵对土地转化类型、程度进行分析,识别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分类,为核心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对生态空间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识别目标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及重力模型提取潜在廊道并筛选出重要廊道,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生态安全格局分为低、中、高3级,进而定量地判断和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的类型和程度,识别出土地利用冲突的空间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郑州都市圈核心区土地利用冲突分布特征显著,耕地生态冲突分布较为集中,以不冲突为主;建设用地生态冲突分布较为分散,不冲突区主要分布在各个市域范围的主城区中部,一般严重冲突、极严重冲突主要位于研究区的北部;在耕地建设生态综合冲突中,各冲突等级面积大小为不冲突>一般严重冲突>极严重冲突,其中耕地生态冲突占主导。(2)郑州都市圈核心区2000—2020年区域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较高,分布不均衡,构成研究区生态空间的主要景观类型;耕地景观、草地景观的占比呈现部分的下降。【结论】郑州都市圈核心...  相似文献   

2.
闽东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及空间发展模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东作为海西经济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滨海城市之一,正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新挑战。以闽东地区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运用3S技术平台,从防洪、生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水域保护、游憩安全格局等5个方面构建闽东地区复合生态安全格局,并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安全空间发展模式特征。结果表明,在低、中、高等3个不同的安全水平下,用于维持闽东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用地比例依次为22.68%、55.22%、72.78%;人均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867、2 113、2 785m2。生态基础设施主要分布于具有较多水域、自然及文化资源等生态源的闽东中南部地区,东北部分布较少;闽东中南部地区是实施自然资源及景观过程的保护以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可持续的重点区域。高安全水平下的生态安全空间发展模式特征为各生态系统很好地保证了各自功能的实现,在长时间内正常提供各种自然服务,且自然服务质量逐渐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市雨洪管理模式,为疏通城市排水,治理城市内涝、缓解城市热岛等问题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法.研究构建徐州市区、中心城区尺度下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示范区海绵城市系统,并划分管控分区为城市建设提供指引.结果显示:示范区在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建设上指标率不高,主要体现为污水管网系统不完善排水困难;合流制管网溢流造成水环境面源污染.为此提高居住、商业、公共管理、工业等用地的各项指标,能有效引导雨水蓄、净、排、渗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卢冠宇 《科技信息》2010,(31):13-14
环境、资源、人口和贫困,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性问题,而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则是这些重大因素之一。正确评价城市生态安全是从战略高度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空间格局优化对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流域生态水文格局与水环境安全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到自然和人类非理性活动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生存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在将城市作为水环境的污染大户进行深入研究之后 ,人们又发现农业污染更是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 :在面临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前提下 ,保障淡水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水环境管理已经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最优管理 ,70、80年代的综合管理已经过度到当今的集成化管理。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关键是地表生态水文格局的紊乱 ,流域尺度…  相似文献   

6.
以实地调查和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连市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并分别构建了大连市水土保持安全格局、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和防洪安全格局,综合三者构建了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根据主要生态问题的空间分异,划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能够为大连市的开发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引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有效方法,具体应用时,需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对三个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取舍.最后对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思想和构建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局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戴峰 《科技资讯》2010,(14):255-255
本文以陕西洛南县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洛南小城镇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安都市圈是西北地区人口最为集聚的地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态空间的格局关系到未来各个城镇的发展质量和城乡生态安全.基于MSPA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通过数量、规模、空间布局、网络中连线数、节点数、网络回路、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廊道密度等定量分析,深度剖析西安都市圈当前的生态源地、道路廊道、水系廊道等生态网络的组成要素.结果表明:西安都市圈呈现南北两端屏障式生态空间格局.其中,生态源地具有分布不均衡、源地之间分离度大,存在生态孤岛;生态盲区多,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区域,缺少大中型生态源地;道路廊道网络连接度较好,但是出现多条长度超长廊道,对生物的迁徙影响较大;水系廊道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南多北少的分支状特征,尤其是在都市圈中部地区,水系廊道数量偏少,连接度较低.通过对生态源地与廊道等生态网络构建要素分析,探讨了西安都市圈现状生态空间的格局特征,为今后西安都市圈生态网络建设提出科学的空间优化指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信阳市平桥区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平桥区具有较为复杂的景观异质性,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类长期的强烈干扰是其形成的根源;2.土地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区域,景观异质性越强,破碎程度越大,优势度和分离度越小;3.研究区的西部和中部耕地已成为主要景观类型,东部除耕地之外,林地也是其主要的景观类型之一.但该区荒地在景观中还占有重要地位,这预示着人类对该区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和要求,对解州镇小城镇空间格局、旧城保护和城镇景观进行了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11.
