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3-甲基噻吩为原料,经过卤代反应、Vilsmeier甲酰化反应和Wollf L-Kishner-Huang minion反应合成了4-甲基-5-卤代-2-噻吩甲醛和2,4-二甲基-5-卤代噻吩,其结构经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2.
吴红伟  杨高升 《有机化学》2008,28(12):2132-2136
在二甲亚砜作用下, α-卤代酮与芳香1,2-二胺反应, 得到较高产率的喹喔啉衍生物. 结果表明反应经历一个串联的氧化-缩合过程. 二甲亚砜现场氧化α-卤代酮, 生成的二羰基化合物与芳香1,2-二胺缩合成喹喔啉衍生物.  相似文献   

3.
周磊  江焕峰 《有机化学》2006,26(12):1682-1695
3-烯-1,5-二炔是许多烯二炔类抗癌抗生素和发光材料的重要片断. 发展了一种高选择性合成E-烯二炔化合物的两步法: (1) CuBr2为卤化剂, 温和高效合成双卤代烯烃; (2)通过双卤代烯烃和末端炔烃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构建烯二炔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1,6-庚二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我们以Pd Cl2/Cu I为催化剂,NEt3为碱,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实现了二炔与卤代芳烃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10个1,7-二芳基-1,6-庚二炔化合物,该方法也适用于二卤芳烃如1,8-二碘萘与末端炔偶联合成1,8-二苯乙炔基萘.所有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5.
6-卤代咪唑并[1,2-a]吡嗪-3-甲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抗癌新药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淋巴癌、肺癌、皮肤癌等癌症新药的研发。以2-氨基吡嗪为起始原料,与N-卤代丁二酰亚胺发生卤代反应,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制备亚胺化合物,再和溴乙酸乙酯缩合成环制备6-卤代咪唑并[1,2-a]吡嗪-3-甲酸乙酯,再与氨水氨解共4步反应合成6-卤代咪唑并[1,2-a]吡嗪-3-甲酰胺,总收率为50.7~54.2%。产物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此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率较高、避免柱层析分离纯化、更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5-取代-3,4-二卤-2(5H)-呋喃酮为底物进行Sonogashira偶联反应,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钯催化剂种类与用量、碱种类与用量、溶剂、底物结构等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合成了28种新的2(5H)-呋喃酮衍生物, 其结构用IR, 1H NMR, 13C NMR, 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即反应溶剂为甲苯、催化剂为3 mol% Pd(PPh3)4和10 mol% CuI、碱为6 equiv. KF、反应时间72 h、反应温度30 ℃时, 反应产率42%~84%. 利用该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新型的多官能团烯二炔结构化合物, 不仅合成途径简捷、反应条件温和, 绝大部分反应产率中等以上, 而且无需额外加入配体, 适用于芳香的和脂肪的末端炔烃.  相似文献   

7.
朱雯芳  乔江彬  卓广澜 《有机化学》2008,28(7):1259-1263
在Pd/C催化下, 以甲酰肼为还原剂, 卤代芳烃通过还原偶联反应能高选择性地合成相应的联苯化合物. 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卤代芳烃的还原偶联反应产率在52%~94%之间.  相似文献   

