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于春阳  李善龙  李珂  周永丰 《高分子学报》2020,(3):311-318,I0004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结构的组装体在改变溶剂的选择性后,在溶液及界面上的结构演变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改变溶剂的选择性后,大球形胶束在溶液中转变形成反向球形胶束,而在界面上则转变形成反向环状胶束,当前模拟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一致.此外,模拟结果还预测出,在改变溶剂的选择性后,环状胶束在溶液中转变形成反向环状胶束,而在界面处受限形成反向的支化蠕虫状胶束;蠕虫状胶束则在溶液中转变形成反向环状胶束,而在界面处受限形成多层纳米球结构;囊泡在溶液中转变形成分散的小胶束聚集体,而在界面处受限形成球形的补丁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2.
<正>它可以充当营养物使用,又可以充当药物使用;它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元素,又可以排除体内过多的元素;它在体内少了损害健康,在体内过多了也损害健康;它可以充当壮阳物使用,又可以充当滋阴物使用;它缺少了产生疾病,多了又可产生相同的疾病;它在这一元素谱里,显示出缺乏是病因,而在另一元素谱里,显示出过多是病因;它在低化合价时,对人体是必需的,而在高化合价时,对人体是有害的;它在高化合价时,对人体是必需的,而在低化合价时,对人体是有害的;它在失去电子时,对人体是有损害的,而它在得到电子时,对人体也是有损害的;  相似文献   

3.
刘敬华  何志民 《化学教育》2007,28(10):49-49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教材中证明氧气化学性质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证明了氧气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金属发生剧烈反应。但是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相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针对这些不足,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1实验存在的问题按照教材要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须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在铁丝的末端绑上一根火柴杆,实验时先将火柴杆点燃,待火柴杆将燃尽时,迅速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的操作存在2个问题:第一,火柴燃烧的程度不…  相似文献   

4.
美国加州和欧洲的两个研究小组发现,作为生命关键物质的氨基酸可以像在星际太空中一样,在冰粒中形成。这是在实验室中模拟太空条件生成氨基酸的首例报道。  由陨石携带到地球上的氨基酸,表明氨基酸能够在太空中形成,但对于它们是怎样形成和在什么地方形成的,却一直存在着疑问。两个研究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星际太空中经常存在的紫外线,可以在低于15K的低温下和水及其他简单分子的冰冻混合物起作用,从而产生氨基酸。  很多天文化学家曾经认为,在陨石中找到的氨基酸是在有水环境中,而且可能是在小行星上形成的。在陨石中的轻氨基酸,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了解肽在溶液中的构象一直是多肽化学家们极感兴趣的一个研究领域,这是因为,肽在溶液中的构象同生物功能之间很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要了解这种联系,首先必须知道某个肽在溶液中的真实构象。但是,在NMR光谱产生以前,肽在溶液中的构象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定性的水平上。直到六十年代,高分辨NMR  相似文献   

6.
用MonteCarlo 方法研究了超临界正十二烷-醇溶液的分子质心C- C、C- O原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 结果表明, 在临界压力下, 在临界温度附近改变温度时, 十二烷-十二烷分子质心C- C原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变化不大, 即温度对十二烷分子间聚集的影响不明显. 在临界温度下, 当压力在临界压力附近变化时, 十二烷-十二烷分子质心C- C原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发生了显著变化, 十二烷分子在临界压力以下聚集最强. 在临界状态下, 对于十二烷分别与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丁醇构成的溶液, 十二烷在异丁醇周围的聚集最强, 在乙醇周围的聚集次之, 在甲醇和正丙醇周围聚集较弱.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磺酸铜型树脂在乙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中对苯胺、N 甲基苯胺和N ,N 二甲基苯胺的吸附规律 ,并与水中的结果相对照 .树脂在正己烷中对苯胺等的吸附量最大 ,在乙醇、乙酸乙脂和水中依次减小 .在4种不同的介质中 ,树脂对苯胺的吸附均表现出相同的吸附选择性 ,即对苯胺的吸附亲合性最大 ,N ,N 二甲基苯胺最小 .在不同的介质中 ,树脂对苯胺的吸附基本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 ,并计算了在不同介质中对苯胺吸附的吸附焓 .在水中 ,吸附速率最高 ,在乙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中 ,吸附速率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T.Ceyer教授等开展的一项新的研究工作表明,在吸附有CH_3的催化氢化反应中,主体氢(指吸附在镍催化剂内部的氢),而不是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氢是反应活性的组份。在50年代,其它的一些作者的研究结果曾指出,在Raney镍催化剂氢化活性和催化刘的含氢量之间存在着正关系。但是氢在反应中的作用,不论它是和为反应组份或是作为镍活性的调节剂都无法肯定。因为在过去,这些反应不可能在低压条件进行下,从分子水平来观察。现在麻省理  相似文献   