铁路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 《甘肃科技》2004,20(12):109-110
为确保铁路工程实施后生态环境的恢复,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与友好环境构建,提出铁路沿线沙漠、戈壁、绿洲等类型区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技术措施,为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充分考量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三生空间)的相互影响,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扬州市在保护生态安全前提下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扬州市为例,基于1:5000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综合考虑未来城镇扩张和生产空间缓冲作用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借助多情景基础方案冲突协调评价和环形梯度分析的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年来一系列城市安全问题,引发出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安全格局与城市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并根据已有的城市安全与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安全格局"的基本概念,建设思路和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构建小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 GIS 空间分析研究徐州小城镇发展质量的水平与格局。结果表明:徐州小城镇发展整体质量水平较高;具有鲜明的核心外围式和沿主要交通带分布的格局特征;在整体和局部上有正向空间关联特征,但大部分乡镇表现为无显著性空间相关性,城郊地带的小城镇发展相对缓慢,县城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弱,县城边缘成为小城镇发展质量低谷地带。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深的生态系统。研究福州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十二五"期间开展城市绿化建设规划,改变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评价模型对小城镇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保护生物、保护农田、保护文化遗产和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法,解决小城镇生态安全问题,改善生态安全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生命健康的威胁,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景观格局的福州LUCC与生态安全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8年、2000年和2008年福州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以破碎度、分离度和优势度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脆弱度为指标,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评价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结构变化导致生态安全指数随时间变化,耕地、林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有所下降,由于建设用地面积扩大,逐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北地区基于GIS的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县、省三级不同空间尺度对2000年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整个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各省区情况不同,其中:陕西、新疆生态承载力供给小于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而甘肃、青海和宁夏生态承载力供给大于需求,处于生态冗余状态;西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生态承载力供给空间分异明显,呈东南、西北部较高,东北、西南、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地理单元的生态承载力供给差异也较大,表现为黄土高原中西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山地、天山山地和阿尔泰山地等地区的生态承载力整体供给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则较低,其中:关中盆地、银川盆地和干旱区绿洲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供给最高,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腹地的广大戈壁、沙漠地区的最低,呈连片分布状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内部由于景观破碎严重,生态承载力供给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表明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利用/覆盖及人类活动强度具有密切的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西北地区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供给和人口密度基于县级尺度的相关系数为0.66,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空间分布格局相似,表明西北地区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生态承载力偏向性.2000年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与局地性分布相符合的空间分布格局,整个地区生态承载力供需矛盾突出,处于生态不安全与不可持续性发展状态,而各省区、县及其内部生态承载力供需矛盾差异较大,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各异.研究实践证明GIS技术的应用为空间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测试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状况,诊断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隐患,为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借鉴,采用实地考察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基础数据库,运用压力(P)—状态(S)—响应(R)概念模型构建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结果显示:潼南县22个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压力大,生态安全状态较差,生态响应微弱,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低.提出了加强小城镇用地规划选址生态安全评价、开展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治理、在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提高小城镇用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和PSR模型探究了2008—2018年在生态安全约束下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时空演化格局,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最大障碍因子,结果表明:(i)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整体生态安全处于风险级,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形成以鄱阳湖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生态安全格局;(ii)生态安全障碍度总体呈减小态势,各个城市最大障碍因子多数集中在压力要素层,且障碍度较高的市辖区的最大障碍因子障碍度普遍偏高,且稳定性最为明显;(iii)经济引力不断增强,但内部差异逐渐增大,呈“向心性”发展,“廊道效应”明显; 生态引力呈摊饼式“团块状”展开,小组团逐渐连接向集中连片发展; 2种引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不和谐程度问题具有“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