8.
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温和的卤代炔烃水合反应体系.在阳离子金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以二氯乙烷为溶剂,室温下卤代炔烃发生水合反应,高收率、高区域选择性地得到单一的α-卤代甲基酮化合物(收率≥91%).该方法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为含α-卤代甲基酮结构单元的天然产物及复杂药物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2-丁炔-1,4-二醇可以很方便地得到2-丁炔-1,4-二氯,这一试剂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制备2-丁炔-1,4-二溴并未得到相应较好的结果。我们用无水苯为反应溶剂,以温和的 (PPh3)PBr2作为卤代试剂(冰浴下液溴逐滴滴入PPh3苯溶剂中当场生成)卤化2-丁炔-1,4-二醇,选择性合成得到2-丁炔-1,4-二溴衍生物。同时也实现了2-丁炔-1,4-二醋酸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用Heck反应合成1-羟基-4-(3-吡啶基)丁-2-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春  吕春绪 《有机化学》2004,24(6):673-674
在Heck反应条件下,以Ph3P为催化剂配体,由3-卤代吡啶和3-丁烯-1,2-二醇进行偶合可以得到1-羟基-4-(3-吡啶基)丁-2-酮,具有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用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与α-卤代乙酰胺在丙酮或氯仿/水体系中反应,合成了40余种标题化合物,确定其结构;研究了酰胺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测定它们对植物的抑制活性发现,引入磷酰基可保持原来卤代酰胺的生物活性,但选择性却有明显提高,初步讨论了这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卤化钯(X=Cl、 Br、 I)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与1,2-二(二苯基膦)乙烷反应,合成了1,2-二(二苯基膦)乙烷卤化钯[Pd(dppe)X2, dppe=1,2-二(二苯基膦)乙烷],产率均高于96%,其结构经1H NMR, XRD和元素分析确证。以Suzuki反应和Stille C—C偶联反应为模板反应,研究了Pd(dppe)Cl2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d(dppe)Cl2对2-氯噻吩和对甲氧基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4,7-二氯苯并噻二唑核或其他含苯并噻二唑核的卤代芳烃与其他芳香核的锡试剂的Stille C—C偶联反应的催化转化率分别为80%~85%和52%~60%,催化活性优于四(三苯基膦)钯(70%~85%和43%~50%)。  相似文献   

13.
2,5-二芳基取代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洪耀  沈娟  光善仪  李村 《合成化学》2006,14(1):14-17,22
以双酰肼环合法合成了含1,3,4-噁二唑结构单元的溴代芳卤,然后通过Sonogash ira钯催化偶联作用与不同单取代炔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2,5-二取代-1,3,4-噁二唑类小分子衍生物,其结构经DSC,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2-羟基-1-萘甲醛、芳基脲、苯基二氯化膦作为起始原料,在无水甲苯中反应合成cis-3-芳脲基-2-苯基-2-氧代萘并[1,2-d]-1,2-氧膦杂环戊烷.产物结构经IR,1HNMR,31PNMR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钯催化卤代芳烃的胺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钯催化卤代芳烃胺化是形成Car-N的重要方法.配体的发展扩展了底物的适用范围, 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实现了廉价易得的氯代芳烃的胺化,弱碱的使用提高了官能团的兼 容性,因此Pd催化芳胺化广泛应用于合成芳胺类化合物.本文以卤代芳烃为线索,对钯催化偶联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一种以乙醇为溶剂,在锌粉和甲酸铵催化下的α-卤代酮的脱卤新方法。该体系也适用于α,α-二卤代酮和卤代苄的脱卤反应,产物结构结构经~1H NMR,IR和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17.
:α 乙酰氨基 β [4 (1,2 二氢 2 氧代喹啉 ) ]丙酸乙酯以五硫化二磷为硫化剂 ,经选择性硫代反应合成新化合物α 乙酰氨基 β [4 (1,2 二氢 2 硫代喹啉 ) ]丙酸乙酯 ,并使用IR、UV、NMR、GC/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8.
用LiAlH_4或Zn、Mg等与四氯化钛作用得到的低价钛盐能使芳基三卤甲烷还原偶联为1,1,2,2-四卤-1,2-二芳基乙烷、1,2-—二卤-1,2-二芳基乙烯或二芳基乙炔,反应可能生成ArCX_2·自由基,然后偶联为二芳基四卤代乙烷,后者能脱去卤素生成二芳基二卤代乙烯。TiCl_3和Ti°与三氯甲苯作用能得到相似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胡佳  高璐  宋振雷 《合成化学》2017,25(4):277-281
C3-位偕双硅取代的2,3-环氧醇分别与对甲苯磺酰氯、溴素和单质碘发生C3-位区域及立体选择性环氧开环/卤代反应合成了15个新的C3-位卤代偕双硅基1,2-二醇类产物,收率64%~87%,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产物的立体结构经3-[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3-碘-3-(三甲基甲硅烷基)丁烷-1,2-二醇(8d)的X-射线单晶衍射确证。  相似文献   

20.
全保学  赵建强  袁伟成 《合成化学》2020,28(11):963-970
异氰与原位生成的1,2-二氮杂-1,3-共轭二烯发生[4+1]环化反应。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α-卤代腙(1.0 eq.),异氰酸酯(1.2 eq.),无水碳酸钠(1.2 eq.),二氯甲烷作溶剂,室温反应24 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底物普适性考察,以高达99%的收率得到一系列5-氨基吡唑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