9.
酵母菌的脯氨酸合成代谢途径及其酶基因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我们曾在细菌中克隆了酵母的PRO2基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克隆了PRO3基因。它不仅能在酵母中很好互补,也能在细菌中高效表达,并且都能测到很高的酶活力,说明了此基因在真核酵母菌和原核细菌中都能利用它们的转录,翻译等系统。当PRO3基因克隆到多拷贝质粒上后,不论在酵母中,还是在细菌中,其基因产物的活性并不比在单拷贝染色体上的活性高。说明此基因的表达在调节上有着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田间环境中的消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了我国从吉林到海南5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对常用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玉米、大豆、甘蓝、土豆、苹果等农作物上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这几种作物上的使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包括: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方法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检测方法;在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在施药后的前五天,消解速率比较快,并且农药在土壤中的消解行为在统计意义上是没有显著差别.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五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在1.56到5.30天的范围内;在对作物上农药残留的消解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其在苹果上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其他作物,其半衰期在北京为10.3天,安徽为17.7天.北京的其他作物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半衰期在1.32至2.74天之间,安徽的其他作物中在2.07到3.80天之间.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作物中的传递性比较差,在直接接触农药的甘蓝和苹果中能够检测到农药残留,而在不直接接触喷施农药的玉米、大豆和土豆上检测不到残留.  相似文献   

11.
刘冰  徐恒泳  张泽会 《催化学报》2012,(10):1631-1635
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技术研究了H2S在CeO2,TiO2和Al2O3三种载体上的吸附和反应行为.结果表明,CeO2具有最强的脱硫能力.系统研究了预处理气氛对H2S在CeO2上吸附和反应行为.发现CeO2的脱硫能力在惰性气氛、还原性气氛、氧化性气氛中依次增强.H2S首先吸附在经预处理的CeO2表面,进一步在Ar氛围下升温脱附时,一部分H2S在673K以下脱附,部分则与CeO2表面氧反应,在473K下产生硫和水,而在473~673K温度范围内,生成SO2.在673K以上,所生成的SO2进一步与晶格氧反应,转化成硫酸盐.后者在873K再次分解为SO2.因此,CeO2表面脱硫过程应控制在673K以下,可避免复杂的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12.
闫烁文 《化学教育》2021,42(18):9-10
正如果做一个简单的算术就会发现,自2017年8月28日入校起,成为南开化学人马上就要1 400天了,有太多"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回忆,在如今毕业季的节点上,又在我脑海中翻涌起来,让人忍不住想起之前流行的《起风了》的歌词。在南开化院读书学习的四年时光,是我20岁青春年华里一抹最充实也最绚丽的色彩。我在这里犯错,在这里成长,在这里跌倒爬起,在这里奋起直追,在这里自信地笑,也在这里黯然神伤,这些属于我和南开、我和化学的独家记忆,就好像是散落于银河的点点星辰,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会猝不及防地闯进我的梦里,带给我怀念,带给我慰藉。  相似文献   

13.
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这类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特别在材料科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要,于是热分析这项技术获得蓬勃发展。在我国现已形成具有相当实力的热分析与量热学科技队伍。1979年末在昆明组建了全国性的学会组  相似文献   

14.
齐颖 《化学教育》1991,12(2):41-41
在医学院校的有机化学实验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是一项最基本的性质实验。但在该实验中作为样品的清蛋白溶液,在常温下储存容易变质,所以,在每次实验时都必须现用现配。这不仅无形中增加了实验准备的工作量,而且在实验结束后,因剩余液不易保存而不得不全部废弃,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防止清蛋白溶液变质,使配制的清蛋白溶液在常温下有较长的保存期,以适应多次重复实验的需要,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黎 《化学教育》1999,20(2):44-45
欲实现“21世纪以科技教育为导航”的日本,近年来日益强化着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在日本,不仅是文部省,各地方教委的所属机构,都在积极地配合推进这一工作的进展。尤其是活跃在一些地区的一种完全是业余群众性的教研团体,在此也起着不容忽视的“先遣”作用,这就是“学科教育研究班”。笔者在日本香川县理化教育中心,就见到了这样的研究班。  相似文献   

16.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1-丁烯和正丁烷在MCM-22型分子筛(ITQ-1)中的扩散行为. 得到了两种物质在ITQ-1分子筛两个独立孔道中的均方位移曲线、自扩散系数和扩散轨迹. 计算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400 K时, 1-丁烯或正丁烷在十元环孔道中的扩散明显低于在超笼中的扩散, 吸附质在超笼的底部和顶部的扩散明显低于在超笼中心的扩散; 1-丁烯和正丁烷在ITQ-1分子筛的超笼中两者扩散速率较为相似, 而在十元环中, 两者的扩散速率差别较大.可以推测, 选择性催化主要发生在十元环中.  相似文献   

17.
甲烷在氧化铁表面还原NO的特性与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程序控温电加热水平陶瓷管反应器中,在300~1 050 ℃,对N2气氛中甲烷在氧化铁(充分氧化后的铁丝网卷)表面还原NO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NO脱除效率、CO生成量以及反应后铁样品表面组分和微观状态的变化特点,分析了甲烷在氧化铁表面还原NO的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在1 000 ℃时,对模拟烟气条件下甲烷在氧化铁表面还原NO的持久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在氧化铁表面能够高效地还原NO。在N2气氛下,在850 ℃以上达到100%的NO脱除效率。在模拟烟气中,甲烷在氧化铁表面脱除NO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持久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 000 ℃时,采用由体积分数为2.0%的O2、16.8%的 CO2和524×10-6的 NO,N2配平的模拟烟气,1.17% CH4能够在连续100 h内保持100%的NO脱除效率,而未出现下降的趋势。对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在氧化铁表面还原NO的机理包括甲烷通过再燃机理还原NO以及甲烷通过在氧化铁表面还原氧化铁为金属铁、金属铁进而直接还原NO两种主要反应机理。其中,后者为主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翟怀贤 《化学教育》2004,25(4):53-53,57
振荡这一实验基本操作,在目前的教材和教参及其他资料中均未作完整说明,只是在实验操作的有关内容中有所陈述,尽管振荡在化学实验操作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但长期以来,振荡操作的含义,在人们的认识中相当模糊,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得不正确、不得当。充分认识和弄清这一  相似文献   

19.
在铁矿石中铜、锌和铅常有共生的。铜、锌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不多,铜的总含量不超过0.01%,锌只占0.02%。但铜锌在铁矿石中的存在不论含量如何,在钢铁冶炼时对钢铁的质量都有不良影响,同时锌在冶炼中是很容易挥发的。故凡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铜锌  相似文献   

20.
应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和热脱附谱(TDS),研究了Mn薄膜/Rh(100)上乙醇的吸附和分解,提出了表面吸附和分解的反应工,在300K时,蒸镀的Mn在清洁Rh(100)表面上以层层模式生长;在130-300K间,在25mLMn/Rh(100)表面上吸附20L乙醇的TDS结果与乙醇在Rh(100)表面上的结果一致在155K处,脱附出多层凝聚态吸附的乙醇;升温到255K,脱附出H2和CH4,继续升温,出现了与乙醇在R (100)表面上不一致的现象,在470K,同时出现了第2个H2和CH4的脱附峰,在500K,脱附极少量的CO;在950K附近,脱附出大量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